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学习课后复习卷3(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9.47 KB
- 文档页数:3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学习课后复习卷2《琵琶行》练习一、语言表达专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B .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C .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 D .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后退 解析:选C C 项,暂:忽然,一下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铁骑突出..刀枪鸣 B .门前冷落..鞍马稀 C .整顿..衣裳起敛容 D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解析:选B A 项,突出:古义为“突然爆发出”,今义为“超出一般,冲出”;B 项,冷落: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冷清,不热闹”的意思;C 项,整顿:古义为“整理”,今义为“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D 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初为.《霓裳》后《六幺》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B.⎩⎪⎨⎪⎧①转徙于.江湖间②渔樵于.江渚之上 C.⎩⎪⎨⎪⎧ ①听其.音②吾其.还也 D.⎩⎪⎨⎪⎧ ①歌以.赠之②引以.为流觞曲水解析:选B A 项,①动词,弹奏;②介词,替。
B 项,均为介词,在。
C 项,①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②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D 项,①连词,来;②介词,把。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2)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3)《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5.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下面这首诗的前两句已经被描绘成一幅画,请依据后两句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一幅可感的画面。
六安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语文自测试卷(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03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
这种疾病并非2003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
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
没有现成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冶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
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但体温一般超过38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
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而“非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
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
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各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
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
它可以在体外存活3-6小时。
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
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1米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
“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通常为3-5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10-14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
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
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的。
万有引力与航天复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关于对开普勒第三定律3 2 aT=k的理解,正确的是( )A.T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B.k是一个与中心天体无关的常量C.该定律既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a1,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a2,周期为T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3121aT=3222aT2..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大球体.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2R的小球体,并在空腔中心放置一质量为m的质点,则大球体的剩余部分对该质点的万有引力大小为(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A.G2MmRB.0 C.4G2MmRD.G22MmR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A.34gRGπB.234gR GπC.gRGD.2gR G4.某一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测得该探测器运动的周期为T,则火星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是一个常数)( )A.ρ=kTB.ρ=kT C.ρ=2kTD.ρ=kT25.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颗恒星的直径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
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观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12:3:2m m=。
则可知()A.1m、2m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 B.1m、2m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C.1m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 5 LD.2m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6.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dR+B.1dR-C.2()R dR-D.2()RR d-7.如图所示,A为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物体,B为一轨道在赤道平面内的实验卫星,C为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C和实验卫星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3:1,两卫星的环绕方向相同,那么关于A、B、C的说法正确的是:A.B、C两颗卫星所受地球万有引力之比为1:9B.B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大于地面上随地球自转物体A的角速度C.同一物体在B卫星中对支持物的压力比在C卫星中小.D.B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可看到9次日出.8.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设想以地心为圆心,在半径为r处开凿一圆形隧道,在隧道内有一小球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对隧道内外壁的压力为零,如图所示。
六安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氛(fēn)围作揖(yī)百舸(gě)玉玦(jué)骨髓(gǔ shuǐ)B. 颓圮(pǐ)漫溯(sù)阙(quē)秦嗔(chēng)目给(jǐ)予C. 仆(pū)倒忸怩(ní)遒劲(jìn)参乘(shèng)彳亍(chìChù)D. 攒(cuán射菲(fěi)薄拊(fǔ)心载(zài)重彷(páng)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劲”是多音字,应根据其意思、用法来记忆。
题干“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关键词“全部正确”。
A项,髓suǐB项,嗔chēnC项,劲jìng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寥廓萧瑟安详黯然山青水秀桀骜不驯B. 榆阴磅礴典押拜谒短小精捍星辉斑斓C. 凄婉逶迤浸渍遏止旁征博引意气风发D. 叱咤浮躁屠戮忤逆陨身不恤博闻强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青——清。
意思是形容风景优美。
六安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氛(fēn)围作揖(yī)百舸(gě)玉玦(jué)骨髓(gǔ shuǐ)B. 颓圮(pǐ)漫溯(sù)阙(quē)秦嗔(chēng)目给(jǐ)予C. 仆(pū)倒忸怩(ní)遒劲(jìn)参乘(shèng)彳亍(chìChù)D. 攒(cuán射菲(fěi)薄拊(fǔ)心载(zài)重彷(páng)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劲”是多音字,应根据其意思、用法来记忆。
题干“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关键词“全部正确”。
A项,髓suǐB项,嗔chēnC项,劲jìng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寥廓萧瑟安详黯然山青水秀桀骜不驯B. 榆阴磅礴典押拜谒短小精捍星辉斑斓C. 凄婉逶迤浸渍遏止旁征博引意气风发D. 叱咤浮躁屠戮忤逆陨身不恤博闻强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青——清。
意思是形容风景优美。
六安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网课测试(3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载客/刊载中肯/中饱私囊辟邪/开天辟地B . 着笔/着手绿色/绿林好汉拗口/脾气很拗C . 里弄/弄鬼强迫/强词夺理角度/群雄角逐D . 兽槛/门槛单帮/单枪匹马落枕/落花流水2. (2分) (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 . 为此,她从一双破棉鞋里拿出了她所有的积畜——一百五十元。
C . 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谜。
D . 杨龟山是程灏、程颐两兄弟的门徙,是“二程之学”的正宗滴传。
3. (2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期末) 下列各项中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项王身被十余创被:动词,遭受。
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文中是拭擦的意思。
B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动词,爱护。
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
C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动词,推究。
毛血日益哀日:一天天地。
D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
如会同,端章甫端:戴着礼帽。
4. (2分)(2020·江苏模拟) 下面四副对联,对应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②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③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④王业偏安,叹息北征将士精忠报国,伤心南渡君臣A . 司马迁诸葛亮辛弃疾项羽B . 文天祥康有为李清照项羽C . 文天祥康有为辛弃疾岳飞D . 司马迁诸葛亮李清照岳飞5. (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贾政望子成龙,宝玉却无心仕途经济。
高一物理课后复习卷必修1第四章及平抛运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倾角37θ=o 的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当0t =时,滑块以初速度010m/s v =沿斜面向上运动。
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g 取10m/s 2,sin37=0.6o ,cos37=0.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1s t =时,滑块速度减为零,然后静止在斜面上C .2s t =时,滑块恰好又回到出发点D .3s t =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4m/s2.AB 是固定在空中的光滑水平横杆,一质量为M 的物块穿在杆AB 上,物块通过细线悬吊着一质量为m 的小球.现用沿杆的恒力F 拉物块使物块、小球一起(保持相对静止)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杆对物块的支持力为MgB .细线上的拉力为sin mg θ C .()tan F M m g θ=+ D .物块和小球的加速度为sin g θ3.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 A =3N ,G B =4N ,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 N ,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A.5 N和2 N B.5 N和6 NC.1 N和2 N D.3 N和4 N4.如图所示,一光滑球体静止于夹角为θ的支架ABC内,现以B为轴,让整个支架缓慢的顺时针旋转,直至支架BC部分水平.设BC部分对球体的作用力为F,则整个过程中()A.F可能一直减小B.F可能一直增大C.F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F可能先增大后减小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f m.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A.35mf B.34mf C.mf D.32mf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F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B .当52F mg μ=时,A 的加速度为13g μ C .当3F mg μ>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g μ 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矩形,其长边与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 点,现在有三条光滑轨道a 、b 、c ,它们的上端位于圆周上,下端在矩形的底边,三轨道都经过切点O ,现在让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轨道先后放置),则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 )A .t a >t b >t cB .t a <t b <t cC .t a =t b =t cD .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 点以速度v 平抛一小球经t 1时间落到斜面上B 点处,若在A 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 水平抛出,经t 2落到斜面上的C 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B :AC =" 4" :1B .t 1 :t 2=" 4" :1C .AB :AC = 2:1D .t 1:t 2=:1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一个物体,O 点的正下方A 处有一垂直于纸面的光滑细杆,OA 为橡皮筋的自然长度。
杜甫诗练习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去紫台连朔漠 C.⎩⎪⎨⎪⎧ 巫山巫峡气萧.森无边落木萧.萧下 D.⎩⎪⎨⎪⎧ 塞上风云接.地阴接.天莲叶无穷碧 解析:选D A 项,独自/只,仅仅。
B 项,数词/副词,一旦。
C 项,萧索、萧条/拟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
D 项,均为“连接”之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年..多病独登台 B .万里..悲秋常作客 C .塞上..风云接地阴 D .分明怨恨..曲中论 解析:选D A 项,“百年”古义指到了晚年,今义指一百年。
B 项,“万里”古义指诗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今义指距离十分遥远。
C 项,“塞上”古义指夔州的山,今义指长城以北的地区。
D 项,“怨恨”指不满与仇恨的情绪,古今意义相同。
3.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选C C 项,应为:千载/琵琶/作/胡语。
4.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A .①④③②B .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解析:选B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
综合起来看,B项最恰当。
5.根据语意,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
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圆周运动复习卷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荡秋千是儿童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孩的加速度方向是图中的:A.a方向B.b方向C.c方向D.d方向2.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球A的线速度必定等于球B的线速度B.球A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C.球A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3.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线悬挂在O点,在O点正下方12l处有一光滑的钉子O',把小球拉到与O'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Q,摆线被钉子拦住,如图所示.将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第一次通过最低点P时,则().A.小球速率突然减小B.小球加速度保持不变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减小D.摆线上的张力保持不变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板上放一个物体,使水平板和物体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b 为水平直径,cd 为竖直直径,在运动过程中木板始终保持水平,物块相对木板始终静止,则:A .物块始终受到三个力作用B .只有在a 、b 、c 、d 四点,物块受到合外力才指向圆心C .从a 到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D .从b 到a ,物块处于超重状态5.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 上,杆随转轴O 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某时刻杆对球的作用力为F ,方向恰好与杆垂直,此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tanθ=g/(ω2L)B .sinθ=ω2L/gC .θ=0D .F=mg/cosθ6.如图,在电动机转轮上距轴O 为r 处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电机启动后,球以角速度ω绕O 轴匀速转动,则电机对地面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之差为( )A .2m r ωB .22m r ωC .22mg m r ω+D .222mg m r ω+7.如图所示,圆盘的圆心为O ,转轴O 1O 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转轴O 1 O 2通过O 点与盘面垂直,B 、D 两点在通过O 点的水平线上,AC ⊥BD 。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延期开学期间辅导作业专题卷(一)(基础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 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运筹帷幄迫在眉睫按部就班众志成城B.建言献策千钧一发循规蹈矩同仇敌忾C.运筹帷幄千钧一发按部就班同仇敌忾D.建言献策迫在眉睫循规蹈矩众志成城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废除。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学习课后复习卷3蜀道难练习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以手抚膺坐长叹C.剑阁峥嵘而崔嵬 D.所守或匪亲解析:选D D项,“匪”通“非”,不是。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危:危险B.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C.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把守解析:选A A项,危: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朝.避猛虎C.砯.崖转石万壑雷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解析:选C C项,名词作动词,冲击。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青泥何.盘盘。
B.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①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②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D.①危乎.高哉!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解析:选D A项,何:①疑问代词,什么;②副词,多么。
B项,之: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
C项,与:①介词,跟,和;②连词,和。
D项,乎:语气助词,无实义。
5.参照下面的例句,再仿写一个句子。
李白潇洒而飘逸,在蜀道、飞瀑、美酒、明月之间情寄山水,他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
答:解析:例句从内容上看:选取某位古代诗人,先写他的风格特点,再抓住他诗歌中的四个典型意象,最后以他的诗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
从句式看:采用“某某……,在……,他的诗是……”的格式。
从修辞看:用的是比喻手法。
参考答案:(示例一)王昌龄豪放而悲壮,在黄沙、雪峰、烽火、弓刀之境胸怀家国,他的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
(示例二)杜甫慷慨而忧愤,在急风、落叶、孤舟、浊酒之中心系黎民,他的诗是幽咽泉流的一弦琵琶。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夯实基础1.(2019·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检测)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A.在下摆过程中B.在上摆过程中C.摆到最高点时D.摆到最低点时2.如图所示,某公园里的过山车驶过轨道的最高点时,乘客在座椅里面头朝下,人体颠倒,若轨道半径为R,人体受重力为mg,要使乘客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座椅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过山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0 B.gRC.2gR D.3gR3.(多选)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轴O,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O无摩擦转动,已知小球通过最高点P时,速度的大小为v P=2gL,已知小球通过最低点Q时,速度的大小为v Q=6gL,则小球的运动情况为( ) A.小球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时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B.小球到达圆周轨道的最低点Q时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C.小球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时不受轻杆的作用力D.若小球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速度增大,则在P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增大4.(2019·江苏扬州)如图所示,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用长为1.6 m轻绳的一端,系一个总质量为0.5 kg的盛水容器,以绳的另一端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水流星”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4 m/s,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有水从容器中流出B.“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绳的张力及容器的底部受到的压力均为零C.“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力的作用D.“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5 N5.(2019·福建福州)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个小物体m ,如图所示,今给它一个水平的初速度v 0=gR ,则物体将( )A .沿球面下滑至M 点B .先沿球面至某点N ,再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C .按半径大于R 的新的圆弧轨道运动D .立即离开半球做平抛运动6.某飞行员的质量为m ,驾驶飞机在竖直面内以速度v 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的半径为R ,在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比较,飞行员对坐椅的压力在最低点比最高点大(设飞行员始终垂直于坐椅的表面)( ) A.mg B.2mgC.mg +mv 2RD.2mv 2R7.长度为1 m 的轻杆OA 的A 端有一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3 m/s ,g 取10 m/s 2,则此时小球将( )A.受到18 N 拉力B.受到38 N 的支持力C.受到2 N 的拉力D.受到2 N 的支持力8.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 上,杆绕转轴O 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某时刻杆对球的作用力恰好与杆垂直,则此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满足( ) A.sin θ=ω2L g B.tan θ=ω2L gC.sin θ=gω2LD.tan θ=gω2L9.如图所示,长为L =0.5 m 的轻杆OA 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 端连着一个质量m =2 kg 的小球,g 取10 m/s 2.(1)如果小球的速度为3 m/s ,求在最低点时杆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2)如果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支持力为4 N ,求杆旋转的角速度为多大.10.长度为0.5 m的轻杆OA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A端连着一个质量m=2 kg 的小球.求在下述的两种情况下,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1)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转速为2.0 r/s;(2)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转速为0.5 r/s.二提升训练1.(多选)(2019·山东青岛期末)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大圆管,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管内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小球对圆管的压力向下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对圆管可能无压力C.细杆对圆管的作用力一定大于圆管的重力大小D.细杆对圆管的作用力可能会大于圆管和小球的总重力大小2.(2019·福建龙岩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甲所示,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可看成质点),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诗的自然美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
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
《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
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
朱嘉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
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
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
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
正如苏轼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在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
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
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延期开学期间辅导作业专题卷(一)(基础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中国梦”,它关乎着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_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一百多年来,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无数中华儿女________,不屈不挠,誓死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___,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高歌前行……梦想虽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 ),全国各族人民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
B.它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
C.它关乎着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
D.它关乎着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梦”的实现有现实的基础,有梦想的指引B.我们要对“中国梦”的实现充满坚定的信心C.“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必须进行伟大斗争D.“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困难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坚贞不屈生生不息前赴后继百废待兴B.坚定不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百废俱兴C.坚贞不屈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百废俱兴D.坚定不移自强不息前仆后继百废待兴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乃避忌,古时用在皇帝或尊长名前,表示尊敬。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一(下)开学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开始,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
与世界许多古文明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成为了中国建筑一大特色。
在《诗经》等古文献中有“如翚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从“翼翼”“斯飞”来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
这时的建筑,不只为避风雨,更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秦始皇大修阿房宫,使这种追求达到高点。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及可能,不以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因而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有机布局。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基本延续着且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而这个风格就是有中国建筑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独尊儒术以来,在世俗的观念和礼仪中,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以进一步发展。
于是,不是出世的、象征超越世俗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上苍的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人间的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太过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了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会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入世的、实用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而对反理性的意识予以排斥,这种反理性意识又是构成许多宗教建筑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学习
语文课后复习卷3
蜀道难练习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B.以手抚膺坐长叹
C.剑阁峥嵘而崔嵬
D.所守或匪亲
【答案】D D项,“匪”通“非”,不是。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危:危险
B.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
C.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把守
【答案】A A项,危: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朝.避猛虎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答案】C C项,名词作动词,冲击。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青泥何.盘盘。
B.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①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②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D.①危乎.高哉!
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答案】D A项,何:①疑问代词,什么;②副词,多么。
B项,之: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
C项,与:①介词,跟,和;②连词,和。
D项,乎:语气助词,无实义。
5.参照下面的例句,再仿写一个句子。
李白潇洒而飘逸,在蜀道、飞瀑、美酒、明月之间情寄山水,他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
【答案】(示例一)王昌龄豪放而悲壮,在黄沙、雪峰、烽火、弓刀之境胸怀家国,他的诗是
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
(示例二)杜甫慷慨而忧愤,在急风、落叶、孤舟、浊酒之中心系黎民,他的诗是幽咽泉流的一弦琵琶。
6.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①《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
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来说,⑤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⑥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答案】①“艰辛”改为“艰险”②“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前加“反而”
⑤删去“具备”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补上“它”
二、阅读理解专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7.分析颔联中“起”“生”两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8.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请分析一下“笼”字表现的内容。
【答案】(1)“笼”字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
(2)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春树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沙丘①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②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③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④。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①沙丘:在山东汶水流域。
②高卧:这里指闲居。
③日夕:朝暮,从早到晚。
④“鲁酒”两句:《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
无绪。
9.“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答案】①“古树”“日夕”“秋声”这些特定的景物无疑烘托出一种近乎于哀婉凄凉的心情,由此可见,杜甫的离去使诗人此时此刻的心绪极为不佳;②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喻为汶水,浩浩荡荡随友而去,亦表现出此情的深远之处。
10.赏析尾联“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
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抒发诗人别离杜甫以后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珍贵继而更加“相思”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①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②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③,令人长忆谢玄晖④。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遭权奸谗毁被排挤离开长安之后。
②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
③澄江净如练: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④谢玄晖:即南齐著名诗人谢朓,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而死。
11.颔联上、下句中最精妙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案】分别是“摇”“滴”两字。
因“凉风发”使水摇影动,倒映在水中的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秋月皎洁如洗,仿佛会凝珠滴下。
这两个字化静为动,使整个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
12.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的原因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的原因是人世混浊,知音难遇(或“古来相接眼中稀”)。
李白“长忆”谢朓,含蓄点出“我”与谢朓精神“相接”,抒发了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