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教案__《分子和原子》

  • 格式:doc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2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水的蒸发、凝结和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三: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五:教具准备

200 mL容量瓶、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温度计、浓氨水、酒精、水、酚酞、黄豆、小米、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分子及其特点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

[演示]将蔗糖溶于水。

[提问]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

[回答]水变甜了,说明蔗糖并没有消失。

分子及其特点

[分析]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

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

[图片展示]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象显微镜下C60分子的图象

1. 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析]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

[实验]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图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

(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B中溶液仍为无色。

[提问]为什么(3)中A烧杯变红呢?

[回答]氨水使酚酞变红。

[提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氨长“脚”“跑”A中去了?

[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

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

现象:A组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

B组中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上升快,冷水中则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

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

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讨论]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不同状态水分子的排列

[结论]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分析]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1.收获季节,一进入四会、广宁、德庆的橘园,就可以闻到柑橘的香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还可再分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

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1.A 2.D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性,并且可以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八:分子及其特点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