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构筑流行音乐——周杰伦“中国风”歌曲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140.04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风歌曲菊花台赏析
《菊花台》是中国流行音乐人男歌手周杰伦演唱的一首中国风歌曲,当我们赏析这首歌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在讲一个故事。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中国风歌曲《菊花台》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风歌曲《菊花台》乐曲赏析
整首歌都充满了入戏的情感,感伤而动人。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悲伤的语调,咬词清楚,和以前周杰伦的风格截然不同,很适合整个影片风格。
张艺谋导演听到这首歌都觉得特别感动,连连夸赞周杰伦是个很有音乐才华的年轻人。
总之这首歌曲很好听,很有中国古典文化的感觉。
该mv是周杰伦亲自担任编剧和导演,于2006年10月18日正式首映,周杰伦透露他导演的思路恰恰是向张艺谋致敬,在拍‘电影时周杰伦抓住机会张艺谋偷学了很多东西,因为很少有机会可以站在这种大导演的旁边看他每一个环节是怎样工作的,张艺谋导演很大方,没遮遮掩掩不给周杰伦看。
拍《菊花台》周杰伦也用了跟菊花台有关的场景。
MV中,周杰伦在一片湖面上弹古筝的镜头让人十分难忘,拍摄这个镜头时,要配合到电影里的画面,同时还要一个人在湖面上和倒影成双的感觉,为了这个感觉,工作人员连夜不睡觉搭建了这个场景。
此外自己为了让弹古筝的镜头更加逼真,还特地“恶补”了一阵古筝。
中国风歌曲《菊花台》的创作背景
在继2005年的贺岁片《霍元甲》现场之后,周杰伦再次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量身订做了片尾曲。
这首歌曲的灵感正是来自于《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因为让周杰伦感动的戏份几乎都发生在菊花台上面,而周杰伦写《菊花台》大概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周杰伦的中国风音乐《叶蕙美》里的《东风破》《十一月的萧邦》里的《发如雪》《依然范特西》里的《千里之外》、《菊花台》《我很忙》里的《青花瓷》《魔杰座》里的《兰亭序》《跨时代》里的《烟花易冷》以上才是真正算得上是中国风的曲目。
周杰伦在《叶惠美》中推出的作品《东风破》,是第一首完完全全符合“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6大标准的中国风歌曲。
歌曲全方位的带出古色古香的中国味道,周杰伦的歌声奠定了中国风歌曲的基本唱法,方文山也对中国风歌词的古意新填奠定了他的坚实基础。
到周杰伦为止,中国风的曲风风格才基本成型——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歌曲中带一些古典词句的其实并不能算是中国风歌曲,只有符合“三古三新”6大标准的歌曲才能叫中国风歌曲。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在当代的中国流行乐坛仍被证明是正确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流行乐坛在真正意义上确立起来后,经过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潮,后又进入以邓丽君为代表的台湾情歌阶段,在八十年代末流行音乐的元素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结合后刮起了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西北风”音乐,使国人注意到,只有将自己独特的民族元素呈现出来才能在当代乐坛取得一席之地。
90年代末流行乐坛出现多元化发展,各种形式不同,内容迥异的歌曲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新歌、新人层出不穷。
2000年,在这种形式下周杰伦作为一名新人开始展露头脚。
2000年《娘子》初次表现周杰伦曲风的与众不同,把当时的人们听的目瞪口呆,2001年《双截棍》,2002《龙拳》那种一呼百应,号召大众树立起自己是中国人的思想再次引起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强烈反映。
由此,周杰伦便在广大青少年心目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在他7年的歌曲创作中,逐步确立起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风”音乐,并一直延续这种音乐形式的创作。
浅析周杰伦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之美浅析周杰伦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之美身居流行与时尚的大学校园,时刻被学生们对流行元素的敏锐触角拨动。
但是,深入了解之后,却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许多流行元素,比如流行音乐,还处在一种较为盲目的追随或者较为肤浅的理解状态中。
于是,如何引导他们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流行音乐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就成为老师的一种使命。
多年来,本人一直对周杰伦的音乐情有独钟,越了解越觉得有责任宣传和引导学生来深入了解他的音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和历史修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有很重要的帮助意义。
周杰伦,中国台湾华语流行歌手、著名音乐人。
他是2000年后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创作歌手。
他突破原有亚洲音乐的主题、形式,融合多元的音乐素材,创造出多变的歌曲风格,尤以融合中西式曲风的嘻哈或节奏蓝调最为著名。
值得一提的是,他将流行音乐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以独特创新的方式,开创了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
他的出现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长年停滞不前的局面,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
其音乐风格呈现出多元化风格特点,西洋音乐的时尚与伸展,古典音乐的委婉与伤感,在其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歌词之美提到周杰伦的音乐,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便是词作者方文山,他的词作是周杰伦中国风音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他具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诗经》、唐诗、宋词等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极为深入,才能驾轻就熟的穿梭于各种优美深情的词藻之间,游刃有余地堆砌出唯美动人的佳词绝句。
1.离别之凄美离别的惆怅,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抒怀的情绪之一。
如《东风破》,歌词开篇便以离愁为序:"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这段歌词来源于宋朝文人苏轼的《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窗前自鬓头奄奄门后人未走月圆寂寞旧地重游夜半清醒泪烛火空留 ......琵琶一曲东风破枫染红尘谁看透篱笆古道曾走荒烟漫草年头分飞后"方文山吸收其情感内涵,改编成歌词,而周杰伦的音乐诠释更是准确到位,使整首音乐浑然一体,情景交融,使人顿感时光流转,伊人不在,感怀伤逝,动人至深。
鉴赏一:一盏离愁伶仃伫立正在窗口,我正在门后装作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苏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边难进喉,你走之后酒热回想思念瘦,水向东流光怎黱偷,花开就一次老练我却错过,谁正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正在墙上剥落瞧见小时分,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守候你没听过,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瞧透,竹篱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离都很沉默。
——《东方破》鉴赏二:狼牙月伊人枯槁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灰尘是非,缘字诀几番循环,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握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想皎洁,爱正在月光下完满,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守候朽迈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铜镜映天真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作陪。
——《发如雪》正在这首歌词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典故,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首,朝如青丝暮成雪”,苏轼《江城子》《江神子》(雄之夫人王氏先卒,味此词,盖悼亡也)十年生逝世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苍凉。
纵使相遇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妆扮,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以及“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恋爱誓词。
感慨就像是正在瞧一幅感动了千年的水墨画,一切都是淡泊素雅,不需修饰的,但却能正在瞬间,穿透了内心。
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分析以烟花易冷菊花台为例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分析——以《烟花易冷》《菊花台》为例周杰伦作为华语乐坛的重要人物,其创作的中国风歌曲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演唱技巧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本文将以《烟花易冷》和《菊花台》为例,深入分析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
一、艺术特征(一)歌词意境深远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歌词往往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深远的意境。
以《烟花易冷》为例,“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繁华落尽、命运无常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悲欢离合。
而《菊花台》中“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通过对菊花凋零和人物心情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怨的氛围。
(二)旋律悠扬动人周杰伦在旋律创作上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
《烟花易冷》的旋律起伏较大,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尤其是副歌部分,高音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
《菊花台》的旋律则相对较为平缓,以抒情为主,旋律线条优美流畅,让人听后回味无穷。
(三)编曲丰富多样在编曲方面,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常常运用传统乐器如古筝、二胡、笛子等,与现代乐器如吉他、鼓、贝斯等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氛围。
在《烟花易冷》中,二胡的运用增添了歌曲的凄凉之感;而《菊花台》中的古筝则为歌曲增添了一份古典的优雅。
(四)文化内涵深厚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烟花易冷》的故事背景取材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典故,歌曲中所传达的爱情观和命运观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相契合。
《菊花台》则以“菊花”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离别的感伤,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爱情的崇尚和对离别之情的细腻描绘。
二、演唱技巧(一)气息控制在演唱《烟花易冷》和《菊花台》这样情感丰富、旋律起伏较大的歌曲时,气息的控制至关重要。
传统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再现——以《稻香》歌曲的分析为例摘要:传统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
本文选取了中国著名歌手周杰伦的一首歌曲《稻香》进行分析,探讨其中传统音乐元素的再现。
通过对该歌曲的旋律、词曲、乐器运用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传统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再现方式与作用,并反思了这种跨界创作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音乐元素,流行音乐,特征,融合,再现,跨界创作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音乐跨界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流行音乐作为市场主流的文化形态之一,广受年轻人的喜爱。
而传统音乐,作为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的体现,也对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音乐创作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本文选取了中国著名歌手周杰伦的一首歌曲《稻香》进行分析,探讨其中传统音乐元素的特征、融合、创新、再现、方式与作用,并反思这种跨界的意义。
一、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1、音乐元素方面流行音乐注重独特的节奏、鲜明的个性、简单的旋律和易记的歌词,吸引着广大年轻群体。
而中国传统音乐强调的是音色、节拍、调性和旋律、表现方式等,尤其是在弦乐和打击乐器质感丰富的声音效果上面,吸引着广大传统爱好者和民族文化保护者。
如今,这些特征已经被演唱者和音乐制作人融合在一起,流行音乐的个性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质感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
2、文化内涵方面中国传统音乐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涵盖着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多个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除此之外,传统音乐的演奏和表演,还包含了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艺术修养,如各种丰富的舞蹈、习俗、故事、草木等等。
而流行音乐则更注重流行文化的潮流和时尚元素,充分反映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两种音乐,从文化内涵上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信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承价值。
3、传承方式方面中国传统音乐始于古代的宫廷和庙堂,代表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并被誉为中国文化中的珍品。
以流行音乐回归传统文化―从叙事观点分析周杰伦的歌曲从叙事的观点来分析周杰伦所演唱歌曲。
叙事主题。
叙事语言。
以流行音乐回归传统文化―从叙事观点分析周杰伦的歌曲。
论文关键词:周杰伦,歌曲叙事意象,叙事主题,叙事语言长期以来,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稍纵即逝的快餐式文化,难有深刻的内涵,所以它在音乐领域并不曾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但是,它作为当代最为普遍流行的音乐形式,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所追捧,对社会的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觑。
因此,当下流行乐坛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一批歌手掀起的“中国风”对寻找、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流行音乐作为回归传统文化的力量在两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是以流行音乐作为工具,用它的创作与传播对背离传统文化而产生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与文化现状提出抗议,另一是某些音乐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展现,通过传统文化自身独特的魅力赢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度认同、热爱与追随。
从叙事的观点来分析周杰伦所演唱歌曲,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歌曲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非常注重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叙事意象意象作为一个生命力极强的诗学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周杰伦演唱的歌曲中跳动着多个鲜活的自然意象(菊花、稻香、芭蕉等)和蕴含丰厚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炊烟、阁楼等)。
以《青花瓷》为例,瓷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使西方认识中国的一个特殊名词。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工艺、书法、绘画的精髓。
青花瓷以其稳定的色泽,明净素雅的画面成为瓷器中的珍品。
歌曲中的青花、檀香、烟雨、锦鲤、汉隶、宋体等对青花瓷的描绘完全展现出了青瓷洗尽铅华、古朴典雅的那种“自顾自美丽”。
再加上古筝叮咚,牙板清扬,琵琶淙淙和周杰伦柔情而古朴的唱腔,构成了一阕佳作。
《东风破》中孤灯、圆月、烛火、酒、水东流、古道、荒烟等意象音乐论文,很容易令人想起《相见欢》或《天净沙秋思》等诗词,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深化了歌曲的内涵,而且重复渲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
“中国风”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解读在改革开放之初,大量外国文化涌入国内,对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需要我们以辩证的角度看待。
而音乐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变得举步维艰,传统形式的流行歌曲市场发展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以周杰伦、胡彦斌等创作型歌手,将流行音乐歌曲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得流行歌曲更加具备中国化气息,而这种“中国风”气息在流行歌曲歌词中表现的尤为突,为我国的流行音乐市场打造了一场“中国风”盛宴。
但是,由于部分流行歌曲创作者缺乏专业性、受到流行歌曲商业化的影响,“中国风”流行歌曲歌词开始出现语言失范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风”流行歌曲出现的年代、本质以及消费群体解决了其在歌词创作中需要采用现代歌词创作手法与古典文化之间的结合,以满足当代流行音乐消费人群的审美需求、时尚心态,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如五月天的《孙悟空》,将中国的典故人物与现代实物连接在一起,“八戒”的“手机”不通,“悟净”通过“植发”治好了秃头。
如《如果我是梁山伯》的歌词表达形式将原本经典的凄美爱情故事完全被结构到现代,从现代人的角度审视梁祝爱情故事。
又如《雨下一整晚》中讲述了主人公在现代与旧时代、最终又回到现代的前世今生爱情故事。
《东风破》中“实践怎么偷”,带有了现代年轻人的调侃味。
2与传统文化之前的关系“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歌词创作与歌词的表现形式上,绝大部分都体现出了非常强的文化张力,在歌词创作中将中国优秀、经典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了物质、精神、文明、制度文化等等,通过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音乐表现手法的融合,给予了流行音乐以全新阐释。
首先,“中国风”歌词吸取了古典诗词创作的特点,结合古典诗词情感丰富、内涵丰厚以及语言简练的方式,引用古典诗歌演绎现阶段青年人的离合悲欢。
如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运用的唐诗宋词意境,给人以清新自然、迥然一新、优雅动人以及具备古典韵味与文化内涵的听觉与心灵感受。
挖掘周杰伦中国风歌曲里的传统文化
余凤
【期刊名称】《新一代:理论版》
【年(卷),期】2018(000)013
【摘要】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增强民族自信心,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运用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分别向他们介绍了琵琶、古诗词、武术、瓷器、书法和汉服等传统文化知识.
【总页数】1页(P212-212)
【作者】余凤
【作者单位】乐山市五通桥中学,四川乐山614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
【相关文献】
1.中国风流行歌曲对古诗词意蕴的传承-以费玉清、周杰伦等演唱的歌曲为例 [J], 程春萍
2.试析周杰伦歌曲中“中国风”与“R & B”的完美融合 [J], 袁硕
3.在传统文化中构筑流行音乐——周杰伦"中国风"歌曲解读 [J], 王永慧
4.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为例 [J], 王呈章
5.周杰伦"中国风"流行歌曲创作手法探究 [J], 段晓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