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机械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56
植保机械绪论1.植物化学保护三大支柱:植保机械,农药,施药技术2.3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3.植保机械作用:1.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用以防治植物虫害病害。
2.喷施化学除草剂用以防治杂草。
3.喷施病原体及细菌等生物制剂用以防治植物病害4.喷施生长调节剂/花果减疏剂促进果实的正常生长与成熟5.喷施液体肥料进行叶面追肥6.撒布人工培养的天敌昆虫进行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7.对病、虫、草、兽、鸟等施以射线、光波、电磁波、超声波、高压电以及火焰、声响等物理能量,达到控制、驱赶或灭除的目的8.对种子进行药剂消毒及包衣处理以防治播种后病虫害9.喷施落叶剂或将作物进行适当处理以便于机械收获10.将农药喷施于翻整过的地面或注入地下,进行土壤消毒用以防治杂草及地下害虫4.施药技术特点:防治效果良好且节省农药、作业效率高,避免或减少植物化学保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体现出了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有很大的潜力5.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1.产品结构单一,专业化、系列化程度低2.高新技术应用较少,产品技术水平低3.行业技术标准不健全,产品质量和使用监控体系不完善4.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利用率低,农药和施药器械的研究缺乏有机结合5.缺乏完整和系统的机械施药技术规范与培训6.国外植保机械发展趋势:1.发展超低容量喷雾技术2.风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多功能系统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进一步发展精准施药技术4.提高植保机械的安全性5.广泛采用机电液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减小劳动强度6.发展生物防治技术7.农药回收循环喷雾技术第9章农药雾滴雾化1.对农药喷施过程中,人们要注意植物方面,环境方面,机具方面(展开来说,适当解释)2.雾化:将农药以雾滴的形式分散到大气中,使之形成雾状分散体系的过程3.雾化方式:按雾化原理分:液力式、气力式、离心式、热力式、撞击式按喷施药液量的大小的喷雾分类方法:大容量(>150L/公顷),中等容量(50-150L/公顷),低容量(5-50L/公顷),超低容量(0.5-5L/公顷),超超低容量(<0.5L/公顷)4.高速离心雾化的工作原理:利用微型电动驱动带有锯齿边缘的圆盘,把药液在一定速度下加到以8000-10000r/min转速旋转的圆盘上,药液即均匀分布到转盘边缘的齿间上并在离心作用下分离齿间,然后断裂成均匀的细小雾滴。
植保农机发展情况总结汇报植保农机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技术装备之一,其发展情况对农机装备行业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植保农机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一、植保农机的发展历程植保农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手摇式手推车农药喷洒器的应用。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植保农机也逐渐从人工操作转向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
1961年,我国开始引进大型化农业飞机,成为我国植保农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之后,出现了喷粉机、喷涂机、喷施机等一系列新型植保农机装备。
二、植保农机的现状当前,植保农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升级:植保农机运用了先进的遥感技术、GPS导航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高效准确的作业操作。
同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植保农机还可以开展精准农业、无人机农业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2. 功能多样化:植保农机现在不仅仅是用于农药喷洒,还可以进行植株疾病与虫害的精确检测、病虫害信息采集、土壤肥力检测等多种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3. 结构更加合理化:现代植保农机选材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化,操作更加便捷。
例如,推出了便于操作和维护的小型化、移动式的植保农机装备,提高了农民的作业效率和工作质量。
4.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植保农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当前,植保农机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各种类型的植保农机装备不断涌现,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三、植保农机发展面临的问题虽然植保农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1. 技术不成熟:尽管植保农机具备先进的技术,但是由于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的不成熟,一些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利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2. 成本较高:植保农机技术含量高,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农户来说,经济压力较大,购买和使用植保农机存在一定的困难。
3. 缺乏人才:植保农机的操作和维护需要专业人才进行,而我国目前缺乏相关技术人才,限制了植保农机的广泛应用。
植保机械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概述 (4)一、植保机械业数据预测与分析 (5)(一)、植保机械业时间序列预测与分析 (5)(二)、植保机械业时间曲线预测模型分析 (6)(三)、植保机械行业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分析 (6)(四)、未来5-10年植保机械业预测结论 (7)二、植保机械企业战略选择 (7)(一)、植保机械行业SWOT分析 (8)(二)、植保机械企业战略确定 (9)(三)、植保机械行业PEST分析 (9)1、政策因素 (9)2、经济因素 (9)3、社会因素 (10)4、技术因素 (10)三、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市场运行趋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11)(一)、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11)(二)、现阶段植保机械业存在的问题 (11)(三)、现阶段植保机械业存在的问题 (12)(四)、规范植保机械业的发展 (14)四、植保机械行业政策背景 (14)(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植保机械行业发展 (14)(二)、植保机械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4)(三)、植保机械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5)(四)、宏观经济背景下植保机械行业的定位 (15)五、植保机械业发展模式分析 (16)(一)、植保机械地域有明显差异 (16)六、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竞争格局展望 (17)(一)、植保机械业经济周期分析 (17)(二)、植保机械业的增长与波动分析 (17)(三)、植保机械业市场成熟度分析 (18)七、植保机械业的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18)(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对植保机械业的影响 (18)(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对植保机械业的影响 (19)(三)、国内突出经济问题对植保机械业的影响 (19)八、植保机械业突破瓶颈的挑战分析 (20)(一)、植保机械业发展特点分析 (20)(二)、植保机械业的市场渠道挑战 (20)(三)、植保机械业5-10年创新发展的挑战点 (21)1、植保机械业纵向延伸分析 (21)2、植保机械业运营周期的挑战分析 (21)九、植保机械行业多元化趋势 (22)(一)、宏观机制升级 (22)(二)、服务模式多元化 (22)(三)、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2)(四)、社会化特征增强 (23)(五)、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3)(六)、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4)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 (24)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 (24)(七)、呈现集群化分布 (24)(八)、各信息化厂商推动植保机械发展 (25)(九)、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25)(十)、个性化定制受宠 (26)(十一)、品牌不断强化 (26)(十二)、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26)(十三)、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27)(十四)、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27)十、关于未来5-10年植保机械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28)(一)、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发展趋势展望 (28)(二)、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宏观政策指导的机遇 (28)(三)、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29)(四)、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9)十一、植保机械成功突围策略 (30)(一)、寻找植保机械行业准差异化消费者兴趣诉求点 (30)(二)、植保机械行业精准定位与无声消费教育 (30)(三)、从植保机械行业硬文广告传播到深度合作 (31)(四)、公益营销竞争激烈 (31)(五)、电子商务提升植保机械行业广告效果 (31)(六)、植保机械行业渠道以多种形式传播 (32)(七)、强调市场细分,深耕植保机械产业 (32)概述近年来,植保机械行业市场火爆,其应用场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安全和多样性的创新。
植保机械使用调查报告(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植保机械使用调查报告根据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部署,我们从7月27日-9月1日对滨海县植保机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从20世纪50年代起,植保机械在滨海就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及作物生长调节剂、保鲜剂、叶面肥等诸多与农产品品质及生态环境有关的喷洒作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滨海植保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保有量越来越大,但机具本身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有的已经影响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据统计,2001年底滨海县植保机械保有量85302台。
其中,手动背负式82000台,占96.13%;手持电动式180台,占0.21%;机动弥雾机3080台,占3.61%;机动喷雾机42台,占0.05%。
我们重点调查了正红和八滩两个镇,并重点调查了保有量较大的3WBS-16型背负喷雾器20台。
这种机型在滨海县拥有21600台,占总量的25.3%,主要施药农作物品种是水稻、玉米、小麦、黄豆、蔬菜等,担负着农业增产增收的重任。
二、调查结果分析1、机手基本情况分析使用植保机械的机手年龄从20岁到60岁不等,以中年人居多,占85%,文化程度是高中和初中,其中,高中占45%,初中占55%,机手均未参加过专门的专业培训。
2、使用情况及影响分析3WBS-16型背负喷雾器年作业时间累计平均124小时,累计平均作业是62亩/年,担负着农业增产增收的重任。
3、地区适应性分析滨海县为平原地区,各地差异极小,农机户认为3WBS-16型背负喷雾器适应于沭阳地区农作物的农药喷洒作业,效果较好。
4、作业性能分析所有被调查的用户都认为3WBS-16型背负喷雾器的性能、作业质量比较好。
5、安全防护情况汇总药械均有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上均有安全使用规定,机身上均贴有安全警示标志。
6、操作维修方便性分析100%的农机户认为机器操作维修方便,使用说明书通俗易显、易懂。
7、使用可靠性分析该机具很少发生故障,发生的一般为轻微故障,如喷洒部件等易损件,占71%,故障排除较容易。
浅议植保机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摘要】植保机械目前应用的主要是施药机械,对各类农作物及果林喷洒化学农药,以预防或消除危害作物生长发育的病、虫、草害,是一种使用量大面广的主要农业机械。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植保机械的研究开发重点集中在提高机具工作效率和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以及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危害;为特定作物和特定种植制度提供特定的施药机械;提高机械的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植保机械;技术现状;发展思路1.国外主要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1.1植保机械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1)采用封闭式农药注入和混药系统。
可有效控制药液的浓度、均匀性,同时减少农药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2)采用自动对靶选择性喷雾。
该技术为果园喷雾、田间除草喷雾、森林防治病虫害提供了便利,在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的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
(3)采用静电喷雾。
为严格限制农药使用量而采用的静电喷雾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4)机电一体化系统广泛应用。
大中型植保机械基本实现了自动控制喷雾压力、流量、施药量以及机具的行驶速度;许多喷雾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化,施药精确、污染减少、劳动强度减轻。
(5)加装护罩、增加辅助风机等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加装护罩是喷洒农药时防止雾滴飘移的有效手段,收到很好的防飘移效果。
1.2国外开发的主要机型(1)俄罗斯研制了具有间歇喷雾装置的果园风送喷雾机。
喷雾装置采用超声波测定树冠位置,可实现对果树树冠喷雾,而在果树空挡区则自动停止喷雾,该机可节省农药约50%,提高生产率20%。
(2)美国Patchen公司研制的WeedSeeker喷雾系统。
该系统核心部分是Phd600,它由叶色素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和阀体组成,阀体内含有喷头和电磁阀,当传感器通过检测叶色素判定有草存在时,即控制喷头对准目标喷洒除草剂。
(3)德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植保机械在德国被列为高科技产品。
德国等欧洲国家十分重视机具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减少农药漂移和地面无效沉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分析农用植保无人机是利用航拍技术进行农业植保的新型设备。
它通过搭载高清摄像设备、植保喷雾器等设备,搭载于无人机上,可以迅速、高效地对农田进行植保作业。
下面将对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农用植保无人机具有一些独特的作业特点。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轻劳动强度。
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通过预设航线,自动进行飞行,实现全自动作业,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它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农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15公里,比传统农用喷雾机作业速度快数倍,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喷雾均匀度较高,可以更好地保证植保的效果。
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精确喷洒农药,避免农药的过度使用,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降低了农药对农民健康的危害。
农用植保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无人机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一些小农户来说,无人机的购买成本较高,难以承担。
无人机的植保载荷有限,一次作业的喷雾量有限,对一些大面积的农田来说,需要多次喷雾,增加了作业的时间和成本。
农用植保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广泛,作业特点也十分突出。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自动化作业、高效率、喷雾均匀度高等特点使其成为农田植保的重要工具。
无人机价格高昂、植保载荷有限等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植保机械的作用与种类(一)植保机械的作用自从人类开始农耕以来就面临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挑战,农业生产所蒙受的损失之大是人所共知的。
因此,与病虫草害开展斗争是人类的一项持久任务,至今也仍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一个严峻课题。
世界各国的有关专家半个世纪以来每隔几年都要举行一次国际植物保护大会(InternationalCongressofPlantProtection,简称ICPP)来共商对策。
同病虫草害斗争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从最原始的求助于神灵和手工防治,到后来的喷撒化学农药,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探索,包括生物的方法、物理机械的方法、农耕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和综合防治方法。
当化学农药的巨大威力被发现以后,化学防治技术就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
化学农药之所以这样容易地被农民和政府部门所承受,与化学农药的两个重要特点有关:一是快速,二是高效。
病虫草害也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繁殖快速。
仅己有的记载病虫草鼠害达数千种之多,企图用非化学的方法来完全控制这么多种类的有害生物是不可能的。
因此,化学防治法的发展突飞猛进并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仍是人类对病虫草害开展综合防治中最有效、最主要的手段。
植物保护机械与农药、防治技术一样是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之一。
在旧中国,植保机械几乎是一张白纸。
每年全国由于虫灾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数百亿公斤之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植保机械,主要是化学农药施洒机械,亦就是施药机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其间经历了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由人力手动喷雾器到与小型动力配套的机动植保机械和与拖拉机相配套的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已得到比较广泛应用的农林航空施药技术。
随着农业高速发展,高效农药的应用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农药使用技术与施药器械面临着新的挑战。
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农药使用技术及其施药器械的研究面临两大课题:如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有效利用率;如何防止或减轻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污染。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分析农用植保无人机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驾驶飞机进行植保作业的一种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农用植保无人机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1. 使用范围广泛: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应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各种农业生产场景。
它可以对农作物进行定期喷洒农药、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 超高的效率:相比传统的人工农作业,农用植保无人机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无人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航线自动飞行,并利用悬浮系统进行精准定点喷洒。
它能够以每小时10-15公顷的速度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施药、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效率。
3. 高度自动化:农用植保无人机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GPS、红外线等技术实现无线遥控和自主航行。
操作人员只需简单设置任务参数,无人机就能自动起飞、飞行、喷洒和返航。
这种高度的自动化使得农作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4. 植保效果显著:农用植保无人机作业具有高度的精准性和准确性。
传统的农药施洒往往存在喷洒不均匀、药剂过量浪费或不足等问题,而无人机可以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精确计算药剂的喷洒量和喷洒位置,确保药剂充分覆盖作物表面,提高了植保效果。
无人机的作业高度和悬浮系统的喷洒方式还可以减少作物受损和环境污染。
1. 灵活多变的作业模式: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设定不同的作业航线和参数。
它可以进行定点式作业、线性喷洒和区域喷洒等多种作业模式,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农田作业。
2. 高效节能的动力系统:农用植保无人机采用电力或混合动力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农用飞机,无人机无需耗费燃油,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嵌入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农田的数据和影像信息。
通过将这些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细管理和预测。
农户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决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浅议果园植保机械现状与技术需求论文导读:目前我国果园多采用低矮密植型种植模式。
在果园病虫害的防治作业中,多采用液力雾化技术,由于果树树冠高大,枝叶茂密,纯液力雾化的雾滴很难穿透果树冠层并沉积均匀,往往雾滴在外层稠密叶幕阻挡下,聚集形成水滴滚落流失,造成冠层内部及树干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得不采用“大容量、淋洗式”喷雾方法,增加喷药次数,造成农药的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果农在闷热、密闭、潮湿的果园环境中人工施药,易发生中毒事件,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果园植保机械化水平,为农民增效减负,以促进我国水果产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农药的精准喷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最大限度的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使精准施药技术成为环境友好型施药技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全球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果园,植保机械,施药技术,现状,技术需求1.我国果园种植现状目前我国果园多采用低矮密植型种植模式。
在果园病虫害的防治作业中,多采用液力雾化技术,由于果树树冠高大,枝叶茂密,纯液力雾化的雾滴很难穿透果树冠层并沉积均匀,往往雾滴在外层稠密叶幕阻挡下,聚集形成水滴滚落流失,造成冠层内部及树干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得不采用“大容量、淋洗式”喷雾方法,增加喷药次数,造成农药的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果农在闷热、密闭、潮湿的果园环境中人工施药,易发生中毒事件,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果园植保机械化水平,为农民增效减负,以促进我国水果产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2.我国果园植保机械使用现状病虫害防治(施药)作业是水果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又高,其工作量约占果树管理总工作量的30%左右[2-4]。
目前我国果园中使用的施药机械仍以手动药械为主,主要品种有手动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
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使用部分机动植保机械,主要品种有担架式喷雾机和背负式喷雾喷粉机。
以担架式机动喷雾机配用可调式喷枪施药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植保机械知识点1、药械、农药与施药技术为植物化学保护的三大支柱。
2、防治效果取决于农药、药械与施药技术的合理配合与正确应用,涉及:农药的种类与配比;施药技术(喷雾、喷烟、注射、喷粉、飞机喷洒等);喷雾涉及雾滴直径、雾化均匀性、喷雾量、喷雾高度及施药的对应、适时、准确等一系列问题。
3、喷杆式喷雾机从动力配套情况分有:牵引式、悬挂式、自走式;从喷洒方式分有:横喷杆式、风力辅助式;从喷幅来分:从几米一直到最宽的45米。
4、今后我国喷杆式喷雾机的发展方向:机具的功能先进,包括防滴功能、恒压功能、仿形功能、喷量和雾角调节功能等,作业参数同步显示和计算机自动控制,这些参数包括喷头的喷量、压力、机具的速度等。
机具上应配有GPS接口,以便于“全球定位系统”对机具作业进行精确的引导,避免重喷和漏喷。
机型的发展趋势应以“风力辅助式”为主,充分利用风管中的下压气流使雾滴避免飘逸,提高雾滴附着率,减少环境污染。
5、风送式喷雾机由于气流对枝叶的翻动作用,可使作物的叶面、叶背、上下、内外都均匀的覆盖上药液。
由于雾滴在气流的强制作用下飞向靶标物,所以可有效地防止自然风的干扰而产生环境污染。
6、航空植保机械:航空喷雾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施药技术。
作业的飞机主要有两种:固定翼型和旋翼型。
欧美国家的种植规模大,以家庭农场为主“3S”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控技术等。
7、我国航空机具的发展方向:研制先进的喷洒部件和控制部件;应用“3S”技术进行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飞机作业时的导航;飞机机型应以旋翼型为主,充分利用旋翼机产生的下压气流,避免雾滴的漂移和有利于雾滴穿透植被,提高雾滴的附着率。
8、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高新技术以大量融入到植保机械技术中“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RS”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检测“GIS”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主要用于建立动态的地理信息资料库,这些料与有害生物的发生是息息相关的。
植保机械化技术简介第一部分概述一、植保机械的作用和分类植物保护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免受病、虫、草害的影响以及促进或调节植物正常生长,日益广泛地使用植物保护机械(以下简称植保机械)可进行下列各项工作:1.喷施杀虫剂以防治植物虫害;2.喷施杀菌剂以防治病害;3.喷施化学除草剂以防治杂草;4.喷施落叶剂或将作物进行适当处理以便于机械收获;5.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生长或防止果实脱落;6.喷施花果减疏剂;7.喷施液体肥料对作物进行叶面追肥;8.喷施防治病虫害用的病原体与细菌等生物制剂;9.撒播人工培养的昆虫进行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10.对病、虫、草害施以射线、光波、电磁波、超声波以及火焰、声响等物理能量,达到控制或灭除的目的;11.驱赶或杀灭危害植物的鸟、鼠等。
植保机械的分类方法,一般按所用的动力可分为:人力(手动)植保机械、畜力植保机械、小动力植保机械、拖拉机配套植保机械、自走式植保机械、航空植保机械。
按照施用化学药剂的方法可分为:喷雾机、喷粉机、土壤处理机、种子处理机、撒颗粒机等。
二、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植物保护的方法很多,按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农业技术防治法它包括选育抗病虫的作物品种,改进栽培方法,实行合理轮作,深耕和改良土壤,加强田间管理及植物检疫等方面。
2.生物防治法利用害虫的天敌,利用生物间的寄生关系或抗生作用来防治病虫害。
近年来这种方法在国内外都获得很大发展,如我国在培育赤眼蜂防止玉米螟、夜蛾等虫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为了大量繁殖这种昆虫,还研制成功培育赤眼蜂的机械,使生产率显著提高。
又如国外研制成功用x射线或γ射线照射需要防治的雄虫,破坏雄虫生殖腺内的生殖细胞,造成雌虫的卵不能生育,以达到消灭这种害虫的目的。
采用生物防治法,可减少农药残毒对农产品、空气和水的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因此,这种防治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3.物理和机械防治法利用物理方法和工具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诱杀灯消灭害虫,利用温汤浸种杀死病菌,利用选种机剔除病粒等。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植保无人机是指利用高科技和无人机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新型农业技术。
它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和喷雾设备,可以精准识别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智能喷洒农药和药剂,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防治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农药和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成熟,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植保无人机已经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 自动航迹规划:植保无人机可以依靠GPS、地面雷达等导航设备自主飞行,按照设定的航迹进行病虫害识别和农药喷洒。
2. 高精度作业:植保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可以对农田进行高精度扫描,精准识别病虫害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精准喷洒农药和药剂,减少浪费,提高喷雾效果。
3. 实时监测:植保无人机可以实时传输农田的影像和数据,农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监测农田的状况,及时调整农作物的防治措施。
4. 多样化应用:除了农田植保,植保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果园、茶园、森林等多种农业生产场景,为不同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由于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成本大幅度下降,效果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自主化发展未来,植保无人机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植保无人机将具备更强的自主飞行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可以根据实时获取的农田数据自主调整作业方案,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病虫害防治。
2.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目前的植保无人机通常搭载红外传感器、多光谱传感器等用于病虫害识别,以及喷雾系统用于药剂喷洒。
未来,植保无人机将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高光谱传感器、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融合在一起,实现对农田更加全面、深入的监测和作业,提高病虫害识别的精准度,进一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分析农用植保无人机是一种用于农作物保护的无人机设备,通过空中巡视、定位、喷洒等功能实现农药喷雾作业。
其使用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以下是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分析。
一、使用情况1. 领域逐渐扩大农用植保无人机起源于南美洲,在中国也只是最近几年开始逐渐使用。
目前,农用植保无人机在中国的使用领域逐渐扩大,不仅仅只限于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喷雾,也可用于多种农作物的保护,如青菜、葡萄、苹果、桃子等。
2. 作业效益显著相比传统农业喷雾,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高效、快速、准确的施药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植保无人机的喷雾方式,也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3. 推广/应用仍有限制虽然农用植保无人机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是价格问题,目前国内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价格较高,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价格过高,难以承受。
其次是技术和操作问题,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对于不了解机器操作的农民来说,上手难度较大。
二、作业特点分析1. 空中覆盖面积大农用植保无人机采用无人机全自动喷洒,可以快速、高效地喷洒农药。
其航行高度较传统农业作业的摇车高,可以更好地覆盖农田,提高作业效率。
2. 喷雾质量高农用植保无人机采用精密喷雾,可以有效控制农药喷洒的药量和喷雾质量。
一般来说,每次的喷洒量在0.5千克/亩左右,保证了药剂的均匀喷洒,提高了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3. 节约药剂、环保合规农用植保无人机采用药剂喷洒,可以实现精准施药,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药剂,还可以减少农药的累积效应,更加环保合规。
4. 航行安全性高农用植保无人机采用全自动飞行模式,可在缺少驾驶员的情况下安全执行任务。
此外,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还会自动避让来往飞行器、不同高度的建筑物等,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
总体来看,农用植保无人机在中国的使用正在逐渐扩大,其作业效益和使用价值也在不断得到升华,成为目前中国农作物保护和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耿爱军,李法德,李陆星(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摘 要:药物防治是确保农业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施药机械和施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还要尽量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作物农药残留,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此,介绍了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植物保护;植保机械;综述;植保技术中图分类号:S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7)04—0189—030 引言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植保机械被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
因此,了解国内外植保机械和植保技术的发展现状,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国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20世纪中期,农业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以大农场为主的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化学除草采用大型悬挂式或牵引式喷杆喷雾机。
其药液容量400~3000L,喷幅达18~34m。
棉花、水稻和牧草采用农业专用飞机进行喷药。
1912年,加拿大就有了喷洒农药的专用飞机[1]。
目前,美国拥有农用飞机6000多架。
日本以直升机为主,果树和啤酒花等经济作物采用风送式和高架喷雾机喷洒农药,形成了以大型植保机械和航空植保为主体的防治体系[2]。
近年来,国外在植保机械上采用了系列新技术,大大改善了施药效果。
1.1 国外植保新机具1.1.1农药直接注入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开发了Mid-West Technology CCI-2000型农药直接注入系统[3]。
该系统将水与药液进行分置,由蠕动泵控制使药液定量进入主水管道与水混合。
与传统喷雾机相比,农药直接注入系统在药液处理及清洗方面更加安全、方便。
1.1.2多级过滤系统国外大中型喷雾机一般都具备4级过滤系统,即在药液箱加液口、加液斗和水源吸水头处都装有过滤网,在系统中还装有一种自洁压力过滤器。
浅谈植物保护机械及其保养技术摘要:文章以常见的两种植物保护机械--喷雾机和喷粉机为代表,详述了其各自的特点,并从机械的防腐与安全管理两个方面,介绍了植物保护机械的保养技术。
关键词:植物保护机械喷雾机喷粉机防腐安全管理引言植物保护是农林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农林业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经济而有效地进行植物保护,应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和积极作用,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病、虫、草害以及其它有害生物消灭于危害之前,植物保护机械的使用由此应运而生。
植保机械有很多种,一般按所用的动力可分为:人力(手动)植保机械、畜力植保机械、小动力植保机械、拖拉机配套植保机械、自走式植保机械、航空植保机械。
按照施用化学药剂的方法可分为:喷雾机、喷粉机等。
植物保护机械的特点2.1 喷雾机喷雾是化学防治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受气候的影响较小,药剂沉积量高,药液能较好的覆盖在植株上,药效较持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果。
根据施药液量的多少,可将喷雾机械分为高容量喷雾机、中容量喷雾机、低容量喷雾机及超低容量喷雾机等多种类型。
喷雾机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应能根据防治要求喷射符合需要的雾滴,有足够的穿透力和射程,并能均匀地覆盖在植株受害部分;②有足够的搅拌作用,应保证整个喷射时间内保持相同的浓度,不随药液箱充满的情况而变化;③与药液直接接触的部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有些工作部件(如液泵、阀门、喷头等)还应具有好的耐磨性,以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④工作可靠,不易产生堵塞,设置合适的过滤装置(药液箱加液口、吸水管道、压水管道等处);⑤机器应具有较好的通过性,能适应多种作业的需要;⑥机器应具有良好的防护设备及安全装置;⑦药液箱的容量,应保证喷雾机有足够的行程长度,并能与加药地点合理的配合。
2.2 喷粉机(1)喷粉机的类型和构造各种喷粉机械主要由药粉箱、搅拌机构、输送机构、风机及喷粉部件等组成。
工作时,箱内药粉经输粉机构送入风机,在高速气流作用下形成粉流,经喷粉部件喷撒到植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