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髓术后再行根管治疗术临床分析95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干髓术结合根管治疗术治疗60例牙髓炎临床效果观察
马红梅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4(000)029
【摘要】目的:探讨干髓术结合根管治疗术对在牙髓炎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牙髓炎患者,采用干髓术结合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治疗后6个月效果显著的患者有31例,占总比的51.7%,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总比的16.6%。
而随访后1年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升至48例,占总比的80%,治疗无效的患者仅有5例,占总比的8.3%。
随访半年后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67%,随访1年后仅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67%。
结论干髓术结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此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对患牙进行保存,并且复发率较低、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总页数】2页(P244-245)
【作者】马红梅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11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观察 [J], 杨正祥;
2.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张旭;侯洁;刘振农
3.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观察 [J], 宋云江; 查小雨; 迪力夏特·吾加西木
4.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探讨 [J], 黄保岚
5.根管治疗术结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J], 王建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根管治疗应用于干髓根管再治疗的疗效分析根管再治疗是指对已经进行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再次进行治疗,通常是因为初次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发生了并发症等原因。
显微根管治疗是一种通过显微镜技术辅助进行的根管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显微根管治疗应用于干髓根管再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可视性。
由于根管系统的结构复杂,初次治疗时可能存在残留的感染源,如根管曲度、根尖弯曲等问题。
显微镜技术能够放大牙齿和根管的显微图像,使得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根管内的器械和感染源,从而更准确地进行治疗。
显微镜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滤光片调节光线的颜色和强度,提高对细菌和感染组织的清洁度和可视度。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成功率。
显微根管治疗在器械设计、治疗技术和材料选择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改进,能够更好地清理根管内的细菌和感染组织,并达到更好的根管密封效果。
显微根管治疗还能够利用显微镜下的放大视野对根管内的解剖结构进行更精确的评估和处理,有助于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根尖的神经和血管。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减少治疗的创伤和疼痛。
由于显微根管治疗的器械更加细小和柔软,能够更好地适应根管的曲度和弯曲,减少对根管的损伤。
显微镜下的治疗操作更加精细和准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牙体组织损失,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显微根管治疗能够提供更精确、安全和舒适的治疗体验,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患者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看自己牙齿根管内的治疗过程,增加对治疗的理解和信心,提高对治疗的满意度。
显微根管治疗应用于干髓根管再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可视性、效果和成功率,减少治疗的创伤和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显微根管治疗也需要医生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并且需要昂贵的设备和材料支持,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慎重使用。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应用治疗牙髓炎的效果分析作者:袁建霞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7期袁建霞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湛江523043[摘要]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应用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情况。
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口腔内科收治的180例牙髓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治疗I组(根管治疗组)90例和治疗II组(干髓术治疗组)90例。
结果治疗II组和治疗I组牙髓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应根据牙髓炎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术;干髓术;牙髓炎[中图分类号] R7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20-02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Root Canal Therapy and Pulp Mummification onPulpitisYUAN Jianxia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Chikan District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52304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oot canal therapy and pulp mummification on pulp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lpitis admitted 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I (root canal therapy group) of 90 cases and group II (mummification of pulp treatment group) of 90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II and group I in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effect of root canal therapy and pulp mummification on pulpitis is significant, proper treatment should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lpitis.[Key words] Root canal therapy; Pulp mummification; Pulpitis[作者简介] 袁建霞(1977.4-), 女, 广东遂溪人,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内科。
观察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对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择46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23例,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23例,干髓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有:治疗效果。
两组不良反应没有差异(P>0.05)。
结论: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根管治疗术;干髓术;牙髓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牙髓炎是牙齿中央牙髓腔内的细菌或毒素侵入所引起的炎症,拥有自发性或阵发性疼痛,可分为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变性和牙髓坏死[1]。
可复性牙髓炎常见于深龋,也称为牙髓充血。
这是由外部刺激牙髓引起的充血状态。
可以通过镇静治疗完全治愈。
不可复性牙髓炎多由龋坏部位与髓腔的连通所致,根管治疗可以彻底治愈,如果牙髓炎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出现牙髓变性和坏死,继发性根尖周炎[2]。
牙痛一般指牙髓炎的疼痛,这种疼痛非常剧烈,一般药物无法缓解,只能通过牙髓治疗。
本研究对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1.1基本资料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择46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组,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基本资料(x±s,n%)组别n男(n,%)女(n,%)年龄(岁)研究组2313(56.52%)10(43.48%)22.85±5.64对照组2311(47.83%)12(52.17%)22.73±5.95t/χ20.34850.34850.0702P0.55500.55500.94441.2研究方法对照组:第一次失活: 扩大龋洞去龋,穿髓前用氧化锌水泥封闭龋洞,防止失活剂渗漏及烧伤牙周组织,术中不加压。
第二次活髓切断充填: 去除无活髓组织及坏死组织后,去除冠髓。
牙髓炎采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牙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干髓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根管术联合干髓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两組患者治疗前后,患牙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72.1%,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牙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根管术联合干髓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根管治疗术;临床效果;牙髓炎;干髓术临床医学中,牙髓炎是一项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病因主要为牙体感染。
牙髓发炎后,不能自行消除,为缓解其临床症状,必须摘除牙髓,并且去除牙髓腔内的感染,然后对根管进行充填和密封,可有效避免再次感染。
仅应用干髓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低[1]。
我院应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患者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
其中,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为(47.6±9.8)岁;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47.7±9.5)岁。
所有患者患病原因均为磨牙,并且仅有1颗患牙,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牙髓炎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牙髓炎患者给予干髓术治疗,具体措施为:去除大部分腐质,使患者牙髓暴露,其大小约为小球钻大小,于穿髓孔处应用失活剂,调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浓度较稀,实现对窝洞的密封。
在患者复诊时,可揭髓室顶,去除冠髓,在根管口内深入1mm切断牙髓。
显微根管治疗应用于干髓根管再治疗的疗效分析显微根管治疗是一种高精度、微创的根管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它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使医生能够准确观察和处理根管内的细小结构,提高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干髓根管再治疗是指对已经进行过根管治疗但失败的患牙再次进行根管治疗的过程。
本文旨在分析显微根管治疗在干髓根管再治疗中的疗效。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清除根管内的残留感染组织和菌斑。
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可以使医生清晰地观察到根管内的细菌感染和残留组织,从而准确地清除它们。
研究表明,显微根管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根管内细菌的清除率,减少根管再感染的发生。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更好地修复根管。
在干髓根管再治疗中,患牙通常已经进行过根管治疗,根管内可能存在残留的填充物或根尖周围存在根尖周围炎。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准确地清除根管内的填充物,并彻底清除根尖周围的炎症,从而为后续的根尖手术提供清晰的视野,并更好地修复根管。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可以使医生更加准确地操作根管,避免误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减少根管镦锉的使用,降低了根管破裂和根尖钝器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舒适度和患者的满意度。
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可以使医生更加准确地找到根管的入口,并避免过度刮削牙体组织,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显微根管治疗还可以提高治疗的预测性和稳定性,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满意度。
显微根管治疗在干髓根管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可以清除根管内的残留感染组织和菌斑,修复根管并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显微根管治疗还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提高治疗的舒适度和患者的满意度。
显微根管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学习曲线,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和根管治疗技术基础,因此需要在专业培训和临床实践中逐步掌握。
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行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的临床对比疗效目的:分析并比较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行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行干髓术,对照组行根管治疗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干髓术的研究组患者第3、6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3%、91.38%,采用根管治疗术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8%和87.93%,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患者时,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各有优势,为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综合患者的症状表现,选择最为合适的术式进行治疗。
标签:老年人磨牙;牙髓变病基于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影响,本院将近年来收治的116例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患者,男女比例为62:50;年龄在61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5.12)岁;所有患者均经严格的诊断确诊为牙髓病变,病变类型包括有:逆行性牙髓炎21例,急性牙髓炎38例,慢性牙髓炎34例,牙髓坏死19例。
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行干髓术治疗,对照组68例行根管治疗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且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已排除有手术相关禁忌症。
1.2方法手术材料采用国际标准局(ISO)第一类手用器械,根管锉与根管扩大器的型号均为美国登士柏6X1。
干髓糊剂主成份为可卡因、麝香草、多聚甲醛等,根管充填材料为牙胶尖和碧兰糊剂。
1.2.1干髓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干髓术治疗:术前采用2%浓度的利多卡因对患者患牙进行麻醉,再以锐利挖器去除患牙冠部牙髓,常规备洞,消毒窝洞后,于根髓断面覆盖干髓糊剂(干髓糊剂在充填时必须充分混匀),并将其置于根管口,轻轻压贴,使之在髓室底保持厚度在0.8mm—1mm之间,再以磷酸锌粘固粉垫底,以银汞合金充填。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观察目的:研究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实行干髓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不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针对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在临床中治疗效果显著。
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与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根管治疗术;干髓术;牙髓炎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口腔内出现的问题逐渐增多。
口腔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就是牙髓炎。
牙髓炎主要是由病原性刺激物所引起的牙髓炎症状[1]。
临床中的表现为难以进食、疼痛,对患者的生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患者患病期间不仅需要忍受疾病的疼痛,还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病情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0.3±9.6)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患者年龄为21-69岁,平均年龄为(39.3±10.6)岁。
所有患者病程为2年-10年。
患病期间,患者受到较冷或较热食物就会刺激出现疼痛状况,患者牙髓腔牙体硬组织发生改变,进而出新疼痛。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年龄、性别等基础林春个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髓病治疗后失败的再治疗探讨【摘要】探讨塑化、根管联合治疗髓病治疗后失败的再治疗疗效。
方法对2003~2008年收治的干髓术、塑化术、根管治疗后引起的残髓炎6例、根尖周炎50例,共56颗患牙进行塑化、根管联合治疗。
结果经治3年,成功率为89.2%。
结论塑化、根管联合治疗是治疗髓病治疗后引起的残髓炎、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干髓术;塑化术;根管治疗;残髓炎;根尖周炎目前,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干髓术、塑化术以及根管治疗术,干髓术是一种简易的牙髓病治疗方法,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国际上普遍不提倡使用[1]。
但在我国仍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该法操作简便、疗程短、费用低,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塑化术由我国王满恩教授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目前对其治疗作用的最终评价尚存在一定分歧[2]。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弯曲细小根管等特殊情况下。
根管治疗作为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其治疗过程繁琐,对根管预备要求较高。
预备不到位势必影响到充填的质量,由此直接影响到根管的疗效[3]。
由于牙髓病发病率高、治疗方法多种,治疗后出现的问题也较多,本文对56例56颗牙髓病治疗后失败出现残髓炎、根尖周炎的再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干髓术引起残髓炎病例5例,根尖周炎病例45例;塑化术引起残髓炎病例1例;根尖周炎病例2例;根管治疗引起根尖周炎病例3例。
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2~65岁,前磨牙9颗,磨牙47颗。
1.2 治疗方法去除原充填物,探查根管口,用较根管口稍大的圆钻轻巧准确地向根管口下方钻约1~2 mm深(残髓炎者加局麻),用拨髓针抽去根髓或残留物,再行根管扩锉,去净根管病源刺激物,用3%双氧水和2%次氯酸钠交替冲洗3次,干燥洞内置CP棉球开放引流3 d复诊,再次用上述药物交替冲洗3次,干燥窝洞,封FC棉捻,换药封药至无自觉症状,无叩痛,封入的FC棉捻干燥,根管内无分泌物时,将新配制的塑化液充分导入根管内,再将剩余塑化液调拌根管充填材料进行根管充填,洞底置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垫底,永久充填、调整咬合关系。
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联合治疗牙髓炎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联合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近期收治的牙髓炎病例100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50例95颗患牙;对照组50例100颗患牙。
给予对照组干髓术治疗;观察组根管治疗治疗。
对比两组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一年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P>0.05);术后两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
两组比较(P<0.05)。
结论: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远期疗效优于干髓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根管治疗;干髓术;牙髓炎;临床分析牙髓炎在口腔科门诊中属于常见病症,主要由外源性刺激物作用引发炎症,临床表现多以剧烈疼痛为主,如需根治,需进行牙根摘除手术。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有根管治疗手术和干髓术。
相对于根管术来说,干髓术的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更容易被基层医生所掌握和应用,而相关的文献研究表示[1],根管术治疗相对于干髓术则更为彻底。
本次实验两种手术方法同时应用,探讨其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口腔门诊收治的牙髓炎患者100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牙髓炎诊断标准[2]。
100例患者有70例存在对冷、硬刺激后有疼痛反应,30例自觉疼痛。
排除后根牙髓坏死患者、牙龈有红肿和窦道患者、经X线辅助检查磨牙牙根尖密度低、出现吸收现象的患者、系统性疾病患者。
100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3.2)岁。
将纳入实验研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给予观察组根管术治疗。
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3-01-31T10:11:34.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3期供稿作者:吴延武[导读] 目的探讨和分析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吴延武(江苏省高邮市城南医院口腔科 225600)【中图分类号】R78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180-02【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00例牙髓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采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对观察组患者的50颗患牙进行治疗,对照组的50颗患牙使用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39颗患牙完全修复、7颗治疗效果明显、4颗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23颗患牙完全修复,9颗治疗效果显著、18颗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1.4219,P<0.01)。
结论采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对牙髓炎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有效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牙髓炎根管治疗术干髓术临床疗效根管治疗术能够较彻底的治疗牙髓炎,复发率低,但治疗过程比较困难,需要进行多次复诊,有些牙的根管形态多样,导致所用器械不能进入,对治疗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干髓术对治疗牙髓炎非常有效,操作过程较简单,对成本的要求较低,但其适应范围目前还不明确,远期疗效不理想;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止痛药,也可将中药研成粉末放入到龋洞止痛,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止痛效果,但对牙髓炎的治愈效果差。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牙髓炎患者的100颗患牙进行观察,对牙髓炎经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现将治疗过程及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03月~2012年02月经本院诊治的100例牙髓炎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7.8±9.6)岁。
牙髓炎患者行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究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配合干髓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100例牙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给予干髓治疗术治疗;治疗组(n=50)给予干髓术配合根管术治疗。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4.00%,对照组临床疗效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根管术配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患者,安全有效,且近期疗效较好。
标签:牙髓炎;干髓术;根管术;临床效果牙髓炎在口腔科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主要为牙髓组织炎症病变。
发病原因与牙髓所在的位置与性质相关,牙髓为疏松的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跟牙髓腔内且包含了大量神经血管,若牙齿出现龋齿或楔形缺损等一系列牙体硬组织疾病但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便会导致牙髓炎。
临床上目前牙髓炎治疗方法主要有干髓术与根管术,干髓治疗术是牙髓炎的常规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并易掌握,目前在已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根管治疗术相较于干髓术,其治疗更为彻底,并适用于任何程度的牙髓感染[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牙髓炎患者100例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男性患者24例,女性26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32±1.02)岁,患牙部位:下磨牙14例、上磨牙9例,下前磨牙11例,上前磨牙16例;治疗组(n=50)男性患者20例,女性30例,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2.32±1.12)岁,患牙部位:下磨牙12例、上磨牙10例,下前磨牙18例,上前磨牙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单用干髓治疗术:采用锐利的挖匙将其患牙冠髓挖除至根管口下少许,备洞,窝洞用水将其冲洗,隔湿,将窝洞干燥,将小棉球用甲醛甲酚液饱浸后放入根髓断面处理1min,把适量的干髓剂放置于根管口,将其轻压紧贴在根髓的断面,应用磷酸锌粘固剂作为垫底,永久性填充[2]。
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的疗效发表时间:2016-07-14T13:38:08.1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作者:厉东华耿玉娟[导读] 探析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
1新疆昌吉市口腔诊所 8311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口腔科 830017摘要:目的:探析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老年磨牙牙髓病变患者102例,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51例。
对照组给予干髓术治疗,实验组则给予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并研究两组患者1~3年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随访发现,实验组随访1、2、3年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4%、92.16%、86.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患者给予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较干髓术治疗措施更佳,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咀嚼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干髓术;根管治疗术;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牙髓病为口腔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磨牙病变老年患者呈现明显增加趋势[1]。
干髓术和根管治疗术为临床治疗牙髓病的常用方案,但疗效具有差异,其中干髓术具有操作简便,诊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特点,易于在基层综合临床医院实施,根管治疗术具有彻底清除感染,杜绝再感染,并发症复发率低的特点,但两种治疗方案的适应症尚未达成共识[2]。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磨牙牙髓病变患者随机分组,讨论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老年磨牙牙髓病变患者102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1例。
干髓术后再行根管治疗术临床分析95例
牙髓病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很长时期以来,干髓术因操作简便,易掌握等特点,曾是牙髓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该方法不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1],从而使临床治愈率差、复发率高[2]。
随着修复技术的提高,对残根、残冠和无髓牙的保留的认识提高,根管治疗术在临床上已经替代了干髓术,但仍有大量曾行过干髓术的患牙需进行根管再治疗[3]。
通过总结95例干髓术后再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干髓术后行根管治疗的患者95例,年龄19~65岁。
其中磨牙例,切牙例,为干髓术后1~20年,平均8年。
治疗方法:去除原根管充填物,术前拍x线片,了解根管走向、粗细。
常规揭髓室顶,拔髓,术中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
然后隔湿患牙,干燥根管后即用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加牙胶尖侧压法充填根管。
术后摄x线片,未成功均要求重新根充后作窝洞永久
疗效评价:⑴根管预备评价:①形态好:维持根管原形态,无根管形态偏移等;②形态不佳:根管走向改变,根管壁不流畅。
⑵根管充填的评价:①适充:充填材料距根尖≤2mm;②欠充:充填材料距根尖>2mm;③超充:充填材料超出根尖孔。
结果
在治疗中,95例患者根管预备评价形态好90例,5例为形态不佳;而在充填中,充填适充50例,欠充40例,超充5例。
治疗后,88例完全畅通,3例根管存在钙化严重,4例出现根管走向改变,畅通率92.6%。
讨论
干髓术适用于冠髓部分坏死的牙髓病变,或需利用髓室固位和其它需行牙髓失活的患者,主要用于后牙。
但是由于干髓术后牙齿硬组织变脆易折裂,多数患者需作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术的原则是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促进牙髓病变的愈合。
但是在根管治疗术过程中或充填后,少数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咬痛、自发痛等症状[4]。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机械切割将感染物质从牙髓腔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液体冲洗将分离的物质带出,以清除感染。
其关键在于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标准[5]。
为此在根管预备过程中边扩挫边冲洗,3%双氧水可产生新生态氧,具有氧化、除臭和杀菌作用,双氧水对厌氧菌有特殊作用,它可通过破坏细胞壁与溶解细胞而杀死厌氧菌[6]。
本文结果显示,在治疗中,95例患者根管预备评价形态好90例,5例为形态不佳;而在充填中,充填适充50例,欠充40例,超充5例。
治疗后,88例完全畅通,3例根管存在钙化严重,4例出现根管走向改变,畅通率92.6%。
总之,干髓术后再行根管治疗术能去的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荣娥,周秀萍,王青.镍钛机用profile和不锈钢k锉预备弯曲根管比较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7:22-23.
2 徐琼,凌均,王红.干髓术失败患牙的根管再治疗[j].临床口
腔医学杂志,2005,8:95-98.
3 吴国英.根管长度电测仪测定后牙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研究
[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12:114-116.
4 peter lb,wesselink pr.periapieal healing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reeth in one and two visit obturated in the presence or adsenee of deetable microorganisms[j].int
endod j,2002,35(8):660-667.
5 敖辉,区翠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与多次法急诊发生率的比较
[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9):525-526.
6 谢立.一次性治疗慢性有瘘管型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08,1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