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成功培育肉牛新品种-辽育白牛
- 格式:pdf
- 大小:76.32 KB
- 文档页数:1
辽育白牛的肥育饲养韩杰【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年(卷),期】2016(012)002【总页数】1页(P66)【作者】韩杰【作者单位】辽宁省阜蒙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123100【正文语种】中文辽育白牛是以夏洛莱牛为父本,以辽宁本地区的黄牛为母本进行杂交,并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品种。
辽育白牛耐粗饲,容易育肥,肉质鲜嫩,是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肉牛新品种。
辽育白牛肥育期全程为90~120d。
辽育白牛肥育以秋季最好,其次为春和冬季节。
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充分利用饲草饲料的多样化,进行合理的搭配,既要求有适当容积和采食量,还需要保证质和量的满足。
辽育白牛的日粮一般由粗饲料和精料两部分构成,喂养辽育白牛的日粮中,精粗饲料的结构一定要合理,随着辽育白牛肥育期的推进,日粮中精粗料的比例也要有所变化:初期粗饲料占70%,精饲料占30%;中期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70%;末期:粗饲料占10%,精饲料占90%。
将肥育牛日粮组成的各种饲料,按比例全部混合,掺匀后投喂。
辽育白牛应做到定时饲喂,少给勤给,晚间最后一次给料量要大一些,因为晚间辽育白牛也会采食,可以提高肥育效果。
满足肥育牛饮水的需要,采用自由饮水的方法最为适宜。
但是,冬季北方寒冷,自由饮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只能定时饮水,但要保证每天至少饮水3次,水温最好不低于10~20℃。
保证辽育白肥育牛的生活环境卫生。
新引进的辽育白肥育牛的圈舍要做到栏舍内外严格清扫,喷洒药液消毒和杀虫灭鼠等处理。
水槽与食槽要冲刷干净,要在牛床上铺上新的垫草。
辽育白肉牛肥育期间应进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对辽育白牛给予刷拭,每日1~2次,从头到尾,先背腰,后股部和四肢,要求反复进行刷拭。
辽育白牛肥育的后备牛,要逐头进行检疫,同时要做好传染病疫苗注射工作,防止牛与牛间的疫病相互传播,给饲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辽育白牛与5品种(杂种)肉牛屠宰性能对比试验报告李静;刘怀野;祁茂彬【摘要】为了测试辽育白牛的屠宰性能,并与辽宁地区其他主要品种(杂种)肉牛进行比较,辽宁省牛育种中心开展了屠宰试验.试验测得辽育白牛的主要屠宰性能指标为:育肥12个月、育肥16个月时屠宰,宰前活重分别为(561.8±82.1)kg和(664.8±30.5)kg;胴体重分别为(328.9±41.6)kg和(396±20.7)kg;净肉重分别为(278.05±36.7)kg和(339.2±21.9)kg;优质切块重分别为(180.8±23.6)kg和(215.7±15.6)kg;高档牛肉重分别为(50.2±7.4)kg和(58.1±6.7)kg;屠宰率分别为58.6%±1.7%和59.6%±1.4%;胴体产肉率分别为84.5%4±1.2%和85.6%±1.4%;净肉率分别为49.5%±1.1%和50.9%±1.8%,优质肉率分别为65.4%±1.4%和63.6%±1.3%;眼肌面积分别为(78±11.2)cm2和(96.4±8.8)cm2;背膘厚分别为(O.65±0.2)cm和(0.73±0.3)cm.结果表明,和其他品种(杂种)肉牛相比,辽育白牛具有较高的屠宰性能指标,并且遗传性能稳定,具备较高的种用价值.【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辽育白牛;屠宰性能指标;屠宰试验【作者】李静;刘怀野;祁茂彬【作者单位】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辽宁,沈阳,110001;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4辽育白牛是辽宁省组织育种基点县的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以夏洛莱牛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级进杂交后,采用开放式育种体系,坚持档案组群,在第4代的杂交群中选择优秀个体进行横交和有计划选育,培育出的适宜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牛新品种。
后再进行药浴。
4.4 坚持定期检查坚持防重于治的思想,在挤奶前抽检隐性乳房炎。
平时也要注重乳房炎监控,按照牛群健康情况制定相对合适的时间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如有阳性,需立即隔离治疗。
坚决及时淘汰牛群中长期 LMT 阳性患牛,避免病牛成为感染源。
参考文献[1] 张兆玲.规模化养殖场(1500头)奶牛乳房炎预防和治疗[J].兽医导刊,2016,(16):175.[2] 娄华,龚信良,梁雷智.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9):34-36.摘 要:肉牛高效繁殖技术及疫病防治技术直接影响到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牛生产体系中实行肉牛高效繁殖和疫病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肉牛;防治技术;疫病1 辽育白牛高效防治技术由于辽育白牛具有耐粗饲、体型大、生长速度快、产肉多、繁殖性能优、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因此我市从2006年开始就大量开始引进并在全市大力推广用辽育白牛为父本在当地牛群内开展杂交利用。
主要采取人工授精、诱导发情等技术提高受胎率和繁殖率。
(1)采用的是孕激素和前列腺素(PG)综合法,如果将孕激素短期处理与前列腺素结合起来,效果优于二者单独处理,即先用孕激素处理9~10d或5~7d,结束前1~2d注射前列腺素若在结束孕激素处理当天注射前列腺素,出现发情的时间较晚,同期程度较差,无论采用什么处理方式,处理结束时,配合使用孕促性腺激素(PmsG)可提高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采用前列腺素处理时,可在注射之前2d先注射PmsG,这样可使发情时间提前且较集中,在前列腺素处理后,输精前5~6h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0~200µg,可在注射前列腺素之后28~48h,再注射雌二醇200~500µg以提高受胎率,同期发情处理结束后,注意观察母牛的发情表现并进行输精,若发情时间集中,可不做发情鉴定,进行定时输精。
采用定时输精,一般是在孕激素处理结束后的第二、第三、第四两天各输精1次,前列腺素处理后,在第三、第四或第四、第五两天各输精1次,也可在最适时间输精1次。
肉用型牛新品种——辽育白牛的培育刘怀野;何永涛;杨广林;祁茂彬;李静;金双勇;王宝东【摘要】辽育白牛是以夏洛来牛为父本,以辽宁本地黄牛为母本级进杂交后,形成含夏洛来牛93.75%、本地牛6.25%血统,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牛新群体.初生重平均:公犊43.6 kg,母犊40.3 kg.成年体重:种公牛平均1 084 kg,母牛平均为497 kg,其BPI(肉用指数)分别为7.3和3.9 kg/cm,达到肉用型牛BPI标准.目前育种基础群共有辽育白母牛4 200余头,核心群共有1 100余头,制冻精种公牛9头.辽育白牛共8个家系.外貌整齐,遗传性能稳定,具有生长快、产肉多、耐粗饲、繁殖力良好等优点.【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0(036)002【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辽育白牛;肉用型;新牛品种;培育【作者】刘怀野;何永涛;杨广林;祁茂彬;李静;金双勇;王宝东【作者单位】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辽宁,沈阳,110001;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沈阳,110032;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3.2辽育白牛是我省几代畜牧科技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努力,培育成功的肉牛新品种,具有遗传稳定,外貌一致,对东北自然环境适应力强,耐粗饲,体型大、增重快和繁殖性能优良等特点,深受广大养牛户喜爱。
现将辽育白牛的培育历程报告如下:1 育种方案1.1 育种组织与实施机构辽宁省畜牧兽医局为牵头单位,与新品种牛育种区的3个市5个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共同构成新品种牛选育工作的领导机构。
辽育白牛培育的实施单位为辽宁省牛育种中心,参加单位有昌图、黑山、开原、凤城和宽甸五个育种基点县的畜牧技术推广站。
辽育白牛是由辽宁省畜牧科技工作者通过对夏洛莱牛进行研究,与当地地区所养殖的母牛进行杂交所形成的新型牛品种。
在经过长期培育后,现代辽育白成年牛的体重以及生长与夏洛莱牛相对较为接近,而且肉质也十分鲜美,为当地养殖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帮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辽育白牛养殖当中。
辽育白牛育肥技术要点主要就是针对白牛的生长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营养,促使白牛养殖生长发育保持健康。
一、辽育白牛的特性1、外貌特征辽育白牛全身颜色以白色为主,蹄角部位颜色为蜡色。
成年白牛体型较大,肌肉含量相对较多。
一般情况下,白公牛额头部位宽且平直,头顶部位存在大量长毛,成年白公牛的头角呈现出锥形,背部肉质肥膘纯厚,尾巴长度保持中等,与母牛存在一定差异性。
母白牛头部较为方正,头角部位呈现出细而圆,颈部位置出现大量的垂毛。
相对于公母牛而言,白母牛体重相对较轻,且公牛犊与母牛犊生长年龄超出6月以上时,体重会多出30kg 左右;在成年后,公白牛与母白牛之间的体重要多出50kg左右。
2、生产性能随着辽宁地区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辽育白牛养殖场数量逐渐增加,主要在于辽育白牛具备高生产性能,适应能力强,饲料吸收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具有良好的育肥效果,为当地人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在养殖期间内,辽育白牛在生长6月后,需要持续育肥12个月,成年屠宰时的白牛的体重会超过580kg,其中净肉率达到58%,肉质占比量也相对较高。
此外,在白牛持续育肥期间内,每日增重率可以超出1.1k。
辽育白牛的肉质颜色为樱桃白色,肉质十分鲜嫩,口味柔软,蛋白质较多,脂肪以及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具备较强的繁殖性能,性成熟时间相对较长,母牛发情周期超出了15天以上,发情时间24h以上。
母牛在产后也会发情,发情时间将会达到2个月以上。
二、白牛犊育肥要点1、犊牛分娩前养殖人员需要在犊牛分娩前做好牛舍消毒管理工作,及时对牛舍表面的污物进行全面清除,及时换上干净的垫草。
如果在冬季环境下,由于辽宁地区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垫草铺垫厚度要高。
辽育白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辽育白牛是以夏洛莱牛为父本、以辽宁本地黄牛为母本进行杂交的牛,最终选育的新品种含有夏洛莱牛血统93.75%,本地黄牛血统6.25%。
辽育白牛全身被毛呈现白色或者草白色,母牛颈部平直,公牛颈部隆起,肌肉较为丰满,大多数品种有角,少数无角,体质结实。
辽育白牛性情较为温顺,耐粗饲,抗逆性较强,可抵御-30 ℃的温度,肉质较为细嫩等;母牛的繁殖率可达84.1%,增重效果较好,饲养的成本较低。
培育辽育白牛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对夏洛莱牛的引入,其具有较高的种用价值,可以改变种公牛依靠进口的局面,促进肉牛的产业化发展;可以采用标准化的育肥方法,生产优质的牛肉,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为了推进辽育白牛规模化生产,使肉牛养殖场获取更高的养殖效益,本文对辽育白牛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1 辽育白牛母牛饲养管理技术1.1 育成母牛处于犊牛断奶至繁殖配种阶段的母牛为育成母牛(7~16 月龄),此阶段是母牛发育、体重增长较快的时期,为了增强育成母牛的体质,要给其提供含有优质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等的日粮,粗饲料应先经过粗加工后再投入饲喂,每天适当补饲2~3 kg的精料,保证其有充足的阳光和运动量,给其提供清洁的饮水。
1.2 初次发情配种处于青年期的母牛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配种,母牛的初次配种时间为性成熟(14~16 月龄)之后,体成熟(3~5 岁)之前,当母牛有周期性的发情表现时可进行适当配种,避免初配过早发生难产、过迟产犊较少,掌握合适的配种时间,可以更好地利用母牛的繁殖率。
母牛的发情期一般为1~2 d,发情周期为19~23 d,饲养人员应根据母牛的行为、外阴变化等来判断发情情况。
母牛发情时,一般会有兴奋、尿频、采食量下降、嗅闻其他母牛的外阴部、爬跨等行为,阴户肿大、柔软、继而肿胀消退、出现皱纹。
母牛发情期间,要做好观察工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适时配种,以提高配种率。
1.3 妊娠母牛母牛配种成功后就进入妊娠期,此期间要保证胎儿正常生长,规避引起流产的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