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灯板测试参数
- 格式:xls
- 大小:39.54 KB
- 文档页数:1
红外灯波长及功率值的选择红外灯波长及功率值的选择2010-09-16 15:19有很多用户要求在晚间没有光线的环境下监控,由于CCD摄像头同样是靠光线反射来成像,如果没有光,它的图像只会是一片漆黑再加上很多雪花。
如何得到图像呢?一种方法是加可见光照明,如路灯、探照灯;一种是加红外灯(特别是要求不能安装可见光源的场合),对于彩色CCD摄像头,对红外灯响应不够,有一些日夜两用彩色摄像头在夜间会自动转换成黑白模式。
所以,你的监控系统要求夜间使用,一定要采用黑白CCD摄像头。
红外灯有室内、室外,短距离和长距离之分,一般常用室内10-20米范围的红外灯,由于墙壁的反射,图像效果还不错;用在室外长距离的红外灯效果就不会很理想,而且价格昂贵,不到必要时一般不采用。
红外灯有不同的功率及715、830nM两种波长,波长的选择取决于下列因素:1、如果用户不介意红外灯光线被肉眼所见,715nM的红外灯由于其照明距离远,效果好,应为首选。
2、如果考虑到红暴问题,必需使用830nM的红外灯,应选用低照度的摄像机。
3、选择相对孔径较大的镜头。
4、红外灯的发散角应与镜头的视场角相匹配。
最大照明范围取决于天气条件、物体的反光率和周围的光照水平,红外聚光灯最远的投射范围如下:500W=150-200米300W=80-120米50W=15-30米30W=5-15米红外夜视监控系统的常见技术问题分析市场决定技术,在中国,由于市场的强势需求,在红外夜视这个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红外技术使用的普及程度令国外同行望尘。
目前虽然有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案提出,但是还没有稳定成熟的产品能够占领高端的市场。
现就红外夜视监控中的常见技术问题说明一下,望能为工程商和用户对红外夜视监控的成熟使用提供参考。
首先是距离的表示距离的标识误导用户好像红外灯是有个尺度,有固定照射距离。
实际上光线是一种能量,是随着距离增加而分散开来的,不会到某个距离就突然没有了,只是强度变弱了,不容易被识别和检测了。
红外灯板知识镜头、红外灯定焦镜头后截距的调整方法是怎样的使用摄像机的自动电子快门功能,将镜头光圈调到最大,聚焦环按景物实际距离调整,然后调节后截距直至图像最清晰为止.变焦镜头后截距的调整方法是怎样的1.打开摄像机自动电子快门功能2.用控制器将镜头光圈调到最大3.将摄像机对准30米以外的物体,聚焦调至无穷远处( 大部分镜头是面对镜头将前面的聚焦调节环顺时针旋转到头)4.用控制器调整镜头变焦将景物推至最远,调整镜头后截距使景物最清楚5.用控制器调整镜头变焦将景物拉至最近,微调镜头聚焦使景物最清楚6. 重复4-5步数遍,直至景物在镜头变焦过程中始终清楚红外灯有不同的功率及715、830nM两种波长,波长的选择取决于什么因素?1.如果用户不介意红外光线被肉眼所见,715nM的红外灯由于其照明距离远,效果好应为首选。
2.如果考虑到红暴问题,必须使用830nM的红外灯,应使用低照度的摄像机.3.选择相对孔径较大的镜头4.红外灯的发散角应与镜头的视场角相匹配最大照明范围取决于天气条件、物体的反光率和周围的光照水平,红外聚光灯最远的投射范围如下:500W=150-200米 300W=80-120米 50W=15-30米 30W=5-15米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式和CS式两种,两者的螺纹均为1英寸32牙,直径为1英寸,差别是镜头距CCD靶面的距离不同,C式安装座从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为17.562毫米,比CS式距离CCD靶面多一个专用接圈的长度,CS式距焦点距离为12.5毫米。
别小看这一个接圈,如果没有它,镜头与摄像头就不能正常聚焦,图象变得模糊不清。
所以在安装镜头前,先看一看摄像头和镜头是不是同一种接口方式,如果不是,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减接圈。
有的摄像头不用接圈,而采用后像调节环(如松下产品),调节时,用螺丝刀拧松调节环上的螺丝,转动调节环,此时CCD靶面会相对安装基座向后(前)运动,也起到接圈的作用。
另外(如SONY,JVC)采用的方式类似后像调节环,它的固定螺丝一般在摄像机的侧面。
原位红外操作⽅法原位红外测试操作步骤1. 操作前的准备⼯作系统的吹扫及清洗⽓路⽤N2吹扫,确保进⼊原位反应池之前管路的清洁⼲燥。
2. 试样的处理和制备要获得⾼质量原位红外光谱图,除了仪器本⾝的因素外,样品的制备⾄关重要。
试样的量和压⽚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多数吸收峰的透射⽐处于10%~80%范围内。
(1)不同⽓氛吸附样品原位红外分析试样将20~40mg试样研细均匀(研磨到粒度⼩于2微⽶,以免散射光影响),置于模具中,⽤(5-10)107Pa 压⼒在油压机上压成⾃撑薄⽚(20-40mg/cm2)。
(2)不同⽓氛样品原位热分解分析试样试样和KBr都应经⼲燥处理,将50mg试样与0.5-1mg纯KBr(样品/KBr=1/100 - 1/50)研细均匀(研磨到粒度⼩于2微⽶,以免散射光影响)。
置于模具中,⽤(5-10)107Pa压⼒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即可⽤于测定。
试样和KBr都应经⼲燥处理。
3. 测试步骤(1)卸开原位样品池的接头,打开样品池,取出样品架。
将压⽚试样置于样品架上,拧紧样品架上的螺帽。
然后样品架放⼊原位红外样品池中,合好后上紧螺丝,密封,接好冷凝⽔接⼝,通冷却⽔(开红外光谱仪机之前加⼊液氮保证检测器的冷却)。
(2)原位预处理,如焙烧等,可开启程序控温仪(厦门宇电),在惰性⽓体(N2/He)吹扫下程序升温⾄所需处理温度,保持2-4h。
(3)降温⾄50 或100o C,红外检测做背底。
通⼊所需⽓氛,可加压⾄1-2 MPa,待⽓体如CO2等吸附平衡(⼤约需1h),然后抽真空除去弱结合的吸附质(CO2⽓体等)。
(4)设定程序,升温⾄不同温度,排空,扫谱,检测催化剂表⾯吸附情况。
(5)升⾄所需温度后,测试结束开始降温。
降⾄室温后关控温仪。
关闭冷却⽔。
(6)取出试样,清洁试样架。
注意事项1. 必须熟悉仪器的使⽤⽅法,使⽤前请仔细阅读相关操作说明;2. 吸附⽓体的原位红外制样操作⼀定要有耐⼼,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3. 样品活化前后的升降温速率不要太快,以防⽌温度的骤变使样品薄⽚坍塌;4. 吸附操作要保证达到吸附平衡后,⽅可进⾏下步操作,要预脱附弱吸附物质;5. 脱附结束后,⽤N2将系统彻底吹扫⼲燥。
红外光谱测试⽅法红外光谱图是定性鉴定的依据之⼀, 要想做出⼀张⾼质量的谱图, 必须要⽤正确的样品制备⽅法。
选择制样⽅法, 应从以下两个⽅⾯考虑。
1、被测样品实际情况。
液体试样可根据沸点、粘度、透明度、吸湿性、挥发性以及溶解性等诸因素选择制样⽅法。
如沸点较低、挥发性⼤的液体只能⽤密封吸收池制样。
透明性好⼜不吸湿、粘度适中的液体试样,可选⽑细层液膜法制样,此法简便,容易成功, 是⼀般液体最常选⽤的⽅法。
能溶于红外常⽤溶剂的液体样品可⽤溶液吸收池法制样。
粘稠的液体可加热后在两块晶⽚中压制成薄膜,也可配成溶液,涂在晶⾯上,挥发成膜后再进⾏测试。
固体试样常采⽤的制样⽅法是压⽚法和糊状法。
凡是能磨细、⾊泽不深的样品都可⽤这两种⽅法。
如有合适的溶剂也可选⽤溶液制样法,但并不常⽤,因为所得的光谱存在溶剂对吸收的⼲扰,且制样较⿇烦。
低熔点的固体样品可采⽤在两块晶⽚中热熔成膜的⽅法。
⽓体样品在通常情况下⽤常规的⽓体制样法。
长光程⽓体吸收池适⽤于浓度低但有⾜够⽓样的场合。
2、实验⽬的。
例如红外光谱实验, 当希望获得碳氢信息时, 绝对不能选⽤⽯蜡油糊状法。
如果样品中存在羟基( 有⽔峰) , 不应采⽤压⽚法。
如果要求观察互变异构现象,或研究分⼦间及分⼦内氢键的成键程度,⼀般需要采⽤溶液法制样。
某些易吸潮的固体样品可采⽤糊状法,并在⼲燥条件下制样,其作⽤是⽤⽯蜡油包裹样品微粒以隔离⼤⽓中的潮⽓,达到防⽌吸潮的⽬的。
以下是在红外光谱测试的过程中⼀些常见的样品制备⽅法:⼀、溴化钾压⽚法这是最常⽤的⽅法,因溴化钾在中红外区域是透明的且没有吸收,溴化钾是最好的载体。
但实际上有些批号的分析纯溴化钾在中红外区域有杂质吸收。
为了防⽌杂质⼲扰,在购买不到⾊谱纯溴化钾时,可买些碎的溴化钾单晶或分析纯溴化钾,进⾏重结晶,并检验其在中红外区域的吸收,⽅可使⽤。
溴化钾压⽚法操作简单,适⽤于固体粉末样品, 除去常⽤⼯具, 还应准备⼀组⼩锉⼑。
固体粉末可直接与溴化钾粉末混合研磨,对于已成型的⾼分⼦材料可⽤⼩锉⼑挫成细粉后研磨,⼀般1-2mg 样品加100-200mg溴化钾,在玛瑙研钵中研成1-2g的细粉,研磨时,不断⽤⼩不锈钢铲,把样品刮⾄研钵中⼼,以便研磨得更细,避免颗粒不均匀产⽣散射,造成基线不平。
附录11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频率在4000~670 cm-1之间(2.5~15.4μm),有时也低至200cm-1 (50μm) 。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复色光源,利用傅立叶变换计算出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原始光谱。
也可以使用其他检测领域中配有单色光源系统的红外分光光度计。
通常由对比透射光和入射光的强度来获得光谱。
吸光率(A)值为透光率(T)的倒数取log10对数的值。
T =I=入射光强度I =透射光强度制备样品记录吸光率或透光率用下列方法制备样品。
液体:制成两盐片间的液膜或由透明的液体池盛装的样品,也可以直接用红外光照射待测液体。
悬浊液或乳浊液用适合的溶剂溶解样品。
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液体池光程以便得到满意的光谱。
通常,液体浓度为10~100g/l,液体池光程为0.1~0.5mm。
在参比光路中放入与溶液相同的溶剂池以补偿溶液中溶剂的吸收。
固体使待检物质分散在适合的溶液中(研磨),或者分散在固体中(卤化物压片);根据专论要求,将熔融的待检物质滴在两盐片之间制成薄膜,然后测定光谱。
A研磨法用少量样品粉末加少量石蜡或者其他适合的液体研磨;通常用5~10mg样品加1滴石蜡研磨,磨好后压入两盐片之间测定光谱。
B压片法除非另有规定,1~2mg待检测物质加300~400mg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共同磨碎。
通常该量的样品足够成压成一个直径为13 mm压片,并得到合适的光谱强度。
仔细磨碎混合物,均匀的铺在模子里,在800MPa(8 t·cm−2)压力下压片。
导致坏片的原因很多,如过多或太少的研磨,吸潮,分散媒介物中有其他杂质,没有进行充分研磨和颗粒的尺寸不够小等。
除非另有规定,不好的压片要弃用:用肉眼观察,压片的透明度不均匀;或没有补偿的情况下,在2000cm-1(5 µm)左右缺少特殊吸收带,透光率低于75%。
气体气体样品在光程100mm的气体池中测试,通过适合的活塞或针形阀门(连接在盛有被检测气体的容器和吸收池之间),抽空吸收池中的气体,注入规定压力的被检测气体。
产品数据表00813-0206-4977, Rev AB9 月年 2021 年月Rosemount™ 975UF超快紫外红外火焰检测器Rosemount 975UF 超快紫外红外火焰检测器能检测到烃系燃料和气体火灾、羟基和氢火灾、以及金属和无机火灾。
此 UV/IR 火焰检测器感知电磁频谱短波区域紫外和红外部分的辐射能量。
来自两个传感器的信号都将进行频率、强度和时长分析。
UV 和 IR 传感器中同时检测到辐射能量会触发报警信号。
UV 传感器采用了特殊逻辑电路,有助于防止太阳辐射引起的误报。
Rosemount 975UF9 月年 2021 年月特性和优点■紫外红外(UV/IR)双传感器■20 msec 内高速响应 (例外/1 sec)■日光盲■自动和手动非放射性 UV 自检 (BIT),确保持续可靠地工作■镜面加热,适用于环境恶劣的场所(雪、冰或冷凝)■三个继电器用于报警、故障、辅助■快速检测的模拟输出■0-20 mA(阶跃)■HART®协议,用于维护和资产管理■高可靠性 - MTBF - 至少 150,000 小时■设计达到安全完整性等级 SIL3 (TÜV)■五年期质保■用户可以通过 HART 7 或 RS-485 Modbus 编程内容特性和优点 (2)应用 (3)订购信息 (4)技术规格 (6)认证 (9)尺寸图 (10)/Rosemount9 月年 2021 年月Rosemount 975UF 应用■油气:海上和陆上油气处理设施和输送管道■化工厂■石化厂■发电厂■医药行业■炼油厂加氢■汽车行业■爆炸物和弹药制造■废弃物处置设施■航空航天工业■氢燃料电池行业■电池充电区域■航天工业羟推进剂■静态燃料电池系统Rosemount 975UF3订购信息您可以单独订购罗斯蒙特 975UF部件:探测器 (PN 975XXXXXXXXX) 和附件。
■超长距离检测■超快火焰响应■广泛工作温度范围■极佳防误报特性型号测量类型输出外壳型式Rosemount 975UF9 月年 2021 年月/Rosemount9 月年 2021 年月Rosemount 975UF 温度性能指标产品认证万向支架防雨罩Rosemount 975UF5Rosemount 975UF9 月年 2021 年月附件技术规格表 1: 检测范围1 ft2 (0.1 m2) 燃料盆火焰的最高灵敏度设置/Rosemount9 月年 2021 年月Rosemount 975UF(1)30 in (0.75 m) 高,10 in (0.25 m) 宽火羽(2)一个电池表 2: 一般技术规格(1)符合性声明表 3: 电气规格Rosemount 975UF7Rosemount 975UF9 月年 2021 年月表 4: 输出(1)仅限超快检测表 5: 机械规格/Rosemount9 月年 2021 年月Rosemount 975UF 认证危险区域ATEX 和 IECEx Ex II 2GDEx db eb IIC T4 GbEx tb IIIC T110 °C DbTa = -50 °C 至 +85 °CIP66/IP68FM/FMC/CSA I 类 1 分类,B、C 和 D 组,T4II/III 类 1 分类,E、F 和 G 组,T4I 类,2 分类,B、C 和 D 组,T4Ta = -50 °C 至 +85 °C6P 型;IP 66/68 6.6 ft,45 分钟TR CU (EAC)1Ex d e IIC T4 GbEx tb IIIC T110 °C DbTa = -60 °C 至 +85 °CIP66/IP68In Metro未定船用MED“舵轮标识”(DNV)性能EN54-10 | FM3260可靠性IEC61508 - 兼容 SIL3Rosemount 975UF9尺寸图图 1: 罗斯蒙特 975UF火焰探测器和万向支架尺寸单位均为毫米,括号内为对应英寸。
近红外品质测定及分析系统参数1、近红外品质测定功能:1.1、检测原理:激光刻蚀全息光栅连续光谱近红外技术, 配备前置衍射单色器,高效预色散设计,顶窗设计无需加盖密封封闭式非接触性检测, 样品盘旋转扫描方式1.2、分析时间:10~60秒(自行设定)1.3、样品检测方式:漫反射(固体及膏状)、透射(液体)*1.4、工作方式:非接触石英窗口检测,无直接近红外光线照射样品造成的水分等成份含量变化*1.5、波长范围:680~2600nm,≥1920个监测点*1.6、吸光度范围:0~3.0AU1.7、光谱重复性:≤0.015nm1.8、光谱分辨率:<1nm(完全根据NIST标准)*1.9、光学噪音:≤20uAU(680~2600nm)1.10、波长准确度:<0.02nm(对标准参考物质的可追溯准确度)1.11、波长精度:<0.005nm1.12、波长温度稳定性:0nm/℃*1.13、检测器:两个高性能扩展型铟镓砷检测器,超级电制冷恒温1.14、保护等级:全封闭,无通风系统,无风扇1.15、符合国际标准: ISO12099,动物饲料、谷物和谷物制品近红外应用指南1.16、光源功率:5W,无风冷及过滤器的烦扰*1.17、光源寿命:MTBF等级10000小时,用户预校准装配*1.18、参照板:内置镀金参照板,避免外置方式的损坏*1.19、TAS校准:标配TAS全光谱校准技术,三个一级标准样品,分别是黑度标准品、吸光度值准确度标准品及波长准确度标准品1.20、计算机:仪器内置计算机,Windows10操作系统,固态硬盘,8G内存1.21、显示屏:17寸彩色高分辨率触摸屏1.22、网络:LIMS兼容、OPC兼容、HDMI端口、4USB接口等*1.23、样品量:1~300g(固体)、≥0.5ml(液体)1.24、样品数据采集方式:多点旋转式检测,增加样品检测面积,增强样品代表性;自由组合式检测系统,可随时升级来检测不同状态的样品2、操作软件:*2.1、两套软件:USCAN日常操作软件、UCAL化学计量学建模处理软件2.2、USCAN软件功能:数据采集、调用模型自动分析、光谱图与数据查看、仪器校准、报告打印、用户设置和管理,制定操作者使用权限等功能2.3、UCAL化学计量学建模处理软件:UCAL专利软件集成多种建模方法和强大的数据预处理功能,拥有强大的模型编辑、计算、评价、优化等功能,可简便快速的建立、校准模型;2.4、模型转移与维护:UCAL软件可以将其他系统数据库转换到本公司的 NIR系统中,利用独特的光谱匹配运算,可以轻松的实现模型移植,期维护时可以直接添加样品扩充数据库,完善模型梯度,提高模型的适应性、稳定性和准确性三、测色功能3.1测量原理:双光路分光色度仪*3.2光学结构:45/0度模式,测量结果与人眼一致*3.3分光计:256个二极管矩阵和高分辨率凹面全息光栅3.4测量方向:测量孔向上3.5光谱范围:400-700纳米3.6光谱分辨率:小于3纳米*3.7波长间隔:10纳米3.8光度范围:0到150%3.9光源:脉冲氙灯*3.10灯寿命:大于1百万次闪烁*3.11颜色标尺:CIE L*a*b*,Hunter Lab,CIE L*C*h,CIE Yxy,CIE XYZ*3.12色度重复性:∆E< 0.15 CIE L*a*b* (Avg) on BCRA II Tile Set3.13标准溯源:白色校正标准版溯源NIST3.14显示:自带屏幕,外接电脑3.15接口类型:USB3.16电源:100-240伏特,47-63赫兹交流电源*3.17环境适应度:温度10-40度,湿度10-90%,不结露4、储存功能4.1国际知名品牌,2018年IDC全球存储排名前三14.2控制器:配置双控制器;★每控制器包含不少于8GB 高速缓存,双控制器不少于16GB 缓存;双控制器实现在双活动环境中运行,镜像彼此的高速缓存;控制器内置闪存保护Cache 数据;前端接口:FC、iSCSI、SAS(支持同时多协议 FC/iSCSI),本次配置8个12Gb SAS 接口*4.3数据优化:支持RAID 0、1、5、6、10、50 或 Adapt分布式raid功能;单个阵列中可存在 RAID 级别的任意组合;配置自动分层功能,支持数据在3种介质层中调度,配置精简卷功能,配置制作数据的时间点快照以用于备份和其他操作,每个系统总不少于1024个快照;配置高性能层软件,支持SSD磁盘设置为readache,提高顺序和随机IOPS性能*4.4数据移动性和迁移:配置虚拟磁盘备份:制作现有虚拟磁盘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完整精确副本,用于决策支持和软件开发测试;配置远程复制功能,目标/源关系可以是一对多或多对一4.5硬盘及扩展能力:不低于270块SAS/NL-SAS硬盘扩展,裸容量不低于3PB;本次配置30块10TB NL-SAS磁盘4.6管理:无需安装管理程序,支持HTML5 GUI,支持脚本管理:CLI,Microsoft PowerShell API,RESTful API4.7支持的主机操作系统:Windows 2016 和 2012 R2, RHEL 6.9 和 7.4 ,SLES 12.3,VMware 6.5 和 6.04.8配件:双口12Gb SAS HBA和2根12Gb HD-mini SAS线缆4.9高可用性:配置冗余双电源模块,冗余风扇模块4.10服务:3年当日 4小时(24X7)上门服务(配件+人力),人工、配件、交通等任何费用全免;高级软件支持;原厂本地技术客户经理24×7电话支持;要求提供原厂商正式服务承诺函;要求必须提供原厂商产品授权证明,到货后官网可查出厂配置和保修服务4.11交换机:要求与存储统一品牌,统一售后维护4.12端口:12个及以上万兆SFP+接口,含12个10Gb原厂多模模块4.13性能:交换机结构容量不小于240Gbps,转发速率不低于175Mpps,MAC地址数量:32k 4.14服务:3年24*7技术支持,硬件终身保修4.15万兆网卡:双口万兆网卡,要求与现有设备无缝对接3个五、仪器配置要求:5.1、原装进口近红外主机一套(配置颗粒、粉状、膏状及液体检测功能)5.2、彩色触摸显示屏及内置计算机一套5.3、操作软件及定标软件各一套5.4、多用途样品基座一个5.5、大样品杯一个5.6、小样品杯两个5.7、液体样品杯两个5.8、单株籽粒样品杯一个5.9、TAS标准一级标准品三个5.10、备用光源灯一个5.11、wile65及wile78型水分仪各一套5.12、220V 1000VA UPS电源一套5.13、储存设备一套5.14、测色设备一套六、技术服务和培训:6.1、免费安装调试及现场培训,现场培训保证1-2名人员可以顺利操作维护仪器;6.2、提供仪器中文版操作说明书,SOP操作资料,操作维护资料;七、质量保证:7.1、交货仪器均为原厂原装全新产品;7.2、经制造厂商授权的工程师到现场调试仪器,确保仪器性能达到出厂要求;八、售后服务:8.1、自安装调试、培训验收合格之日起,仪器免费质保一年,保修期内,免费上门维修和更换零部件;8.2、仪器终身提供优质售后服务,常年提供零备件;8.3、投标人须提供制造厂商或其中国区(域)总代理商出具的项目投标授权资料;。
近红外光谱仪的指标性能一、波长范围:近红外分析仪的波长范围是指近红外光谱仪所能记录的光谱范围。
对任何一台特定的近红外光谱仪器,都会有其特定的光谱范围,光谱范围主要取决于仪器的光路设计、分光种类、检测器的类型以及光源。
通用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往往覆盖了整个近红外的光谱范围12000-4000cm-1(800-2500nm)。
二、分辨率(Resolution):近红外分析仪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仪器分光系统的性能。
对于色散型仪器而言,其分辨率取决于分光后狭缝截取的波段精度,狭缝越小截取的波段越窄,分辨率越高。
但随之而来的是能量急剧下降,灵敏度不断降低,为了兼顾检出灵敏度,就不能让狭缝无限制地缩小来提高分辨率,因此,要想让色散型的仪器分辨率达到0.1cm-1,又能得到一张质量良好的谱图是很困难的事。
而对于傅里叶型的近红外光谱仪,由于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无狭缝的限制,因此仪器的分辨率仅取决于干涉采样数据点的多少,即取决于动镜移动的距离,由于动镜的移动由激光控制,因此可以很轻松地得到一张高质量、高分辨率的谱图。
三、准确性(Accuracy):近红外分析仪的准确性包括波长准确性和光度准确性两部分。
波长准确度指测定时仪器显示的波长值和分光系统实际输出的单色光的波长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波长准确度一般用波长误差,即上述两值之差来表示。
由于近红外分析是用已知样品所建立的模型来分析未知样品的,如果仪器的波长准确度不能保证,则不同测定光谱就会因仪器波长的移动(即X轴发生了平移),而使整组光谱数据产生偏移,进而造成分析结果的误差。
因此保证波长准确度不仅是近红外光谱仪能够准确测试样品的前提,也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前提,更是保证模型能够准确传递的前提。
仪器的波长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其光学系统的结构,此外还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和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受其关心光学系统结构的限制,其波长准确度较低,使用中需要经常用已知波长且性质稳定的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正。
红外灯波长及功率值的选择红外灯波长及功率值的选择2010-09-16 1519 有很多用户要求在晚间没有光线的环境下监控由于CCD摄像头同样是靠光线反射来成像如果没有光它的图像只会是一片漆黑再加上很多雪花。
如何得到图像呢一种方法是加可见光照明如路灯、探照灯一种是加红外灯特别是要求不能安装可见光源的场合对于彩色CCD摄像头对红外灯响应不够有一些日夜两用彩色摄像头在夜间会自动转换成黑白模式。
所以你的监控系统要求夜间使用一定要采用黑白CCD摄像头。
红外灯有室内、室外短距离和长距离之分一般常用室内10-20米范围的红外灯由于墙壁的反射图像效果还不错用在室外长距离的红外灯效果就不会很理想而且价格昂贵不到必要时一般不采用。
红外灯有不同的功率及715、830nM两种波长波长的选择取决于下列因素1、如果用户不介意红外灯光线被肉眼所见715nM的红外灯由于其照明距离远效果好应为首选。
2、如果考虑到红暴问题必需使用830nM的红外灯应选用低照度的摄像机。
3、选择相对孔径较大的镜头。
4、红外灯的发散角应与镜头的视场角相匹配。
最大照明范围取决于天气条件、物体的反光率和周围的光照水平红外聚光灯最远的投射范围如下500W150-200米300W80-120米50W15-30米30W5-15米红外夜视监控系统的常见技术问题分析市场决定技术在中国由于市场的强势需求在红外夜视这个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红外技术使用的普及程度令国外同行望尘。
目前虽然有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案提出但是还没有稳定成熟的产品能够占领高端的市场。
现就红外夜视监控中的常见技术问题说明一下望能为工程商和用户对红外夜视监控的成熟使用提供参考。
首先是距离的表示距离的标识误导用户好像红外灯是有个尺度有固定照射距离。
实际上光线是一种能量是随着距离增加而分散开来的不会到某个距离就突然没有了只是强度变弱了不容易被识别和检测了。
红外灯的距离真正有红外灯决定的只是一个部分检测识别系统的作用给大红外灯的功率增加一倍体积耗电成本重量都会成倍的增加。
红外灯亮度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红外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照明和监控的设备,通常用于夜间监控和安防领域。
在选择红外灯时,亮度参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亮度参数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红外灯的照明效果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就红外灯亮度参数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红外灯。
我们需要了解红外灯的亮度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在红外灯的规格表中,亮度参数通常以lm(流明)为单位来表示。
流明是光通量的单位,用来度量光源所辐射的光功率,在红外灯中,流明数值越大,代表红外灯的亮度越高。
在选择红外灯时,可以通过比较红外灯的流明数值来确定不同红外灯之间的光强差异。
红外灯的亮度参数和照明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红外灯的亮度参数越大,照明范围就越广,照明效果也会更好。
在实际使用中,如果需要监控一个较大的区域,就需要选择亮度较高的红外灯,以确保整个区域都可以被良好地照亮。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亮度的红外灯,以适应不同的监控需求。
红外灯的亮度参数还会受到安装位置和环境光的影响。
在选择红外灯时,需要考虑到红外灯的安装位置和周围环境光的情况,以确保红外灯的亮度能够适应实际情况。
如果红外灯需要安装在一个比较暗的环境中,就需要选择亮度较高的红外灯,以补充环境光不足的缺陷;如果红外灯需要安装在一个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就可以选择亮度较低的红外灯,以避免对环境的干扰。
在选择红外灯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进行合理的搭配和组合。
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多个红外灯来共同照明一个区域,这时就需要根据不同红外灯的亮度参数和照明范围来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在进行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红外灯之间的配合关系,避免出现照明不均匀或照明盲区的情况。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红外灯的亮度参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选择红外灯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亮度参数,并进行合理的搭配和组合,以确保红外灯的照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了解高精度红外测温仪的技术性能,是为了帮助用户在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和使用。
用户需要对测量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类,考虑到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与红外测温仪的各种型号和指标相对照,在选择遇到矛盾时,可在指标、功能和价格之间调整。
距离系数距离系数是红外测温仪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它是指测温仪到目标之间的距离L与被测目标直径d之比:K=L/d。
距离系数越大,表明性能越高,允许被测目标越小,但价格也越高。
目前,国内和国外生产的红外测温仪距离系数从2∶1到高于600∶1,供选择的范围很大。
需要特别注意,被测目标的直径必须大于通过测温仪距离系数计算出的尺寸,或者说,被测目标面积充满测温仪的视场,建议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场50%为好。
如果目标尺寸小于视场,背景辐射就会进入测温仪视场,会干扰测温仪的读数,也就是说所测温度不是被测目标的真实温度,造成误差。
工作波长工作波长是红外测温仪根据测温范围所选择的红外辐射波段,选择正确的工作波段区域至关重要,同时被测物体必须在工作波长区域有较高的辐射率和较低的透射率和反射率。
例如,在高温区,测量金属材料的最佳波长是近红外,可选用0.8μm~1.1μm工作波长的红外测温仪。
其他温区可选用1.6μm、2.3μm和3.9μm。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表示红外测温仪对被测目标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定义为温度显示值稳定的时间。
应当注意,不同的生产厂家对这项指标的规定可能不同。
例如,Raytek红外测温仪定义为达到稳定值的95%所需的时间,响应时间可达1 ms。
在确定响应时间时主要根据目标的运动速度和目标的温度变化速度。
当测量运动或快速加热目标时,要选用快速响应红外测温仪,否则达不到足够的信号响应,降低测量精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应用都要求快速响应红外测温仪,对于静止的或目标热过程存在热惯性时,或现有控制设备的速度受到限制时,对测温仪的响应时间就可以放宽要求。
因此,红外测温仪响应时间的选择要和被测目标的情况相适应。
led 光电检测参数LED光电检测参数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在光电检测中,LED被广泛应用于光源和光电传感器。
LED光电检测参数是指对LED光源和光电传感器进行评估和测试的一系列参数。
本文将介绍LED光电检测中常见的参数以及其作用。
一、LED光源参数1. 光通量(Luminous Flux)光通量是指LED光源释放的总光功率,单位为流明(lm)。
光通量反映了LED光源的亮度。
通常情况下,光通量越大,LED光源的亮度越高。
2. 光照度(Illuminance)光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斯(Lux,lx)。
光照度与光源的光通量和距离有关,通常情况下,光照度越高,表示光源的亮度越高。
3. 发光效率(Luminous Efficacy)发光效率是指LED光源单位功率下产生的光通量,单位为流明/瓦(lm/W)。
发光效率越高,表示LED光源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率。
4. 色温(Color Temperature)色温是指LED光源的光谱分布,用来描述光的颜色,单位为开尔文(Kelvin,K)。
色温越高,光源呈现的颜色越接近蓝色;色温越低,光源呈现的颜色越接近黄色。
5. 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显色指数是指LED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还原能力。
显色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00,数值越高表示光源的还原能力越好。
二、光电传感器参数1. 光敏电阻(Photoresistor)参数光敏电阻是一种根据光照强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元件。
常用参数包括光照强度范围、光敏电阻的阻值范围、光敏电阻的响应时间等。
2. 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参数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
常用参数包括光电二极管的光谱响应范围、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光电二极管的响应时间等。
3. 光电三极管(Phototransistor)参数光电三极管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放大器件。
XRD和红外实验报告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铁黄晶体结构X射线最早由德国科学家W.C. Roentgen在1895年在研究阴极射线发现,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因x射线是不带电的粒⼦流,所以在电磁场中不偏转。
1912年劳厄等⼈发现了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证实了X射线本质上是⼀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10nm到10–2nm之间,与晶体中原⼦间的距离为同⼀数量级,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有⼒⼯具。
物相分析中的衍射⽅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衍射和中⼦衍射三种,其中X射线衍射⽅法使⽤最⼴,它包括德拜照相法,聚集照相法,和衍射仪法。
⼀、实验⽬的⑴掌握X射线衍射仪的⼯作原理、操作⽅法⑵掌握X射线衍射实验的样品制备⽅法⑶掌握运⽤X射线衍射分析软件进⾏物相分析的原理和实验⽅法⑷熟悉PDF卡⽚的查找⽅法和物相检索⽅法⼆、实验原理1、X射线的产⽣实验中通常使⽤X光管来产⽣X射线。
在抽成真空的X光管内,当由热阴极发出的电⼦经⾼压电场加速后,⾼速运动的电⼦轰击由⾦属做成的阳极靶时,靶就发射X射线。
发射出的X射线分为两类:(1)如果被靶阻挡的电⼦的能量不越过⼀定限度时,发射的是连续光谱的辐射。
这种辐射叫做轫致辐射;(2)当电⼦的能量超过⼀定的限度时,可以发射⼀种不连续的、只有⼏条特殊的谱线组成的线状光谱,这种发射线状光谱的辐射叫做特征辐射。
对于特征X光谱分为:(1)K系谱线:外层电⼦填K层空⽳产⽣的特征X射线K α、Kβ…(2)L系谱线:外层电⼦填L层空⽳产⽣的特征X射线Lα、Lβ…如下图4。
图4 特征X射线图5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2、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产⽣各种复杂过程。
就其能量转换⽽⾔,⼀束X射线通过物质分为三部分:散射,吸收,透过物质沿原来的⽅向传播,如上图5,其中相⼲散射是产⽣衍射花样原因。
3、晶体点阵结构晶体结构可以⽤三维点阵来表⽰。
每个点阵点代表晶体中的⼀个基本单元,如离⼦、原⼦或分⼦等。
实验四苯甲酸等有机物的红外光谱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基本原理和仪器构造;2.掌握该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和光谱分析方法;3.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各种物态的样品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红外光谱反映分子的振动情况。
当用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样品时,若该物质的分子中某基团的振动频率与之相同,则该物质就能吸收这种频率的红外光,使分子又振动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若用不同频率的红外光通过待测物质时就会出现不同强弱的吸收现象。
由于不同化合物具有其不同特征的红外光谱,许多化合物都有其特征的红外光谱,根据红外光谱图上的吸收峰数目、吸收频率和吸收强度,将被测定化合物的光谱与已知结构化合物的光谱加以比较,就可以对被测定化合物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
根据比尔定律,测量化合物红外谱图中的某一特征谱带的吸光度,即可进行定量分析。
苯甲酸可以采用KBr晶体压片法制样进行定性。
苯甲酸具有芳烃和羧酸的红外光谱特征。
苯环有ν =CH3080cm-1和1600,1580,1500,及1450 cm-1等特征吸收峰;此外还应存在1000 cm-1以下的两个吸收带(γ =CH)。
高级脂肪醇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状态由液体逐渐变为固体。
十二醇分子式:CH3(CH2)10CH2OH 性质:又称月桂醇,十二醇,正十二(烷)醇。
存在于白柠檬油、松针油、大吊克吕花油等精油中。
无色液体(室温),或低于20℃呈固体,具有弱而持久的油脂气息。
凝固点26℃,沸点255~259℃。
十二醇在常温下可以按照液体样品制备方法测定红外光谱。
出现OH峰3500、1050 cm-1和与CH吸收特征3000-2700 cm-1之间的双峰,1470、1380 cm-1及720 cm-1等。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红外光谱仪。
油压式压片机,玛瑙研钵,盐片,红外干燥灯。
2. 试剂KBr(AR),无水乙醇(AR),十二碳醇,苯甲酸。
四、实验步骤1.固体样品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取约1mg苯甲酸样品于干净的玛瑙研钵中,加约100mg的KBr粉末在红外灯下研磨成粒度约2μm左右细粉后,移入压片模中,将模子放在油压式压片机上,加压力,在20-25MPa压力下维持5min。
2.性能指标2.1外观与结构2.1.1红外额温计面板上的图形符号和字母准确、清晰、均匀、不得有划痕。
2.1.2红外额温计外表面涂灰色油漆,涂层应均匀,不得有汽泡、脱层或明显划痕。
2.1.3红外额温计的控制和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紧固件应无松动。
2.1.4红外额温计的功能键应有明确的标记、指示。
2.2产品性能要求2.2.1温度测量范围:红外额温计温度显示范围:32.0℃~42.9℃。
2.2.2最大允许误差2.2.2.1红外额温计在32.0℃~34.9℃的温度测量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应为±0.3℃。
2.2.2.2红外额温计在35.0℃~42.0℃的温度测量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应为±0.2℃。
2.2.2.3红外额温计在42.1℃~42.9℃的温度测量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应为±0.3℃。
2.2.3抗跌落性红外额温计在正常使用时从垂直距离为1m高处以三次不同起始姿态自由跌落到一个硬质表面上后应符合2.2.2.2的要求。
2.2.4指示单元2.2.4.1分辨力红外额温计指示单元的分辨力应为0.1℃。
2.2.4.2显示红外额温计显示器上的数值高度至少为4mm,或通过视觉上的放大效果来达到。
2.2.4.3提示功能检测体温低于32度,显示"LO" 字体为白色,并发出"滴-滴"提示声。
高于37.3度时,字体显示为橙色,并发出"滴-滴"提示声。
检测体温高于43度,显示"Hi"字体为红色,并发出"滴-滴"提示声。
2.2.4.4低电压提示功能电池电压低至2.1V±0.2V时,屏幕应显示低电压符号。
2.3 产品功能2.3.1自动关机红外额温计测量完成,无任何操作时30S内可自动关机。
2.3.2使用功能2.3.2.1红外额温计应有蜂鸣提示功能;2.3.2.2红外额温计应能正常显示摄氏度单位功能;2.3.2.3红外额温计应能设定高温提示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