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饲料原料鉴别真伪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湖南饲料!""#年第!期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及其鉴别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陈福华随着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某些不法商人,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饲料原料中掺杂使假。
现阶段,在饲料原料中的制假、掺假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添加非原有成分,而呈现出知识化、科技化、专业化的趋势,扰乱了饲料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此,现提供几种饲料原料的鉴别方法,以飨读者。
一、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掺假及鉴别在植物性的饲料原料中(如次粉、豆粕、麦麸),添加滑石粉、碳酸盐,以次充好,或是用这些掺假物质,辅以统糠,经加工、着色制成相似的物质,以次充好。
对于这种掺假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显微镜检验:利用显微镜,可以直观地看到,有大量白色的物质,呈圆形。
用锐形物夹,容易碎。
变换不同的倍数和焦距,物体没有什么变化。
如果添加有用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添加物,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有统糠特征的物质。
!、手感:如添加有这类物质,手感细腻,较滑。
如果是用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添加物,手感比较粗糙。
%、灼烧:由于碳酸盐和滑石粉都是耐灼烧物质,对这些植物性原料进行灼烧,如含有大量的灼烧残渣,说明其中有许多无机物,可能含有上述物质。
&、化学反应:如果上述原料中含有碳酸盐,可滴加盐酸。
如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其中有碳酸盐。
’、水浸泡:如果其中含有由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掺假物,可取样约$"克,加$""毫升水,充分浸泡,搅拌。
如有上述合成物,上层可见大量统糠,底层可见大量无机物。
如果是豆粕,也可能有由麦麸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这类物质,可用这种方法加以鉴别。
#、在豆粕中,有时为了掺假,同时保证粗蛋白的含量,在掺入上述合成掺假物的同时,往往加入一些非蛋白氮,如尿素、碳酸氢铵、醛聚合物。
对于这类掺假物,除进行上述检验外,可以进行水溶性蛋白测定。
如果水溶性蛋白含量特别高,说明掺有这些非蛋白含氮物。
六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一、麸皮:常发现掺有滑石粉、稻谷糠等,掺入量一般为8%~10%。
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然后抽出,如果手指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易抖落则是残余面粉。
再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擦,如果麸皮成团,则为纯正麸皮;而攘时手有涨的感觉,则掺有稻谷糠;如攥在手掌心有较滑的感觉,则说明掺有滑石粉。
二、豆粕(饼):常掺有泥沙、碎玉米或5%~10%的石粉,降低了豆饼蛋白质含量。
1.水浸法: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动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饼粕,下层为泥沙。
2.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的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3.生熟豆粕检查法:常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
方法是取尿素0.1克置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加塞于45度水中温热1小时,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三、鱼粉:鱼粉中若掺有棉籽饼、菜籽饼、尿素、沙粒等杂物,其蛋白质含量会降低很多。
1.感官检测法:标准鱼粉颗粒大小一致,可见到大量疏松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黄棕色或黄褐色,用手捏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有色腥味,无异味;掺假使杂的鱼粉可见颗粒、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少见或不见鱼肌纤维及骨、刺、鳞、眼球等,呈粉状且颗粒细,易结块呈小团状,手握成团块状,发粘,色味淡,有异味。
2.气味检测法:取样品20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大10克大豆饼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盖子后,如闻到氨气味,说明掺有尿素。
3.水浸法:取少量样品放大试管或玻璃杯中,加入多倍的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若掺有砂石或其他矿物质则沉到试管或玻璃杯底部,若有棉饼、羽毛粉、鼓皮等,即会浮在水面。
四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方法
人们普遍认为,饲料中添加真菌类、生物菌落类和无机物质等不合格
原料会对动物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鉴定饲料中真伪原料
的方法非常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有效地鉴定饲料原料的真伪呢?
1、鉴定进口饲料原料真伪:对于进口饲料原料,应仔细查看其包装标
签上的生产日期、生产地址、生产厂家等信息,以及与原厂的电话、
网址核实,以确保是否为正规的进口饲料原料。
2、检验粮食中真伪饲料原料:饲料原料外表大都是糠米或粒状物,
可通过可视化检测,鉴定其中是否混杂有有毒微生物或无机物质;同
时也可以采用实验室技术,如吸光光度法、质谱法等,进行深入检测,以准确判断原料的真伪。
3、检验添加剂真伪:一般的添加剂有提高动物发育的营养添加剂和其
他保健品,应看清此类添加剂是否有批准文号,如果没有,应禁止使用,以确保添加剂的真伪。
4、检验谷类中真伪饲料原料:谷类中的饲料原料比较复杂,检验时应
注意饲料成分的比例,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通过和表
格中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饲料中真伪原料比例,从而判断谷类中真
伪饲料原料。
总之,正确有效地鉴定饲料原料真伪是保证动物健康的重要手段,具
体的话一定要根据饲料原料的不同特点,采取符合鉴定原料真伪的相
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饲料的真伪,更好的维护动物的健康。
饲料中钙、磷原料掺假物竟然是这些!作为畜禽优质的钙、磷来源,近年来磷酸氢钙的需求量猛增,随之掺假、以次充好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怎样才能在众多的产品中选出优质的磷酸氢钙呢?磷酸氢钙中常见的掺假物有:石粉、砂子、磷酸三钙、农用过磷酸钙、磷矿石粉、轻质碳酸钙等。
下面一一介绍其鉴别方法。
1、石粉或轻质碳酸钙的鉴别:石粉粉碎到80目以上,外观和形态与磷酸氢钙相似,但相对密度大于磷酸氢钙。
二轻质碳酸钙无论从感官还是相对密度都与磷酸氢钙相似,从外观上很难辨别,但是可以用稀盐酸来鉴别,石粉和轻质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结束后,溶液较澄清。
2、磷酸三钙的鉴别:磷酸三钙即磷酸钙,外观也为白色或灰白色,且含磷、钙很高(但不易被动物吸收),使之成为不法商家掺假的“理想原料”,但它也是可以鉴别出来的,取少量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加少量醋酸溶解,再加酒石酸溶液和钼酸铵溶液,浸没试样,放入60~70℃恒温箱中,数分钟后,如有黄色沉淀,说明掺有磷酸三钙。
3、骨粉的鉴别:磷酸氢钙掺入骨粉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其中的氟含量。
但是其色泽偏灰暗或偏黄褐色,掺一半以上就会有骨粉的气味,另外可以取少量的(约1~2g)磷酸氢钙,加过量的稀盐酸后产生大量的浑浊的泡沫,反应结束后溶液浑黄,底层有不溶物存在,就说明掺有骨粉了。
4、磷矿粉的鉴别:磷矿粉是磷矿石磨成的细粉,呈灰白色或黄棕色或白色,氟含量达2%左右,钙含量达32%左右,不溶于稀盐酸,可以此鉴别。
5、农用过磷酸钙的鉴别:农用过磷酸钙呈灰白色至深灰色,加入稀盐酸后溶液呈灰土色,底部有部分不溶物,可作为鉴别依据。
6、滑石的鉴别:滑石的感官跟优质的磷酸氢钙相似,但加入稀盐酸不溶解,并有半透明薄膜浮于表面,可以此鉴别。
优质的磷酸氢钙应为白色或灰白色、细度均匀,手感柔软,流通性好的粉末。
不溶于水,溶于2%柠檬酸溶液和0.4%盐酸中(溶解时,无气泡产生)。
还可以取少量置于表面皿中,加数滴5%硝酸银溶液,试样全部变成黄色沉淀。
矿物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一、骨粉的掺假识别骨粉掺假主要有石粉、贝壳粉、砂土、谷物等,识别方法如下:1、感官鉴定:骨粉的温度、颜色、光泽、细度等,质量好的骨粉为灰白色至黄褐色的粉状细末,用力握不成团块,不发滑,放下即散。
如果产品呈半透明的白色,表面有光泽,搓之发滑,说明是滑石粉、石粉等:如果产品呈白色或灰色、粉红色,有暗淡,半透明光泽,搓之颗粒质地坚硬,不粘结,说明是贝壳粉或掺有贝壳粉。
2、显微镜镜检法:取样品1g,置于培养皿中,铺成薄薄的一层,放在20-50倍显微镜下观察,骨粉颗粒为小片状,不透明,灰白色,光泽暗淡,表面粗糙。
腱和肉的片颗粒形状不规则,半透明,呈黄乃至黄褐色,质硬,表面光泽暗淡。
肉颗粒软,并裂成肌肉纤维:血及血球成破碎球体形,形状不规则,呈黑色或深紫色,难于破碎。
贝壳粉颗粒质硬,不透明,白色,灰色或粉红色,光泽暗淡或半透明程度低,颗粒光滑,有些颗粒外表面具有同心或平行的线纹。
石粉颗粒有光泽,呈半透明白色,颗粒相互团附在一起形似绵白糖。
3、化学法:取被检骨粉1g置于小烧杯中,加5ml25%的盐酸溶液,纯骨粉可发出短时的“沙沙”声,骨粉颗粒表面不断产生气泡,最生全部溶解变成浑浊。
脱脂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有极少量的有机物,蒸骨粉和生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物较多,而假骨粉均无以上现象。
如果有大量气泡迅速产生,并发出“吱吱”响声,表明有石粉、贝壳粉存在。
若烧杯底部有一定量的不溶物,可能掺有细砂。
由此可见,在稀盐酸中不溶解或溶解快速的均不属纯骨粉。
(二)掺砂土的检查取样品1g置瓷坩埚中,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再继续炭化1-2小时,冷却后,加10ml25%的盐酸溶液溶解并煮沸,如有不溶物即为砂土,干燥后称量,可大致估算掺砂土的比例。
(三)掺谷物的检查取样品少许置于培养皿中,下面垫一张滤纸,加入1-3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g,溶于100ml水中,再加碘2g)如有谷物淀粉存在,可见蓝紫色的颗粒状物。
识别饲料原料掺假的基本常识识别饲料原料掺假的基本常识:1、采用闻、摸、看、尝四法来分辨。
1.1 闻:特定的饲料原料都有其特有的芳香气味,如有异味、怪味、霉变味或无味(掺假可掩盖芳香味)就说明饲料为假劣原料。
1.2 摸:因为人体带有生物电,可用手反复插入饲料原料中,再抽出抖落,如果细小物质不易抖落,就说明有假。
1.3 看:①色泽是否一致。
特定的饲料原料具有其固有的光泽,如果同一批原料中有颜色不同和光泽度不一样的物质就说明有假;②粒度是否整齐。
看较细小粒度的原料中是否有较整齐的细小颗粒或是否有超细物质存在,而且有一定的数量。
如果有可将其破坏和特定的原料做对比,一比便知。
1.4 尝:特定的原料都有固定的味道,如甜、酸、涩、苦、香等,如果经常尝,就会知道不同;特别是石粉、沸石、砂石等一尝便知。
部分常见饲料原料掺假的识别实例1、豆粕经销商常用大片麸片、稻壳、米糠等和磨细的黄土玉米面混合制成细小颗粒,然后着上色做成“豆粕料”,也有单用磨细的黄土制粒着色的,掺在豆粕内,致使豆粕粗蛋白含量降至30%以下。
识别:①闻,掺有“豆粕料”的豆粕由浓香变为淡淡的香或根本无香味。
②看,豆粕颜色淡黄,加热温度高的深黄,不掺假的光泽非常明显,整齐划一,而掺有“豆粕料”的豆粕整体光泽度降低,特别是“豆粕料”基本没有光泽度;把粒度整齐,偏大的取走后,剩下细小的,然后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起,使劲一搓,一看便知,真正的豆粕,即使是再细小的颗粒,用两个手指是搓不细的。
③尝,真豆粕有豆香味,而掺假的无味(玉米面、石粉等)或有泥土味(掺黄土、泥沙等)。
④水浸,取适量样品放入大玻璃杯中,用水浸泡2小时,然后用一小棒轻轻搅动,若有分层现象的,上层为豆粕、中层为玉米面(饼)、下层为黄土、钙粉、石粉等。
⑤滴碘洒,取少量样品放于载玻片中,在样品上滴几滴碘洒,1分钟后若有物质变为蓝黑色,就证明掺有玉米、麸皮、稻皮等。
2、棉粕主要掺有红土、膨润土、褐色沸石粉或砂石粉的,也有用钙粉、各色土、麸皮、米糠、稻壳经加工制粒、首色制成“棉粕料”的。
常见几种掺假饲料的识别方法
掺假饲料是让养殖者最为头疼的事,它不但使畜禽不能发挥生产性能,还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下面谈谈几种掺假饲料的识别,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掺假鱼粉的识别
1、闻气味。
优质鱼粉气味纯正,无异味,而变质鱼粉常有怪味、臭味发生。
2、看粗细度
优质鱼粉较细,手捏松软,放下后手上无杂质。
而劣质鱼粉较粗,油性小或无油性。
3、尝咸淡
含盐量是判断鱼粉质量高低的-个标准。
凡优质鱼粉含盐量均低,□尝几乎感觉不到咸味。
反之,如□尝咸味较重,说明鱼粉质量低劣。
4、灼烧检验
有的经销单位向鱼粉中掺入尿素,用这种掺氮鱼粉冒充高级鱼粉。
尿素中的氮属氨态氮,约占46%左右,可用灼烧法鉴别。
方法是:取鱼粉20克,放在-块干净的铁片上,再用电炉或煤炉加热,至铁片温度约达70摄氏度时,如果鱼粉散发出-种轻微的刺鼻氨味,即可确定为掺氮鱼粉。
5、水洗识别
1。
饲料原料掺杂、伪造的鉴别检测方法大全(一)鱼粉的掺假检验A.物理方法:(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体征来检查。
① 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一致,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 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
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
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
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
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月份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
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判别是否掺入尿素。
只需要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杯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4)汽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汽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户。
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
6种饲料原料鉴别真伪
核心提示:
介绍一些简单的鉴别市场饲料原料真假伪劣产品的方法。
1 麸皮
麸皮中常发现掺有滑石粉、稻谷糠等,掺入量一般为8-10%。
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然后抽出,如果手指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易抖落则是残余面粉;再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攥,如果麸皮成团,则为纯正麸皮;而攥时手有涨的感觉,则掺有稻谷糠;如攥在手掌心有较滑的感觉,则说明掺有滑石粉。
2 豆粕(饼)
豆粕(饼)中常掺有泥沙、碎玉米或5-10%的石粉,豆饼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至30%。
水浸法:取需检查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拌可看见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饼粕,下层为泥沙。
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磁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生熟豆粕检查法:常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
方法是取尿素0.1克置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加塞于45℃水中温热1小时。
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3 鱼粉
鱼粉中掺有棉籽粕、菜籽粕、尿素、沙粒等杂物,其蛋白质含量会下降至40%。
感官检测法:标准鱼粉颗粒大小一致,可见到大量疏松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黄棕色或黄褐色,用手捏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有鱼腥味,无异味;掺假的鱼粉可见颗粒、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少见或不见鱼纤维及骨、刺、眼球等,呈粉状且颗粒细,易结块呈小团状,手握成团状,发粘,鱼味淡,有异味。
气味检测法:取样品20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克大豆饼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盖子后,如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有尿素。
水浸法: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或玻璃杯中,加入10倍的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若掺有砂石或其它矿物质则沉到试管或玻璃杯底部,若有棉饼、羽毛粉、麸皮等会
浮出水面;真鱼粉无此现象。
4 骨粉
好的骨粉含钙23-26%,磷12-14%。
掺假的骨粉常常含磷不足,引起畜禽两脚(腿)瘫痪;未脱胶骨粉,易腐败变质,常引起畜禽中毒。
常见掺假物为石灰粉、贝壳粉、细砂等杂物。
肉眼直观法:纯正的骨粉呈灰白色粉状或颗粒状,部分颗粒呈蜂窝状,具固有气味;掺杂骨粉仅有少许蜂窝状颗粒;假骨粉无蜂窝状颗粒,掺石粉、贝壳粉的骨粉色泽发白
稀盐酸溶解法:将骨粉倒入稀盐酸溶液中,若为纯正的骨粉会发出短时间的“沙沙”声,骨粉颗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最后全部溶解变为混浊;脱胶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有极少量有机物;真骨粉和生骨粉表面漂浮物较多,假骨粉则无以上化学现象。
火烧法:取少量骨粉放入试管中,置于火上烤烧,真骨粉产生蒸汽,然后产生刺鼻烧毛发的气味;而掺假的骨粉所产生的蒸汽和气味较少,假骨粉无蒸汽和气味;未脱胶的变质骨粉有异味。
5 贝壳粉
伪劣贝壳粉呈面状或碎屑状,含钙量为28%;好贝壳粉应含有70%以上高粱粒大小贝壳,30%以内的碎面。
最好选用未加工粉碎的大贝壳,自己加工,粉碎后含钙36%以上。
6 蛋氨酸
市售“进口”蛋氨酸有些被掺入淀粉、葡萄糖粉、石粉等而使氨基酸含量仅达50%,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感官检查法:真蛋氨酸为纯白或微带黄色,有光泽结晶,尝有甜感;假的为黄色或灰色,闪光结晶很少,有怪味、涩感。
灼烧法:取瓷质坩埚1个加入1克蛋氨酸,在电炉上炭化,然后在550℃茂福炉上灼烧1小时,真蛋氨酸残渣在0.5%以下。
假蛋氨酸残渣则在9.8%以上。
溶解法:取1个250毫升烧杯,加入50毫升蒸馏水,再加入1克蛋氨酸,轻轻搅拌,假蛋氨酸不溶于水,而真蛋氨酸几乎全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