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上市公司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对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频发,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与问题(一)现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包括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规定等。
这些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详细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信息。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问题1.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部分上市公司为追求业绩或避免退市等目的,进行财务操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 披露内容不完整。
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避重就轻,未能充分、完整地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
3. 披露不及时。
部分上市公司在发生重大事件时,未能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导致信息滞后。
4. 监管力度不够。
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管职能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和不足,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得以逃避监管。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公司管理层有机会进行财务操纵等行为。
(二)会计准则和制度存在缺陷部分会计准则和制度存在缺陷和漏洞,为部分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不足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管职能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和不足,同时执法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得以逃避监管和处罚。
四、解决对策与建议(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止管理层进行财务操纵等行为。
(二)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填补漏洞和缺陷,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研究目录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二、概念界定 (1)(一)会计信息 (1)(二)会计信息失真 (1)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2)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2)(一)法制方面的影响 (2)(二)上市公司内在原因的影响 (3)(三)客观条件的影响 (5)五、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措施 (6)(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6)(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8)(三)综合治理会计环境强化外部控制 (10)六、结语 (10)(一)结论 (10)(二)展望 (11)参考文献 (12)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效力,削弱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效,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所以,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保障市场经济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财务管理及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的见解,对国内外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市场经济与会计诚信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在目前加强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存在的问题,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净化环境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具体提出了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综合治理会计环境强化外部控制的解决措施。
全文主要按照三个部分内容来展开。
第一部分,对国内外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以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分析。
第二部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第三部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对策Abstract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especially the small investors.It will weaken the government's macro-control effect and the efficacy of marke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s a result,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Therefore,researches about how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how to prevent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ithin the maximum range have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protect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all stakeholders and proceeding of market economic reforms.In this paper,first,the author used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evious views about distortion cause analysis of listed companies’financial information und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s guidelines,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ccounting occupational ethics and integrit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After that,the author combined market economy and fiscal integrity to raise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intensifying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morals.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re offer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Besides combination of rule by law and rule by virtue,self-discipline and heteronomy, purify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the author also proposed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ystem and accounting team building as solutions.This paper contains there parts.The first part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ccounting occupational ethics and integrit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Second part analyzed the causes of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The third part offered the solutions.Keywords:Listed company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olution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近年来,会计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摘要:证券市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随着我国证劵市场的发展,一系列问题也相继涌现,其中一个典型的并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就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文章就会计失真问题,揭露其现状,寻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进而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息失真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74-02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操纵利润企业操纵利润的常用手法是虚计收入、少计成本、提前确认收入或滞后确认成本的方法来虚增利润或通过相反的操作手法来虚减利润,或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二)调节资产上市公司通过会计造假来调节资产的手法通常有:通过对虚拟的并不存在的资产作虚假的资产评估来虚增企业资产和通过加速折旧、隐瞒债权的方法虚减资产等。
(三)偷逃税金有的上市公司受利益驱动,为了减少应纳的所得税,采取各种手段使税金核算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一)外部1.摘牌制度。
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而摘牌,上市公司宁愿在帐务处理上玩弄花招而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也不愿连续三年亏损被摘牌。
2.法律监督不力,惩罚力度不够。
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太小。
对于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小于造假的预期收益,造假者就会产生“博弈”的冲动。
3.政府行为的不规范。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调控通过市场以间接方式进行,但由于利益的驱动,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左右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决策,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会计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应上交税收的资金,人为夸大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造成国家统计数据与地方统计数据相差悬殊,对虚假的会计信息听之任之。
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对策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评阅教师___ _ 职称___20**年6月2日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题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对策(任务起止日期20** 年 3 月1 日至20**年6月25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院长(系主任)年月日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应当通过上网,查阅相关书籍,对具体公司进行调查等方式了解上市公司信息加工、披露现状,分析上市公司在信息生产、披露等方面所存在的信息失真的情况,并深入探讨造成上市公司信息失真的各方面原因,如制度原因、经济原因等。
最后,结合会计理论与实践,针对上市公司信息失真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设计(论文)任务要求:1、毕业论文资料调研。
要围绕选题搜集、阅读有关中英文文献资料。
同时,在实习单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根据论文资料撰写不少于2000字论文综述,文献综述中须引用的中外文资料不少于12篇。
2、撰写毕业论文大纲和详细提纲。
论文提纲应分为几个部分或几个层次。
写明论文的中心、重点、主要观点、结论等。
3、撰写开题报告,并及时交由指导教师审定开题报告。
4、撰写论文,反复修改。
写作过程中要继续搜集、补充资料,写作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能力。
文章的文字要简洁、通顺、流畅、无错别字。
凡引用文字、数据注明出处。
以期达到学校要求的规范论文格式及内容要求。
正文一般不少于1.2万字。
5、译文原文其内容必须与自己研究的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在译文正文第一页(居左)说明出处,并附原文。
译文原文不少于20000字外文印刷符号。
6、根据论文的内容写一份300字左右的中文论文内容提要,并将其翻为英文译文作为英文摘要。
7、将论文按规定格式打印定稿,递交指导教师。
8、按统一要求进行答辩准备。
9、毕业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由指导教师指定):.[1]吴涛.试论国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之构建[J].中国农业会计,2007.7[2]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张经强,周虹.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7.7[4]樊行健,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J].会计研究.2005.2[5]郜林平,李根旺.将公司治理机制引入国有资产管理之研究[J].会计之友,2008.6[6]财政部会计司考察团.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J].会计研究,2007.9[7]辛茂荀,内部会计控制实务, [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11[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9]郜林平,李根旺.将公司治理机制引入国有资产管理之研究[J].会计之友,2008.6[10]国有企业监事会考察团.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监管体制[J].国有资产管理,2008.3 [11]朱锦余,赵如兰,陈红.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2008.1 [12]王会金,会计信息失真与假账鉴别[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3]会计信息与会计监督检查编写组. 会计信息与会计监督检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同组设计者及分工:无。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影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虚假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仅会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还会严重地损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尤为严重。
本文拟对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动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2013年4月12日,华锐风电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北京证监局称,经查,该公司部分业务单据、相关数据、财务记录失实,导致2011年度利润虚增。
4月20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公司经自查发现,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
经核实,公司2011年度净利润多报了1.77亿元,其净利润差异比例达到-21.7%。
虚假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并影响到资本市场效率,成为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重要问题。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不但会扭曲证券资本市场的资金筹集和资源调配功能,而且严重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危害广大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技术性失真和违法性失真。
技术性失真主要是由会计人员工作失误或业务能力有限造成的,它可以通过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得以纠正,一般影响小、后果轻。
违法性失真,即会计信息造假,主要是由会计信息制造者通过操纵会计信息以便从中牟利,其舞弊手段很难被发现,结果往往误导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决策,所造成的危害极大,也是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利益是最为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动力。
1.投资方利益推动。
投资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我国公开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投机行为盛行,投资者只关心股票价格的升降,对会计信息真假缺乏研究,造成市场对虚假信息的大量需求,形成“虚假会计信息-大量需求-提供更多的虚假信息”的怪圈。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190-03摘要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与公司有着利害关系的各方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
因此,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危害了全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对策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一)会计信息概述会计信息是由“会计提供的有助于经济管理与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与之有关的其他经济信息”。
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是市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是“企业外部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发展潜力、前景的主要依据,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行为”,能使政府,债权人,投资者、职工与工会、企业的客户及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
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会计信息的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是对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的记录。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据调查,92.9%的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的质量是不满意,从投资者的角度折射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严重问题。
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尚有待加强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在四月才发布,而其反映的却是上年的财务情况,这样以来,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几个月有可能公司已经发生的很大甚至质的变化。
上年的会计信息有可能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使其作出错误的决策,这会对其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选择性披露动机强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上市公司以集团利益为重,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驱使下,失去了理性,走上惟利是图的道路,选择企业的好的方面进行披露,而对公司的不利信息进行隐藏或者以另外的角度加以披露,这也会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误导。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息失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现状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完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但近几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屡禁不止,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根据2011年我国财政部于对外公布的全国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一号)
显示,大部分企业较好地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较为规范,会计信息质量逐步提高。
但仍存在永鼎股份、东风电子等多家公司,利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等手段,为公众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因此,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是国家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
上市公司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载体,对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至关重要。
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债权人则通过会计信息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债务偿还能力,以便做出是否为企业发放贷款或贷款多少的决策。
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企业的真实情况,将会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了解和判断,导致其做出错误的决策,以至于蒙受巨大的利益损失。
2.影响上市公司自身利益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一旦被曝光,一方面会使公司的商业形象大打折扣,失去利益相关者对其的信任,致使投资者不再进行投资、债权人也不再为其提供贷款,从而使得上市公司融资困难。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会受到证监会的严厉处罚,将面临巨额罚金甚至法律制裁,这会严重制约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
3.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会计信息是连接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纽带,真实和公允的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健康运作的重要前提。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会使证券市场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扰乱了证券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削弱和扭曲了证券市场资金筹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阻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
我国的证券市场较之美英等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无疑会制约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4.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离不开对经济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而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影响国民收入、税收收入等指标的真实可靠性,为国家制定发展计划和公关调控政策带来错误依据,从而会有计划与实际情况向背离、行业地区与之间资金流向混乱的现象发生,甚至会使国家经济蒙受巨大的损失。
三、治理对策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力度
目前,我国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交易、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管手段不够成熟、监管力度不够。
这不仅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也无形中助长了造假的歪风。
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实务及会计信息披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对虚假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发挥监管制度的效用,并使社会舆论更多地参与到监督中来,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管作用,以便威慑造假者。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些法规虽已成体系,但各项法规、制度之间缺乏衔接,极易引起使用混乱,导致漏洞的出现。
如《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关联方的描述就与深沪交所股票上市规则所提出的界定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为防止某些有人别有用心的利用这种漏洞,在确立我国的会计立法模式要综合考虑各项法规制度应相互衔接、一致,以便充分发挥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作用。
2.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体系
在社会上人们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会计信息可靠性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功能,提高会计信息监管效率,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当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估所观察的情况及所搜集的证据,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精神,秉持“有弊推定”的原则,以便最大程度的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二是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明确对违法事务所和个人的民事责任,发挥威慑效应,以提高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从而减少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
三是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及结果进行抽查,并对抽查结果予以公示,惩罚不合规者,从而杜绝违法现象的发生。
3.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但可以协调各部门的经营管理,还可以防止工作差错或舞弊事件的发生。
因此,公司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此外,上市公司还应注重对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上市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一号)[j].财政监督,2011(26).
[2]陈定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d].2006.
[3]徐振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相关问题及对策
[j].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