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ppt优秀课件1 教科版
- 格式:ppt
- 大小:11.13 MB
- 文档页数:32
七下政治复习提纲七年级政治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ppt七年级政治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ppt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同学们:毋庸讳言,我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或者是某一科,或者是某几科。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寻求解决的办法。
在一般人看来,学习是一项智力活动。
即跟人的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有关。
我们承认,学习必须有智力的参与,但是,为什么在同一个教室里听课,由同样的教师授课,成绩却参差不齐呢?是智商低吗?坦白地讲,人的智商是有区别的。
根据科学家研究,人群的智力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
就是说,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力区别并不大。
那么,是不是智商高的人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呢?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大家一定记得初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伤仲永》吧,仲永年少时即能诵诗、写诗,足见其智商之高;年长后却“泯然众人矣”,没有任何建树。
因为其父把他的聪明才智当成了谋利的手段,不再让他学习。
即使你有再高的智商,如果不学习,也是无所成就。
再举一个例子:1983年前后,中国创办了少年科技大学,从全国招录少年大学生。
这个少年班中,最小的仅仅8岁,大的13岁。
让十八九岁考入大学的人既羡慕又嫉妒。
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人中有的成了有成就的学者、博士生导师,可也有少数几个只是个平凡的大学讲师,再无建树。
按理他们不该向仲永一样。
那为什么呢?有的少年大学生骄傲自满,有的迫于压力(社会的、家庭的),有的对所学学科根本没有兴趣,更甚者,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备。
最终也“泯然众人矣。
”我们来看一个外国的例子。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介绍了一位奇才,名叫威廉。
詹姆士。
塞德兹,奇到什么地步呢?三岁便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写作,四岁就能写出一篇500字的文章,六岁又写成一篇解剖学论文。
上小学的那天上午9点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母亲去接他时,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
八岁上中学,十一岁入哈佛大学。
可是,他后来离家出走了,在一家商店里当一名店员,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