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发展简史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4.00 KB
- 文档页数:16
化学发展史课件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的发展史可追溯至古代,经历了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演变。
本课件旨在梳理化学发展史的主要脉络,探讨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以期为化学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古代化学1.炼金术古代化学起源于炼金术,炼金术士们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以实现永恒的财富。
虽然炼金术并未成功,但炼金术士们在实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化学知识,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古代药物化学古代药物化学起源于埃及、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
古人们通过实践发现,某些天然物质具有药用价值,于是开始研究药物的制备和应用。
这一时期,人们还发明了蒸馏、煮沸等分离技术,为药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阿拉伯化学阿拉伯化学家在公元8世纪至14世纪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们总结了古代化学知识,编写了化学专著,如贾比尔·伊本·哈扬的《七十书》等。
阿拉伯化学家们还发明了大量的实验仪器,如烧瓶、蒸馏器等,为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近代化学1.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的小颗粒——原子组成。
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则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提出,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有机化学19世纪初,化学家们开始研究有机化合物。
德国化学家维勒于1828年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打破了生命力学术的束缚。
此后,有机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分析化学随着化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分析化学得到了迅猛发展。
化学家们发明了各种分析方法,如滴定、光谱分析等,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
四、现代化学1.结构化学20世纪初,结构化学取得了重要突破。
化学家们通过X射线衍射等技术,成功解析了多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的物理规律的学科。
化学简史总题1.化学发展简史2.化学史上的中国人3.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4.化学史大事年表5.科学家与化学史6.古代和近代化学史7.与《绪言》有关的化学历史8.化学发展简史习题9.中外化学家简介1化学发展简史1.1、化学的前奏1.人类文明的起点——火的利用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
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50万年以前,可以找到人类用火的证据,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
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
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这样,火就可以随身携带了。
于是,人们不再是火种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够驾驭火的造火者。
火是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够产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这个特点,人类开始了制陶、冶金、酿造等工艺,进入了广阔的生产、生活天地。
2.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
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
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
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很大启发。
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碎。
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
大约距今1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
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制陶过程改变了粘土的性质,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氧化镁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水耐用的优良性质。
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义。
中国化学发展简史咱来唠唠中国化学的发展,那可真是一部超级精彩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古代,化学就已经开始悄悄萌芽啦。
那时候虽然没有“化学”这个词,但咱老祖宗干的事儿可和化学息息相关。
比如说炼丹术,那些炼丹家们可算是最早的化学探索者了。
他们在丹炉里捣鼓各种矿物、草药啥的,就盼着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丹药。
虽然长生不老没实现,但是他们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化学现象。
像汞这种神奇的金属,就是他们发现的。
炼丹家们看到汞在常温下是液态,还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估计当时惊掉了下巴。
而且他们还无意间发明了火药呢!这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后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战争格局和烟花的绚烂。
然后就到了造纸术的出现。
你想啊,把植物纤维弄成纸,这里面就涉及到好多化学过程。
先把植物原料泡啊、煮啊,把那些杂质去掉,然后再加工成薄片状的纸。
这可不仅仅是手工活,里面有化学在悄悄起作用呢。
还有陶瓷,中国的陶瓷那可是闻名世界啊。
从泥土到精美绝伦的瓷器,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泥土里的各种成分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这才有了那些漂亮的颜色和坚固的质地。
不过呢,古代的化学更多是一种经验性的摸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近代的时候,中国化学开始慢慢和西方接轨。
西方的化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有很多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化学知识,然后带回国内。
这个时候,中国开始建立起一些化学的教育机构和实验室。
但是呢,当时国家处于动荡时期,化学的发展受到了不少的限制,就像小树苗在狂风中努力生长一样艰难。
新中国成立后,那可就是中国化学的春天啦!国家大力支持化学研究和教育。
科研人员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在有机化学方面,开始合成各种各样有用的有机化合物。
像合成橡胶、塑料这些材料,对咱们国家的工业发展那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有了这些材料,咱们就能制造出很多以前不能制造的东西,比如汽车的一些零部件啊,生活用品啊等等。
在无机化学领域,对矿产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咱们国家地大物博,矿产丰富,但是要把这些矿产变成有用的东西,就需要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