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注讲义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49
模具设计规范及要点模具设计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模具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的规范及其要点。
一、模具设计规范的目的模具设计规范的目的是确保模具具备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生产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损耗。
通过遵守规范,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
二、模具设计规范的要点1.模具设计应符合产品的要求:模具设计必须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材料和数量要求来进行,确保模具可以完美地制造出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
2.模具设计应考虑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模具所选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承受生产过程中的高负荷和磨损。
同时,模具的加工工艺应考虑到成本、时间和质量的平衡,确保成型过程的高效和精确。
3.模具设计应遵循安全和可靠性的原则:模具的设计应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尽量减少操作人员的伤害和事故发生。
同时,模具的设计要保证其可靠性,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且容易进行维护和修复。
4.模具设计应考虑到工装和夹具的需要: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工装和夹具的配套需求,确保模具能够与其完美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模具设计应简化结构:模具的设计应尽量简洁,避免复杂的结构,以减少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同时,简化结构也有利于操作和维护。
6.模具设计应具备可拆卸性:模具的设计应尽量满足零部件的可拆卸性,使得维护和更换变得容易。
这样可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7.模具设计应合理确定尺寸公差:模具的设计应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合理确定公差,以确保模具制造出来的零件尺寸准确且符合要求。
8.模具设计应注意冷却系统的布置: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应合理布置,以确保零件的快速冷却和缩短生产周期。
冷却系统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冷却介质的供应和排放。
9.模具设计应充分考虑排气和出渣:模具的设计应考虑到充分的排气和出渣,以防止铸件中产生气孔和杂质。
模具设计过程中基本知识解析因为不同的成型模具已应用很多领域,加之专业模具的制造技术在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发展,因此在这部分,总结了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一般设计规则。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设计包括了批量大小、成型设备、精度条件、几何形状设计、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等内容。
1、批量的大小实验用,模具产量小时,可采用木材或树脂进行制造。
但是,如果实验用模具是为了获得制品有关收缩、尺寸稳定性及循环时间等的数据时,应该使用单型腔模具来实验,且能保证其能在生产条件下运用。
模具一般用石膏、铜、铝或铝-钢合金制造,很少用到铝-树脂。
2、几何形状设计,设计时,经常要综合考虑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
例如,制品设计和尺寸稳定性要求采用阴模(凹模),但是表面要求光泽度较高的制品却要求使用阳模(凸模),这样一来,塑件订购方会综合考虑到这两点,以使制品能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生产。
经验证明,不符合实际加工条件的设计往往是失败的。
3 、尺寸稳定,在成型过程中,塑件与模具接触的面要比离开模具部分的尺寸稳定性更好。
如果日后由于材料刚度的需要要求改变材料厚度,可能导致要将阳模转换为阴模。
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于收缩率的10%。
4 、塑件表面,就成型材料能够包住的范围而言,塑件可见面的表面结构应在与模具接触处成型。
如果可能的话,塑件的光洁面不要与模具表面接触。
就像采用阴模制造浴盆和洗衣盆的情况。
5、修饰,如果使用机械式水平锯锯掉塑件的夹持边,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余量。
其他的修整工作,如磨削、激光切削或射流,也必须留有余量。
刀口模切割线间的间隙最小,冲孔模修整时的分布宽度也很小,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6 、收缩和变形,塑料易收缩(如PE) ,有些塑件易变形,无论如何预防,塑件在冷却阶段都会发生变形。
在这种条件下,就要改变成型模具的外形来适应塑件的几何偏差。
例如:尽管塑件壁保持平直,但其基准中心已偏离10mm ;可以抬高模具底座,以调整这种变形的收缩量。
第1章模具设计基础主要内容为何学习模具设计材料成型技术与设备模具的种类与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般流程模具设计与产品设计的注意事项模具CAD辅助设计塑料成型模具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塑料压缩成型模具、热固性塑料传递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塑料吹塑成型模具及热成型模具等。
作为全书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现,1.7节将对模具设计做出诠释,并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案和实施路线做出概要介绍。
该项目产品为相机外壳。
1.1 为何学习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一门涵盖领域广、专业知识强的学问,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想学好这门学问的人,都要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做起。
对于模具初学者而言,本章就是进入模具设计的门槛。
任何一门学问或者技术,都有让人们去学习的理由,作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模具设计总结了以下几点。
职业寿命长:模具设计为传统的机械专业技能,发展不像电子专业那样快,因而其专业人员的职业寿命长,不易受到年轻人的挑战。
模具设计是一种理论成熟与经验累积的总成,工作时间越长,越能站到高处。
专业人才缺失:因为缺少这样的专业人才,使得新手获得了机遇。
新手一般要经过不断的磨炼,虽然薪酬不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达到一定水平。
不错的薪酬待遇:在模具行业,经验丰富者往往是高薪酬的。
即使是一般的技术人员,待遇也是不错的,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事这项技术。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日常生活中,与模具相关的生活用品占到了90%以上,因此模具行业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
模具设计是集学习和创新于一体的工作,模具技术发展了,社会也就更进步了。
1.2 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材料成型技术是各种可成型工程材料的工艺及加工方法。
材料成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金属液态成型、金属塑性成型、连接成型、粉末冶金成型及非金属材料成型等。
1.2.1 金属液态成型金属液态成型(铸造)指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填充到型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
)零件加工图表:)标准件表:
分型面注意点1
其它加工方法的问题点:
放电:速度慢,要做电极,且做自然不易排气,难成形.
在凸模或滑块等成型零件上,当部分形状异常高出其它面时,或者不利于加工时,可以拆镶件来节省备料,降低加工成本.
面的部分若不拆镶件那凸模备料多出一大截,而且加工也费时,成本将
拆镶件时无论是帖拆或通拆,在转角处要求设计尽可能大的R 角。
设计R角有两个目的:,防止模具由于应力集中出现开裂,尤其是硬模。
“A”尺寸要有足够的变形长度“B”尺寸要有比蕉型部分的长度更长,放水口弹偏无法完全定出。
---课程名称:模具设计基础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3. 学习模具设计中的常用材料和工艺。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1. 引入模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2. 简述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二、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1. 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可靠性、精度、经济性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原则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三、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1. 详细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零件设计- 模具装配图绘制- 模具加工与检验2. 结合实际案例,展示模具设计流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四、模具设计中的常用材料和工艺1. 介绍模具设计常用的材料,如钢材、铝合金、塑料等。
2. 讲解模具加工的常用工艺,如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
五、模具设计实例分析1. 选择典型模具设计实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模具设计。
六、课堂练习与讨论1. 布置模具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组织课堂讨论,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模具设计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模具设计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模具设计基础》2. 教学课件3. 模具设计软件(如CAD、UG等)4. 模具设计案例库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模具设计练习的情况。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模具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加深对模具设计基本知识的理解。
2. 利用模具设计软件,完成一个小型模具的设计。
模具设计标准手册内容有哪些模具设计标准手册是指用于规范和指导模具设计工作的一本参考手册,它包含了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规范、技术要求等内容。
下面是模具设计标准手册的主要内容:1. 术语和定义:介绍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确保设计人员对术语的理解一致。
2. 设计原则和规范:包括模具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以确保设计质量和效率。
3. 材料选择和规范:介绍了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以及相应的材料规范和性能要求。
4. 零件设计规范:包括模具零件的设计规范,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以确保模具零件的质量和精度要求。
5. 图样和图纸标准:介绍了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图样和图纸标准,包括符号、线型、尺寸标注等,以确保设计图纸的规范和统一。
6. 加工工艺和工艺设备:介绍了模具加工的常用工艺和设备,包括数控加工、装配工艺等,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7. 模具试验和调试:介绍了模具试验和调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模具装配、试运转等,以确保模具在正式投产前能够正常工作。
8. 安全和环保要求:介绍了模具设计中需要遵守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废料处理等,以确保设计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9. 质量控制和检验:介绍了模具设计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包括尺寸检测、材料检验等,以确保设计结果符合要求。
10. 标准件和购买规范:介绍了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标准件,包括标准模组、标准零部件等,以及相应的购买规范和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模具设计标准手册内容包括了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和规范、材料选择和规范、零件设计规范、图样和图纸标准、加工工艺和工艺设备、模具试验和调试、安全和环保要求、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件和购买规范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模具设计工作的进行,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够将各种原材料塑造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和结构。
而模具设计,则是决定模具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模具设计的世界,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一、模具的定义与分类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模具。
简单来说,模具是一种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它通过特定的形状和结构,使原材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发生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产品。
模具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成型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
金属模具常见的有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等;非金属模具则包括塑料模具、橡胶模具等。
从成型工艺来分,有注塑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压缩成型模具等等。
每种成型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模具设计的流程模具设计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它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
第一步,产品分析。
设计师需要对所要生产的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使用性能等。
这一步就像是医生给病人做诊断,要把产品的“病症”搞清楚。
第二步,确定模具结构。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
比如是采用单腔模具还是多腔模具,是使用三板式结构还是两板式结构。
第三步,模具材料的选择。
模具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韧性等因素。
第四步,设计模具的各个零部件。
这包括型腔、型芯、滑块、顶针等。
每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都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
第五步,进行模具的装配设计。
确保各个零部件能够准确无误地装配在一起,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第六步,模具的调试和优化。
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模和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模具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在模具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的参数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收缩率。
由于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会发生收缩,所以在设计模具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对模具尺寸进行相应的补偿。
其次是脱模斜度。
为了使成型后的产品能够顺利从模具中脱出,需要在模具表面设计一定的脱模斜度。
模具设计串讲讲义第一部分(chs1-2)第一章冷冲压成形工艺概论一、冷冲压工艺的概念1、冷冲压的定义:冷冲压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和冲压设备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工件。
2、冷冲模的定义:冷冲模是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工件或半成品的一种工艺装备。
3、冷冲压工艺的特点:①.靠模具与冲压设备完成加工的过程,生产率高,操作简单,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②.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由模具保证,质量稳定,一般不需再经机械加工即可使用;③.冷冲压加工不需加热,是一种节能的加工方法;④.在冲压过程中材料表面不受破坏;⑤.冷冲压是集表面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于一身的加工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二、冲压工序分类1、冲压工序的分类:分离工序、塑性成形工序①.分离工序:是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
例如:落料、冲孔、切口、切边、剖切、整修等。
②.塑性成形工序:是材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序,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的零件。
例如:弯曲、卷边、拉深、起伏成形、翻边、胀形、缩口、整形等。
2、模具的分类:单工序模、级进模(连续模)、复合模①.单工序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只能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模具。
②.级进模(连续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③.复合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三、冲压模具分类1、根据模具完成的冲压工序内容不同,结构和类型不同,模具的分类方法有三种:①.按完成工序特征分,模具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
②.按模具的导向形式分,模具可分为:无导向模具;导板、导柱、导套导向模具。
③.按模具完成的冲压工序内容分,模具可分为:单工序模具;组合工序模具。
其中组合工序模具又可分为复合模和级进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