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要河流污染成因分析——以广州石井河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城市“垃圾围城”之痛中国城市“垃圾围城”之痛石井河自北向南横贯广州市白云区,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使得这条河流乌黑不堪,恶臭难闻。
摄影·方谦华垃圾是城市的附属物,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2005年《各地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显示,当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仅为51.7%。
建设部2006年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被垃圾包围。
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相当于75万亩。
2009年3月,北京市政管委会主任陈永疾呼,北京垃圾危机即将出现,“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北京,“垃圾围城”并不是第一次。
早在1983年,垃圾简单的填埋方式,导致北京三环路与四环路的环带区上垃圾成堆,50平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4700多座!为突破重围,北京市斥资23亿,才逐渐攻陷这座惊人的围城。
20多年后,垃圾巨兽卷土重来,日产垃圾18400吨,垃圾处理缺口8000吨,67%的高缺口率,如一颗巨型“炸弹”,隐藏在城市地下。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城市垃圾,一边是无法忍受的垃圾恶臭,成为城市垃圾处理中的棘手问题。
在北京最大的垃圾处理场——高安屯,无论是填埋带来的恶臭,还是随焚烧滋生的二恶英,正威胁着附近居民的生活。
不想戴着防毒面具,有人无奈选择了离开,有人积极站出来进行环保战,上街散步,制作宣传画,他们的生活因垃圾而改变。
在广州,开展了10年的广州垃圾分类工作面临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2009年4月,是否取消垃圾分类成为广州热门话题。
而这个热议背后,是日产垃圾9776吨的广州,2010年将面临的垃圾围城危险。
鉴于填埋、堆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实,焚烧一度被认为是更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正在这场垃圾焚烧“潮流”愈演愈烈之时,各种纷争也此起彼伏。
高安屯环保反击战鉴于填埋、堆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实,焚烧一度被认为是更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正在这场垃圾焚烧“潮流”愈演愈烈之时,各种纷争也此起彼伏。
城市主要河流污染成因分析——以广州石井河为例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广州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社会工农业产值的不断增加,广州市中心城区西北部的石井河河道污染逐年加重,也逐步面临着严重的河流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昔日清沏透明的河水变得黑臭难忍,水质污染已经危害居民健康,影响“一河两岸”景观,严重制约了广州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其进行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地整治城市河涌污染,须从根源上探究污染形成的原因,从而为城市河涌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污染石井河Abstract: since the 1980 s,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the rapid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value, social continuously increased, guangzhou city center of northwest stone well river course pollu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lso gradually facing serious river ecosystem degradation problems, making clear the former transparent become black smelly bear hard, water pollution has hurt people health, influenc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landscape,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 the guangzhou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growing call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flow city pollution, must be from the sourc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pollution, thus the flow regulation for the city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Keywords: urban river water pollution stone well river1 总论河流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哺育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不竭的资源。
广州市河道污染严重环境危机在即广州市,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人口和工业增加,河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当地面临的一项紧迫环境危机。
本文将就广州市河道污染现状、危害以及解决方案作出分析,旨在引起广大人民的重视并提倡环保意识的增强。
一、广州市河道污染的现状广州市拥有众多河流和水系网络,包括珠江、西江以及众多支流和支沟。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他排放物的无序排放日益增加。
这些废水和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和水系,导致河道水质严重恶化。
首先,工业废水排放是广州市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企业和工厂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其中包括危险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废水。
这些污染物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破坏,对河道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其次,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河道污染的重要来源。
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存在瓶颈,导致一部分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河道,对水质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最后,农业活动也对河流的污染问题贡献了一定程度。
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化学物质渗入土壤和径流水中,最终进入河道,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匮乏也加剧了河道污染问题。
二、广州市河道污染的危害广州市河道污染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和社会问题。
首先,污染水体的存在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河道水质恶化导致水生植物消失,水中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数量锐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此外,河道污染还加速了水土流失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
其次,河道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威胁。
受到河水污染影响的居民面临着水源供应不足和生活用水质量低下的风险。
长期饮用污染水源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与水源相关的疾病。
此外,河道污染还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
水污染对渔业、农业和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危害,造成了财产损失和就业机会的减少。
广州市石井河水质污染及其对水源的影响分析
罗家海
【期刊名称】《重庆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2(024)005
【摘要】根据广州市石井河日益发展的水污染及其危害西航道饮用水源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剖析了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分期整治石井河以保护饮用水源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石井河水污染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水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对相类似的河流--流溪河引以警惕,加强保护,防止水源上游河流受到污染.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罗家海
【作者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相关文献】
1.广州市石井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陈建军;胡祖武;刘振乾
2.广州市石井河水质污染及其对水源的影响分析 [J], 罗家海
3.广州市石井河受污染水体修复中试研究 [J], 李青;孙夏平;陈晓宏;刘军;于海霞;陶贞
4.兴义工务段白水河给水所水源水质污染调查 [J], 叶绍燕;石春养
5.广州市石井河河道淤积与治理对策 [J], 李志勇;胡进民;李志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被污染的作文关于河被污染的作文1我家对面有一条河,它叫“石井河”。
这条河曾经是大家的“水上乐园”,但是现在是一条令人讨厌的臭水沟。
石井河旁边是一座公园。
白天,如果你站在石井河岸往下看,你会看到石井河的水污浊、能见度很低,河水呈黑色,垃圾多,水浮莲多,基本上没有鱼虾的影子。
晚上,有不少的人来公园散步,但偏偏不喜欢到石井河旁散步,因为石井河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怪味。
有的居民说从前河里有鱼虾,可以游泳,洗菜、洗衣服,现在变成了污水沟,就连下河洗手都不敢。
我听爸爸说:“现在工业越来越发达,石井河边的厂房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工业废水排到了石井河内。
还有人们随便把垃圾扔到河里,这样给石井河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只有禁止废水向河内排放,人们不向河内乱扔垃圾。
相信石井河能再次变成我们的”水上乐园“。
关于河被污染的作文2环城河以前是清清的,周围有绿绿的树,青青的草,还有小鱼、小虾。
现在呢?我来告诉你们:河水变成了灰黑色;河面上有许多垃圾,臭臭的,经过那里都要捂着鼻子走;一条大大的,圆圆的'水泥通现在还在不停的流着工厂排出的废水。
鱼也没有了,其他小动物也不见了。
我看爸爸老照片的时候,看到清清的水,绿绿的树,青青的草,河岸边还有小花。
我问爸爸这是哪里,爸爸说这就是以前的环城河。
环城河受到了污染,变成了臭水河。
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从小做起!关于河被污染的作文3从前,大海爷爷是那么清澈,海水缓缓地流着;可自从大海成为旅游景点,人们把吃剩的食物、垃圾倒在海上,日子一久,海面上就散发着臭气。
鱼儿被臭气熏得喘不过气来,有的已经奄奄一息了;有的吃了污染的食物,死了。
而人类还在到处排放污水,倾倒垃圾。
海面上到处飘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有:破鞋子、酒瓶子、破餐盒、漏气的轮子鱼虾们望着那白抹的海面,散发着无比难闻的恶臭;它们的泪水流了下来,家毁灭了,鱼虾伤心极了。
乌龟把身体缩进了壳中,那污染的海水流淌进壳中;突然它两眼一黑,再也睁不开眼睛。
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分析第一篇: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分析城市河道污染成因(一)直接污染物1.截污不彻底截污不彻底是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的主要原因。
截污纳管工程受到市政设施和地理因素的制约,不能充分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造成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垃圾及初期雨水等各种点源、面源污染源侵入后,破坏了河道系统的平衡性,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
外源污染是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再者,目前一些城市截污基本以雨污分流为主,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染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截污难度也逐步加大,致使城市截污不够完善。
这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是对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
同时,部分雨污分流比较完善的地区,部分管材老化、破损、渗漏进一步造成污水外溢,排入河道。
此外,目前有些地区的居民阳台落水以及沿街商铺排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由于居民生活习惯,阳台落水多为洗涤污水,其中含磷物质,此类污水直接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河道内;商铺排水中含有大量油污及含酸、碱废水,通过道路雨水管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
2.垃圾堆放和倾倒目前,在很多城郊结合部,由于没有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系统,农村地区的大量生活垃圾和部分工业垃圾无序堆放在河边,甚至直接向河中倾倒.一到雨天,垃圾渗滤液或垃圾就直接进入了河道,这些垃圾对河道水体的污染非常严重。
3.农业、畜牧业以及渔业污染在城市外围地区,农业施肥和农村地区家禽、畜牧业;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各种氮磷肥的施用,很大一部分通过地面径流进入河道,造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
家禽、畜牧业的排放物无组织现象也比较突出。
在一些地区由于渔业的发展,这也严重影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渔业对水体的过度开发。
(二)河流自身1.河网流动性小河网流动性小,河道水系不贯通,尤其是河床的提高,阻水瓶颈的出现,河道淤积严重,造成水体的自净能力偏弱。
2.内源性污染物的释放内源性污染物主要是指来自河底淤积的底泥,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
中国广州地区河流水质问题的现状与保护措施在中国广州地区,河流水质问题日益凸显,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
本文将探讨当前水质问题的现状,并提出几项可行的保护措施。
一、河流水质问题的现状中国广州地区的河流水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物排放超标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污染物。
然而,在广州地区,许多企业和个人无视环境法规,将污染物排放超出标准,致使河流水质恶化。
2. 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排放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不善成为了河流水质问题的重要因素。
许多地区的垃圾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使水质变得浑浊、恶臭。
3. 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带来的化肥和农药使用也是河流水质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中国广州地区的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残留物会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河流,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二、保护措施为了改善广州地区河流水质问题,以下是几项可行的保护措施:1. 制定和严格执行环保法规政府需加强立法工作,确立和严格执行严苛的环保法规。
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从而切实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加强水源保护广州地区的水源是河流,因此必须加强水源保护。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水源地周围进行破坏性活动,加强治理水源地周围的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
3. 推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并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水质的负面影响。
4. 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建立全面的水质监测网络是提高河流水质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投入资金建设水质监测站点,并建立相关实验室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水质问题。
5. 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公众的环保意识是保护河流水质的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组织环保知识培训等方式,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配合政府的工作,共同保护环境。
三、结语广州地区河流水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南方湿润地区水生态修复试验研究——以广州市石井河为例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水生态修复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各地已经展开了许多实践性的研究。
南方湿润地区具有雨量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其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广州市作为一个发达的城市,其水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石井河的水质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广州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
本研究以广州市石井河为例,通过进行水生态修复试验研究,探讨南方湿润地区水生态修复的途径与方法,有助于为南方湿润地区水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1.探讨南方湿润地区水生态修复的途径与方法;2.对比不同水生态修复方法对石井河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其修复效果;3.探讨水生态修复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条件,为南方湿润地区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1.石井河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分析;2.不同水生态修复方法的比较分析,包括自然法修复、生物法修复、物理法修复和化学法修复等;3.选取适合石井河的水生态修复方案并实施,利用水质、水文量和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指标对其效果进行评价;4.探讨石井河水生态修复方案的实施条件及可行性,并提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石井河水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调查和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选取适合石井河的水生态修复方法,并实施水生态修复试验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将分别比较不同水生态修复方法的修复效果,并利用水质参数、水文参数和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指标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最后,对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探讨南方湿润地区水生态修复的途径与方法,并为石井河水生态修复方案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五、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计划通过对石井河水生态修复试验研究,探讨南方湿润地区水生态修复的途径与方法,并提出可行的方案,进一步促进南方湿润地区水生态环境的改善。
广州市石井河流域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初步研究赵德骏;谭超;彭晓春;郑航桅;刘达【期刊名称】《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3)003【摘要】选取广州石井河典型纯雨水排水口进行了不同降雨强度降雨的径流污染监测,分析了在典型小雨、典型中雨及典型大雨场次下排水口各水质指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雨水口的COD浓度峰值一般不超过250mg/L,均值通常介于50 mg/L~100mg/L,雨水口水质随降雨过程的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初始冲刷效应最明显的水质指标是SS和COD,NH3-N和TN初始冲刷效应不显著.【总页数】4页(P5-8)【作者】赵德骏;谭超;彭晓春;郑航桅;刘达【作者单位】广州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广州 510610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10;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广州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广州 5106101;广州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广州510610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10;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相关文献】1.广州市石井河流域水质现状评价 [J], 李倩;马元廷;王宝华2.改性木屑对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性能研究 [J], 刘茵;张挺;王旭冕;张建锋3.广州市石井河流域水质模拟及污染防治对策评估研究 [J], 常伊梅林;琚鸿;陈鸿展;黄卓尔;王丽萍4.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与LID措施研究 [J], 朱甜甜;于增知;于晗;于宏兵;迟泽旭;刘晓珍;张杨帆;董斌斌5.生物炭改良土壤对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去除实验研究 [J], 薛英文;吴铭轩;肖云龙;胡晓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河流超标原因的情况说明一、河流超标概述近年来,我国许多河流的水质指标出现了超标现象,严重影响了河流的生态平衡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
二、主要原因1. 工业和农业活动工业和农业活动是造成河水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工厂可能会使用含磷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以废水的形式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河水中的总磷含量超标。
另外,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含有磷元素,经过雨水冲刷,这些污染物会流入河流,从而增加河水中的总磷含量。
2. 城市污水排放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城市污水也是导致河水超标的原因之一。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含磷物质,如果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或处理不当,这些含磷废水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河水中的总磷含量增加。
3. 土壤侵蚀和河岸侵蚀土壤侵蚀和河岸侵蚀也会导致河水超标。
当土地遭受风力或水力侵蚀时,富含磷的土壤颗粒会被冲走,并最终进入河流中。
此外,河岸侵蚀也会将含磷的土壤颗粒带入河流,从而增加河水中的总磷含量。
4.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也是河水超标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水体中的总磷浓度过高时,会刺激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
大量藻类的存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蓝藻水华等问题。
这些藻类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三、解决措施为了解决河水超标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强土壤和河岸保护,以及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结论综上所述,河水超标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
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有效措施,相信可以逐步改善我国河流的水质状况,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广州水污染调查报告作者:黄慧诚来源:《环境》2013年第06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畜禽养殖和面源污染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近期广州水质出现较大反弹。
“珠江水质重回V类,多条河涌复臭。
”“污水直排流溪河菜农不吃自家菜。
”“东濠涌脏了,荔湾涌也臭了。
”连日来,媒体纷纷报道广州水污染反弹,河涌复黑复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时隔亚运两年多,广州水质现状如何?原本变好的水质为何会反弹?为此新华社《环境》电视栏目来到一线一探究竟。
臭水泛滥的河涌水道广州地处岭南水乡,珠江穿城而过,231条大小河涌遍布全城,为这座大都市增添了几多灵气。
多年来,广州市十分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以亚运会召开为契机,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然而,5月20日~24日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广州水污染有所反弹,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在白云区石井河,记者看到,死猪、饮料瓶、一次性饭盒、塑料袋,以及其他生活垃圾漂浮在水面上,水体肮脏浑浊,散发出明显臭味。
在张村水闸段,河底黑臭的污泥不时有气泡翻滚上来,气味呛人。
在白云学院秋鹿路旁的河涌,河面泛着油光,恶心的排泄物布满河面,一直漂流而下。
越秀区东濠涌,气味有点难闻,涌边淤积了大量冒着气泡的黑泥和垃圾。
连日大雨后,东濠涌的水也变得又黄又脏。
东濠涌有一条小支涌——新河浦,居民更形象称之为“臭涌”,站在横跨于淅河浦之上的洪恩桥上,涌中不时漂来死老鼠、生活垃圾等等,涌边排污口汩汩地吐着污水。
流溪河,自北向西孕育了大半个广州,是广州的水源地之一,也曾是“羊城八景”之一“石门返照”所在地。
在从化上游段,流溪河水质看来不错,但越往下走,河水越来越差。
沿途一些支涌源源不断地向河里排入黑水,河边还存在不少废水排污口,非法养猪场养殖废水通过小沟渠直排入河。
据环保部门监测,流溪河出从化市时是Ⅲ类,到中下游已变为劣Ⅴ类。
在珠江前航道广州大桥段和中山大学段,虽然经过连日的大雨冲刷,但江水还是明显发浑并且带着些腥臭味,江面还漂流着大量的水浮莲。
广州市白云区河道污染加剧环境危机待解决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河道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河道污染不仅严重损害了自然生态环境,也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
然而,这一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本文将针对广州市白云区河道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广州市白云区地处珠江流域,拥有众多河道和湖泊资源。
然而,由于工业发展不规范、农业污染和城市排污等原因,白云区的河道污染问题逐渐加剧。
主要问题包括:1. 重金属污染:白云区一些工业企业未能有效处理生产废水,导致重金属污染严重。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长期积累,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 生活污水排放: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白云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呈上升趋势。
部分居民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或者直接排放至河道,加剧了河道的污染程度。
3. 农业面源污染:农田施用过量化肥和农药,使得养分和农药通过径流进入河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
二、解决方案针对广州市白云区河道污染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提出解决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加大立法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居民的环境保护行为。
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 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河道周边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河道污染问题的关键。
政府可以组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河道保护的认知水平,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4.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河道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污染指标,及时掌握河道污染状况。
这有助于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三、预期成效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成效:1. 河道水质改善: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有效减少污水直排,降低河道的污染程度,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城市主要河流污染成因分析——以广州石井河为例
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广州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社会工农业产值的不断增加,广州市中心城区西北部的石井河河道污染逐年加重,也逐步面临着严重的河流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昔日清沏透明的河水变得黑臭难忍,水质污染已经危害居民健康,影响“一河两岸”景观,严重制约了广州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其进行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地整治城市河涌污染,须从根源上探究污染形成的原因,从而为城市河涌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污染石井河
Abstract: since the 1980 s,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the rapid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value, social continuously increased, guangzhou city center of northwest stone well river course pollu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lso gradually facing serious river ecosystem degradation problems, making clear the former transparent become black smelly bear hard, water pollution has hurt people health, influenc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landscape,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 the guangzhou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growing call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flow city pollution, must be from the sourc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pollution, thus the flow regulation for the city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Keywords: urban river water pollution stone well river
1 总论
河流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哺育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不竭的资源。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利益驱使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河流资源,无节制地向河流排放生活、生产废水,导致河流的稀释自净功能丧失,水环境恶化,致使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完全丧失,进而制约着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研究的,以“广州市最黑最臭河涌”的石井河为典型,重点分析造成城市河流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2 石井河流域概况
2.1 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石井河流域位于广州市中心区北部,发源于白云山,集均禾涌、夏茅涌、环滘涌汇成石井河,经均禾、石井、同德街、松洲等街,在鹅掌坦与新市涌汇合成增埗河汇入珠江。
其干流全长(摩星岭至增埗河口)21.72 km,河口控制断面以上集雨面积89.67 km2。
2.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流域内有均禾、嘉禾、石井、新市、棠景、松洲、同德、三元里、景泰、黄石、矿泉(现已划入越秀区)等十一条街,18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8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4万人,流动人口46万人(除标注外,均为1995年统计数据,以下同),区域内聚集许多近几年新建的住宅区,且工业发达,广州市最早的大型工业区即位于该区域。
2.3 石井河流域主要存在问题
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石井河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农业、渔业为主,转向以工业、房地产开发、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河涌污染日益严重,河水发黑发臭,鱼虾基本绝迹,由于石井河流域多年来接纳了两岸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实际上石井河已经相当于排污沟。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1)污染严重,主要水质指标严重超标;其中石油类、溶解氧、氨氮、化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磷、大肠杆菌等浓度均远远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
2)水质恶化导致河涌渠化,河道功能基本丧失,水生物生存环境恶化,鱼虾基本绝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河床发黑,河水发臭,严重影响河涌景观与一河两岸人居环境,甚至危及周边居民健康;
3)危及城市供水安全。
石井河流域周边分布着广州市两个主要水厂(西村水厂和石门水厂),石井河口位于上述两个水厂的吸水口下游,分别为 3.40Km 和6.60Km处,排入珠江西航道的污水不仅影响珠江的水质,而且由于珠江每天的不规则半日潮两涨两退的影响,污水随潮汐上溯,危及珠江西航道一级水源保护区水源水质。
3 流域污染源调查及成因分析
3.1人口迅速增加导致生活污水迅猛增加
为方便统计及数据准确,人口调查选取石井街(镇)作为样本,其在石井河流域具备足够的代表性。
图3.1反映了白云区石井街(镇)人口的历年变化(数据来源:白云区石井街道办事处,2010年):
图3.1 白云区石井街(镇)人口统计历年变化图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石井河水质基本上还能够保持洁净状态,说明外来污染还处在河道的自净能力范围以内;八十年代以后,水质开始逐步下降并呈加速恶化的趋势。
这一点与人口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说明人口剧增引起生活污水剧增超过石井河河道的自净能力是引起石井河污染的直接原因之一。
3.2工业污水、第三产业废水一直未得到彻底有效处理
2000年以前,石井河流域尚未有任何大型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建成,除极少数新开发小区、企业通过自建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其自身污水处理以外,其余生活、生产污水均直接或间接排入石井河。
在石井工业区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立之初,其工业是以建材、化工、皮革等污染较为严重的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密集分布在石井河沿岸中下游,随着其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其排入河道的工业废水也迅速增长,严重污染石井河水质,导致河道水质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
3.3石井河源头白海面截流导致径流量不足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当时石井河上游龙归、均禾等上游低洼地带的内涝问题,组织人工开挖修建了白海面截洪渠,将原本汇入石井河的地表水截断直接排入流溪河,从源头上截断了石井河的活水来源。
自此以后,石井河主河道流动性严重不足:枯水期石井河河道基本没有地表活水注入,再加上沿河两岸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又不断从河道取水,石井河自环窖以下河段基本断流,河道里面流淌的基本上是河道周边两岸源源不断的汇入的生活及工业污水;即便是在丰水期,降雨带来的地表汇水虽大幅增加,但除暴雨降雨汇流过程以外的绝大多数时候,污水流量与地表径流之比仍然超过7:3,远远超出了河道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河道水质指标严重超标。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石井河河涌水质开始恶化,至今越来越严重,河道功能基本丧失,其中白海面截洪渠截断了石井河的活水来源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至少是大大加快了石井河水质恶化的进程。
3.4农业污染
石井河流域作为广州市城郊结合地带,传统上一直是广州蔬菜的种植基地;随着城市化进程,农业种植业逐年减少,但目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包括著名的石马桃花基地以及石井大朗、红星等仍以农业为主的村落。
据调查统计,目前石井河流域还有农田3万亩,基本以蔬菜、花卉等高产值农作物种植为主,是广州市的主菜区之一。
此外,石井河流域尚存在不规范的养殖活动,主要是分布在石井河上游白海面均禾、石马等地,如在白海面堤围上搭建的临时养殖场养猪养鸡等;虽经历次大规模的整治行动但一直未能根除。
养殖过程产生的主要废物包括残饵、排泄物、化学物质和治疗性药物残留以及养殖生物的死体及病原体等均直接排入了石井河上游的白海面河涌,严重污染河涌水质。
3.5黑臭底泥二次污染严重
由于上游来水长期被截断,河水流动性不足,沿河两岸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石井河之后,在“一天两潮”的潮汐顶托作用下,在河道内来回往复运动,夹带的泥土、杂质、垃圾等不断沉淀,使石井河主河道淤积了一层厚约 1.2-2.2米的黑色淤泥。
自2000年开始政府着手整治石井河以来,就已经把河道疏浚当做了其中一项主要整治内容,伴随着堤岸建设的同时进行河道清淤,断断续续进行了大约十年。
河道疏浚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清走了大量的黑臭淤泥,增强了石井河河道的行洪与航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石井河的河道生态方面。
但其总体效果仍非常有限,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在于缺少系统的清疏规划,没有从流域的角度出发,清淤主要集中在主河道,且忽略了对支涌的清疏,导致局部清淤后的河道在一场洪水过后很快又被淤平,这一点在石井河纳入2009年治水计划后才真正有所改变;二是清疏并不能彻底解决河道内源污染问题,不仅清淤过程中河道发黑发臭,在清疏完成一段时间内,难以迅速改变水质现状,由于污染水体对底泥的渗透作用,极易导致清疏过后的河床底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又变黑变臭,造成水质二次污染,直接影响了清疏效果。
4结论
石井河流域的严重污染已经对社会经济与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其河道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生活及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污染河道等多种因素;一些不恰当的工程措施也加剧了河道生态系统失衡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