中药学泻下药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93
《中药学》之泻下药1攻陷药 ( 泻下力较强 ) :大黄、芒硝、番泻叶2润下药 ( 泻下力缓 ) :火麻仁 ( 麻仁丸 )3峻下逐水药 ( 泻下峻猛 ) :甘遂、巴豆、牵牛子大黄根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又名:川军,西军,酒军,熟军功能与应用:1.泻下攻积泻下作用强,尤适合热结便秘。
大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大黄配巴豆、干姜:善治寒积便秘。
2.泻火解毒用于上焦火毒证 ( 三黄片、牛黄解毒片 ) ,热毒疮疡,烧烫伤。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
4.活血祛瘀用于瘀血证。
还可清泄湿热,用于治疗痢疾、黄疸、淋证等湿热证。
常用饮片:生大黄 ( 片或丁 )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用法:攻陷生用,后下活血祛瘀酒蒸清上焦火酒炒止血炒炭注意:1、药味严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服。
2、妇女怀胎、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芒硝根源: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Na2SO410H2O)功能与应用:1.泻下软坚“大黄无硝不下”2.清热消肿外用治疗痈肿疮疡,目赤咽肿口疮。
用法:冲服 ( 芒硝入水即化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中药学》之祛风湿药用于风湿痹证①风寒湿痹②风热湿痹③痹证日久肝肾两虚。
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徐长卿、川乌(大毒) 、蕲蛇(有毒)、木瓜、乌梢蛇、桑枝。
祛风湿清热药:防己、雷公藤( 大毒 ) 。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香加皮(有毒)。
独活与羌活的比较同样点:1.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证。
2.发散风寒湿表邪,用于风寒挟湿表证。
不一样点:独活:尤擅长祛风湿止痛。
作用部位偏下,以治疗下肢痹证为宜。
解表作用较羌活弱。
羌活:解表力较独活强,祛风湿止痛作用部位偏上,以治疗腰以上风寒湿痹为宜。
羌活配独活:散风寒湿力强,风湿痹痛不论上下均可。
川乌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有大毒,炮制后用。
( 生品 0.3g 可惹起中毒 )用法用量: 1-3g 。
宜先煎,久煎。
中药学专业知识泻下药功能:泻下通便,以排除胃肠积滞、燥屎及其他有害物质(毒物、寄生虫)等;或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清解;或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从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之目的。
有些药物兼能逐瘀、消癥、杀虫。
适用: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分类: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使用注意:里实兼有表邪者,当先解表而后攻里,必要时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
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虚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下而不伤正。
泻下作用峻猛的药物,易伤正气及脾胃,故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慎用或忌用。
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中病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主治病证】(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
(2)火热上攻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
(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
(5)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用法用量】生大黄:攻下。
入汤剂应后下;亦可用开水泡服,或研末吞服。
酒大黄:上部火热之证。
制大黄:活血作用较好。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芒硝【功效】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主治病证】(1)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2)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
芦荟【功效】泻下,清肝,杀虫。
【主治病证】(1)热结便秘,肝经实火,肝热惊风。
(2)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3)癣疮(外用)。
【用法用量】内服:2~5g,入丸剂,不入汤剂,或研末装入胶囊服。
外用:适量,研末干撒,或调敷。
【功效】泻热通便(大量),消积健胃(少量)。
【主治病证】(1)热结便秘。
(2)食积胀满。
(3)水肿胀满。
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火麻仁既善润燥滑肠通便,又兼补虚,为治肠燥便秘之要药,兼体虚者尤宜。
第三章、泻下药一、攻下药二、润下药三、攻下逐水药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对应方剂:火麻仁郁李仁:甘遂:京大戟:商陆:芫花:巴豆:牵牛子:对应方剂:横向总结通利二便 :杀虫:区别寒下、温下:松子仁:用法用量: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泻心汤)逐瘀通经(抵挡汤)利湿退黄 破痰虎杖:清热解毒,利湿退黄;vs鉴别大黄异:同: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泻下、活血大黄:破痰,凉血止血虎杖:化痰止咳治疗水火烫伤常配伍的药物是地榆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下润燥软坚外用清热消肿 回乳内服,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外用适量。
清肝 杀虫利水大承气汤(肠燥便秘)利水消肿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消肿散结 (疮痈肿毒)消肿散结消肿散结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峻下冷积(辛热,不同于其他泻下药)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癫痫)外用蚀疮去积 杀虫十枣汤番泻叶、郁李仁、峻下逐水药,冬葵子芦荟、芫花、牵牛子(苦参,贯众 ,海桐皮,雷公藤)(寒下大承气汤类,温下巴豆类)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夏蔹及攻乌遂戟藻芫反战草诸参辛芍叛黎芦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诸参:人参、西洋参、党参、丹参玄参、南沙参、北沙参、苦参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小结。
第三章泻下药概述: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为三点: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驱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
攻下药:作用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
这两类药物,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宜用于邪实正气不虚之症。
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
润下药:作用较缓和,能滑润大肠而解除排便困难,且不致引起大泻,故对老年虚弱患者,以及妇女胎前产后等由于血虚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均可应用。
峻下逐水药:多有毒,通利二便,引起强烈的腹泻。
主治血肿,水肿,胸水,腹水等证;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攻下药,峻下药,苦寒,归经大肠。
配伍应用:寒热虚实 ;最重要的配伍:行气药,可以增效。
(大黄泻下,无枳实不通。
)使用注意:因证选药,因人制宜,中病即止。
症候禁忌:便溏腹泻的,无里实积滞的,对于正气亏虚的,老年体虚的慎用;妇女妊娠期禁用,月经期慎用。
用法用量配伍都需要注意。
第一节攻下药攻下药: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
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
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
应用时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作用。
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用温里药。
主治:1.引起腹泻,治疗便秘:热结便秘,或者其他原因的习惯性便秘; 2.通便导滞;攻下积滞,用于体内胃部寒积,热积,食积;胃肠的湿热积滞如痢疾加大黄;虫积;甚至痰淤;3.清热泻火,清导湿热。
攻下药在临床应用上还用于下几个方面:1.对于上部充血、出血等病症兼见便秘者,用攻下药可使病情缓解,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
2.如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泻而不畅者,虽无便秘现象,也可酌用攻下药,可促使病情减轻,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
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在内服药方面,根据中医的“不通则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等原理,对某些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症候,应用通里攻下,清热泻火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从而免除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知识点:泻下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知识点:泻下药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知识点:泻下药,欢迎阅读。
泻下药• ◆含义:引起腹泻、润滑大肠,促进排便◆性能特点:◇趋势:沉降◇归经:大肠◆功效应用:◇泻下:里实证●泻下通便: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有害物(毒、瘀、虫)●逐水退肿:水肿停饮(通利大、小便)●清热泻火:实热内结(釜底抽薪)• ◇分类:●攻下药:作用较强●润下药:作用缓和●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 ◆运用配伍◇里实兼表邪:免表邪内陷先表后里,表里双解◇里实而正虚:同用补益药,攻补兼施◆使用注意◇奏效即止◇峻猛、有毒者:●易伤正气、脾胃●严格炮制、控制用量●慎用:年老体虚、脾胃虚弱●忌用:胎前产后、经期• ◆使用注意◇奏效即止◇峻猛、有毒者:●易伤正气、脾胃●严格炮制、控制用量●慎用:年老体虚、脾胃虚弱●忌用:胎前产后、经期第一节攻下药• ◆性能特点:◇性味:苦、寒◇趋势:沉降◇归经:胃、大肠• ◆功效应用:◇泻下通便:●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常配行气药,加强泻下、除胀●泄泻。
(通因通用)○痢疾初起、下痢后重○饮食积滞、泻而不畅○虫积腹泻◇清热泻火:●实热证。
(釜底抽薪)○热病高热神昏○火热上炎○上焦血热出血大黄、芒硝• 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芒硝: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共同点:◇泻下攻积:积滞便秘,常配枳实、厚朴◇清热解毒:痈肿疮毒◇注:孕妇、哺乳期、月经期忌用• ◆不同点:◇大黄:力强。
走而不守,如斩关夺门之势积滞便秘要药,尤宜热结便秘○热结而气血亏虚○热结阴伤○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湿热痢疾初起○食积腹泻●泻火:火热上炎●凉血:血热吐衄●解毒:○肠痈腹痛○烧烫伤●逐瘀通经:瘀血证●清利湿热:○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芒硝:味咸,善润燥软坚,善治大便燥结●清热消肿(外用):咽痛、口疮、目赤●不同加工品种:○皮硝(朴硝):杂质较多,多外用○芒硝:质地较纯,内服○玄明粉(元明粉、风化硝):质地纯净、口腔、眼科常用●注:畏硫黄、畏三棱番泻叶、芦荟• 番泻叶:甘、苦,寒。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药学泻下药[单选题]1既能泻下冷积,逐水退肿,又能祛痰利咽治疗喉痹的药物是A.大黄B.芒硝C.牛秀子D.巴豆霜E.芫花参考答(江南博哥)案:D参考解析:巴豆霜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
主治病证:寒积便秘;腹水鼓胀;喉痹痰阻;痈肿脓成未溃、疥癣恶疮。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2.醋制廿遂的目的是A.增强止痛功能B.引经入药C.便于储存D.矫味E.减低毒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甘遂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g。
外用适量,生用。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3.既能峻下逐饮,又能杀虫疗疮的药物是A.大戟B.大黄C.巴豆霜D.芫花E.牵牛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芫花功效:泻水逐饮,杀虫疗疮。
大戟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牵牛子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霜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4.甘遂、京大戟、芫花配伍应用时,不宜与下列何药配伍A.干姜B.海藻D.甘草E.藜芦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这是属于十八反中的内容。
廿草反廿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类(川乌、草乌、附子)反贝母、瓜萎、天花粉、半夏、白薮、白及;藜芦反人参、西洋参、党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5.治疗水肿胀满,虫积腹痛,首选药物是A.大黄B.牵牛子C.番泻叶D.巴豆E.芒硝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牵牛子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主治病证:水肿,鼓胀;痰饮喘咳;虫积腹痛。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6.牵牛子不宜与何药配伍A.芒硝B.五灵脂C.硫黄D.巴豆E.郁金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牵牛子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7.治疗寒积便秘,宜选用的药物是A.甘遂B.大戟C.芫花D.巴豆霜E.商陆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巴豆霜辛热,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治疗寒积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