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课的课堂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234.18 KB
- 文档页数:3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现状。
让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1.2 教学内容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的了解。
第二章: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然药物提取技术和原理。
2.2 教学内容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动物和矿物。
天然药物的提取方法:蒸馏、萃取、Soxhlet 提取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实验法:进行天然药物提取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提取效果。
2.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天然药物提取实验的操作技巧和结果分析。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提取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鉴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鉴定方法。
让学生掌握光谱学和色谱学在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光谱学鉴定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
色谱学鉴定方法: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光谱学和色谱学在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实验法:进行光谱学和色谱学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鉴定结果。
3.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光谱学和色谱学实验的操作技巧和结果分析。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让学生掌握生物活性评价技术和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4.2 教学内容生物活性评价技术: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天然药物化学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兴趣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讲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3. 天然药物化学的生物活性及应用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如人参、当归等),引导学生思考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2.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天然药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如提取、分离、鉴定和生物活性等。
3. 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介绍天然药物化学中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色谱法、光谱法等。
并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这些方法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4. 天然药物化学的生物活性及应用:讲解天然药物化学中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
介绍天然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现代药物研发中对天然药物的借鉴和利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天然药物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兴趣。
三、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和research content。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天然药物化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实例。
3. 思考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现代药物研发中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天然药物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3.了解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及其化学成分;4.了解天然药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2.天然药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教学准备:1.教材:《天然药物化学》;2.多媒体设备;3.实验室用品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图片引起学生对天然药物的兴趣;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天然药物吗?有哪些天然药物比较常见?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天然药物概念和分类:1)天然药物是指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具有药用活性的化合物;2)主要分类: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微生物药等。
2.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1)提取方法:浸提、冷浸提、热浸提、溶剂萃取等;2)纯化方法:结晶、蒸馏、萃取、柱层析等。
3.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1)天然药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甾体、黄酮类等;2)通过化学方法可将化合物提纯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选择一种常见的天然药物作为案例,如青蒿素;2.介绍其提取和制备过程,并讲解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3.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实验图像和研究成果。
四、学生实验(40分钟)1.学生进行天然药物的提取实验;2.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天然药材,进行浸提或溶剂萃取,得到提取液;3.实验装置和材料:天然药材、酒精、水浴器、离心机等。
五、总结和展望(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天然药物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2.展望未来,介绍天然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天然药物的兴趣,并使他们了解到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和其化学成分。
通过实验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锻炼他们的实验技能。
整节课内容丰富,体验感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药物化学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探讨几种常用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
首先是传统教学法,即通过讲授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天然药物化学基本知识和原理,配合相关的案例和实验,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解释和阐述药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药物的提取与纯化方法,以及药物的合成和药效评价等内容。
这种方式适合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其次是探究式学习法,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堂变成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天然药物提取的实验,从而加深对天然药物提取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
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教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天然药物案例,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案例教学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法来进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药物提取和制剂工厂,了解天然药物提取和制剂的实际操作过程。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或实验室研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化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解和掌握。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应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
通过传统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未来从事药物化学研究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引言:天然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的化学特性、药理学效应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着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
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展示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天然药物的化学特性和作用机制。
鼓励学生开展一定的实验操作,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实践应用。
二、案例分析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通过对一些天然药物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天然药物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可以结合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动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在交流和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小组讨论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互动式教学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加注重互动式教学。
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紧密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观点。
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实验操作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和资源,设计和安排相关的实验操作。
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体会和理解天然药物在实际操作中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应用也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讲授天然药物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活性关系、提取分离纯化与鉴定等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药物的来源、作用机制和质量评价方法,有助于他们从事新药研发、质量控制和临床用药等相关工作。
本文将探讨一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方法。
要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法。
天然药物化学的内容较为繁杂,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天然药物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要加强实验教学。
天然药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药物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
实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挑战,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要注重学科交叉教学。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教学。
可以邀请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等专业的教师来参与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工作,共同探讨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活性与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解。
要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药厂、药材市场等实地考察,让学生实地观察天然药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情况,加深对天然药物的认识和了解。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研究,让他们亲自参与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研究工作。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学科交叉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实际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药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研究方法、药效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课程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然药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介绍植物和动物中常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类和特点。
2. 天然药物的药效和药理学:介绍天然药物的药效、作用机制、毒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和应用价值。
3. 草药提取和分离技术:介绍药物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等溶剂的特点和应用。
4. 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介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药材鉴别、药品质量检测和处理方法等知识,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识别和鉴定技能。
5. 相关仪器和技术:介绍自动化分离仪、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等设备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相关仪器和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1. 建立有效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并保证教室的安全和舒适。
课堂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供学生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空气清新和温度适宜。
2. 强化互动式教学天然药物化学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和细致,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中快速掌握知识点和应用技能。
3. 注重实践环节天然药物化学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巩固知识点、加深理解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环节,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和操作指导,让学生学以致用,快速掌握操作技能。
4. 多方位评估学生能力天然药物化学不同于其他普通的短期课程,教学周期较长,知识点涉及面广。
因此,必须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多方位的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成绩、论文和报告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反馈课程质量,调整教学方向。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引言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向学生介绍天然药物的基本化学知识和应用。
天然药物化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传授相关知识和培养相关能力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天然药物化学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材选择与更新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需要选择权威、系统、全面的教材,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实验操作视频、理论知识图表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通过课外拓展和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学术讲座、科研项目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更多关于天然药物化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评价方法的创新评价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科学的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备课教案讲稿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实验基础知识•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操作演示与指导•实验报告撰写与成果展示•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01 02 03学习和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验能力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课程内容与安排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1 2 3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讨论等部分实验基础知识0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对象0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03天然药物化学与药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概念实验室安全规范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等。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浪费和污染,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等。
危险化学品的处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等。
实验室安全规范及操作注意事项常用实验仪器与设备使用方法提取设备索氏提取器、超声波提取器、微波提取器等,用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分离设备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鉴定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用于鉴定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性质。
其他辅助设备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离心机等,用于实验过程中的辅助操作。
实验方法与步骤升华法利用某些固体物质在加热时直接气化,冷却后又凝固为固体的性质进行提取,适用于具有升华性的天然药物成分。
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包括薄层色谱、柱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溶剂提取法差异进行提取,常用溶剂包括水、乙醇、甲醇、丙酮等。
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质谱法通过对样品分子离子化并测量其质荷比,从而确定样品的分子式及结构信息。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天然药物化学的应用领域2. 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提取方法:水提、醇提、酸碱提等分离方法: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鉴定方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实践操作法:演示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小组讨论法:探讨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实验设备:进行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操作演示。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实验操作能力。
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课时,实验操作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第9-16课时: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第17-24课时:进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操作,包括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实践。
七、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材:选用《天然药物化学》教材,以及其他相关辅助资料。
2. 实验材料:天然药物样品、提取剂、分离剂、鉴定仪器等。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是有较大影响的。
以下是一些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1.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病例,引导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疾病案例,展示天然药物的起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实验教学:天然药物化学需要学生具备实验操作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可以提供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并加深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思维碰撞。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课堂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例如讨论某种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讨论如何利用天然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等。
小组讨论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相关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动画、实验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线上讲座或在线交流,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视野。
5. 开展实地考察:天然药物化学脱离不了实际的生物资源,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药用植物园、中药材市场等地方,亲身感受和了解天然药物的来源和应用。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加贴近实际,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实际运用并增长见识。
6. 学生自主研究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自主研究和报告,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可以选择研究某一种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制剂的研发与应用等。
JIAO XUE GUAN LI浅谈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和心得陈宣钦,李洪梅,刘 丹,叶瑞绒,张治军(制药工程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中药学,药剂和药物化学相关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1]。
在执业药师考试中,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的内容也占有1/4,在很多985和211院校的药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天然药物化学都属于必考科目。
在有些院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即使天然药物化学不是必考科目,但是在复试中,仍然有很大的可能会加试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学习掌握好天然药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适当应用,对于中药学,药剂和药物化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十分重要,笔者从2015年开始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的课堂和实验教学,下面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结合学生及同行的评价,浅谈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和建议。
一、医学典籍教育与教学密切集合,贯穿整个教学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密切相关。
天然药物化学实际是应用现代的理论和方法解析中药中物质的结构和活性,由此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学讲述的内容基本相同。
中药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宝库,中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
在中药的漫长使用历史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中药著作如《神农本草》《滇南本草》《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等[2-4]。
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注重将这些医学典籍和中药学家的元素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
如在绪论的教学中,突出强调这些医学典籍在我国中药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在天然产物结构类型的教学中,列举代表性药材时,侧重列举这些医学典籍有收录的药材。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增加记忆,另一方面也益于增加学生的专业自信。
二、突出难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难点在第二章内容,即:分离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如果将《天然药物化学》比喻为一本“武功秘籍”,第二章的内容相当于这本“武功秘籍”的总纲,是这门课程的基础,也是难点。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天然药物是指具有药用价值且来源于自然界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天然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天然药物化学知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1. 教学组织方式: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可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实验教学是较容易推广和实施的方法。
因为实验教学是可以对现象进行直接观察与实践的,有助于学生对药物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是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知识的方法。
讨论教学,应当注意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与方式: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是有规律性和有层次性的,可采取分层次、分专题、分解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讲授时,应精选教材内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3.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在现代电子设备日益发达的今天,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文并茂的教材、幻灯片演示等,可以更好地展现药物化学知识的实质,使学生在聆听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图像的形式进行多平面的感受和理解。
二、评估与反馈1. 教学评估:为了提高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质量,评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评估可采取课堂教学观察、文献阅读、实验操作、考试分析等手段,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和完善。
2. 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进行反馈,不仅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科创新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前景和潜力。
为了培养更多的学生投身于该领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应该注重学科创新。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一、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涉及实验操作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天然药物的结构、性质和作用,培养他们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科学精神。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测定药物的理化性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内容繁杂而抽象,很多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天然药物案例,如青蒿素、阿司匹林等,通过讲解这些案例,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来源、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等,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运用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天然药物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理,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他们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效果。
四、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天然药物化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探索和研究的热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课程实践环节的设置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
通过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运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和课程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解和掌握,为培养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天然药化实验教学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了解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基本分析技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验要求(1)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循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二、实验原理1.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溶剂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等方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2.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采用色谱法、沉淀法、萃取法等方法对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
3.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定利用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对分离出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天然药物:黄连、金银花、丹参等。
(2)试剂:甲醇、乙醇、氯仿、乙酸乙酯等。
(3)对照品:生物碱、黄酮、酚酸等。
2. 实验仪器(1)提取设备:超声波提取器、微波提取器等。
(2)分离设备:薄层色谱板、柱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鉴定设备:光谱仪、质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天然药物,加入适宜的溶剂。
(2)采用超声波法或微波法提取一定时间。
(3)滤过,收集滤液。
2.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1)将提取得到的滤液进行薄层色谱分离。
(2)收集目标成分的色谱条带。
3.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定(1)将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进行光谱法、色谱法或质谱法分析。
(2)记录分析数据,确定有效成分的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提取率:计算各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分离效果:观察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评价分离效果。
(3)鉴定结果:记录光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数据。
2. 实验分析(1)分析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
(2)探讨分离方法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价值。
(3)根据鉴定结果,分析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医药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涉及到天然药物的来源、化学成分、药理学效应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传授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最主要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互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天然药物的性质、成分及其药理学效应。
具体方法如下:1. 讲授:讲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多种图表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和药物成分。
2. 讨论:天然药物化学涉及到很多的理论和实践,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能够更好地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安排有针对性的讨论话题,从而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3. 互动: 利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举例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与学生互动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做到因材施教。
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形式。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药物化学的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 独立实验: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按照课程安排进行实验,体验实验操作,认识实际的药物化学现象。
2. 实验报告:让学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加深对实验原理和结果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
建议老师在实验结束后给出篇幅等要求,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报告。
三、课外活动除了课堂和实验教学外,课外活动也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有效补充。
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外活动:1. 实地考察:通过到实际运用天然药物中心,检验数据、现场考察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天然药物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天然药物化学课的课堂教学苏娟单磊柳润辉沈云亨李慧梁张卫东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摘要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笔者根据几年来天然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对此门课程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体会;学习兴趣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教学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
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显得愈加重要。
另外随着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大,让学生充分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知识,拓宽就业领域,显得刻不容缓。
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成为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就近几年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上好第一次课至关重要每门课程的第一节课一般都是讲授总论或者绪论的内容,很可能没有实质性内容只是泛泛而谈,但天然药物化学总论中却包含着非常丰富且重要的内容,即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等方法的介绍,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势必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好。
而如果第一节课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就会对本来就有一定难度的本课程失去兴趣,要想再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就不容易。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以学术讲座的形式来介绍该部分内容,利用大量的相关实例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同时向学生穿插介绍天然药物发展史,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另外还介绍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实例,结合我国中药现代化策略,分析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好机遇和挑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动力和热情。
比如,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上应用天然药物的历史,如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年)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详细记载了用升华法等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而欧洲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提取出了樟脑的纯品。
在讲解“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用途”时,结合发现先导化合物、开发新药,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药物比如青蒿素、紫杉醇等,简略介绍它们的发现过程以及目前的生产应用情况,由此引出“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龙头”这一比喻,此时向学生介绍目前教研室已经拿到临床批文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中药一类新药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紧扣“化合物结构_性质_提取_+分离_结构鉴定”这一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研究主线介绍该新药的发现过程。
同时介绍一些新药申报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座时将科研课题的成果和体会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深造的积极性。
例如,在介绍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时,以笔者从冷杉属植物长苞冷杉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线,该化合物结构确证的文章发表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顶级杂志Organicletters上,同时介绍本学科几个主要的英文期刊如Journalofnaturalproducts、Plantsmedica、Phytochemistry等,鼓励学生课下积极阅读。
天然药物化学总论中的分离方法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且缺乏实验研究经历,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做成直观、生动、形象的课件。
采用虚拟实验,模拟实验全过程。
比如色谱法中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凝胶色收稿日期:2009-09-21。
作者简介:苏娟(1980一),女,江苏泰兴人,硕士,讲师。
从事天然活性产物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工作。
一35—万方数据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动态原理图,多方面阐述其分离原理,将一些复杂原理的变化描绘出来,实现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收到传统教学的语言文字描述和静态的原理示意图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作为本门课程的第一次课,给学生带来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感觉,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本门课的学习状态。
二、教学中灵活采用“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导”得有方就能激发“学”的热情,调动“学”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方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天然药物化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从身边的事例着手,“导”出所要讲述的内容。
例如,在讲述缩合鞣质的概念前,取出预先削好皮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呈深红色的苹果问学生:“为什么苹果表面会呈现出深红色?”学生回答“生锈了”。
此时,导出所谓“锈”的道理,是苹果中一种叫缩合鞣质的成分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后,缩合呈高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红棕色产物所致。
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列举日常生活中缩合鞣质的例子。
以实例“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达到启发教育的目的。
在天然药物的发现过程有很多充满趣味的故事,可以用故事“导”出所要讲述的内容。
例如在讲述香豆素类成分的荧光反应时,可先讲一个故事:“大约在1974年镇江某农村,一棵枯死多年的老柳树上突然长出许多发亮的东西,这棵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当地的老百姓感到很奇怪,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怎么会突然发亮呢?”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边听边思考、寻找着答案。
由该故事“导”出了香豆素类药物——假密环菌甲素的发现过程,并公布其结构式,经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了7位上有羟基的香豆素荧光最强的道理。
以故事“导”具有真实性,起到扣人心弦,引人人胜的效果,更增加了所讲知识的说服力。
在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史时,为突出近代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引入了数据进行对比:“1952—1962年的10年中发现的生物碱为1107个,超过了此前100年的总数950个,而1962。
1972年的lO年中发现的新生物碱为3443个比前10年超出了3倍之多,目前生物碱成分的总数则达到了1万多个”。
在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动态时,为了一36一说明重视对天然药物中极微量成分的研究,引入了美国学者研究美登木的数据:“1972年,他们用10吨的美登木原料,提取分离出6克美登木碱及12种类似物”。
学生听了这些数据后感叹不已,既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突飞猛进感到鼓舞,又深感科研工作的艰巨性,并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常生活中流传着一些和中药有关的俗语,如能恰当地用于课堂,不仅能增加课堂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讲到不同采收季节对中药成分有极大的影响时,就引用“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的俗语,“导”出中药采收季节对所含成分影响的重要性。
三、注重教与学的交流与其它药学课程相比,天然药物化学的一个难点在于它是对已学课程的综合应用。
比如波谱学知识在天然药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涉及到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授课内容上要有主题思想,还要根据教授的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实际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讲课内容、速度和手段,因此必须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很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各论章节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授式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极好的尝试。
以醌类化合物这一章节为例,在学习醌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中的pH梯度萃取法时,教师先给出几个不同结构的醌类化合物,请学生根据这些化合物的特点自行设计提取分离方法。
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总结出酚羟基位置和数目的不同会导致化合物具有不同的酸性这一结论,进而得出可以采用不同浓度的碱液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最后由教师来总结pH梯度萃取法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厌倦和逆反情绪,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比如在苯丙素类这一章节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时,问学生有没有注意发了霉的花生是什么颜色的、(下转第55页)万方数据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5.[2]史小力等.学业受挫折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大学生学业受挫成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4,(4):P371.372..[3]谭凤娥,杨元花.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安全感的影响研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4]徐暾海,徐亢,田树革.中医药大学生学习生活满意感的相关分析[J].药学教育,2009,35(3):58-62.[5]徐芄.科学思维类组的语言结构形式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5.7,81-82.ExplorativeAnalysisofTypicalCharacteristicsofSatisfactionwiththeConditionofStudyandLiving:theSurveyandAnalysisofPsychologyofCollegeStudentsXUPeng,XUTunhail,TIANShuge2,LIQiushil,WANGLul(PsychologicalGuidanceCentre,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1SchoolofTCM,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ring100102,China;2SchoolofTCM,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11,China)Abstract:Clusterstatisticalanalysiswasutilizedtodealwiththe389copiesofthedata,andtypicalcharacteristicindicesofthesatisfactionofthestudentsinthestudent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iththeirstudyandlivingcondition.Theresultsreveal:motivityfromeconomycouldbeoneoftheexteriorindices;focusingoftheirattentionandtheintentoftheirthinkingcouldbetheinteriorindices.Toheightenthesatisfactionwiththestudyexteriorly,educationmustpaysttentiontotheeconomicvalueofstart—upofstudy;atthe¥anletime,trainingofcapabilityoffocusingofattentionandtheintentofthinkingCanstrengthenthesatisfaction耐tllthestudyinteriorly.Conclusionofthisstuaycouldprovideabasisforthevalidityoftheeducationofthestudent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hichwillhelptogainrelativeachievementsthroughelevatethelevelofstudents’learningefficiency.Keywords:Conditionofstudy;Thelearningpsychology;Clusterstatisticalanalysis;Typicalindex(上接第36页)为什么发了霉的花生不能吃,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再由教师给出黄曲霉素的结构、毒理作用,最后给出生活中和黄曲霉素相关的常识,比如免淘米不能免淘、烹调的大豆油必须炒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