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273.50 KB
- 文档页数:9
高等职业学校应用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应用英语专业代码660102招生对象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就业面向应用英语专业就业面向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对英语能力有一定要求的相关岗位或岗位群。
如开设应用英语专业(工程方向),初始岗位群有涉外机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涉外档案与技术资料管理等,发展岗位群有涉外生产管理、客户管理、援外项目管理等;如开设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初始岗位群有涉外秘书、商务秘书、销售助理、行政助理、外贸从业人员等,发展岗位群有行政主管、外贸业务主管等中级岗位。
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一)培养目标应用英语专业的开设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相应产业对接,与行业紧密结合,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技能和相关业务技能,在科技、贸易、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及文化交流中,从事一线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英语人才。
(二)职业核心能力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培养方向相符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如应用英语专业(工程方向)所需要的采购销售、行政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能力,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等能力和一定的外贸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能力;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相关职业能力。
(三)培养规格1.素质结构(1)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养。
(2)文化素质: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必要的科学素养。
(3)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素质、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素质,以及相关的职业素质。
(4)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应用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为英语交流能力和相关行业的职业能力,具体能力结构如下:(1)语言交际能力:具有满足相应行业岗位需求的中、英文语言交际能力。
(2)知识获取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及信息处理能力。
高等职业学校应用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应用英语专业代码660102招生对象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就业面向应用英语专业就业面向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对英语能力有一定要求的相关岗位或岗位群。
如开设应用英语专业(工程方向),初始岗位群有涉外机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涉外档案与技术资料管理等,发展岗位群有涉外生产管理、客户管理、援外项目管理等;如开设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初始岗位群有涉外秘书、商务秘书、销售助理、行政助理、外贸从业人员等,发展岗位群有行政主管、外贸业务主管等中级岗位。
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一)培养目标应用英语专业的开设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相应产业对接,与行业紧密结合,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技能和相关业务技能,在科技、贸易、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及文化交流中,从事一线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英语人才。
(二)职业核心能力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培养方向相符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如应用英语专业(工程方向)所需要的采购销售、行政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能力,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等能力和一定的外贸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能力;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相关职业能力。
(三)培养规格1.素质结构(1)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养。
(2)文化素质: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必要的科学素养。
(3)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素质、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素质,以及相关的职业素质。
(4)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应用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为英语交流能力和相关行业的职业能力,具体能力结构如下:(1)语言交际能力:具有满足相应行业岗位需求的中、英文语言交际能力。
(2)知识获取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及信息处理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02•【文号】教职成厅函[2016]46号•【施行日期】2016.1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批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自2012年发布实施以来,对于高等职业学校准确把握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一些专业的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对专业划分和专业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现行《标准》亟需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为做好《标准》的修(制)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安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依据《目录》及专业简介,对现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进行全面修订,研究制订《目录》新增设专业的教学标准,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本次《标准》修(制)订工作计划分两批开展,拟于2018年完成。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结构比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4.12.22
•【文号】教职成厅函[2014]48号
•【施行日期】2014.12.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中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试行)》目录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14]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第二批涉及16个专业类的13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现将目录予以公布,有关标准具体内容以教育出版传媒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11号)要求,继续做好专业教学标准
的贯彻实施工作。
附件:第二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12月22日附件。
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开展,建立高素质高职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21年修订),特拟定?高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高职教师是履行高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的根本要求,是高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标准,是引领高职教师专业开展的根本准那么,是高职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根本理念〔一〕师德为先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依法执教。
关爱高职生,尊重高职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高职生安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尊重高职生权益,以高职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高职生的主动性;遵循高职生身心开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高职生生动活泼学习、安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高职教师一定要“专〞,且不可把高职教师培养成“万金油〞。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高职生,遵循高职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与开展的经历和做法;优化知识构造,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开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根本内容三、实施建议〔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高职教师队伍建立的根本依据。
根据高职教育改革开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高职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高职教师准入标准,严把高职教师入口关;制定高职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高职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关于印发部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2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加强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我司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部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现将该标准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组织相关高等职业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各地在实施专业教学标准过程中,如有问题、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我司。
附件1《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说明为了加强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委托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进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本次印发的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定位在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模式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安排上体现与职业岗位对接、中高职衔接,理论知识够用,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在教学条件要求上,规定了开办本专业应具备的师资、教学设施等基本条件。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高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标准,适用于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及本科院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和有关高等教育机构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专业教学及管理。
希望相关高等职业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时,把握基本要求,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基本建设水平,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本次发布的410个专业教学标准文字篇幅较大,本通知只公布专业教学标准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全部内容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组织制订了部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并已于近期正式发布。
一、专业教学标准制订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招生数、毕业生数都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持,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明显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行业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培养一大批“用得上、下得去、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面对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现代产业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优化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用性。
三是面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发挥引领作用,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合理确定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长期以来,我们在专业教学方面一直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要求,这使得高等职业学校在实施专业教学中无标准可循,人才培养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新的形式下,制订专业教学标准显得尤为迫切。
因此,制订专业教学标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完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
教育部发布首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很多学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教的实际上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内容,这是害人害己。
现在我们规定,所有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都至少要开这五门课程,否则就不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
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了首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了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的教学标准,并出版《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目录》,填补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领域的空白。
《专业教学标准》适用于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及本科院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和有关高等教育机构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专业教学及管理。
据《专业教学标准》制订组专家李怡民介绍,为了适应企业的不断转型,《专业教学标准》将每两三年进行一次修正,瞄着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课程改造。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标准发布后教育部将在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中实时监测高职学校的办学情况,并派专家组核实和评估各高校的数据是否真实、合理。
接下来,教育部将继续制定1167个高职专业中其余专业的教学标准。
教育部也在启动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2013年即将出台第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品书网小说火爆天王大主宰宝鉴。
高等职业学校染整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染整技术专业代码610101招生对象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就业面向主要面向印染行业纺织品染整加工企业、染料助剂生产或贸易企业及纺织品贸易企业等从事生产、管理、经营等职业岗位工作。
一、初始岗位群毕业初始就业阶段可以胜任染整加工操作工、仿色打样工、试化验工等岗位。
二、发展岗位群从业2~3年后,能胜任染整加工工艺员、质检员、跟单员、技术员和染化料营销技术员等岗位。
三、迁移岗位群从业3~5年后可以向服装整理技术员、染化料营销员、纺织面料营销员等岗位顺利迁移。
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染整加工技术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基本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能从事染整生产与经营管理、原材料与染化料助剂的检测、印染加工工艺制定与实施、印染设备操作及维护、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一)基本素质1.思想政治德育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端正,讲公德,守纪律,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2.科学人文素质:具有高等职业技术人员必备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听说与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资源节约、爱护环境、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等素质。
3.职业素质: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染整生产工艺制定与实施、生产操作与设备维护、染化料助剂与纺织材料的分析检测、质量与安全管理、纺织品跟单与营销管理等一线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与染整生产有关的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意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