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之我见
- 格式:docx
- 大小:14.19 KB
- 文档页数:1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近来中美关系有些微妙。
我认为,和平是主流。
但在国际上还有一股暗流,时不时涌动。
我想对此说说自己的看法:。
1、中国领导人和美国领导人进行电话交谈。
两个领导人的通话过程简短而严肃,相信会起到改善两国关系的作用。
2、美国国务卿访华,表示愿意与中国举行第二轮战略对话。
这次会谈将有助于双方解决一些分歧。
3、特朗普的大嘴巴子叫停了美中经贸谈判,美中贸易发生冲突,经济危机加剧。
美国应该多向其他国家学习,多谈诚信问题,不能搞阴谋诡计。
4。
让我们正确对待美中之间的关系,共同构建世界和平!!
- 1 -。
中美关系之我见前几天我所报的考研辅导班进行了一天的政治基础导学课程,主讲老师讲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哲学上的“对立统一”——即矛盾分析方法,老师作为重点讲了许多。
听后感触挺深,觉得这种分析方法挺科学的,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下中美关系自己的看法。
首先,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性。
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这是我们相互共存的基础,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以金融危机为例:美国希望有经济实力的中国帮助他们度过金融危机,而全球的金融危机恶化对我们中国的经济和就业也是一大灾难,为了两国能够更好更快的度过危机,也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中国和美国携手共同面对金融危机。
而且,对我们中国来说,美国的技术确实在许多方面优于中国,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成熟的外交手段、相对完善的各种法律制度等等,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其先进的一面,而这种学习交流必须在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下进行,既矛盾的同一性保持稳定。
但是,中国和美国之间又存在着矛盾,从长远来看,这种矛盾又是不可调和的——即矛盾的斗争性。
以中美关系中现阶段最重要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为例: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当年国共两党经过斗争留下来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为了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当然要与美国进行斗争,最终也必然要解决这个问题以维护国家的主权的完整。
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美国政府的别有用心,长期以来,美国为了达到限制我们中国的目的,一再挑起所谓的“台湾问题”。
所以说中美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其次,矛盾是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
中美之间的冲突也不少,银河号事件,美国突然允许李登辉访美,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等等,不少中国人觉得受了美国人的气,中国政府仅仅是谴责,并没有采取多大的反对举措,以前我也很不理解中国,中国偌大一个国家,经济也发展了,为什么对外策略上这么懦弱呢?咱们中国不去欺负别的国家,可是当别的国家来欺负我们时,总不能处处忍让吧?随着慢慢的成长,理论知识的增多,我才懂这是矛盾具有普遍性的体现,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各种文化的竞争如江河之水,你争我赶,从来就没有静止在某一个特定的静止形态之中。
中美关系之我见众所周知,在国际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策略和外交政策,中国崛起与美国单极霸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中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根本利益不一致,两国很难建立起真正的友好关系。
但是两国之间有很多具体复杂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因此共同的利益要求双方合作。
中美关系问题可以用矛盾分析法分析。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而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一直以来,中美关系,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冷战时,美国既想拉拢中国来对抗前苏联,来缓解苏联对美国巨大的威胁,又担心中国的强大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
因此,当苏联一解体,美国马上对中国下黑手,对中国实施种种制裁,中美关系也因此由“蜜月期”迅速滑落到自中美建交的低谷。
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是缓和到紧张再到缓和循环的周期性局面,而且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发展道路上的曲折,但总趋势是向着双方共同利益。
中美之间的利益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国际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变化,因此要区别看待,权衡每个领域中的利弊。
经济上,从同一性的角度来分析中美间的贸易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美的贸易额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14%多,占了美国对外贸易的12%多,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
美国需要中国这个广大的市场来拓展产品销售市场,也需要中国的廉价产品来维持美国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中国需要出口贸易来拉动GDP增长,双边贸易,互补利益,这种互补性决定了依赖性。
另外,中国现在是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我们有1.95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70%是存的美元,而且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财政部发的债券,是美国财政部债券的最大持有者。
新形势下关系之我见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几十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中美关系仍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惊涛骇浪中向前发展。
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但共同战略利益的存在,这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
美国对华采取遏制还是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中美之间共同利益的当今世界,在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并存竞争的现实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态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继续作用于国际舞台,借重合作与牵制防范共同构成了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中美两国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分歧,但同时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1.中美两国间的矛盾和分歧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内各项建设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国际舞台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中国从那个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的棋子,转而成为了一个参与到世界格局划分的棋手,在暗流涌动的世界政治舞台上积极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虽然经济危机让其大伤元气,但是国家根基尚在,依然是无可争议的霸主。
中国的崛起势必会引起美国的警惕,但是中美在地缘政治上并无太大冲突,最容易引起两国摩擦的是能源和贸易等方面,这也是近年来中美一直在争论的焦点。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他国干涉。
诚然,中国的统一问题,本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务,但是,外交政策必须基于现实主义。
无论承认与否,台湾问题受诸多国际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美国。
朝鲜南北双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南北最高领导人的会谈,但就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情况看,在可预见的将来,仅靠这样的努力显然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
中美关系之我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
但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中美关系不仅对两国是重要的,而且对整个亚太地区都是至关重要的。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美关系已经具有了全球影响。
这也就是一旦中美关系出现问题,周边国家和其它大国都非常关注的原因所在。
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经常是在进展与停滞、合作与对抗中来回摆动。
这种不稳定状态的出现,主要是中美间既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又在众多领域有着共同利益决定的。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建交后冷战的来临,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再次陷入冷淡,而且冷战时期美对华进行所谓经济制裁。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中美间新的矛盾与利益也正在凸现出来。
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中国对美略有回温,但两国的外交也只限于经济之间,并且之后我国同美国产生多次的摩擦。
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的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
总之,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在曲折中发展。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中美关系之我见—通信1001班闵耀华0121009320108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了,而对于中国与美国,这两分处于东西半球的大国来说,建交已经32年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两个国家在这么久之后还处于基本的隔阂状态,那肯定就是中国和美国了。
中国与美国在1979年建交之后,关系一路跌跌撞撞: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进行所谓的经济制裁;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中美关系略有回温,但两国的外交只限于经济;之后我国同美国之间产生多次的摩擦;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
这样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在曲折中发展。
所以在这儿我只能谈谈中美之间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关系。
先说文化。
我们知道,中国传承五千年灿烂华夏文明,而美国建国只有两百多年,其文化底蕴是无法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相比较的。
中国文化重在传承,所以“中庸”无无疑是其最好的概括,当然这个概念很广,谦逊,温和等等都包含在内。
而美国是一台高速运转的现代机器,若要说文明,则只能说其现代文明。
美国的文明最先来自于英国,而在广阔的美洲大陆上立足后,美国就逐渐与英国的岛国文明相脱离,狂野不羁是当代美国的最好形容。
而这中间的欧洲白人与非洲黑人的碰撞则产生了独特的“Africa-American”文化,这就造成了现在美国的街头文化:穿着宽大的T-shirts,戴着粗大的项链(当然这是有钱的人才这样做的),嘴里念着Rap,头上是纽约扬基或是波士顿红袜的鸭舌帽,穿着廉价的球鞋在街头的球场上斗牛。
而基本上美国的这些文化都混杂了政治的,商业的,科技的,体育的,宗教的和意识形态的因素,没有一个是纯文化的,只能归结为泛文化的结合体,这些泛文化的东西能在世界上流行并引领时尚潮流,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魅力,二是依托美国的强势推广的结果。
中美关系的个人感悟
自从我来到美国留学以来,中美关系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话题。
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变化。
起初,我对中美关系抱有很高的期望。
在我看来,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强的军事力量,如果两国能够友好相处,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与繁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
首先,中美在贸易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美国对中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
这不仅对两国经济造成影响,也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中美在人权和民主等问题上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
美国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提出批评,而中国则认为这是干涉其内政。
但是,我并不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只存在问题。
毕竟,中美之间也有许多合作的领域,比如环保、文化、教育等。
同时,我也相信中美两国都意识到了紧张局势的存在,会采取措施来缓解局势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互信又有猜疑。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性,努力增进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 1 -。
关于中美关系的看法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对于中美关系,我认为需要
采取客观、全面的态度,并强调合作、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
首先,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彼此紧密相连,互利共赢是双方
唯一正确的选择。
中美经济合作不仅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双方应更多关注相互需求,加强合作,在贸易、投资、科技、能源等领域取得更多共赢的成果。
其次,中美关系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安全、文化等多个方面
的互动。
在这些领域中,中美应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双方需建立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战略互信,加强对话和协商,以化解分歧和解决问题。
通过多边机制和国际规则,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最后,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理解支持。
加强两国人民之
间的交流与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增加人员往来、加强教育交流、促进文化交流等方式,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为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
总之,我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应该以合作、相互尊重和互利互惠为基础。
通过
经济合作、政治对话和人民交流,建立稳定、健康、成熟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许多磨难,从解放前的战乱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文革动荡,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帮助了中国也有人出卖了中国。
我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如下: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
新中国成立时虽然毛泽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到了毛泽东晚年却为了保住他的个人地位而抛弃了这些原则,让中国走向被侵略的道路。
二、中国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国际合作伙伴。
在近期内,中国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依靠的是外国先进技术和资金。
因此,中国需要合作伙伴来协助完成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的核心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 1 -。
形势与政策论中美关系班级:城规81班学号:3138211 姓名:张红摘要: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合作。
首先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及南海问题,中美关系可以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关键词:中美关系;对立;合作;问题解决最近这段时间中美在安全领域发生一系列变化。
2010年因美国售台武器,两军关系中断,安全领域里的对话与合作也随之中断。
直到今年年初胡锦涛主席访美,两军关系才慢慢得以恢复。
最近比较热闹,5月战略经济对话涉及安全问题,中国首次派出以副总长马晓天为首的军人。
会谈涉及两军关系的并不是重头戏,相反,谈的比较多的是两国的安全关切,如地区安全问题被列入了中美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
美国最近向我国示好,从胡锦涛主席访美的高规格接待,到这次陈炳德访美开放这么多相对敏感的军事设施。
原因至少有:一,两国政治关系年初以来得以恢复和发展,两国在安全领域里对话深入展开,在军事方面的交流必然顺畅许多;二,中美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特别是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国力有了长足发展,军事能力也随之有所进步,美国开始关注中国军力发展;三,尽管采取咄咄逼人的亚太政策,但美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维系亚太地区的稳定,美国并不愿意在这一地区看到出现冲突,甚至爆发中美两国之间的直接对抗。
中美关系之我见
历史如滚滚洪流,时间会改变一切。
1991年,当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这个世界一极解体后,预示着世界半个世界以来的冷战的结束。
自此,世界进入了多极时代,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迫使高傲的美国人不得不将视线转向了它-中国。
国际关系众说纷纭,往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譬如历史,政治,文化等,下面就是我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素来有世界警察之称,正如国旗上都得鹰一样,孤傲而蛮横,引领世界的走向。
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领导者,也有着对世界以及亚洲的重大责任。
冷战期间,虽然中国和美国存在着隔阂,合作或对立。
但国际之间的关系究其根本由利益所驱动,而恰巧中美双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实现各自的梦想。
然而两国之间的形式也不容太乐观,中美两国的分歧与矛盾以及中国快速发展的现状是美国如今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中美虽无领土争端,然而台湾这个问题是两国的导火索,而南海等问题也无异于加重了两国之间的矛盾,虽然全球未来一定会趋于和平,远离战争。
但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局部战争,因此如何处理好地方争端是中美两方能否共同发展得关键。
虽然双方存在芥蒂,但经过小球推动大球后,双方合作发展的很顺利。
如今,美国现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成为了美国的第四大商业伙伴,在08年经济危机中,中国向美国伸出援手,带领美国走出经济的阴霾。
双方不至在经济上牟取相同的利益,也共同兑现了作为世界大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双方共同参加六方会谈,稳定了朝鲜这个国际上的火药桶,在恐怖分子日益猖獗的今天,双方合作共同遏制了恐怖主义的发展。
由此可见双方的发展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了。
因此,中美两国不太可能由于他国的争端发生冲突从而摈弃了多年合作上的努力。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亦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不变的利益。
纵观中美合作的这几年,在迷茫中试探着走向了阶段性的成功。
过去已成为历史,我们要做的不是对于历史斤斤计较,而是思考如何在未来发展的更好,如今中国俨然成为了大国,这就避免不了寻求更多的利益,形成更多的对外合作,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
”在波澜不惊的平静下,也出现了一些事件譬如美国舰队进入南海,昭示了美国的野心,而我认为国家之间最好的关系即为互相竞争与合作,形成相互的制约,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一个国家对外部试行冷战往往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大规模战争,竞争与合作这样互相不会发生冲突,有了共同的利益,相信一切隔阂都可以被摈弃,即便是一方想要遏制另一方,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双方的。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又不止美国一个对手,我们又何必放弃利益,而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中美两方合作,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牟取更多的利益又未尝不可呢?相信,中美两国的关系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