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成形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87
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技术
当今工业面临着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很多科学家都在寻求更快更准确的
技术,以满足工业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焊接技术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领域,单面焊接双面
成形焊接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单面焊接双面成形焊接技术的原理是,在材料的一面进行焊接,将另一面形成成形焊。
焊接双面成形焊接工序和单面焊接相似,主要区别是在进行焊接时,外层焊缝要比内部焊
缝更加准确和紧密,以确保所得到的焊件质量符合专业用途的要求。
单面焊接双面成形焊接的主要步骤有:选择焊接的材料类型;将材料连接,使在焊接
前所有后处理接口都位于所需的焊接工艺要求位置;焊接前进行焊接缝洞的预处理;进行
单面焊接;进行热处理;焊接后的机械加工;焊接后的清理等。
单面焊接双面成形焊接技术有很多优点,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焊接产品的生产
时间,缩短焊接管线的长度,提高结构连接强度,消除焊缝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焊缝的
界面强度和耐久性能等。
单面焊接,双面成形焊接技术是一种相当精密的技术,操作这项技术时要求技术工人
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配套的焊接设备具有更大的精度和更高的可靠性。
总而言之,单面焊接双面成形焊接技术是一种技术较为复杂的技术,它的准确性要求
很高,是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
它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
在未来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汽车成形工艺(一)汽车成形工艺引言汽车成形工艺是指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技术对汽车外部形状进行加工和成型的过程。
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外观质量、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汽车成形工艺的几种常见方式和技术。
压力成形工艺•压力成形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汽车成形工艺方式。
•压力成形工艺可以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受力和变形来实现汽车外部形状的加工和成型。
•压力成形工艺包括冲压、锻造和拉伸等不同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和工艺流程。
焊接成形工艺•焊接成形工艺是另一种常见的汽车成形工艺方式。
•焊接成形工艺可以通过焊接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来实现汽车外部形状的加工和成型。
•焊接成形工艺包括电弧焊接、激光焊接和气体保护焊接等,每种方式具有独特的焊接能力和适用范围。
喷涂成形工艺•喷涂成形工艺是汽车成形工艺的重要环节。
•喷涂成形工艺可以通过涂覆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涂料来实现汽车外部形状的加工和成型。
•喷涂成形工艺包括喷漆、电镀和喷砂等不同方式,每种方式在实现外部形状的同时也能提升汽车的防腐能力和表面质量。
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关键的汽车成形工艺方式。
•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对汽车外部构件进行加热和冷却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从而实现汽车外部形状的加工和成型。
•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回火和退火等方式,每种方式具有不同的加热和冷却条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外部构件。
结论汽车成形工艺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汽车的外观质量、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压力成形、焊接成形、喷涂成形和热处理是汽车成形工艺的几种常见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能力和适用范围。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成形工艺将不断创新和提升,为汽车制造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近些年来焊接快速成形技术在制造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与发展,焊接快速成形技术具有灵活高效且低成本的特点,但是在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为了提高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效率与质量,解决焊接快速成形技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确定焊接快速成形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前言:焊接快速成形技术是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下发展出来的,快速成形技术也可以称为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是利用综合机械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控制技术、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技术等等一系列先进的科学制造技术进行直接生产形成三维的零件和样件的增材制造技术。
在现在已经开发的快速成形技术中,可以直接使用的技术主要还是应用在激光或者焊接的成形技术上。
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在制造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探讨。
1.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概念与发展1.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与概念焊接快速成形技术是通过计算机CAD进行三维模型设计,进行一系列的模型近似处理,在对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得到二维的层面数据,利用不同的焊接方法进行逐层的成形叠加处理,最终得到成形的实体零件的增材制造技术。
焊接快速成形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生产制造的成本低、生产制造的效率高、生产制造灵活多变不受限制、生产制造的零件质量性能好,得以受到了制造业的广泛应用。
1.焊接快速成形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焊接技术存在很多问题,为解决大锻件锻造困难与拼接焊接结构性能差等问题,德国钢铁制造公司利用埋弧自动焊技术与整体堆焊的方式来制造出全焊缝金属组成的大型压力容器,这种制作方法被称为成形焊接。
在20世纪80年代焊接成形技术的精密度还比较差,美国公司大力开发研究成形熔化技术,制造了近似成形精密零件的技术与设备。
单⾯焊双⾯成型操作技术详解。
摘要:在焊接某些压⼒容器时,要求焊接接头完全焊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焊件结构的限制,经常会出现咬边、焊瘤现象。
本⽂通过详细阐述单⾯焊双⾯成形技术的运⽤,使这⼀焊接难题得到了解决,有效提⾼了焊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及可靠性。
1单⾯焊双⾯成形操作法简介单⾯焊双⾯成形操作法是采⽤普通焊条,以特殊的操作⽅法,在坡⼝背⾯没有任何辅助措施的条件下,在坡⼝的正⾯进⾏焊接,焊后保证坡⼝的正、反⾯都能得到均匀整齐、成形良好,符合质量要求的焊缝的焊接操作⽅法。
它是⼿⼯电弧焊中难度较⼤的⼀种操作技术,适⽤于⽆法从背⾯清除焊根并重新进⾏焊接的重要焊件。
2单⾯焊双⾯成形操作法的适⽤范围这种操作法主要适⽤于有板状对接接头、管状对接接头、骑座式管板接头,按接头位置不同可进⾏平焊、⽴焊、横焊和仰焊等位置焊接。
3单⾯焊双⾯成形操作法的技术特点单⾯焊双⾯成形焊接⽅法⼀般⽤于 V 形坡⼝对接焊,适⽤于容器壳体板状对接焊,⼩直径容器环缝及管道对接焊,容器接管的管板焊接。
单⾯焊双⾯成形在焊接⽅法上与⼀般的平、⽴、横、仰焊有所不同,但操作要点和要求基本⼀致,焊缝内不应出现⽓孔、夹渣、根部应均匀焊透,背⾯不应有焊瘤和凹陷等。
4单⾯焊双⾯成形操作要点和操作实例下⾯以板厚 12 mm 的 V 形坡⼝对接平焊为例,进⼀步阐述单⾯焊双⾯成形的焊接⽅法。
1、试板装配尺⼨坡⼝⾓度(60°)装配间隙:始焊端3.2mm;终焊端4.0mm。
钝边:1-2mm;反变形:3°;错边量:≤0.5mm。
2、焊接⼯艺参数3、焊接要点平焊时,由于焊件处在俯焊位置,与其它焊接位置相⽐操作较容易,它是板状其它各种位置、管状试件各种位置焊接操作的基础。
但是,平焊位置打底焊时,熔孔不易观察和控制,在电弧吹⼒和熔化⾦属的重⼒作⽤下,使焊道背⾯易产⽣超⾼或焊瘤等缺陷。
打底焊要注意以下⼏点:(1)控制引弧位置。
打底层从试板左端定位焊缝的始焊处开始引弧,电弧引燃后,稍作停顿预热,然后横向摆动向右施焊,待电弧到达定位焊缝右侧前沿时,将焊条下压并稍作停顿,以便形成熔孔。
管道点焊成型工艺流程
原材料开卷:首先,将原材料(如钢板或带钢)进行开卷。
平整:对原材料进行平整处理。
端部剪切及焊接:对原材料的端部进行剪切,并进行焊接。
活套:将原材料通过活套进行处理。
成形:将原材料通过成形机进行成形。
点焊:在成形后的管坯上进行点焊。
内外焊珠去除:去除点焊后的内外焊珠。
预校正:对去除焊珠后的管坯进行预校正。
感应热处理:对预校正后的管坯进行感应热处理。
定径及校直:对热处理后的管坯进行定径和校直。
涡流检测:对定径和校直后的管坯进行涡流检测。
切断:对检测合格的管坯进行切断。
水压检查:对切断后的管坯进行水压检查。
酸洗:对水压检查合格的管坯进行酸洗。
最终检查:对酸洗后的管坯进行最终检查。
包装:对检查合格的管坯进行包装。
材料的焊接成形工艺技术简介焊接成形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连接起来的一种工艺,是制造业中常用的一项技术。
材料的焊接成形工艺技术涉及到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焊接过程中的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从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以及焊接过程控制三个方面介绍材料的焊接成形工艺技术。
焊接方法焊接方法是材料焊接成形工艺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焊接方式的不同,焊接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熔化焊接方法:包括气焊、电弧焊、等离子焊、激光焊等,其中电弧焊是最常用的熔化焊接方法之一,适用于焊接大多数金属材料。
2.压力焊接方法:包括冷压焊、热压焊、爆炸焊等,适用于焊接接触面积较大的材料。
3.环境焊接方法:包括紧固焊、携带焊、搅拌摩擦焊等,适用于焊接需要在特殊环境下进行的材料。
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焊接接头的形状、生产效率、设备成本等因素。
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是指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和调节的一些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常见的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几个关键的工艺参数。
1.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电弧焊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焊接过程中的热量输入量,对焊接金属的熔化和熔池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高的焊接电流会导致熔池过大,焊接接头过热,从而影响焊接质量;过低的焊接电流则会导致焊缝不够熔合,焊接接头强度不够。
2.焊接电压:焊接电压是电弧焊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焊接电弧的稳定性和熔池的形成。
适当的焊接电压可以使焊接接头均匀熔化,得到理想的焊缝形态;过高或过低的焊接电压会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
3.焊接速度:焊接速度是焊接工艺中决定焊接时间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和凝固组织的形成。
过快的焊接速度会导致焊点不充实,焊缝出现气孔、裂纹等缺陷;过慢的焊接速度则会导致焊接过热,产生过多的热应力。
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的熔点、导热性等特性,合理调节这些焊接工艺参数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
12 mmQ235A钢板对接平焊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记录作者:焊接0501 黄献聪一、焊接设备采用北京时代WS-400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两用焊机。
二、焊接材料采用株洲湘江电焊条有限公司生产的湘江牌J422焊条。
打底焊焊条直径为3.2mm,填充及盖面焊的焊条直径为4.0mm。
三、焊前准备1、坡口采用V形坡口,具体如下图所示,坡口采用CG1-30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加工完成。
2、将钢板坡口面及其两侧20~30 mm范围内的油、锈、氧化皮等杂质清理干净至露出金属光泽。
3、用锉刀锉钝边,钝边约为1~2mm。
4、点焊组对两钢板,装配间隙3~5 mm,组装时后焊端的间隙应比起焊端的间隙大约2 mm,错装配错边量≤0.5 mm。
在钢板两端头进行点焊,焊点长度8~10 mm,点焊参数具体见焊接工艺参数。
5、点焊好后对钢板预置反变形,反变形量约为3~5°。
四、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层次焊条牌号焊条直径(mm)焊接电流(A)电源种类/极性点焊 J422 3.2 95 直流反接打底层 J422 3.2 90 直流反接填充层 J422 4.0 163 直流反接盖面层 J422 4.0 150 直流反接五、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1、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对钢板坡口钝边、装配间隙及装配错边量要求极高,因此焊前应认真做好钝边打磨,严格控制装配间隙与装配错边量,不可马虎。
2、电流应事先在试弧板上调整好,不可直接在试板上调整试焊。
3、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板对接平焊时,焊件呈水平固定悬空位置,熔滴受重力作用影响,同时,由于熔渣的超前流动,影响操作者视线,熔孔不容易观察,从而容易产生烧穿、焊瘤、未焊透和夹渣等缺陷。
视技术熟练程度,打底焊可采用灭弧法或连弧法。
灭弧法相对连弧法较灵活,对焊接工艺参数和装配质量要求相对较低。
灭弧法是依靠电弧时燃时灭的时间长短来控制熔池的温度,此方法相对较容易掌握。
采用灭弧法时,要注意控制灭弧的频率及控制熔孔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