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8.08 KB
- 文档页数:4
抗战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蕴意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
再往里走,是一幅幅图画——日本对卢沟桥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景。
在参观中,我感受到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继续向前走进其他展厅,我们可以看到纪念馆内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文物、雕塑、模型,现场模拟数场景、影视片及文材料等丰富形象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惨痛历史。
展厅内威严的巨幅雕塑,不同主题馆内展出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一件件见证历史的文物,强烈的激荡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驻足在三维模拟场景前,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东北抗联、保卫华北、地道战、、台儿庄大捷、杨靖宇、、放牛娃王二小,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一个个雕塑无一不向我们讲述着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展厅中《日本侵华罪证展》、《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行展》、《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图片展》、《中国战区中美苏空军联合抗日史实展》、《为抗战呐喊——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艺》等专题展览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
中国战场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贡献。
还记得在第一展厅,一幅幅展板,一幅幅真实的照片,还有“九·一八”事变北大营沙盘模型。
走进去,真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我走入了当时打仗的指挥间。
逼真的模型显现出了在当时全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激烈的情形。
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我军的将领,临危不惧,将国家大难事为己任,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观后感《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观后感》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非常珍贵的经历。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庄严与峥嵘,也对那段艰苦卓越的战斗岁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北省会保定市的一处山岗上,这里地势险要,背依着苍山,前望着潮河,地理条件非常有利于军事布防。
到了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规模较大的红色圆形围墙,遮挡了行人的视线,给人以神秘感和期待。
穿过围墙,我们首先进入了一个被保护得十分完好的红色建筑群,包括指挥部办公区、军需部门、警戒部门、工程兵部门等等。
尽管历经八十多年的沧桑岁月,这些建筑物的外观并没有太多损坏,仍然清晰可见地展现出了当年的气势与威严。
参观中,我不禁想起了八路军115师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事迹。
在旧址的一个展厅里,我看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破旧的黑白照片,上面是那支英勇善战的115师官兵们在行军的景象。
照片上的战士们脸上洋溢着坚毅的神情,每一个人都散发出坚韧不拔的气质。
通过这张照片,我仿佛看到了那段历史时期八路军日夜奋战的场景,也深深被他们的英勇和无畏所震撼。
在117师司令部旧址的一处小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几个大字,周围是一位位烈士的铜像,他们的英勇事迹也被铭刻在了碑文上。
我静静地站在碑前,内心感到无比庄严。
这里是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巨大牺牲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争取了和平,值得我们不忘记和永远怀念。
除了这座纪念碑,旧址内还有一间小型的陈列馆,展品包括了一些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有关的历史文物和图片。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一张有着115师师旗的照片,旗帜上的红色和五角星遥相呼应,极具象征意义。
这面旗帜无论在沧海桑田中所经历的变迁与风雨,依然带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理想追求。
红色文化传承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文化传承: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报告中国革命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是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坚定信仰的重要源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近日我参观了附近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亲身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以下是我的社会实践报告。
1. 红色文化的承载与传承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无数英雄先烈的血泪与牺牲。
参观纪念馆,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展馆中的珍贵文物和照片、实景复原,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斗现场,亲身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浩瀚与伟大。
2.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纪念馆中,我们通过观看影片、阅读展板和书籍,深入了解了一批批英勇的革命先烈。
他们为了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不畏艰难险阻,为我们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们代表了中国人民在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道路上的英雄形象,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
3. 革命历史的痛苦与坚守参观纪念馆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历史上的血与泪、鲜活的人民生活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革命历史中常常伴随着牺牲和痛苦,但这些并没有动摇人民的信仰,反而激励着人们更加坚定地走上革命之路。
纪念馆中展示了各种革命武器和牺牲的革命烈士的照片,让人们深切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惨痛与忍耐。
4. 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信仰和精神传承。
参观纪念馆,我们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激励力。
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勇于担当,追求卓越。
5. 革命历史的意义与追求参观纪念馆,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历史对于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深远影响。
我们要学习和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坚持正确的奋斗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参观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力量。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红色遗迹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革命的记忆和英雄的荣光。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感受革命的伟大意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参观了一些红色遗迹,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二、参观红色遗迹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一些红色遗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了一座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内庄严肃穆,墓碑上镶嵌着革命烈士的名字,他们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
站在陵园中心,我感受到了一种庄严和敬意,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红色遗迹的意义红色遗迹是我们珍贵的历史财富,它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奋斗。
这些红色遗迹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物,更是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它们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先烈的付出,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红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红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保护红色遗迹不仅仅是保护历史的物质遗产,更是保护着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我们应该加强对红色遗迹的保护力度,不仅要修缮建筑物,更要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将红色遗迹的历史故事传承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了解和感受到红色遗迹的价值和意义。
五、红色遗迹的启示红色遗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红色遗迹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的付出,不忘他们为我们争取到的幸福生活。
其次,红色遗迹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守信仰,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最后,红色遗迹告诉我们要爱国爱民,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他们的精神应该激励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店115师观后感800字重庆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今日来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及山东省政府旧址。
1941年,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师在罗荣桓的率领下,从山西挺进山东,长期驻扎在大店,作为军政要枢办公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山东军区、省站工会鲁东南特委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大店一度成为当时山东的党政军指挥中心,被成为山东的“小延安”。
那时候对大店镇的群众来说,后来闻名全国的革命家罗荣桓、肖华、黎玉的身影,就像普通街坊领居那样寻常。
1945年,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省行政委员会召开第20次联席会议一致决定,改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为山东省政府,选举黎玉为省政府主席。
抗战纪念馆内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实物生动讲述了那时的烽火峥嵘岁月,作为山东的红色首都,罗荣桓等革命家在这里指挥115师主力部队与日军,伪军作战打三年之久,上万次之多,为争取当年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里的渊子崖村,曾发生过一场农民自发组织,规模虽不是最大,但可谓是最悲壮、最具民族不屈精神的浴血保卫战,全村在日军前来征捐征粮时奋起反抗,以242人的牺牲,使敌人付出100多人死亡的代价。
同学们在还原当年战斗场景的塑像前无不冥想,虽沉默无语但却热血沸腾,的确,在解放区觉悟了的人民,没有什么是可以征服的。
随后我们来到当年山东省征服创立时的办公地点,其简朴的办公环境,简单地办公设备无不震撼了在场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省政府配合中央领导革命,筚路蓝缕,一路艰辛。
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是留在心里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复。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革命前辈付出的艰辛,没有理由不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利用好我们的青春时光,以切实的行动践行中国梦。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值此百年盛诞,沂蒙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组织近万名党员学习干部对山东省政府旧址及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进行参观学习。
抱犊崮115师观后感《抱犊崮115师观后感》篇一去抱犊崮参观115师纪念馆之后,我这心里啊,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杂陈。
刚到抱犊崮的时候,那山看起来就像个沉默的巨人。
我心里还犯嘀咕呢,这地方到底有啥特别的?等走进115师纪念馆,好家伙,就像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馆里的那些老物件、老照片,就像一个个会说话的小嘴巴,向我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我看到战士们用过的破旧的枪,那枪把子上都磨损得不成样子了,也许在战士们的手里,它就像宝贝一样珍贵,是他们保家卫国的依靠啊。
照片里战士们的眼神,那叫一个坚定,就像燃烧的火焰,仿佛在说:“不管敌人多强大,我们都不怕!”我就想啊,当时的条件得多艰苦啊。
听说115师到这儿的时候,那真的是困难重重。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开拓者,在这个地方扎下根来,和敌人周旋。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比如说上次参加长跑比赛,跑了一半我就累得气喘吁吁,心里想着放弃算了。
可看看这些战士们,他们面临的可是生死考验,我那点困难算个啥呀?真的是惭愧得很。
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模拟的战斗场景。
那场面,就跟真的似的。
枪炮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战士们冲锋陷阵的样子,让我热血沸腾。
我突然觉得,他们就像神话里的英雄一样,无所畏惧。
可英雄也是人啊,他们也会受伤,也会害怕,但他们就是能克服这些,勇往直前。
从纪念馆出来,我再看抱犊崮这山,感觉它都变得神圣起来了。
这山上的一草一木,可能都见证过当年的战斗吧。
我就问自己,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怎么来的呢?那可都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呢?这是肯定的呀。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就像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一样。
可是我又有点矛盾的想法。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忙着赚钱、享受生活,还有多少人会真正关注这些历史呢?会不会有一天,这些英雄的事迹就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了呢?我希望不会。
也许我们应该多一些像这样的纪念馆,多一些对历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这些故事。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自发组织的一次革命红色之旅,主题是纪念建国胜利7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缅怀学习深度调研革命老区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
主要的形式是骑行、步行莒县革命烈士陵园、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鲁东南东烈士陵园、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山东省第一团支部成立之地,瞻仰革命遗迹和历史文物、聆听革命故事。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风姿俊秀的莒县蟠龙山革命烈士陵园。
蟠龙山是一座纪念先烈们丰功伟绩的丰碑。
它铭记着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保家卫国而壮烈捐躯的爱国壮举,也铭记着先烈们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
它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激励后人奋勇向前的力量源泉。
这里静静地躺着889名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其中无名烈士344名,从1982年开始,莒县就以蟠龙山革命烈士陵园为基地,利用清明节,组织干部群众、青年民兵、中小学生到陵园为烈士扫墓。
有王尽美、曹吉亭、王玉璞等一批著名的烈士传略,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座座的墓碑是他们对于革命奉献的最好诠释,站在那里使我们深受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的洗礼。
特别是在那里我看到一首特别的诗词,“故莒之土,黄海之边,挥戈向前,苦战八年;为我群众,瞬息未倦,尔虽牺牲,英名万年;后者我辈,继承向前,不到胜利,绝不中断。
”这首诗词是是纪念一位革命先烈吉亭同志的。
其中深刻评价了他对于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和对于敌人的愤恨。
我们站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之前深刻默哀,通过这种形式来缅怀先烈,寄托对先烈的哀思,坚定理想信念,纪念牺牲的烈士。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即山东省政府旧址)来近距离感受这支威武之师。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
总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解放后,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一直被保留。
1996年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5师旧址主要有:“115师作战指挥部陈列室”、“肖华办公起居室”、“罗荣桓办公起居室”等。
追寻红色足迹--探访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实践报告为纪念建党90周年,我们利用暑假时间,探寻了莒南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重温革命烈士的生活环境,再次阅读他们的革命誓言,心中感慨万分。
虽然战争年代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是重新走回先辈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历历辛苦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通过一天的参观,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旧址成立的历史过程:1.据讲解员介绍,省府旧址始建于明朝末年。
现有12个院落、500多间青砖瓦房。
即使现在来看,这片建筑的规模仍是相当宏大的。
但现有的这些房屋规模仅仅是当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最鼎盛时庄园方圆7.5公里内宅院相连,大约5000余间房屋。
2. 省政府的成立--省政府成立纪念馆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纪念馆,恢复了省政府成立之初设立的七个厅局办公场所和庄陔兰故居等410余间房屋。
据介绍,所有一切都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根据一些老人的回忆进行修复的。
八路军115师与山东省政府两个展览馆内,利用声、光、电现代化的手段,以丰富的资料和实物,生动地再现八路军115师的丰功伟绩及山东省政府诞生的光辉历程。
旧址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尽量保持了当时的格局和风貌。
3.八路军重要人物--作为军政要枢办公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省战工会也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大店一度成为当时山东党政军指挥中心,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
罗荣桓、朱瑞、肖华、陈光、谷牧、黎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身影,当时在大店就像街坊邻居那样寻常。
4.为什么选择庄氏庄园?据介绍,首先是这里的群众基础好,大店在1940年就解放,是解放最早的地方之一,而且老区群众爱党爱军氛围浓厚。
此外,这里战略位置优越,进能攻,退能守,适合打游击战。
再就是庞大的庄氏庄园外有城墙,内有深宅大院,里面还有暗道,战略优势明显。
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心中对这充满战争韵味的旧址感叹不已。
沿着幽静的小道走过每一间房间,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关键字】社会实践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社会实践报告在接下来的这一个月,积累的远不仅仅是工作日和工资,新的观点,新的态度,新的现象,新的事物,经常为我所捕获。
自觉这些使我视野空阔了不少,我察觉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繁琐,体验过了对一项工作由生疏到熟练驾驭的过程,经历过自信心从受挫到重建及生活态度的微调。
这大概就是一部分阅历,一小份经验。
来源:编辑:尽管天气是那么炎热,但是再热的天气也不能影响我们活动的进程,上午10点左右,在当地政府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参观了八路军一一五师旧址。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总面积46000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店镇是鲁东南历史文化名镇。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诞生。
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仕渠、古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莒南生活、战斗、工作过,莒南县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小延安".参观革命圣地,旧址犹在,有感慨,有惊叹!如今的小延安已经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新时代,经济迅速发展,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来寻求,来瞻仰,来探索,然而许许多多的游客都如我一般,把感叹和仰佩留下,带着不舍和激励而去!大学生需要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我们欠缺的还太多,国家提倡大学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其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只读圣贤书的"秀才",瞬息万变的知识时代需要综合素质优秀的知识份子。
这次参观我学到很多东西,革命先烈的精神,老百姓为建设新中国做出的贡献。
都让我感动。
我会继续努力,珍惜这次实践的机会,创造新的成绩。
更多实践报告:汽车推销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的写法经过十几天的家教生活,不仅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学习上有了提高,就是我自己在学习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参观八路军第115师师部旧址(原创)
今年8月26号上午,俺满怀着激动和心情,来到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参观八路军第115师师部旧址......
这处旧址,原是莒南县大地主庄阎王的家产,抗战时期,被共了产;而庄氏后人中有许多人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山东省政府,是中共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
115师师部驻地;作战室;
大店及附近地形沙盘;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第三集团军(韩复榘部)一路西撤,山东全省沦陷,中共领导山东人民到处起义,成立抗日武装,但因缺乏战斗经验和军事干部,发展缓慢,自从115师主力开进山东后,才有了很大改观;
那时的山东抗日根据地范围是津浦路(德州至徐州一线)以东、陇海路以北(包括徐州至连云港一线);
肖华的卧榻;
罗荣桓卧榻,庄阎王家的用品,是用牛筋编成的;
平型关战后,林彪负伤去苏联养伤,115是在军事上主要是陈光指挥,抗战八年,陈光居功甚伟,后来可惜了......
抗战胜利后,115师主力奉命开赴东北,在东北战场上又立下了丰功伟绩。
庄阎王旧居鸟瞰图。
完,谢谢观赏。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近日,我参加了一次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活动,深刻地领略到了我国革命历史的伟大壮丽。
这次活动使我深感红色遗迹的珍贵和它们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我们团队的第一站是位于江西南昌的八一起义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物展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通过参观馆内的陈列,了解到八一起义是我国共产党人开展武装反抗的伟大开端。
纪念馆内展示的一些真实场景再现使我仿佛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我内心深处掀起的无限波涛。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位于陕西延安的革命纪念馆。
延安这个在历史上的名字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九牛二虎之力的产生地。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更加了解了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从毛主席留下的办公室,到那饱经风雨的渡江战役的会议记录,每一样东西都给了我一种深深的震撼。
这些红色遗迹不仅告诉我们革命的艰辛,更给了我们启示,让我们更加坚定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而更加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来到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位于江西,这座神圣的山脉曾经是毛泽东主席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纪念馆内,我感受到了井冈山这片热土孕育的红色志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通过了解红军的艰苦生活、井冈山精神的形成过程,我更深入地认识到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内涵和永恒价值。
除了这些主要的遗迹,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其他小地方,如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等。
每一个地方都拥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些红色遗迹的存在,让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红色遗迹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
通过此次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无私付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也深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想起这次的社会实践,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活动。
通过亲身参观,我用心感受了红色革命的理想与信念,也更加深信这些信念会继续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发扬光大。
社会实践报告——太行山八路军纪念馆太行山,支撑共和国的基石;武乡县,一座没有围墙的纪念馆;八路军纪念馆,太行山上星罗棋布革命纪念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里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通过解说员生动的讲解和丰富多彩的图文资料,可以深切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神奇壮丽,更加深切缅怀那些长眠于此的革命志士和英烈们,缅怀那些为太行山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不惜流血流汗的老一辈革命家。
太行山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英勇的八路军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战绩辉煌。
为纪念这一光辉的历史,早在70年代末,老区人民就以满腔热情,倡议筹建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并呈送中央领导批示。
1979年9月28日邓小平题写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馆名。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该馆的展览指导思想是“全面反映、突出三个重点”,即:全面反映八路军和根据地史实,突出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太行山。
太行山是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司令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校等党政军机构及文化团体长期驻扎在这里。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在太行山区战斗和生活多年,太行区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们的光辉足迹。
八年抗战中,八路军一二九师从进入太行区时的九千余人发展到1945年的近三十万人,太行区人民把大批优秀子弟送进八路军。
当时只有十三万五千人口的武乡县,就有九千余人参加了各种抗日团体,先后有一万四千多青壮年参加了八路军。
太行八年抗战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太行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伟大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战,八路军一二九师有13503人牺牲,4836人负伤;太行地区有170430人被日伪军打死、打伤。
1942年5月25日凌晨,我八路军总部等后方机关数千人被日军精锐部队数万人包围于山西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情况万分危急。
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社会实践报告我参观了八路军115师旧址,这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经历。
在这里,我了解了八路军115师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沉重与复杂。
八路军115师是由邓小平指挥组建的一个部队,成立于1939年。
在抗日战争中,他们在太行山一带进行游击战争,以袭击、破坏、袭扰为主要战术,多次打击侵华日军,创下了许多抗战先进典型,因此被誉为“神算部队”。
参观旧址,我们走进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驻地的原址。
司令部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所有战术行动的指挥中心。
那里展示着司令部的布局图,包括办公室、地下室、库房等。
我们可以想象邓小平及其部下如何带领他们的部队进行游击战争,如何通过密码、问答、烟雾等方式确保通信安全,如何睡在地下室抵御空袭。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八路军115师指挥员邓小平的办公室,它还保留着当年使用的办公家具和文具。
这间屋子虽小,但却是邓小平指挥抗日战争的战场指挥中心之一。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组建和指挥这个部队中,邓小平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带领这个部队对抗侵略者,并在战争中创造了诸多优秀的战术和策略。
通过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我深刻明白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革,同时也感受到中国面临的挑战。
在那段时期内,中国经历了诸多经济、政治、社会上的挑战,但从邓小平的实践、对话和抉择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谋求进步和自我完善的精神。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历史,牢记先烈们的抗战精神,始终坚定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
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使我受益匪浅。
虽然历史会逐渐被淡忘,但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心怀历史,发现我们的历史,并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现在。
临沂大学红色下基地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
2012年9月21日,临沂大学2012级新生和辅导员来到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即省政府旧址,悼念革命先烈,缅怀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拉开了临沂大学“下基地”实践活动的序幕。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 大店镇是历史文化名镇,从明万历年间到清末,这里共出了八名进士、二十三名举人、二十名拔贡。
300多个朝廷为官者。
我们同学听到这里心产生了钦佩之情。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师在罗荣桓的率领下,从山西挺进山东,长期驻扎大店庄氏庄园内,作为党政军指挥中心,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山东军区、省战工会、滨海地委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
目前,纪念馆分为滨海革命史纪念馆、刘少奇同志在山东纪念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临沭纪念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临沭纪念馆等展馆、展厅,主题定位为“滨海根据地,少奇沂蒙情”。
临沭县作为抗战时期滨海根据地的核心县,曾经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滨海区、山东战工会、八路军115师、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和刘少奇、罗荣桓、陈毅、朱瑞、谷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和工作过的地方,而刘少奇又是建国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来山东指导工作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成员。
1945年8月13日,为迎接抗战胜利,接受日寇投降,在莒南县大店镇集合准备出席全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的38名山东代表,联名向省临时参议会和省行政委员会写出申请,要求年 级:专 业: 姓 名: 学 号:成立山东省政府。
省临时参议会和省行政委员会召开第20次联席会议一致决定,成立山东省政府,选举黎玉为省政府主席。
8月13日,黎玉签发布告,昭告全省:山东省政府自即日起行使职权。
当时的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辖公安总局、财政厅、民政厅、实业厅、司法厅、教育厅及卫生总局7个厅局,分别住在三元、四喜、五柳、慎余、安仁、三余、燕喜7个堂号内办公。
参观省政府、115师司令部旧址心得体会按照办事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4月29日,我们办事处全体党员干部来到莒南县大店镇,这里是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和山东省政府诞生地,是山东省内唯一的一块国家“红色丰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系统展示沂蒙革命精神的教育场所。
明清两代,大店庄氏家族以农耕立业,教育起家,拥有良田万顷,家财万贯。
自明朝至民国年间,大店庄氏家族科第蝉联,仕途通衢,秉承儒学致仕为官六百年不衰,成为势冠鲁、苏、豫、皖,名满京都的一门望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产生堂号,到民国初期有堂号300多个,著名的有庄氏七十二堂号之称。
抗战期间,为了抗日民族大义,开明的庄家就把这座庄园就提供给了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及抗日军队。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诞生。
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仕榘、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莒南生活、战斗、工作过。
莒南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小延安”。
在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先后参观了省政府旧址、115师司令部旧址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全面了解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山东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了解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朱瑞、黎玉、肖华、谷牧、江华、陈仕榘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英勇战斗、辛勤工作、简朴生活的感人事迹。
通过观看纪念馆陈列的历史文物、图片影像和文字档案,使全体党员干部又一次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当年八路军115师的卓著功勋和山东省政府诞生、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使大家切实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屈不挠、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人民群众无私奉献、淳朴真实、誓死不屈的精神。
强烈感悟到了只有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才能发动群众,只有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这次参观,也使我对4月23日邱平书记在给办事处全体党员上党课时所强调的“加强学习”的深刻含义,更有了新层次的认识:加强学习可以让我们增加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楚当前自身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不正之风,特别是长期积累和形成的那十二种问题和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真正从自身做起,坚决克服和清除污垢弊端,坚决去掉不良做法和陋习,坚决改正以往的错误和不足,坚决刹住歪风邪气。
参观115师旧址感悟体会
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我没有感受和体会,但我可以用语言表达出人类可能会有的感悟和体会。
参观115师旧址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伟大。
这个旧址见证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115师官兵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个地方,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民族和人民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家国深厚的爱和坚定的信念。
这种感觉让人不禁思考:如果没有这些英雄先烈的努力和付出,我们今天能从容享受自由和幸福吗?
同时,参观这个旧址也让人感受到历史和现实的联系。
革命先烈们为了一个更好的明天奋斗,而我们今天的每一步进步也都是建立在他们的基础上。
历史是不断前行的,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汲取经验,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因此,参观这个旧址,也是一次对现实的反思和启示。
总之,参观115师旧址,不仅是一次历史的感悟与体会,也是一次珍贵的历史教育。
让我们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先烈们的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关于参加115师纪念馆实践基地教学学习报告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2017年11月15日我们平邑县电大2015级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提升班的全体师生工到平邑县郑城镇西岭“115师纪念馆”。
它北接华北,南联华中,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根据地成鼎足之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根据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的指示,决定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军山东。
1939年3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的率领下,挺进山东,英勇转战,6月进驻沂蒙山区。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及陕南第七十四师等部,于1937年8月在陕西省三原县改编而成的。
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
下辖第三四三旅、第三四四旅(每旅两个团)、独立团及数个直属营,全师共 1.5万余人。
平型关大捷后,因林彪被国民党军的哨兵误伤,由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代理第一一五师师长。
第一一五师的到来,为发展壮大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遵照指示,第一一五师主力分路进入鲁南。
一路由张仁初、刘西元率领的第六八六团,于1939年9月初进入抱犊崮山区;一路是师参谋处处长王秉璋、政治部副主任黄励率领的师直属大队,由平邑县马家峪一带起程,于9月1日到达抱犊崮山区的大炉村。
12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首长、机关、随营学校、第六八六团及特务团都抵达鲁南。
第一一五师到达鲁南后,在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及鲁南党组织的支持下,对地方人民武装进行统一整编,放手发展,使地方武装很快壮大起来。
一是建立苏鲁支队和鲁南铁道大队;二是组建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支队和鲁南支队;三是组建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支队。
第一一五师初到鲁南时,由于种种原因,广大群众还没有普遍发动起来,特别是乡村的武装大多掌控在地主恶霸手中里,许多基本民众不敢与八路军接触。
根据这种情况,罗荣桓等要求广大干部战士认真贯彻党的抗战路线,广泛发动群众,扩大统一战线。
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在接下来的这一个月,积累的远不仅仅是工作日和工资,新的观点,新的态度,新的现象,新的事物,经常为我所捕获。
自觉这些使我视野空阔了不少,我察觉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繁琐,体验过了对一项工作由生疏到熟练驾驭的过程,经历过自信心从受挫到重建及生活态度的微调。
这大概就是一部分阅历,一小份经验。
:
xx:
尽管天气是那么炎热,但是再热的天气也不能影响我们活动的进程,上午10点左右,在当地政府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参观了八路军一一五师旧址。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总面积46000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店镇是鲁东南历史文化名镇。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诞生。
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仕渠、古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莒南生活、战斗、工作过,莒南县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小延安".
参观革命圣地,旧址犹在,有感慨,有惊叹!如今的小延安已经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新时代,经济迅速发展,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来寻求,来瞻仰,来探索,然而许许多多的游客都如我一般,把感叹和仰佩留下,带着不舍和激励而去!
大学生需要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我们欠缺的还太多,国家提倡大学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其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只读圣贤书的"秀才",瞬息万变的知识时代需要综合素质优秀的知识份子。
这次参观我学到很多东西,革命先烈的精神,老百姓为建设新中国做出的贡献。
都让我感动。
我会继续努力,珍惜这次实践的机会,创造新的成绩。
更多实践报告:汽车推销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的写法
经过十几天的家教生活,不仅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学习上有了提高,就是我自己在学习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知道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有通过契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
也许学生先前出现的所有问题在这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里不能全部得以改正,但是我坚信只要坚持住,契而不舍的努力一定助以成功。
下面是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学生
的个人努力程度、家庭的重视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
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合理得处理好,学生学习才能得到飞跃。
实践报告:这个暑假,可以说过的太快了,感觉还没休息了就又来学校了。
本来放假的时候要和室友一块去南方打工,可是几经周折没能去成,只好无奈的回家。
到家之后,找了份暑假补习班的工作,另外有找了份家教的工作。
都是教初中的英语。
半个月的社会实践尽管比拟辛苦。
是幸亏?仍是眷恋?回想起来,才发觉,本来庸俗中充满着期望,苦涩中流显露甜美。
从生活、学习、心理三方面着眼,以家长、老师、学生本人三个角度出发,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回访,老师每天的详细记录,学生心态动向,了解孩子家长在供子女上学、培养儿女成才方面的思想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反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家长做最及时的沟通。
一些年龄较小须家长陪同的学生,一定要发挥家长陪练的作用。
让家长记住课上教学内容的要点,有利于孩子在家练琴时对其进行指导和督促。
这对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和加快学习进度都大有陴益。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俩个礼拜的相处足以让学生摸清你的性格脾气。
按樊老师的话说:这个时间段是学生骚动的时期,需加强防范,严格管理。
初一的课堂明显骚动了起来,很多学生蠢蠢欲动,伺机小动作。
空气中总能感觉到此起彼伏的扰动。
交头接耳的声波在教室不定时地乱串,就像耳鸣,耳朵里一直有蜜蜂在振动翅膀,很不清净。
平地一声吼之后,顿时鸦雀无声。
可是这声吼对于一天上六个小时课的我的喉咙来说,有点承受不来。
更好的办法,我的经验就是:用眼神杀死他们!
通过此次下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村里镇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现状。
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与群众交谈,我们还感受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使我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此外在这次实践中,据自己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镇上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进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次见习,我总共听了三节语文课、四节数学课、一节英语课、一节科学课以及专题讲座等等,真可谓是受益良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