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柱平法施工
柱的施工图表示方法(列表注写法和截面注写法)
柱的平法施工图中,应注明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以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指的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包括框架柱、框支柱、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一个截面标注(标注内容有:柱编号、柱的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以及配筋具体数值,并配以柱的截面形状和箍筋类型来表达柱的平法施工)
柱表注写的内容如下:
1、柱的编号:(由柱的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2、柱的起止标高:(自柱的根部往上以变截面或者截面没变但是配筋有所改变处分界注写)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指的是基础顶面标高;芯柱的根部标高根据结构实际需要而定起始标高;梁上柱的根部标高指梁顶面标高;剪力墙上柱的根部标高为剪力墙顶面标高。
3、柱的截面尺寸:
对于矩形柱,注写截面尺寸h
b 以及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对于圆柱,注写d以及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4、注写柱的纵筋:(分角筋和侧面钢筋)
5、注写柱的箍筋(箍筋的钢筋类别、直径与间距)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区分柱端箍筋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
例如:A10@100/200,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为10,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为200。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要在箍筋前加“L”。
柱的截面注写方式
柱的截面注写方式,在柱的平面布置图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来表达柱的平法施工。
.柱平法施工图柱平法施工图有列表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方法.柱在不合尺度层截面多次变更时,可用列表注写方法,不然宜用截面注写方法.在平法施工图中,应在图纸上注明包含地下和地上各层的构造层楼(地)面标高.构造层标高及响应的构造层号,并在图顶用粗线暗示出该平法施工图要表达的柱或墙.梁,见图10-3示例(现实图纸粗线只画个中一项).构造层楼面标高是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面和楼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厚度后的标高,构造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对应一致.【1 】⒈列表注写方法:在柱平面安插图上,分离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反应截面临轴线的偏幸情形),用简明的柱表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截面临轴线的偏幸情形)与配筋数值,并配以各类柱截面外形及箍筋类型图.柱表中自柱根部(基本顶面标高)往上以变截面地位或配筋转变处为界分段注写,具体注写办法详见《平律例则》.⒉截面注写方法:在分尺度层绘制的柱平面安插图的柱截面上,分离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下面以图10-4为例解释其表达办法:⑴在柱定位图中,按必定比例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在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按不合外形标注所需数值).角筋.中部纵筋及箍筋.⑵柱的竖筋数目及箍筋情势直接画在大样图上,并分散标注在大样旁边.⑶当柱纵筋采取同一向径时,可标注全体钢筋;当纵筋采取两种直径时,需将角筋和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离开标注;当柱采取对称配筋时,可仅在一侧注写腹筋.⑷须要时,可在一个柱平面安插图上用小括号“()”和尖括号“< >”区分和表达各不合尺度层的注写数值.⑸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雷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合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二.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也有列表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方法.剪力墙在不合尺度层截面多次变更时,可用列表注写方法,不然宜用截面注写方法.剪力墙平面安插图可采纳恰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或梁平面图归并绘制.当剪力墙较庞杂或采取截面注写方法时,应按尺度层分离绘制.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也应采取表格或其他方法注明各构造层的楼面标高.构造层标高及响应的构造层号.对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含端柱),应标注其偏幸定位尺寸.⒈列表注写方法:把剪力墙视为由墙柱.墙身和墙梁三类构件构成,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安插图上的编号,分离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数值,并配以各类构件的截面图.在各类构件的表格中,应自构件根部(基本顶面标高)往上以变截面地位或配筋转变处为界分段注写,详见《平律例则》.⒉截面注写方法:在分尺度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安插图上,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下面以图10-5为例解释其表达办法:⑴选用恰当比例原位放大绘制剪力墙平面安插图.对各墙柱.墙身.墙梁分离编号(编号办法可见第一章).⑵从雷同编号的墙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截面尺寸.全体纵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注写请求与平法柱雷同).⑶从雷同编号的墙身中选择一道墙身,按墙身编号.墙厚尺寸,程度散布筋.竖向散布筋和拉筋的次序注写具体数值.⑷从雷同编号的墙梁中选择一根墙梁,依次引注墙梁编号.截面尺寸 .箍筋.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墙梁顶面标高高差.墙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墙梁地点构造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高于者为正值,低于者为负值,无高差时不注.⑸须要时,可在一个剪力墙平面安插图上用小括号“()”和尖括号“< >”区分和表达各不合尺度层的注写数值.⑹如若干墙柱(或墙身)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雷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合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或墙身)号.⑺当在连梁中配交叉斜筋时,应绘制交叉斜筋的构造详图,并注明设置交叉斜筋的连梁编号.三.梁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同样有截面注写和平面注写两种方法.当梁为异型截面时,可用截面注写方法,不然宜用平面注写方法.梁平面安插图应分尺度层按恰当比例绘制,个中包含全体梁和与其相干的柱.墙.板.对于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定位尺寸(贴柱边的梁除外).当局部梁的安插过密时,可将过密区用虚线框出,恰当放大比例后再暗示,或者将纵横梁离开画在两张图上.同样,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应采取表格或其他方法注明各构造层的顶面标高及响应的构造层号.⒈截面注写方法,是在分尺度层绘制的梁平面安插图上,从不合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截面注写方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法联合应用.⒉平面注写方法,是在梁平面安插图上,对不合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平面注写包含分散标注与原位标注.分散标注的梁编号及截面尺寸.配筋等代表很多跨,原位标注的要素仅代表本跨.具体暗示办法如下:⑴梁编号及多跨通用的梁截面尺寸.箍筋.跨中面筋根本值采取分散标注,可从该梁随意率性一跨引出注写;梁底筋和支座面筋均采取原位标注.对与分散标注不合的某跨梁截面尺寸.箍筋.跨中面筋.腰筋等,可将其值原位标注.⑵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构成,应相符表10-1的划定.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 KL XX (XX)或(XXA)或(XXB)屋面框架梁 WKL XX (XX)或(XXA)或(XXB)框支梁 KZL XX (XX)或(XXA)或(XXB)非框架梁 L XX (XX)或(XXA)或(XXB)悬挑梁 XL XX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 为两头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例:KL7(5A)暗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⑶等截面梁的截面尺寸用 b X h 暗示;加腋梁用b X h YLt×ht暗示,个中Lt为腋长,ht为腋高;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合时,用斜线“/ ”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例:300×700 Y500×250暗示加腋梁跨中截面为300×700,腋长为500,腋高为250;200×500/300 暗示悬挑梁的宽度为200,根部高度为500,端部高度为300.⑷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用斜线“/ ”离开,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时,则不需用斜线;箍筋肢数用括号括住的数字暗示.例:φ8@100/200(4) 暗示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⑸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各排筋按从上往下的次序用斜线“/ ”离开;同一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则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6φ25 4/2 暗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2φ25+2φ22 暗示有四根纵筋,2φ25 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⑹梁中央支座双方的上部纵筋不合时,须在支座双方分离标注;支座双方的上部纵筋雷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⑺梁跨中面筋(贯通筋.架立筋)的根数,应依据构造受力请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请求而定,注写时,架立筋须写入括号内,以示与贯通筋的差别.例:2φ22+(2φ12) 用于四肢箍,个中2φ22为贯通筋,2φ12为架立筋.⑻当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时,可用“;”号将上部与下部的配筋值分离隔来标注.例:3φ22;3φ20 暗示梁采取贯通筋,上部为3φ22,下部为3φ20.⑼梁某跨正面布有抗扭腰筋时,须在该跨恰当地位标注抗扭腰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例: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φ18 时,则暗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φ18的抗扭腰筋.⑽附加箍筋(密箍)或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配筋值原位标注.⑾多半梁的顶面标高雷同时,可在图面同一注明,个体特别的标高可在原位加注。
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平面整体表示法——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面整体表示法简称“平法”平法的基本概念: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要素,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在柱上施行的平法——柱平法在梁上施行的平法——梁平法不同构件的平法有不同的制图规则。
◆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有缘学习更多驾卫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法柱平法施工图——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或列表注写方式表达的柱的配筋图。
特点:反应每一种编号柱的标高、柱的截面尺寸和钢筋的配置情况。
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法柱平法施工图——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或列表注写方式表达的柱的配筋图。
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直接在该截面图上注写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列表注写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编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特点:反应每一种编号柱的标高、柱的截面尺寸和钢筋的配置情况。
柱平法表达方式——截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
这两种绘图方式均需对柱按类型进行编号。
编号的含义见下表。
柱编号柱类型代号序号框架柱KZ xx框支柱KZZ xx芯柱XZ xx梁上柱LZ xx剪力墙上柱QZ xx以截面注写方式为例(1)注写柱编号(2)注写截面尺寸(3)标注柱截面与轴线的关系柱平法施工图的截面注写方式2. 柱平法施工图识读有缘学习更多驾卫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1)图名(2)了解结构层楼面标高(3)定位轴线与柱的关系(4)柱的编号(5)柱的配筋2. 柱平法施工图识读柱平法施工图的截面注写方式•编号为KZ3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截面注写的平面图•柱位于5轴和A轴的相交处•KZ3是框架柱的编号;650600是截面尺寸;•表示柱的纵向钢筋为24根,直径为22mm的HRB400钢筋;•表示柱的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谢谢!。
一、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2.1.1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法或截面注写法。
2.1.2柱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2、列表注写法: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同时,仍可将其编为同意柱号,但应在图中注明截面与轴线的关系。
2)注写各柱段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根据结构实际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标高;梁上柱的根部标高系指梁顶面标高;剪力墙上柱的根部标高为墙顶面标高。
注:对剪力墙上柱,当选用“柱纵筋锚固在墙顶部”做法时,剪力墙平面外方向应设梁。
3)对于矩形柱,注写柱截面尺寸b*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代号b
1、b
2
、和
h 1、h
2
、的具体数值,需对应于各段柱分别注写。
其中b=b
1
+b
2
,h=h
1
+h
2。
当截面
的某一边收缩变化至与轴线重合或偏到轴线的另一侧时,b
1、b
2
、h
1
、h
2
中的某
项为零或为负值。
对于圆柱,表中的b*h一栏改用在圆柱直径数字前加d表示。
为表达简单,
圆柱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也用b
1、b
2
、和h
1
、h
2
表示,并使d=b
1
+b
2
=h
1
+h
2。
对于芯柱,根据结构需要,可以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在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分别引注其柱编号)。
芯柱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标准构造图施工,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本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芯柱定位随框架柱走,不需要注写其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4)注写柱纵筋。
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包括矩形柱、圆柱和芯柱),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 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
5)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在箍筋类型栏内注写按本规则第2.2.3条规定的箍筋类型号与肢数。
2.2.3具体工程所设计的各种箍筋类型图以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需画在表的上部或图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上标注与表中相对应的b、h和类型号。
(当为抗震设计时,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拉一”以及箍筋肢距的要求)
6)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标准构造详图的规定,在规定的集中长度值中取其最大者作为加密区长度。
当框架节点核芯区内箍筋与柱端箍筋设置不同时,应在括号中注明核芯区箍筋直径及间距。
(eg.φ10@100/250(φ12@100),表示柱中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50。
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φ12,间距100)
当箍筋沿柱全高为一种间距时,则不使用“/”线。
(eg.φ10@100,表示沿柱全高范围内箍筋均为HPB300级钢筋,直径φ10,间距100)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
3、截面注写法: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并放大,以直接注写截面方式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1)2.3.2对除芯柱之外的所有柱截面按本规则第2.2.2条第一款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继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纵筋采用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的具体数值(箍筋的注写方式同本规则的 2.2.2
条第六款),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b
1、b
2
、h
1
、h
2
的具体
数值。
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需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
当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在其内部的中心位设置芯柱时,首先按照本规则第2.2.2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编号继其编号之后注写信主的起止标高、全部纵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箍筋的注写方式同本规则第2.2.2条第六款),芯柱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标准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本构造详图不同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芯柱定位随框架柱,不需要注写其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2.3.3 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意柱号。
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
2.3.4当按本规则第2.1.2条规定绘制平面布置图时,如果局部区域发生重叠、过挤现象,可在该区域采用另一种比例绘制予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