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2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高考语文试题2014-09-12 21:5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jùn)永的哲言,或要我恪(kè)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逝之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B.在亵(xiè)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fēn)围中,精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清解,人们心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jué)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zhuó)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qiè)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zā)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给予越发 B.踪迹给以更加C.踪影给予更加 D.踪影给以越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科学工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鲁迅2.《孙子兵法》3.弗朗西斯·培根4.叙述二、词语辨识(每词2分,共10分)5.“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此句中“使”的意思?6.“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中“且”的意思?7.“史公以风庐道奉檄守御”中“檄”的意思?8.“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中“叵测”的意思?9.“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中“远货”的意思?三、默写(10分)10.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四、分析题(本题20分)11.试析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独白的思想意义。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2006 年普通高校专升本统一选拔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它的体例是()A .语录体 B.纪传体 C.笔记本 D.编年体2.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A. 孟子B. 孔子C. 庄子D.司马迁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先”是()A.使动词 B. 意动词C.动词状语 D 为动词4.在.李斯《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几代秦君广招贤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借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归纳法5.《史记》中所用的几种文体是()A.本纪、表、书、世家、列传B. 序、志、书、世家、列传C. 本纪、表、书、铭、策D. 本纪、世家、列传、志、书6.被誉为“田园诗之祖”的东晋大诗人是()A. 谢灵运 B 王维. C. 陶渊明 D.谢朓7.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所暗喻的意思是()A.世路艰难B.前途暗淡C.壮志难酬D. 心绪悲凉8.《登高》中中连结全诗景与情的关键词语是()A.登高B.苦恨C.悲秋D.独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A.《锦瑟》B.《无题》C.《春雨》D.《隋宫》10.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张九龄B.李白C.王维D.岑参11.李煜《虞美人》中,寓意良辰美景的事物是()A.春花秋月B.小楼东风C.雕栏玉砌D.一江春水12.下列作品属唐代作家的有()A.《归隐田园》B.《短歌行》C.《书愤》D.《无题》13.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的诗人是()A.杜牧B.刘禹锡C.张继D.王维14.下列标题属词牌名的是()A.《虞美人》B.《江南春》 B.《书愤》 D. 《宋元二使安西》15.《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事物是()A.江水、明月、扁舟B. 江水、明月、清风C. 明月、清风、洞箫D. 江水、飞仙、清风16.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是()A.屈原B.曹操C.王安石D.韩愈17.王安石主张文章应()A.以适为本B.明道C.事信D.言文18.李清照前期词作风是()A 豪放悲壮B 清丽婉转C 委婉曲折 D. 忧伤悲怨19.下列作品属于宋代作家的有()A.《归隐田园》B《无题》 C.《书愤》 D. 《短歌行》20.下列作品中,属李清照的一部是()A.《淑玉集》 B 《樊南文集》C.《渭南玉集》D 《东篱乐府》21.张养浩《山坡洋·潼关怀古》中,体现全曲主旨的语句是()A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B 伤心秦汉经行处C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D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2.《风波》中九斤老太反复唠叨“一代不如一代”说明了()A 张勋复辟只是一场闹剧B 农民麻木,无动于衷C 当时中国的黑暗D 心中的恐慌23.《炉中煤》每节诗均以“啊,我亲爱的女郎!”开头,这种修辞手法属于()A 反复B 重复C 象征D 比喻24.《雨巷》的作者是()A 郭沫若B 戴望舒C 闻一多D 徐志摩25《风波》出自鲁迅的()A 《呐喊》B 《野草》C《而已集》 D 《三闲集》26.在一般书信中,顶格写在第一行,后面加冒号的是()A 称谓B 祝颂语C 具名D 自称27. 既是行政机关公文,又是上行文的公文是()A 请示、简报B 报告、总结C 报告、请示D 总结、简报28.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A.请示B.函C.报告D.通报29 .调查报告一般用()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多种人称30 .合同名称,亦即标题,写在合同首页()A.上端居中位置B.上端偏右位置C.上端偏左位置D.当事人名称之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秋季开放教育(专升本)入学测试大学语文部分复习指导一.命题与复习的主要依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秋季开放教育(专升本)入学测试大学语文部分命题的书面材料依据是《大学语文》(张继缅、陈寿立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7年10月第一版)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张继缅、陈寿立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分配大学语文为公共类考试科目,总分值为150分。
考试题型主要分六种:一为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二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三为翻译题,一小题,共24分(注:翻译题材料取自《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张继缅、陈寿立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四为简答题,共一小题,计10分;五为鉴赏分析题,共一小题,计20分,要求结合所给作品适当展开论述。
六为作文题,计50分。
三.复习重点提示课程复习主要参照《大学语文》(张继缅、陈寿立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7年10月第一版)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张继缅、陈寿立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二书,重点应把握以下内容:填空题部分:《孙子兵法》、“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雨果及其代表作品,翻译家傅雷,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屈原与《哀郢》,徐志摩与《再别康桥》,泰戈尔及其作品,荀子及其作品,《左传》选择题部分(应注意文章):《史记·孙武》《记承天寺夜游》《始得西山宴游记》《我的家在哪里?》《天论》《都江堰》泰戈尔部分古代词语辨析翻译题部分:《史记·商君列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简答题部分: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题思想。
《席方平》在艺术创作上有那些特点?简述《聊斋志异·席方平》一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意识。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简单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成功的原因。
鉴赏分析部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回声》辛弃疾《摸鱼儿》作文部分(略)。
江广播电视大学《大学语文(1)》本科课程期末复习指导一、《大学语文(1)》本科课程考核说明为保证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大学语文(1)》本科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考试的顺利进行,特说明如下。
(一)课程性质《大学语文(1)》本科课程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为非中文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时也是英语专业(开放教育本科)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旨在寓人文教育于语文教育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培养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优秀道德品质,努力开拓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考核命题的依据本考核说明依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开放本科)《大学语文》(1)教学大纲拟定。
主要教学参考书为《大学语文读本》(陈白夜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三)考核方式1.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2.平时形成性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20%,以平时四次作业为主,题目由浙江电大统一安排(详见浙江电大在线学习平台);期末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80%,形式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题由浙江电大统一命题。
(四)考试命题的原则和试题结构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不得扩大或缩小考试的范围。
2.考试命题将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主要覆盖教学参考书的第一、二、三编,考试内容基本不超出本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30篇重点篇目。
3.试题保持难易适中,一般分为容易、比较容易、适中、较难四种程度,所占比例大致分别为30%、30%、30%、10%。
分值比例本课程考试题型有:填空题、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作文题,所占比例分别为20%、10%、10%、20%、40%。
二、《大学语文(1)》本科课程复习重点(一)重点篇目第一编先秦文选概述*黍离*月出*采薇*离骚(第一段)*季氏将伐颛臾*舜发于畎亩之中*楚人和氏得玉璞*纪昌学射*博学*郑伯克段于鄢*冯谖客孟尝君第二编两汉魏晋文选概述*论贵粟书*李将军列传*短歌行*行行重行行*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世说新语(节选)第三编隋唐文选概述*春江花月夜终南山*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行路难*登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长恨歌*李凭箜篌引*无题*清平乐*鹊踏枝*张中丞传后叙*钴鉧潭西小丘记(二)重点练习四次平时作业及三份模拟试卷要认真完成。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开放专科)《中国古代文学A(1)》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一、期末考试要求《中国古代文学》A(1)是小学师资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一门必修课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同为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材是沈惠乐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与复习内容不超出上述教材范围。
二、组卷原则试卷组合主要依照“难易适中”、“知识点积累与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考核并举”的原则进行。
考核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般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
一般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有初步的认识;掌握是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问题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能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问题有深入的认识,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外的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述。
原则上一套试题较容易部分的识记内容(一般了解部分)占试卷总分值约35%,有一定难度的部分(掌握部分)占试卷总分值约35%,体现一定离散效果的较难部分(重点掌握)占试卷总分值约30%。
三、试题类型考试题型分填空题、续写古诗文、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五种,满分100分;其中填空题占试卷分值比例约为20%,续写古诗文占试卷分值比例约为15%,名词解释占试卷分值比例为10%,简答题占试卷分值比例约为25%,论述题占试卷分值比例为30%。
四、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形式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形成性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20%,为平时四次作业,题目由浙江电大统一安排(详见浙江电大在线学习平台);期末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80%,形式为闭卷考试,试题由浙江电大统一命题。
五、答题时限本课程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六、其它说明无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编先秦文学1.考核目的掌握先秦文学中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理解精读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的艺术特点。
掌握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了解先秦文学史知识,背诵教材中指定要求背诵的篇目。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指导及模拟试卷一、复习范围和要求《大学语文》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本、专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教材系安徽电大教案处选编,共36篇,其中规定必读课文26篇(议论文7篇,记叙文6篇,诗6首,词5首,曲1首,赋1篇)。
考试复习以规定必读的26篇为范围,具体要求如下:1、这些课文的内容都应掌握,要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上的分析,掌握每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思想内容、写作特点。
2、对于不同问题、不同时代的作品,复习中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古文及古诗词要能翻译成白话文,还应掌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的意思与含义,课文上要求背诵的,也应会背诵会默写。
3、教材上每篇作品由作家生平简介,原文、注释和提示四部分组成,注释较为详细,提示部分着重于要点、难点,这些都应全面掌握,每篇课文后面所列的“思考与练习”题,可以把握各篇学习重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的内容包括24篇课文的题解与内容分析,“思考与练习”的参考答案,可作为复习中参考资料。
一、二、考试卷型及答题要求考试共有填空、释词、翻译、简答和作文等五种题型。
答题要求具体如下:1、填空题:填空题的特点是每空一个答案,即答案是唯一的。
回答填空题要靠记忆。
复习时重点掌握《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中关于作品及其作者的文学史常识介绍,背诵《饮酒》、《山居秋暝》、《登高》、《虞美人》、《水调歌头》、《声声慢》等诗词。
2、解释加点的词:主要考试范围是必读课文的课后练习。
回答这一题,一般要明确、肯定,不作全句来讲,只就加点部分作解释。
注意不要把两种答案并列在一起。
重点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秋水》、《陈情表》、《答李翊书》、《郑伯克段于鄢》、《氓》。
3、古文今译:古文翻译是把某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要求直译,直译的语体要求准确而又流畅。
重点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陈情表》、《答李翊书》、《郑伯克段于鄢》、《张中丞传后叙》、《报刘一丈书》、《氓》、《水调歌头》。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必修课五篇范文第一篇: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必修课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必修课《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2一、分析题。
分析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使用效果。
1、评奖评奖,无人开腔;评奖评奖,越评越僵;评奖评奖,轮流坐庄,评奖变成了平奖。
(蒋子龙《人事厂长》)2、她是“博士”,我什么也不是。
“不是”见了博士,自然很惭愧。
(苏叔阳《安娜小姐和杨同志》)3、一位导演讲得好,在艺术上宁可“讲究”,不能“将就”。
(河北日报)4、搬砖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片砖约有二十六公斤重,抱起来是相当吃力的。
农家的人看见我们把砖头当成宝贝,怎么也不肯替我们搬运,我们只得一片一片的把三片砖抱到了培善桥头,抱了总有四分之一里路远,抱得一头一身都是汗。
我当时对卫说过这样的笑话,我说:这些砖头虽然还不敢说就是汉砖,但至少总可以说是“汗砖”了。
(郭沫若《关于发现汉墓的经过》)5、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键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亡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方志敏《可爱的中国》)6、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7、这个城市里的黄包车谁都不作兴跑,一脚一脚挺踏实地踱着,好像饭后千步似的。
可是包车例外:叮当,叮当;叮当——一下子就抢到了前面。
黄包车立刻就得往左边躲开,小推车马上打斜,担子很快地就让到路边,行人赶紧就避到两旁的店铺里去。
(张天翼《华威先生》)8、我们大家辛辛苦苦为的什么?就为的一个心愿:要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把丑的变成美的,把痛苦变成欢乐,把生活变成座大花园。
(杨朔《京城漫记》)9、鸿渐道:“我忘掉问你,你信上叫我‘同情兄’,那是什么意思?”辛楣笑道:“这是董斜川想出来的,他说,同跟一个先生念书的叫‘同师兄弟’,在同一个学校的叫‘同学’,同有一个情人的该叫‘同情’。
2006级高职高考班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本套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共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卷(4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抚.(wǔ)然抚.(fǔ)恤庇.(bì)佑小觑.(qù) 咸与.(yù)维新B.隽.(juàn)永隽.(jùn)秀口讷.(nâ) 祓.(bá)除蛊.(gǔ)惑人心C.赧.(nǎn)然赦.(shâ)免虫豸.(zhì) 疮.(chuàng)疤踉踉跄跄.(qiàng)D.丧.(sāng)事丧.(sàng)命逾垣.(huán) 僭.(jiàn)越穿凿.(záo)附会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国粹悖谬急于事功焕然冰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口碑炫目矫揉造作愤世嫉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C.博雅诀别珠连璧合直截了当一言以蔽之D.蹊跷起讫风餐露宿仓皇失措万变不离其中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②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主要是一种“信息泡沫”,这是由开发商和代言人制造的。
其目的是误导消费者,制造恐慌性需求,拉高房价,牟取暴利。
③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吸引家长、学生的“投资趋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本质职能和客观社会责任。
A.漫延刻意借以 B.蔓延刻意以便C.蔓延蓄意借以 D.漫延蓄意以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提要一、考试命题内容范围及题型大学语文考试用书为张继缅、陈寿立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大学语文》。
除教材外,还应重点参考《大学语文学习指导》(第一版)的“单元综合练习”。
认真复习,加强练习。
二、试卷题型与比分大学语文为公共类考试科目,总分值为150分。
1、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16分):2、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3、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4、简答题(共计10分):5、鉴赏分析题(20分):6、作文(50分)三、复习内容要点提示1、填空和选择题请按各篇课文后的注释和指导书中的词语辨析复习。
2、古文翻译重点是在《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中出现的古文材料。
3、简答与分析部分,要求着重掌握不同类型文章各自特点。
4、作文部分,要求重点掌握议论和说明两种文体的写作。
具体参见模拟题2005、12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16分):1、现代作家梁实秋在创作上以_______(散文/诗歌)著称,出版有________、《秋室杂文》等多部散文集。
2、泰戈尔,(国名)诗人。
著有《新月集》、《园丁集》、《集》等。
3、《》,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4、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作家。
其最为人所称道的诗是诗人第二次离开英国剑桥(又称康桥)大学时所作的《》。
5、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心/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主要著述有《》。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疏房床笫几席。
”“几”应解释为:A、几乎B、询问数目C、茶几D、几许2、“然寒凉渐杀”中的“杀”应解释为:A、杀害B、谋杀C、严重D、消减3、“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此句中“且”的意思是:A、而且B、况且C、暂且D、将要4、“苍然暮色,自远而止,止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此句中“犹”应解释为:A、仍然B、如同C、犹豫D、如何5、“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文章”应解释为:A、文学作品B、写文章C、绘画D、色彩种类6、分辨下列语句中“发”字的用法(将对应当答案编号填入括号内):(1)明朝散发弄扁舟()(2)早发白帝城()(3)当春乃发生()(4)一发而不可收拾()A、发生B、出发C、发表D头发E、发展7、“天行有常”中“常”的意思是:()A、规律B、常常C、长D、往往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星坠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倘现(偶然出现),是无世而不尝有之。
四.简答题(共计10分):简析《忆刘半农君》一文的写作特点。
五.鉴赏分析题(20分):试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六.作文(50分)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16分):1、散文《雅舍小品》。
2、印度,飞鸟3、左传4、再别康桥5、唯物荀子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C2、D3、D4、A5、C6.(1)D (2)B (3)A (4) C7.A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参考答案:流星坠落,树木发出响声,国都里的人有很害怕。
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回答说:没有什么,这是天地阴阳的变化,是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罢了。
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害怕它就不对了。
日月发生亏缺,风雨不和时节,怪星偶然出现,这些现象没有哪一个朝代不曾发生过。
(本答案仅供参考)四.简答题(共计10分):参考答案:这是一篇悼亡记人的散文。
在写作上,第一,记叙为主,辅以议论,把对人物的评价融合在对其行为事迹的记述之中,从大处着眼论其是非,从细处落墨写其为人。
第二,以情纬文,章法结构自然而严谨。
第三,文笔简约凝重,墨淡情浓,在婉曲含蓄中蕴藉着深沉的情思。
(本答案仅供参考)五.鉴赏分析题(20分):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鉴赏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六.作文(50分)作文评分标准:内容语言篇章一类卷中心突出行文流畅结构谨严(45—50分)见解深刻语言准确层次明晰二类卷(35—44分)中心明确文从字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言基本准确层次分明三类卷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30—34分)内容尚充实有个别病句层次清楚四类卷(15—29分)中心不明确语言不通顺结构不完整内容空泛病句较多层次不清五类卷(15分以下)文不对题文理不通结构层次混乱内容空泛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2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16分):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通史,它的作者是________。
2、雨果,法国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
代表作有《》等。
3、蒲松龄,清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主要著述有短篇小说集《》。
4、托尔斯泰,俄罗斯最伟大的_________(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5、海涅,_______诗人,其代表作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中的“徒”的意思是:()A、白白地B、仅仅C、徒弟D、空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此句中的“遂”应解释为:()A、顺便B、于是C、索性D、干脆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文以志。
”()(1)此句中“为”应解释为:()A、充当B、做C、变成D、是(2)此句中的“志”应解释为:()A、志愿B、记录C、标志D、志士4、“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1)此句中的“林”应解释为:A、森林B、会集C、人物D、事物(2)此句中“莽然”,应解释为:A、粗鲁莽撞B、浩荡C、广大众多D、旷野(3)此句中的“不一”应解释为:A、种种不同B、不等C、不行D、相差(4)此句中的“途”应解释为:A、道路B、坦途C、情景D、途径、情况5、“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1)此句中“为”应解释为:A、充当B、变成C、做D、是(2)此句中“志”应解释为:A、志愿B、记录C、标志D、志士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车夫)之妻从门间(门缝)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扬鞭赶着)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要求离婚)。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志向和思想是那么深沉),常有以自下者(常常表现出自居人下的神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谦逊)。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史记·管晏列传》四.简答题(共计10分):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题思想。
五.鉴赏分析题(20分):试分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一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六.作文(50分)以“读书和做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2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16分):1、纪传体司马迁2、浪漫,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任答其一即可)3、聊斋志异4、批判现实主义《战争与和平》5、德国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B2.B3.(1)B (2)B4.(1)B (2)C (3)A (4) D5.(1)C (2)B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参考答案:晏子做了齐相,一次坐车外出,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偷看的丈夫。
她的丈夫替相国架车,抱持着大的车盖,扬鞭赶着驷马,意气扬扬,非常自得。
回家以后,车夫的妻子要求离婚。
丈夫问其原因。
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身为齐相,名声显扬于诸侯。
今天我看他外出,志向和思想是那么深沉,常常表现出自居人下的神情。
你身高八尺,却替人架车,但是你的神情却自以为了不起,我因此要求离婚。
”从那以后她的丈夫就变得谦虚起来。
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车夫把事情告诉晏子。
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本答案仅供参考)四.简答题(共计10分):参考答案:《左忠毅公逸事》一文通过记叙左光斗以国事为重、舍生取义的两件事,以传神的笔触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
(本答案仅供参考)五.鉴赏分析题(20分):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鉴赏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六.作文(50分)作文评分标准:内容语言篇章一类卷中心突出行文流畅结构谨严(45—50分)见解深刻语言准确层次明晰二类卷(35—44分)中心明确文从字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言基本准确层次分明三类卷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30—34分)内容尚充实有个别病句层次清楚四类卷(15—29分)中心不明确语言不通顺结构不完整内容空泛病句较多层次不清五类卷(15分以下)文不对题文理不通结构层次混乱内容空泛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6分):1、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
其主要著述有小说__________,还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等。
2、方苞,字灵皋,清朝桐城人。
清朝中叶_______派散文的创始人。
3、白居易,字______,晚年号_________,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代表,是继杜甫后又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
早期地讽喻诗广泛尖锐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又以长篇叙事诗________、《琵琶行》著称于世。
4、,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号称“三苏”。
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词文赋皆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5、《忆刘半农君》的作者是______,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役夫用以适足”中“适足”应解释为:B、脚舒服B、适合走路C、做鞋靴穿D合适且充足2、“强本而节用”此句中“本”的意思是:B、本来B、本身C、工商业D、农业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此句唐诗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韩愈D、杜牧4、“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到距离并不比长城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