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6
健康养殖·防控畜牧业环境 2021.0456摘 要:当前,无抗养殖面临的问题包括养殖环境恶劣、饲料质量问题等。
本文分析了抗生素替代品在蛋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进展,探讨当前抗生素替代研究中的问题与进展。
关键词:抗生素替代品;蛋鸡疾病防控;应用研究;进展1 前言当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无抗养殖受到了高度重视,寻找抗生素替代品在蛋鸡疾病的防控上面起着重要作用。
2 抗生素替代品在蛋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进展2.1 中草药添加剂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其有效的活性成分有苷类、多糖类、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等等,一些中草药具有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显示,为蛋鸡应用中草药提取物,可以促进其免疫器官发育,刺激体内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提高蛋鸡的免疫功能。
复方中草药的主要组成包括黄芪、砂仁等,有研究显示,在蛋鸡饲料中添加益生菌、黄芪多糖和合生元之后,蛋鸡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提升,另外,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具有杀菌、抑菌、抗病毒作用,如党参、黄芩、金银花、白术等等。
近年来,关于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中草药的类型多种多样,成分复杂,关于中草药的应用机理研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加之受到制作工艺、原材料因素的影响,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细菌污染难以从源头上进行把控。
2.2 有机酸在有机酸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延胡索酸和丁酸,来源广泛,对于蛋鸡的疾病预防效果非常好,其价格低廉。
在蛋鸡养殖中应用有机酸,可以改变肉制品的风味,降低蛋鸡胃肠道PH值,提高蛋鸡体内蛋白酶的活性,并刺激体内代谢,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利用率,有助于蛋鸡的生长和发育。
在蛋鸡养殖中广泛使用有机酸,可以保障饲料卫生,抑制有害物的繁殖和滋生,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和抗菌能力。
2.3 益生元益生元是在2004年诞生,目前,已经在养殖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益生元可以提升肠道有益菌活性,将其转化为对蛋鸡生长发育有益的配料,常见的益生元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壳聚糖、聚木糖、甘露寡糖等,应用益生元,能够降低蛋鸡体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并且具有调节肝脏的作用,提高蛋鸡细胞中巨噬细胞的免疫能力和吞噬功能。
浅谈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的应用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分别探讨了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现状、抗生素的问题,以及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和益生菌与抗生素的对比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影响益生菌替代抗生素效果的因素。
最后在展望了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前景,探讨了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提高畜禽养殖业生产效率和动物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益生菌,抗生素,畜禽养殖,应用研究,进展,对比研究,效果因素,前景,发展趋势,未来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了抗药性细菌的产生,不仅影响了畜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开始探索益生菌作为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潜力。
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能够促进畜禽的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与抗生素相比,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具有更加安全、环保、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势。
替代抗生素成为当前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探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可以为改善畜禽生产环境、提高畜禽生长速度、减少抗生素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深入研究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可行性以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必要的。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从而寻求一种替代抗生素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现状、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存在的问题、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以及益生菌与抗生素的对比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揭示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表现,并探讨影响益生菌替代抗生素效果的因素,为推动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乳酸菌中草药合生元的研究进展吕学贤黄兴国(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抗生素因为对养殖安全及食品安全的影响,在饲料上的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都是替代抗生素用于饲料生产的绿色添加剂。
由中草药和乳酸杆菌制成的合生元除了能够提高乳酸杆菌促生长、提高免疫的功效之外,还可以发挥中草药的药效,治疗动物疾病,改善动物健康状况,将在绿色、生态、健康养殖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乳酸菌;中草药;绿色添加剂;健康养殖绿色养殖已成为当今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抗生素在饲料上的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寻找饲用抗生素合适的替代品是当今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
微生态制剂被公认为是饲用抗生素的最佳替代产品,其中乳酸菌作为肠道内的优势菌群,与之相关的微生态制剂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在消化道中出现和定植的时间对动物的生长性能和抵抗力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乳酸菌具有营养要求高、增值缓慢等特点,需要生长促进剂来增强其定植和生长效果。
中草药在我国资源丰富,其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效果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中草药除具有促进生长、预防疾病外,还能够与乳酸菌协同作用,提高乳酸菌的定植速度,是一种优秀的乳酸菌生长促进剂。
因此科学家们近年在研究中草药和乳酸菌的协同作用规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研究进展。
1.益生元中草药中草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
研究发现:中药含生物碱、多糖、苷类、挥发油、鞣质和有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抗菌物质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作用,提高机体抗病力。
多糖具有促进胸腺反应,刺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干扰素的诱生等作用;苷类能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促进抗体抗原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生物碱能明显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刺激巨噬细胞吞噬;有机酸调节胃肠内的pH,防止有害细菌繁殖和提高酶的活性,达到防病治病作用。
此外,中药还含有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未知生长调节因子和色素,促进动物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发挥。
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与扩散研究进展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与扩散研究进展引言: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畜禽养殖环境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抑制了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提高了养殖效益。
然而,这种方式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直接的问题之一就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与扩散。
本文旨在探讨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程度、机制以及其在环境中的扩散方式,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
第一部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与来源1.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定义与种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中的一类基因,它们能够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性。
常见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包括β-内酰胺酶基因(β-lactamases)、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acycline resistance genes)、氨基糖苷抗性基因(aminoglycoside resistance genes)等。
2.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养殖环境中的主要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包括抗生素残留、抗生素使用以及复合肥料等。
抗生素残留是指畜禽养殖环境中使用抗生素后残留在饲料、水源、畜禽排泄物等介质中。
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不仅增加了抗生素残留的风险,还促进了抗生素抗性菌株的产生。
同时,抗生素使用还导致大量敏感细菌在病原微生物的压力下转化为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菌株,通过基因水平传递,将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到环境中。
第二部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程度与影响因素1. 污染程度及分布畜禽养殖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程度呈现出高度复杂性。
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养殖场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养殖场周边土壤中β-内酰胺酶基因的含量可能高于内陆地区。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土壤和水环境中的分布比在植物和动物体内更广泛。
2. 影响因素养殖场规模、养殖方式、抗生素使用方式、环境因素等均会对畜禽养殖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程度产生影响。
穿心莲提取物对常见鸡源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钟敏(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江西赣州341400)文章编号:1004-2342(2023)04-0023-03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A促生长类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在预防动物疾病和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发挥了极其显著的作用。
但国内外关于抗生素的大量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容易导致耐药菌株产生,扰乱机体微生态平衡,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给疫病防治带来困难,同时抗生素在畜体和环境中残留将导致人类肝肾损害、引发过敏反应甚至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一系列安全隐患[1]。
随着物质生活丰富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对畜禽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安全、无污染的优质畜禽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
因此,国家对药残的规定越来越严格,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干预。
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规定,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并对相关管理政策作出调整,其中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此前已生产、进口的相应兽药产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此外,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此前已经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由此可见,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大势已去,无抗养殖势在必行,必须积极寻求绿色、安全的促生长剂应用到饲料中,替代抗生素使用。
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因含有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抑菌或杀菌活性,在维护动物肠道健康、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是良好的抗生素替代品[2]。
穿心莲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资源丰富,其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内酯和黄酮类。
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自抗生素被批准用作饲料添加剂后,为畜牧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普及应用,其副作用也逐渐突出,(1)破坏畜禽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干扰畜禽免疫系统,特别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局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降低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影响畜禽健康,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残留,直接威胁人的健康;(3)通过抗生素耐药性的交互遗传和交叉传播,干扰手术后病人和传染病感染人群的治疗,提高治疗用药的剂量,间接威胁人的健康。
由于饲用抗生素的上述问题,早在1992年瑞士就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欧盟1999年1月起通过立法禁止抗生素作促生长剂使用,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尽量不使用抗生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开发其替代产品。
近年来,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主要有益生素(微生物制剂)、寡糖(化学益生素)、抗菌肽、中草药、糖萜素、酶制剂和酸化剂等。
1.益生素又称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主要是肠球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益生素可在消化道内增殖,产生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内pH值下降,并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黏膜的附着与繁殖,平衡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
益生素与消化道菌群之间存在生存和繁殖的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繁殖以及在消化道内的定居和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代谢产物。
益生素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另外,许多益生素具有抑制消化道内氨及其他腐败物质生成的作用。
益生素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目前国内用量较大的有乳酸杆菌、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
产品有单一菌种的剂型,大多数是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剂型。
益生素主要用于幼龄动物,现在研制了专门用于养禽业的益生素。
用于禽类,可防止腹泻,提高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1中国报告大厅日前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称,中国养殖业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领域,超过国内抗生素消费总量的一半。
20xx年国内抗生素总产量为2万吨,国内消费量约8万吨,其中,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抗生素就高达9.7万吨,约占54%。
此报告称,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
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
在中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那么:(1)中国饲料企业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对于不同畜禽饲料、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怎样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点,添加成本多高饲料企业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评价如何(2)中国不同规模生猪、肉鸡、蛋鸡、奶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主要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评价如何(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现状及市场前景怎样(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表现如何本报告选取了不同区域和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养殖企业、抗生素生产商、经销商、专家学者等为调研对象,全面调研了国内饲料厂及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特点,并对饲料厂及养殖场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场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主要结论包括:(1)饲料企业所用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大致在30-35亿元,其中,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的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广谱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在25-30亿元。
摘要:由于抗生素在养殖业的大量使用所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寻求安全无毒的抗生素替代产品变得日益重要。
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代替抗生素应用到畜禽养殖中,可有效抑制畜禽肠道有害微生物,改善畜禽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直接影响畜禽产品品质。
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植物提取物包括茶树油、止痢草、肉桂油和大蒜素的优点,为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茶树油;止痢草;肉桂油;大蒜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肉制品在饮食中的比率不断增加,为满足人们的需求,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越来越多。
但是,这种养殖模式也带来了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抗生素一度被应用在生产上的许多环节,它在消灭病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例如致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在畜禽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破坏机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易使致病菌产生交叉感染等等。
因此寻求安全、毒副作用少的抗生素替代产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植物提取物是常见的抗生素替代产品,它具有天然性、多种功效性、无抗药性,并且能够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畜禽产品品质。
1 茶树油对畜禽机体的影响茶树油是一种从澳大利亚本土植物互叶白千层的枝叶经蒸气蒸馏得到的芳香精油,其主要由萜烯烃组成,包括单萜烯、倍半萜烯及其相关的醇。
由于其较好的抗菌效果,近年来被应用到广泛的领域。
我国从1993年起在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先后成功引进。
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茶树油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育肥猪的料重比,增加育肥猪肝脏、肾脏指数,改善猪肉品质[1]。
同时茶树油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避免断奶仔猪发生腹泻。
在家禽养殖上,茶树油可以提高饲养前期肉鸡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在饲养后期可改善肉鸡小肠绒毛状态,提高胰脏消化酶活性[2]。
还可增加肉鸡脾脏和胸腺的相对重量,增加盲肠内容物中乳酸菌菌落的数量,增加小肠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小肠丙二醛含量,从而促进肉鸡的生产性能[3]。
2019年第12期(总第217期)鸡养殖中抗生素替代品的应用探讨王振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鲁家沟畜牧兽医站,743000)中图分类号:S853.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12-0114-01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绿色无公害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首要选择。
鸡肉作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肉类之一,鸡肉本身的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鸡养殖场作为鸡肉原产地,一般会选择使用大量抗生素来维持鸡身体健康,减少有害病菌对鸡的影响,提高鸡生长速度,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大量的抗生素会影响食物链顶端一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保证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本文根据当前鸡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抗生素的替代品,生产健康、无公害、高质量鸡肉,保证人类食品安全。
关键词:鸡养殖业;抗生素;替代品鸡养殖过程中大量喂养高含量抗生素的鸡饲料,会导致鸡肠道中有害细菌产生耐药性,当这些具有耐药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体内,会造成人体菌群结构紊乱,影响人体健康。
寻找鸡养殖中抗生素的替代品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意识,经过科研人员的研究发现:益生菌、益生元、酶制剂、中草药制剂及植物提取物等成分能够有效代替抗生素,积极优化和创新鸡饲料配比成分,对于鸡养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抗生素替代品在鸡养殖中应用前景广阔,值得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研究与探讨。
寵1鸡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诗鸡饲料的转化率是养殖业中最高的一种,料重比能专够达到2:1,为保证鸡的生产和出栏情况,最大程度提高题经济效益,养殖场会重点关注疾病预防工作,雏鸡出壳24论小时之内就会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鸡饲料中会配比一定迷比例的抗生素确保鸡健康成长,稳定增重。
一些不良商家为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超出抗生素使用标准,达到极端提高鸡生长速度以及保证鸡“健康”成长的目的,导致鸡肠道和体内残留大量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等容易导致敏感人群产生过敏反应的抗生素。
抗菌肽抗菌活性评价及应用研究进展李洪宇1,2,刘扬科1,2,何涛1,2,郭柑彤1*,吴玉臣3,陈华丽4(1.中农颖泰林州生物科园有限公司,河南林州456550;2.农业农村部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林州456550;3.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46;4.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摘要:抗菌肽属先天性免疫物质,抗菌活性较为广泛,其不同于抗生素,作用机制独特,不易产生耐药性,在目前全球抗生素耐药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是有望代替抗生素的理想添加剂。
文章对抗菌肽抗菌活性评价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抗菌肽;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养殖业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084(2022)03-0018-04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Evaluation and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LI Hongyu 1,2,LIU Yangke 1,2,HE Tao 1,2,GUO Gantong 1*,WU Yuchen 3,CHEN Huali 4(1.Linzhou Sinagri Yingtai Bio-peptide Co.,Ltd.,Linzhou 456550,Henan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Feed Antibioties Replacement Technolog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Linzhou 456550,Henan China;3.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Zhengzhou 450046,China;4.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00Sichuan China)Abstract:Antimicrobial peptides are innate immune substances with wid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Differentfrom antibiotics,they have a uniqu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are not easy to produce drug resistanc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minent problem of global antibiotic resistance,it is expected to be an ideal additive to replace antibiotics.The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ntibacterial pepti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industry were expounded.Key words:antimicrobial peptide;antibacterial activity;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breeding industry收稿日期:2022-03-07作者简介:李洪宇(1987—),男,河南商丘人,畜牧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饲用抗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