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6
信息技术复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掌握信息技术、增强信息意识、提升信息素养、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已成为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A.特别 B.专业 C.基本 D.特殊2. 知识、物质和能量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
A.技术 B.信息 C.网络 D.数据3.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知识将成为的生产力要素。
A.重要 B.基本 C.特殊 D.特别4.不属于汉字编码的是。
A.BCD码 B.输入码 C.机内码 D.字形码5.不属于计算机存储器性能指标的是A.速度 B.体积 C.容量 D.位价6.不属于程序设计语言的是。
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自然语言 D.高级语言7.移动智能终端不包括。
A.手持扫描仪 B.智能手机 C.笔记本电脑 D.可穿戴设备8.不是声音文件后缀的是。
A.wav B.mp3 C.pdf D.ram9.U盘(也称优盘、闪盘)是一种可的数据存储工具。
A.移动 B.固定 C.安装 D.以上都对10.是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的数据存储工具。
A.外存储器 B.内存储器 C.高速缓存 D.以上都可以二、判断题1.信息技术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2.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新的社会形态。
()3.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汉字输入的音码是根据汉字读音的编码。
()5.信息系统是由人机构成的复杂系统。
()6.在计算机中,程序与数据采用不一样的存取方式。
()7.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存储程序控制。
()8.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9.压缩工具不可以作为加密软件使用。
()10.U盘具有容量大、读写速度快、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
()11.U盘使用完毕后直接拔掉就可以了。
()12.计算机的换代标志主要是操作系统的进步。
()13.按住【Ctrl】键的同时可选定多个相邻的文件或文件夹。
()14.进入“回收站”的内容都不能恢复。
信息技术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通常彩色印刷品的图像分辨率应需要达到()A、600ppiB、1200ppiC、72ppiD、300ppi正确答案:D2.断电会使原存信息丢失的存储器是()。
A、半导体RAMB、硬盘C、ROMD、软盘正确答案:A3.设一维数组中有n个数组元素,则读取第i个数组元素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A、O(n2)B、O(nlog2n)C、O(n)D、O(1)正确答案:D4.下列设备中,既能向主机输入数据又能接收由主机输出数据的设备是()A、显示器B、软磁盘存储器C、扫描仪D、CD-ROM正确答案:B5.在Word2003文档中插入图形的第一步操作是()。
A、将插入点置于图形预期出现的位置B、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C、单击"确定"按钮,插入图片D、在图片对话框中选择要输入的图片文件名正确答案:A6.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A、裸机配置应用软件是可运行的B、裸机的第一次扩充要装数据库管理系统C、系统软件好坏决定计算机性能D、硬件配置要尽量满足机器的可扩充性正确答案:D7.关系模式Sailors(sid,sname,age,ratring)下面哪个语句能够查找出sname属性值至少为四个字符长,并且开始和结束字符都是B的水手信息.A、SELECT*FROMSAILORSWHEREsnamelike'B%%_B'B、SELECT*FROMSAILORSWHEREsnamelike'B__%B'C、SELECT*FROMSAILORSWHEREsnamelike'B??*B'D、SELECT*FROMSAILORSWHEREsnamelike'B**?B'正确答案:B8.在目前GFS集群中,每个集群包含()个存储节点A、几十万个B、几百个C、几十个D、几千个正确答案:D9.维护中因删除一个标识符而引起的错识是()副作用A、设计B、编码C、文档D、数据正确答案:B10.构成计算机物理实体的部件被称为()A、计算机系统B、计算机硬件C、计算机程序D、计算机软件正确答案:B11.CAI是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测试D、计算机辅助教学正确答案:D12.短信网址是利用()短信方式为手机及其他终端设备快捷访问无线互联网而建立的全新寻址方式。
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全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从最初的庞大体积到如今的轻薄便携,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硬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和应用软件(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
指令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经过 CPU 的运算和处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二、操作系统1、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 是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操作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软件资源丰富等特点;Mac OS 则在图形处理和多媒体方面表现出色;Linux 则具有稳定性高、开源免费等优势。
2、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新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程序管理(安装、卸载应用程序)、系统设置(更改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等)。
三、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网络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有有线连接(如以太网)和无线连接(如 WiFi)。
3、网络协议TCP/IP 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
4、网络应用包括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下载、在线视频等。
四、文字处理1、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掌握文字的输入、编辑(字体、字号、颜色、段落格式等设置)、页面布局等操作。
2、排版技巧学会制作目录、页眉页脚、插图、表格等,使文档更加美观和规范。
五、数据处理1、电子表格软件以 Excel 为例,学习数据的输入、计算(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平均值等)、数据筛选、排序、图表制作等。
2、数据分析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决策。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整理版信息技术(IT)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信息技术知识,本文将整理出一份详尽的复习资料,以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硬件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2. 内存(RAM):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和程序。
3. 存储设备:硬盘、固态硬盘(SSD)、光盘、U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二、计算机网络1. 局域网(LAN):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连接在同一个地点或设备上的计算机网络。
2. 广域网(WAN):指连接在较大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电话线、电缆、光纤等方式进行通信。
3. 互联网: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通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
4. 无线局域网(WLAN):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局域网。
三、数据库1. 关系型数据库: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
2. 非关系型数据库: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四、编程语言1. C++: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2. Java:一种跨平台的编程语言,适用于Web应用程序和企业级应用开发。
3. Python:简洁易读的编程语言,适用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
五、操作系统1. Windows:微软开发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
2. Linux: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macOS: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适用于苹果电脑和移动设备。
六、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1. 网络安全: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或泄露的威胁。
2. 信息加密:通过加密算法,将信息转化为密文,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和理解信息内容。
总复习资料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信息与信息技术A、信息特点:具有可传递性;具有可共享性;信息依附载体且载体可变换;信息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时效性B、信息的获取方式;报纸、杂志、电视、交流讨论、网络等等。
C、信息的传输方式:打电话、发传真、广告、广播、快报、计算机网络等等。
D、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
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泄露等。
E、信息工具: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报纸、电视等等。
2、计算机的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爱尼阿克)、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
A、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为:1电子管;2晶体管;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4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所用)。
B、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C、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精度高、超强记忆力和逻辑判断力、实现自动控制、可靠性高。
D、计算机的应用分类: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比如:计算机卫星轨迹、天气预报属于科学计算;学生成绩管理、预订机票属于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导弹、卫星发射属于过程控制;电脑下棋属于人工智能)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现代信息的核心是计算机制造技术。
A、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总称,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内存和外存)、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内存(主存):RO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断电信息不丢失RAM(随机存储器),能读能写,断电信息会丢。
外存(辅存):硬盘、光盘、U盘。
常用数码设备:手机、U盘、MP3、MP4、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手写板、打印机、扫描仪等。
2024年信息技术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以下密码中最安全的是() [单选题] *acd!_ p3#(正确答案)abcd23456666666Nicholas2. RFID电子标签、传感器、定位器等设备属于物联网的() [单选题] *A.网络传输层B.感知控制层(正确答案)C.应用服务层D.不受分层限制3.以下关于无线通信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NFC是一个新兴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用于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等(正确答案)B.红外数据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无线传输技术,中间障碍物会影响通信效果C.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接入技术,常用于个人设备的连接D.无线投屏可以将手机、平板画面投射到电视,但要求两个设备使用同一种投屏协议4.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是物联网网络架构中的() [单选题] *A.管理层B.感知层(正确答案)C.网络层D.应用层5.下列说法中都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①使用人体测温筛检仪,实现人脸识别无感通关,迅速发现体温异常者②楼道LED声控感应灯,在光线不足且有人走动时,自动感应亮灯③使用控制软件在家里对公司里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完成文件下载等操作④车辆进出停车场时,通过车牌识别技术自动完成车辆停车计费工作 [单选题] *①②②③①④(正确答案)②④6.某颜色对应的十进制RGB值为(213,36,125),的图片处理过程中将绿色颜色分量的值增加了30,则处理后的绿色分量对应的二进制值为() [单选题] * A.11110011B.1000010(正确答案)C.10011011D.100001107.传感器的功能对应人类五大感觉器官的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光敏传感器——视觉B.声敏传感器——听觉C.热敏传感器——视觉(正确答案)D.化学传感器——味觉E.气敏传感器——嗅觉8.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经智能系统分析后调整各路口红绿灯时长属于人工智能在()领域的应用。
I.计算机的基本知识A.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B.计算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C.计算机的分类II.计算机的硬件部分A.中央处理器(CPU)的功能和作用B.主板的结构和功能C.存储设备(硬盘、内存和光盘)的作用和区别D.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和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作用和区别III.软件的分类和应用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B.常见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C.网页浏览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IV.网络的基本概念A.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C.常见的网络服务(FTP、电子邮件、DNS等)和通信协议(TCP/IP、HTTP等)V.信息安全和道德A.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B.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C.网络使用的合法和道德规范VI.计算机编程基础A.编程的定义和意义B.常见的编程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C.编程的基本结构和语法(变量、表达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VII.电子表格的使用A.电子表格的定义和功能B.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和主要功能C.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公式VIII.多媒体技术的应用A.图像的数字化和处理B.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和处理C.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价值IX.信息检索和评价A.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工具B.信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X.数据库的基本知识A.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B.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主要功能C.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查询语言备注:以上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复习提纲,根据实际教材内容和学校课程设置可适当调整和补充。
实际的复习内容还需结合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和掌握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络安全、常用的办公软件等。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巩固已学知识,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回顾和掌握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复习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巩固已学内容。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性问题,进行演示和分享。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践任务,操作计算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成笔记。
2. 结合所学知识,家庭作业中完成一个实际操作任务,例如:制作一份电子手抄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合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内容,并巩固他们的知识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1. 复并掌握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所涵盖的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2. 通过复巩固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办公软件使用等方面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内容包括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各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常用的计算机外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2. 单元二:Windows系统的使用-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功能介绍- Windows文件管理和操作技巧- Windows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3. 单元三:多媒体技术应用- 图片的获取、编辑和保存- 声音和音频的录制和编辑- 视频的采集、编辑和保存4. 单元四: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页的结构和元素- 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 网页的制作和发布方法5. 单元五:信息检索与利用-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策略- 有效利用互联网获取、整理和利用信息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复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内容,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包括:- 教师讲解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和项目。
- 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课堂练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
2. 项目作品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项目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3. 作业成绩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教案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源:人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