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产业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包头稀土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包头稀土高新区作为我国稀土产业的重要基地,其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
然而,当前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新区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分析包头稀土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新区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包头稀土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状包头稀土高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来此工作和发展。
这些人才在推动稀土产业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与此同时,人才引进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三、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1. 人才引进政策不够完善:当前的人才引进政策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未能有效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2. 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和过剩并存,部分领域人才紧缺,而部分领域则存在人才过剩的现象。
3. 引进渠道单一:目前的人才引进渠道主要依赖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多元化的引进渠道。
4. 配套措施不健全: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影响了人才的引进和留用。
5.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措施。
四、对策研究1.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更加系统、更具针对性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
2. 优化人才结构: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人才结构,加强紧缺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3. 拓展引进渠道: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4. 完善配套措施:加强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配套措施的建设,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通过岗位晋升、薪酬福利、科研奖励等手段,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
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工作和发展。
区域经济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考王玉芬 包头师范学院摘要:近年来,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脱颖而出引领发展,而在新材料产业中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
稀土新材料作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的战略材料,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将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包头市稀土新材料产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值得思考。
关键词:包头市;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考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459-022010年国务院在正式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培育发展新材料等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
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会对我国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生产率、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解决产能过剩、创新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有重大意义。
根据最新的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新材料产业包括稀土新材料产业。
包头作为“稀土之都”,稀土新材料产业自然就被确定为包头市的战略新兴产业。
这一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包头市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关系到包头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014年包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稀土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我市新材料产业引领发展,新材料企业达26户,完成增加值123.2亿元,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5%,同比增长15.0%,高于全市工业战兴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1]。
2015年包头市稀土新材料产业带动力开始显现,一般来讲,稀土新材料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催化剂材料、稀土陶瓷材料及其它稀土新材料如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巨磁阻材料、磁致冷材料、光致冷材料、磁光存储材料等。
2016年一季度,包头市稀土五大稀土新材料产业产量43084吨,同比增长70%。
除抛光材料因市场原因出现负增长外,其它四大材料均实现大幅增长。
北方稀土研究报告1. 引言北方稀土是一家在中国稀土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司。
本报告将对北方稀土的产业背景、经营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2. 公司概况北方稀土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内蒙古包头市。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商,主要从事稀土矿石开采、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钬等稀土氧化物,以及镧系稀土金属和中重稀土金属等。
3. 发展历程北方稀土成立初期,仅为一家小型稀土矿石开采企业。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公司逐渐扩大了生产规模,并开始自主研发稀土提取与制备技术。
在稀土行业的突破和创新方面,北方稀土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
2010年,北方稀土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融资得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
4. 产业现状稀土是一组具有特殊性质和广泛应用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
目前,全球稀土产量约占中国70%以上,而北方稀土凭借其规模化生产和技术优势,成为中国稀土行业的领导者。
北方稀土在国内外稀土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产品销往全球各地。
稀土氧化物是稀土行业中的重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科技产业。
同时,公司也在研发和生产稀土金属产品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5. 竞争优势北方稀土在稀土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资源储备丰富:公司拥有丰富的稀土矿石资源,确保了稀土产品的稳定供应。
•技术实力强大:公司具备自主研发的稀土提取与制备技术,能够高效、低成本地生产稀土产品。
•市场份额领先:北方稀土在国内外稀土市场上占据重要份额,产品销量居于行业前列。
•品牌知名度高:北方稀土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取得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
6. 发展前景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技术等行业的迅猛发展,稀土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北方稀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稀土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稀土价格的波动、环保要求的提高等因素可能会对北方稀土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影响。
包头稀土研究院包头稀土研究院是中国最大的稀土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963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稀土是一类特殊的金属元素,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在新能源、电子、光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包头稀土研究院致力于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稀土材料的研究开发以及高端技术和装备的研制。
包头稀土研究院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拥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
目前,研究院共有230余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一批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他们在稀土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科研理念,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包头稀土研究院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研究院掌握了稀土矿山的开采技术和选矿、冶炼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研究院还建立了稀土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同时,研究院还与企业合作,加强了稀土资源的深加工和高效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稀土材料的研究开发是包头稀土研究院的另一个重点领域。
稀土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物理和光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
研究院通过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推动了稀土材料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稀土材料在产业链中的附加值,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端技术和装备的研制是包头稀土研究院的另一项突出工作。
稀土是一项战略资源,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对技术和装备的要求非常高。
研究院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建立了一批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实验室,提升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
同时,研究院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模式,促进了高端技术和装备的研制和市场应用。
综上所述,包头稀土研究院在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稀土材料的研究开发以及高端技术和装备的研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院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稀土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包头稀土产业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包头是我国稀土事业的发端,而包头的稀土工业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包头的稀土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一代代稀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包头已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大中小相结合的,包括采、选、冶、用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稀土之都”。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改变“挖土卖土”简单粗放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及应用产品生产基地。
铁锤唤醒了在草原中沉睡的宝藏 包头与稀土结缘正是90多年前的那一次科研考察,年轻的地质学家丁道衡用铁锤扣醒了沉睡的草原。
1927年,在一望无际的达茂草原上,在众多丘陵状的山包中,有一座神奇的宝山,放射出彩色的光芒,吸引了当时途经这里的西北地质考察团中的一位地质学家丁道衡的目光。
他用手中小铁锤,去探寻草原深处的宝藏,白云鄂博矿被发现了。
此后的1934年,我国另一位地质学家何作霖对白云鄂博矿石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石中含有铈、镧两种稀土。
可惜的是,这些重大发现因为时代的原因竟湮没于乱世。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白云鄂博矿山的地质勘探工作才大规模开展起来。
中央政府在1950年5月派出白云鄂博地质调查队(后改称241地质队)对白云鄂博展开大规模地质普查。
根据地质队相继提交的普查报告显示,此时白云鄂博已探明铁矿石储量8.26亿吨。
1957年,由何作霖带队的中苏科学院合作地质队再度对白云鄂博进行综合研究,经过 文/ 秦鸣稀土信息·20·2019年第9期两年半的时间,评判出特大铌矿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其矿物组成超过150种,堪称世界之最。
至此,白云鄂博这座“富饶的神山”终于被世人所熟知,并由此拉开新中国开发利用白云鄂博丰富铁、稀土资源的序幕。
包头稀土研究院完成镁合金半连续熔铸系统的调试生产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轻质结构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
然而,传统的镁合金熔炼方法存在着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发了镁合金半连续熔铸系统。
首先,研究院利用自主研发的熔炼炉台进行镁合金的熔炼。
这个炉台采用了先进的电磁搅拌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熔体的均匀度和内部质量。
熔炼过程中,研究院精确控制熔炼温度和熔化时间,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镁合金熔体。
接下来,研究院将熔体通过连铸过程,将其变成连续的铸坯。
连铸过程是指将熔体倾注到一根旋转的铸模中,通过旋转和冷却,使熔体逐渐凝固成坯料。
该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半连续熔铸系统的调试生产中,研究院还针对镁合金材料的特点,对系统进行了多次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研究院对熔铸过程的温度控制、铸模旋转速度和冷却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使得铸坯的尺寸和结构更加稳定。
此外,研究院还采用了先进的浇铸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冷却速度和机械性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生产,包头稀土研究院成功实现了镁合金半连续熔铸系统的商业化应用。
该系统的调试生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等优点,可以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镁合金材料的需求。
研究院计划将该系统进一步推广应用,以促进我国镁合金产业的发展。
总之,包头稀土研究院完成了镁合金半连续熔铸系统的调试生产,该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等优点,为我国镁合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希望这一成果能够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篇一一、引言包头稀土高新区作为我国稀土产业的重要基地,其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而稀土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加强稀土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包头稀土高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策略,以期为该区稀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一)人才队伍规模与结构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涵盖了从科研、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类专业人才。
其中,高层次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是主体。
然而,仍存在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
(二)人才培养与引进包头稀土高新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校企合作、举办人才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为稀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人才政策与激励包头稀土高新区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包括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措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了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三、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高层次人才短缺随着稀土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然而,当前包头稀土高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尤其是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才。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当前,包头稀土高新区的人才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领域人才过剩,而部分关键领域人才匮乏。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部分人才培养工作与产业需求脱节,导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这既浪费了人才培养资源,也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包头稀土高新区应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提高人才待遇、优化人才政策等措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区工作和创新。
班级:金融三班姓名:薛嘉熹
学号:138062506
【摘要】本文结合包头稀土产业实际情况,就其产业发展进行探索和研究。
对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揭示了包头稀土产业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集中度不高以及行业竞争激烈等等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优化现行稀土产业结构,使其成为包头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把中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关键词】包头稀土发展问题对策
【正文】
一、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现状
1.包头稀土资源特点
(1)储量大、开采量大。
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已探明的稀土工业储量为3300万吨,占中国的91.6%,世界的38%:预计远景储量超过1亿吨,占我国的85%,世界的76%。
稀土年均开采量占我国的60%,世界的40%。
所以有句话叫做: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
(2)矿石稀土品质高。
包头稀土矿绝大部分是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矿,含稀土氧化物20%以上,远高于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氧化物的含量。
(3)资源集中,便与开发和管理。
包头稀土矿集中于白云鄂博铁矿,在开采中易于保护生态环境,能有效地防止滥采乱挖,防止水土流失。
(4)放射性低,易于防护。
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中的钍含量(Th02约为0.2%)低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所产的稀土,放射性较低,因此在开采、选矿以及后续提取、分离过程中易于防护,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对较小。
2.包头稀土资源的优势
(1)以轻稀土为主。
包头稀土元素含量以轻稀土为主,约占总配比的98%,兼有2%的中重稀土。
其中钐、铕含量比美国芒顿巴斯矿高一倍,尤其是铈、钕含量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2)开采成本低。
包头白云鄂博矿是铁、稀土、铌等元素的共生矿,稀土是开采铁矿的副产品,开采成本低,同品种稀土精矿售价比国外低60%。
(3)品种齐全,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
包头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到达了国内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
在品种、质量和数量上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3.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包头稀土产业经历四十多年的的建设和发展,现已经形成一套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和应用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包头稀土工业特别是稀土原料产品已
经具备相当生产规模和能力,产品品种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1)稀土企业状况
包头现有稀土企业80家,其中骨干企业20家,固定资产20多亿元,职工15000余人。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内蒙古稀土高科、包钢稀土一厂、包头罗地亚稀土公司、国营二O二厂稀土分厂等骨干稀土企业为主,其余众多众多中小型企业为辅的企业群体。
包头现有年处理稀土精矿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2家,5000吨以上的骨干企业5家,2000—3500之间的企业12家,其余处理能力在2000吨以下。
(2)稀土生产能力
目前,包头稀土产业已具备年产稀土精矿8万吨,年处理稀土精矿10万吨,单一稀土分离能力2.5万吨,稀土合金3万吨,稀土金属6000吨,磁性材料1500吨,镍氢电池合金粉1500吨,抛光粉2000吨的生产能力。
包头能生产200多个品种近千种规格的稀土产品,产品销往国内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四十个国家及地区,在国内外稀土市场上占有40-60%的份额。
(3)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九五”期间,包头稀土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9亿元,实现利税7.72亿元,出口创汇1.36亿美元,分别是“八五”期间的2.4倍、3.8倍和2.6倍。
2000年,包头稀土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3亿元,实现利税为2.64亿元,出口创汇3091万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3倍、1.2倍和13.8%。
二、包头稀土产业发展中存在和遇到的问题
1.资源利用率较低
在包头稀土资源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开采企业过多、乱挖滥采、采富弃贫、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
稀土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行业准入把关不严,导致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国有稀土矿产的资源回收率最高为60%,平均利用率为20%-50%。
2.产量增长过快,产品供大于求
近年来,我国稀土工业生产能力增长过快,产量持续增长,大部分产品供大于求,国内稀土应用市场发展缓慢。
目前,国内稀土用量仅为稀土产量的30%,其余产品依赖于出口。
由于国内需求不足,许多生产企业开工不足,稀土产品出口竞相压价,使稀土产业损失严重,效益连续下滑。
3.产品趋同、结构不合理
在包头稀土产业的产品机构中,矿产品占50%,初中次产品占40%,深加工产品占9%,而高纯度单一稀土产品仅占1%。
即使量产很少的高纯度单一产品也还
是原料。
所以可以看出,包头稀土产业是以生产稀土原料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
4.稀土产业技术落后,稀土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稀土产品如果在应用方面走,科学技术含量的要求也越高,产品的附加值也就越高。
虽然近些年来看包头稀土产品应用开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稀土应用研发仍然落后,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5.资金和人才短缺,创新能力较弱
在包头的多数稀土企业为中小企业,缺少有效的资金扶持,后续投入资金不足。
科研开发投入资金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这限制了稀土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稀土产业的发展壮大。
而且包头稀土产业面临着人才紧张的问题,因包头自然条件及优惠政策等原因,留住、培养和吸引人才有困难,人才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6.稀土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在改革开放时期,许多小企业开始对稀土资源进行开发。
由于稀土资源开发技术水平落后,再加上管理模式相对粗放,使得大量珍贵的稀土资源流失。
因此我国的稀土企业联合与重组的步伐缓慢。
目前,我国稀土企业大概200多家,但是大多数是小型的稀土企业,而骨干的稀土企业只有20多家,这导致了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和其产业优势。
而龙头企业也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反而加大了小企业的竞争压力。
而在美国稀土产业只有两家,法国只有一家。
我国稀土产业中这种“小、乱、散、差”现象严重,造成了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和“稀土白菜价”这种破坏市场和浪费的情况,不仅如此还破坏了环境。
目前,包头稀土产业集中度偏低,产业总体规模小,缺乏规模效应,因此整个行业缺乏行业竞争力。
而且因为龙头企业较少,也没有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包头的稀土产业一片散沙。
三、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战略及问题的解决对策
1.保护资源,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包头的稀土资源科学的合理开发,加强现有的稀土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稀土的勘探与工业储存,保持包头稀土资源的优势,保证包头稀土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2.控制产量,调整其产业结构
为了应对包头稀土产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和效益下降的问题,应该限制和淘汰一些小企业,将初级产品过剩,深加工产品不足的产品结构调整过来。
逐渐走向单一、高纯度的稀土产品的发展道路。
3.完善稀土产业链条
想要完善稀土产业链条,技术创新是重中之重。
而技术创新的根本问题是资金问题,就这一点包头应该出台激励政策,产业间通过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来实现,发挥稀土产业优势,吸引投资以便让稀土产业更好的发展。
也可以为稀土产业创立发展基金。
自主创新与稀土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全力以赴的推进自主创新,研究高新技术才能抢占市场先机。
与此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
建立新的稀土人才培训基地和用人机制。
4.提高产稀土业集中度
面对国内外稀土产业日渐集中的趋势,包头稀土产业分散的产业结构使得其竞争力低下,较小的企业规模在国内外开拓市场力不足,所以导致了包头稀土产业的市场绩效低下。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培植大型企业和扶持技术先导型企业。
大型企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可以起到支撑作用而技术先导型企业则可以提高稀土产业生产水平。
鼓励资产重组,促进产业集中。
资产重组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现有的企业重组,培植大型企业。
二是对新入者建立科学的进入壁垒,从其产品创新程度考虑将其限制在技术先导型的范围内,并限制低水平进入者。
资产重组是纠正产业结构分散、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必要手段。
5.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