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复习资料(两宋、抗战时期)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2
总结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及启示-----1、关系: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中,他们不断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形成了新一轮的民族大融合)
2、启示共同创造的,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和分裂,维护和平和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宋朝各政权并立示意图(结合P48和P54两宋形势图) 三个和约的消极影响对北宋(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加重了北宋(南宋)人民的负担。
经济重心的南移总结(背):1、完成的时期: ;2、原因: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 ②
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北方先进的、工具和大量劳动力③南方统治者对发展经济的④南方自然条件十分。
3、上述原因对我们发展经济的启示:①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维护社会稳定②要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科技创新③政府要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④要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
4宋朝的经济发展是引起宋朝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宋朝的衣食住行、、城市娱乐和风气等社会生活,与近代非常贴近。
第五章两宋时期的重庆一、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重庆的得名公元583年,巴郡改称渝州(因巴郡境内的嘉陵江古时曾叫渝水而得名)。
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
公元1189年,南宋孝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封在恭州为恭王的赵惇,因为孝宗让位给他而当上皇帝,他就是宋光宗。
按照皇家制度规定,凡是皇帝继位前受封并居住的地方,都要由州升为府,光宗认为:他受封恭王是一喜庆,由恭王继承皇位又是一喜庆,一共是两重喜庆,所以他下令改恭州为重庆府。
重庆得名至今已有八百余年了。
■农业的发展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梯田的大量修建,这是川东丘陵地区农民战胜自然,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杰出成就。
人们随山坡的倾斜,把坡土改成阶梯形,层层而上,地边筑埂,积水灌溉,便可种稻,这样就因地制宜地改造了山区,变坡土为稻田了。
例如,合州地区的人们将坡土改造成梯田,等到打雷下雨,积水插秧,因此当地俗称梯田为雷鸣田。
重庆地区处于长江沿岸,气温高,地暖早熟,许多地方已种植早稻和中稻了;不宜种稻的地方,则种小麦和大麦等旱地粮食作物。
边远的南平军一带(今綦江、万盛、南川等地),也因大量汉人的迁入开垦,使这些地方的农业也很快发展起来。
各种蔬菜,如豆、葱、韭菜、冬瓜、茄子、苋菜等,在渝州市场上到处都可以买到。
此外,合州还是荔枝的重要产地。
由于农业的发展,重庆地区的人口增加了。
宋太宗时(976年~997年),重庆地区仅4个军州(渝州、合州、昌州、南平军),只有6万户;到1080年已是11.2万户;到1102年已是13万户,30万人。
今整个重庆市境有12个府、州、监(军),1102年达71万余人,到公元1162年的南宋时,已猛增到110余万人了。
■手工业的进步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
就纺织业而论,向朝廷进贡布匹的地区,在唐代只有渝州,宋代增加了昌州(中心在大足);上贡丝织品地方也由唐代的昌州一州增加到昌州、渝州、南平军三个军州。
茶叶的生产点,唐代时四川虽有八个,但川东一个也没有。
重庆开埠1、1876年,英国通过中英《烟台条约》,取得“派员驻寓”重庆的特权。
1877年派倍泊尔常驻重庆,作为英商代理人;2、1890年3月中英在北京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之后,重庆海关建立。
英国人好博逊任重庆海关税务司。
3、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正式开关征说,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
隶属重庆海关的万县海关,在英国的操纵下,于1917年正式开放。
4、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日本正式取得在重庆开埠、轮船可由宜昌航行到重庆及在重庆建立工厂等特权。
5、重庆开埠历史意义:重庆开埠使重庆成为列强进一步侵略扩张的据点,标志着重庆近代历史的真正开始。
6、列强对重庆全面侵略的表现:①政治上,设立使馆区和租界,强租“租借地”;②经济上,设立洋行,掠夺重庆土特产;推销工业品,向重庆输出资本;③文化上,美国教会创办求精高等学堂、英国开办广益书院、法国开办法文学堂,为帝国主义培养服务人才。
7、1901年9月24日,日本订立《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规定日本在重庆南岸的王家沱设立租界。
8、1890年英国首先在重庆建立领事馆;之后法、日、美、德等国驻重庆领事馆相继建立。
各国领事馆忠实地执行本国政府的侵略政策,成为列强在重庆的侵略工具。
9、1904年中英签订《永租打枪坝条约》,规定打枪坝永远租借给英国人控制的重庆海关。
10、1890年,英国立德乐洋行首先在重庆成立。
11、1891年,美国教会在曾家岩创办了求精高等学堂,这是今求精中学的前身。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1、1897年,宋育仁在重庆创办了四川第一家报纸--《渝报》,并发表了他的改良主义主张的重要著作《时务论》。
宋育仁创办的《渝报》,启迪了一代重庆先进青年,推动了重庆思想解放的潮流。
2、1904年10月,重庆总商会成立。
商会由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组成,富商李耀庭被推为总理。
总商会主张抵制洋货,收回利权,振兴民族工商业。
重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历史1. 先秦时期-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百家争鸣-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司马迁与《史记》的编纂3.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曹魏、蜀汉、东吴的形成- 晋朝的八王之乱与南北朝的分治-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发展4. 隋唐五代-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开国、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五代十国的割据与社会变革5. 宋元明清- 宋朝的科举制度与经济繁荣- 元朝的蒙古族统治与文化交融- 明朝的海禁政策与郑和下西洋-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晚清的民族危机二、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尝试-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覆灭2. 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与国内战争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改造-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后果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经济体制的转型- 四个现代化的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印度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 古代世界的宗教与哲学思想2. 中世纪时期- 欧洲的封建制度与教会的权威-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3. 近现代史- 欧洲的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4.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后果-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关系的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过程与影响5. 冷战与后冷战时代- 冷战的起源、对峙与结束- 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剧变- 全球化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四、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辨析与运用- 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分- 历史资料的批判性分析- 历史解释与历史建构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事件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历史事件的多维解读3. 历史人物评价- 人物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人物的历史局限性与时代背景- 人物评价的多元视角4. 历史时期的划分与特征-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与转折- 历史时期的划分标准与方法- 历史时期的连续性与断裂性通过上述知识点的总结,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重庆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内容,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的能力,为深入学习和理解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重点整理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重点整理中国历史一、远古时期1. 新石器时代2. 夏、商、西周3.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二、秦汉时代1. 秦朝- 统一六国- 落地称王- 修筑长城- 实行焚书坑儒- 统一度量衡和文字2. 西汉- 刘邦、刘盈、刘病已- 汉武帝时期- 扩张疆土- 派遣使者西域- 推崇儒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 曹操与刘备争霸- 孙权东吴2. 魏晋时期- 分裂割据- 异民族的入侵3. 南北朝时期-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北隋四、隋唐时期1. 隋朝2. 唐朝- 唐太宗贞观之治- 高宗、中宗、睿宗、玄宗 - 安史之乱- 唐末黄巢起义- 唐朝的覆灭五、宋元时期1.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苏东坡、欧阳修- 北宋的文化繁荣- 西夏的抗争2. 南宋- 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 - 宋理宗、宋度宗- 宋金战争世界历史一、古代文明1. 古埃及文明2. 古希腊文明3. 古罗马帝国二、中世纪欧洲1. 封建主义的兴起2. 教会的权力与影响3. 十字军东征4. 文艺复兴运动三、欧洲大航海时代1. 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探险2. 哥伦布的航海3.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四、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1.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2.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五、殖民与帝国主义1. 殖民地的开发和统治2. 亚洲、非洲的殖民化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帝国主义的衰落六、二战与冷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2. 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3. 冷战的结束与后果结语本文梳理了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概括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进行整理,希望能够为考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复习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了解,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份资料,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顺利备战考研。
重庆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学科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文科学科,对于高三学生们来说,复习历史知识点是备战高考的关键之一。
为了帮助重庆高三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历史,下面将为大家总结整理一些重要的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朝代的时间顺序、典型代表与地理位置。
2. 五经、诸子百家、春秋战国诸子、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等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3. 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统一币制及度量衡、修筑长城、建造兵马俑等重要历史事件。
4. 汉武帝的统治成就、丝绸之路的开通、郡县制的建立、党锢之祸等汉代重要事件。
二、近代中国史1. 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中国历史中的重大战争事件。
2.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等近代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政治运动与事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国家体制的建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
4.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等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思想与理论。
三、世界史1. 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等欧洲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2. 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战争与革命事件。
3. 冷战的起源、联合国的成立、信息时代的到来等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
4. 南京大屠杀、亚洲经济危机、911事件等世界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
以上仅为部分重庆高三历史复习的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在复习历史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记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扎实的复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重庆历史:(最基础知识点)上册第4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重庆四:隋唐时期重庆地区的经济:隋唐时期重庆最著名的手工业是__________;“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忘井出,眺迵二流明。
”是唐朝诗人________在《晓行巴峡》中描述________城市经济的发展情况;五:唐代著名诗人在重庆地区的吟咏:诗圣_______《八阵图》“功盖分三国,名成八卦图”,歌颂的是三国诸葛亮的事迹。
大诗人________和__________仿作了巴渝一带民歌—竹枝词。
第5章:两宋时期的重庆一: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1189年,______将恭州改为重庆府,重庆至此得名。
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荔枝的重要产地;重庆_________区涂山窑是当生产黑斑釉瓷器最重要的产区。
重庆经济发展其规模比例均已超过当进巴蜀经济最发达的___________府路。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_________是宋代易学研究中心;________有“程门大宗”的盛誉。
具有东方女性的健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普贤菩萨和“千手观音”都在重庆________县;大足县的____________石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养鸡女》和《牧牛图》是其代表作品。
水下碑林白鹤梁位于重庆__________区,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下册第5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一: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_________为重庆第一任市长;1940年重庆成为_______,是全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中国经济的脊梁:以_______城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了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_________是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_________和_________成为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
大庙中学2009年重庆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第十二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1.重庆建市是在1929年2月15日。
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
2.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陪都。
3.1939年至1944年5月日本飞机轰炸万县29次。
4.爱国实业家卢作孚1925年创办的民生轮船公司为抗战运输做出了重大贡献。
5.1939年1月党中央决定在重庆设立中共中央南方局以周恩来为书记。
6.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在重庆歌乐山下设置白公馆监狱和渣滓洞监狱1943年又建立中美合作所专门监禁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
7.1945年2月重庆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胡世合惨案由此引起重庆人民开展了一场反特抗暴斗争。
8.抗战时期重庆著名的中学有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办的南开中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还有董必武倡议创办的清华中学。
9.1942年4月3日郭沫若创作的大型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上演获得成功。
10.抗战时期重庆的两个著名的少年儿童剧团是七七少年剧团和孩子剧团。
11.被誉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四坝”中在重庆的有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
12.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工业区是重庆。
13.抗战时期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除太原外还有重庆。
14.抗战时期全国的对外贸易和金融中心是重庆。
15.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亡最多的两次大轰炸是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
1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新华日报》。
17.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1941年在重庆成立的。
18.1944 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代表会议决定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张澜被推选为主席。
19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时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是黄炎培。
20.六五大隧道窒息案发生在1941年。
21.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是周恩来。
22.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创刊于武汉。
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重点梳理一、导论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的学科。
考研历史学的复习不仅需要广泛涉猎各个历史时期,还需要重点梳理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史的重点内容展开,为考研考生提供复习指引。
二、上古时期1. 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他们是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了解他们的封号、事迹和影响,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起点。
2. 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上古时期的三个朝代,分别代表着中国人类社会从原始农耕到早期封建的发展过程。
复习重点包括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等方面。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转折点,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考研复习的重点内容包括:1. 春秋时期的各国分封制度、列国争霸的历史背景;2. 孔子及其学派的思想特点和影响;3. 孟子、荀子等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4. 战国时期的军事变革和兵法思想。
四、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有着深远的影响。
复习重点内容包括:1. 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的政策和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的影响;2. 汉初的政治制度和对外扩张战争;3. 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和经济繁荣;4. 华夏民族形成和汉字的发展;5. 西汉东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分水岭,这一时期存在割据局面和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
复习重点内容包括:1. 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政治形势和文化特点;2. 两晋时期政治动荡、士族政治和文学艺术的繁荣;3.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经济的变化。
六、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鼎盛时期,有着辉煌的政治和文化成就。
复习重点内容包括:1. 隋文帝、隋炀帝的统一政策和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2. 唐太宗、唐玄宗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策略;3. 唐朝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艺术;4. 唐朝与外国的交往和一带一路的初期形成。
初2012级《重庆历史》复习提纲第五章两宋时期的重庆一、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1、重庆的得名公元583年,巴郡改称渝洲。
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渝洲为恭州。
公元1189年,南宋孝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封在恭州为恭王的赵惇,因为孝宗让位给他而当上皇帝,他就是宋光宗。
光宗认为,他受封恭王是一喜庆,由恭王继承皇帝又是一喜庆,一共是两重喜庆,所以他下令改恭州为重庆府。
重庆得名至今已有800余年了。
2、农业的发展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梯田的大量修建。
3、手工业的进步宋代手工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制瓷业的发展,今南岸区黄桷树桠一带,是当时重庆生产黑釉瓷的重要产区。
合州(今合川)是造船中心。
4、商业贸易的繁荣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重庆的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突出表现为:一批农村集镇涌现出来,其规模比例已超过当时四川经济最发达的成都府路;二是水陆交通发达。
宋代从荆襄入蜀到成都的陆上交通中,重庆地区的合州是一重要中转站。
二、宋蒙在重庆的争夺1、钓鱼城的修筑1236年,蒙古骑兵攻陷成都,全川震动。
1242年,余玠以四川制置使(制置使是朝廷专掌边防军事,捍卫疆土的统兵官)兼重庆知府的名义前来主持四川防务,设帅府于重庆,并开始在合州筑钓鱼城作为守蜀战略,从此,钓鱼城成为四川抗蒙的指挥中心,重庆城的前哨据点。
1254年,钓鱼城守将王坚在击退蒙古军队后被任命为合州知州,他调集合州军民,大筑钓鱼城,使钓鱼城固若铜墙铁壁。
2、余玠创建山城防御体系根据钓鱼城的经验,余玠对全川防务作了统一部署,下令在地势险要、凭江临河的山上建立城寨。
在今重庆地区总共建有17座山城。
其中,著名的有重庆城、合州的钓鱼城、梁平的赤牛城(今牛头寨)、万州的天生城、奉节的白帝城等。
3、钓鱼城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命三路大军伐宋,亲率其中主力攻打四川,第二年初抵达钓鱼城下,王坚率领10万军民同仇敌忾,胜利地保卫了钓鱼城。
蒙古大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
2015年重庆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1、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遗址,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2、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 秦朝的统一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 政都城: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①最高统治者始称皇帝,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
②中央设丞相(政事)、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③地方推行郡县制。
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②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小篆为通用字体1、汉朝时,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统称为——西域。
2、张骞通西域:经过①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
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1、“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西亚——欧洲。
作用: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汉朝时,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2、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一枚。
3、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高三历史两宋知识点归纳在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
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是高三历史两宋知识点归纳:一、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1. 建立和政治制度:- 北宋由赵匡胤建立,都城设在东京(今北京),改制为丞相制度,丞相是最高权力的代表。
- 国家设立了科举制度,推行文官统治,鼓励文人士大夫。
- 首次设立内阁制度,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2. 经济和农业发展:- 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土开发活动,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 进口大量商品,如茶叶、丝绸、瓷器,对外贸易繁荣。
- 发展了造纸技术,推动了书籍的广泛传播。
3. 文化和科技成就:- 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名人,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
- 科技方面,北宋的发明和创新非常丰富,如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
4. 政治改革和变动:- 王安石变法,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等,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减轻了农民负担。
- 士人反对改革,导致了“新法派”和“旧法派”的斗争,最终王安石辞职。
二、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1. 北京灭亡与南渡:- 金朝攻破了北宋的都城开封,足轻城被攻陷,皇帝赵构被俘,北宋灭亡。
- 赵构的弟弟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南渡江南成为南宋。
2. 对外战争和外交政策:- 与金朝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期间发生了重要的战役如“淝水之战”和“巢湖之战”等。
- 南宋还与邻国签订了一系列和平条约,保持了一定的外交稳定。
3. 社会与经济状况:- 南宋时期经济较为繁荣,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迅速。
- 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城市规模扩大,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
- 打开了对外贸易,丝绸、茶叶等商品对外输出,推动经济发展。
4. 文化和科技成就:- 文化方面,南宋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如陆游、杨万里等。
- 科技方面,南宋的发明和创新依然丰富,如造船技术、冶铁技术、如意门锁等。
重庆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历史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对于重庆高中生来说,是不可忽视的一项。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考试内容也在不断演变和升级。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历史科目,下面将介绍一些重庆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该战争起因于朝鲜问题,结果是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阶段,也引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思。
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重要事件。
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标志着中国从封建帝制走向共和国建设的新时代。
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历史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各种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三、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这次运动由于爆发在五四青年节,因此得名。
五四运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四、抵制日货与一二九运动抵制日货是中国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抵制日本侵略和打击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商品的不公平待遇的一种形式。
而一二九运动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发生于1935年。
这两个事件都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国家独立自强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五、南京大屠杀与中国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罪行。
这场大屠杀被视为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暴行的典型事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奋起抵抗,南京大屠杀成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
六、中共的成立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人民解放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起和推动奠定了基础。
重庆历史高三必背知识点一、重庆的历史概述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从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到今天的现代化大都市,重庆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以下是重庆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
1.1 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期远古时期,重庆地区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夏商周时期,重庆地区逐渐进入农耕社会,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聚落。
1.2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重庆地区纳入中国版图,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汉朝时期,重庆作为重要的商贸和军事重镇,得到了飞速发展。
1.3 隋唐宋时期隋唐时期,重庆地区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城市,对外贸易逐渐繁荣起来。
特别是宋朝时期,重庆成为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4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重庆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
尤其在清朝时,重庆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
1.5 近现代时期20世纪初,重庆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重庆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展现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二、重庆的历史名人2.1 郭沫若郭沫若,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诗人。
他出生在重庆,毕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建设事业,被誉为"民族复兴的文化先锋"。
2.2 白求恩白求恩,加拿大外科医生,被誉为"中国白求恩"。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奔赴中国,积极参与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为中国病患提供了无私的援助。
2.3 唐山唐山,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主要作品有《流云腾翼》、《渔舟唱晚》等。
他是重庆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重庆的历史文化名胜3.1 长江索道长江索道是全球最大的旅客运输索道,也是重庆独特的城市风景线之一。
它将南岸和北岸连接起来,横跨长江,为游客提供了欣赏重庆城市风貌的绝佳视角。
3.2 嘉陵江风景名胜区嘉陵江风景名胜区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于一体。
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重点知识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重点知识中国历史悠久而广袤,包含了丰富而璀璨的古代史与近现代史。
作为历史学考研的学生,掌握并理解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的重点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重庆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总结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的重点知识,帮助大家系统地复习,以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一、中国古代史重点知识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
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特点是重要的。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变幻莫测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诸侯争霸、兼并纷争,国家形势动荡不安。
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孔子、墨子、老子等在这个时期涌现,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发展阶段。
秦朝的统一铸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帝国,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了解秦汉帝国的建立、政治制度、文化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4.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个重要封建王朝。
这些王朝的兴起和灭亡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特点,掌握各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是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关键。
二、中国近现代史重点知识1. 清朝末期的中国社会清朝末期是近现代中国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等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了解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成就和社会状况,对于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由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一、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P45)
1、重庆建市是在 1929 年2月15日。
第一任市长是:潘文华。
(P45图)
2、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陪都。
重庆解放后,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结束。
3、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是:重庆。
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
二、中国经济的脊梁(P46)
1、战时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批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迁重庆。
同时迁入的还有近万名技术工人。
内迁工厂的意义:成为战时重庆的重要条件,奠定了重庆的基础。
2、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是指:以重庆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
3、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惟一门类齐全的综合工业区是重庆。
它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
4、抗战时期的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是太原和重庆。
5、抗战时期全国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的是重庆。
抗战时期的金融中心是重庆。
6、重庆成为长江、嘉陵江航运的中心。
7、抗战后,重庆经济发展陷入困难局面,面临崩溃的原因:①日本的侵略东南亚,运输中断,国际通道受阻。
②四大家族利用政治上的特权,进行经济掠夺,扼杀民族工业的发展。
8、四大家族在重庆的经济掠夺的手段:①限制贷款、征收重税;大肆摧残民族工业。
②滥发纸币,制造通货膨胀,大发国难财。
三、重庆大轰炸(P49)
1、1938年日本飞机第一次空袭重庆的广阳坝、江北县石船等地,拉开了重庆大轰炸的序幕。
2、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忘最多的两次大轰炸是: 1933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
3、1939年至1944年5月,日本飞机轰炸万县是29次,炸死炸伤民众2852人。
4、 1941 年6月5日,重庆发生了“六五“大隧道窒息案。
四、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P52)
1.踊跃参军参战
2.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3.保证抗战运输(爱国实业家卢作孚1925年创办
的民生轮船公司,为抗战做了重要贡献)。
4.广泛开展现金献机和慰劳活动。
五、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P56)
1、重庆党组织建立: 1938 年在市工委的基础上,成立重庆市委。
川东地下党在 1937 年12月重建。
2、1938年10月,由于武汉的失守,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迁到重庆。
3、1939年1月,党中央决定,在重庆设立中共中央南方局,以周恩来为书记。
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4、南方局在抗战时期的重大贡献:①在团结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②同民主党派的领袖和民主人士频繁来往,亲切交谈,共商国事。
③领导了反对国民党投降派和顽固派的斗争。
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国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新华日报》。
该报于 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
1938年10月25日转移到重庆;1947年3月被国民党查封,撤离重庆。
六、重庆的人民民主运动(P60)
1、1938年,成立的特务组织有:戴笠领导的军统和陈立夫领导的中统;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在重庆歌乐山下设置白公馆监狱和渣滓洞监狱。
1943年,又建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专门监禁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
2、1945年2月,重庆发生了胡世合惨案,由此引起重庆人民开展了一场反特抗暴斗争。
3、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于 1941年在重庆成立。
当时的执行委员会主席是黄培炎。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代表大会,决定改称中国民主同盟。
张澜被推选为主席。
七、教育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P63)
1、重庆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重庆大学。
该校创办于1929 年。
2、被誉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四项”在重庆的有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百沙坝。
3、抗战时期,重庆著名的中学有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南开中学,1939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合川创办的育才学校,还有董必武倡议创办的清华中学。
4、抗战时期重庆文化的繁荣:①1942年4月3日,郭沫若创作的大型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上演获得成功。
阳翰笙写的历史剧《天国春秋》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罪恶。
②抗战时期重庆的两个著名少年儿童剧团是1938年在武汉成立的七七少年剧团和孩子剧团。
③利用在国民党军委政治部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是郭沫若。
④抗战时期全国文化中心是重庆
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
一、抗战胜利后的重庆局势
1、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桂园签署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2、1946年1月,国民党特务在重庆制造了破坏各界民众大会的“沧白堂事件”,郭沫若和李公朴等遭到围攻殴打;接着在1946年2月又制造破坏政协决议的“较场口血案。
”“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血案”的意义:这两个事件促进了重庆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3、1947年3月,在重庆战斗了8年多的《新华日报》撤离重庆。
二、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P76)
1、1946年9月下旬,重庆展开了“美军退出中国周”运动,进行反美斗争。
2、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是 1949年的四一二运动。
3、重庆大学运动场命名为团结广场是在 1946 年3月27日。
三、川东地下党的艰苦斗争(P78)
1、被重庆地下党和进步群众誉为“小《新华日报》”的是:1947年开始出刊的《挺进报》。
2、1948年8月,重庆地下党市委书记刘国定和副书记冉益智相继后叛变,接着刘国志、王朴、陈然、江竹筠等被捕,《挺进报》被破坏,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
被称为“挺进报事件”。
3、因“挺进报事件”,而被捕牺牲的有:刘国志、王朴、陈然、江竹筠。
4、1947——1948年,中共川东临时工委领导下的川东武装起义的地区是大宁(巫溪)、巫山。
5、1948年8月,川东地下党发动了著名的华蓥山起义,领导人是时任川东临时工委书记的王璞。
华蓥山起义的意义:为迎接川东和重庆的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6、1948年,中共川东临时工委在华蓥山发动的武装起义中,地域在重庆市的起义:合川的金陀子起义。
四、重庆的解放(P81)
1、《黑牢诗篇》的作者是蔡梦慰
2、1948年,在重庆歌乐山集中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著名爱国蒋领是杨虎城。
3、在重庆解放前的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革命者制造了血腥“一一二七大屠杀”。
4、 1949 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担当解放任务的是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领导人刘伯承和邓小平。
和贺龙的十八兵团。
5、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进军重庆的路线是:湖北—贵州—秀山—彭水—酉阳—黔江—武隆—南川、綦江、涪陵、江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