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养生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7
蓬蒿人六字诀气功养生嘘字功:主肝属木实症为:头痛、眼温热,肋痛胀,易怒,口干苦。
虚症为:头隐痛,小腹胀痛,阴部痛,便溏尿频,乏力。
呵字功:主心属火实症为:咽干,口舌生疮,小便黄,心烦热,不眠。
虚症为:心悸、失眠,多梦,自汗,健忘。
呼字功:主脾属土实症为:脘腹胀满,呕吐,下痢。
虚症为:肌肉无力,消瘦或浮肿,便溏。
呬字功:主肺属金实症为:肺热痰多,咽肿气壅,口鼻干燥或咳血。
虚症为:易外感,胸背胀痛,言语无力,怕冷,气喘息短,小便频,常自汗出。
:主肾属水肾病主要表现为虚症。
肾阴虚:遗精腰疼,腰腿酸软,痿弱、耳聋、耳鸣或盗汗。
肾阳虚:精冷滑泄,阳痿,腰腿寒冷或浮肿,五更泻,足冷喘息。
嘻字功:主三焦属相火实症为:舌干,耳聋。
胸闷、腹满膨胀、不吐不下,二便不通或下痢。
虚症为:气短声微,腹痛肠鸣,洞泻不利或泄不止,小便清长或遗尿。
我在临床中按以下几种六字诀配方对症治疗,实践证明效果是很显著的。
五行相生通治法:这是最流行最常用最基本的六字诀通用治病法。
六字诀的顺序是按照五行相生之顺序:嘘、呵、呼、呬、吹、嘻。
按此顺序较为安全实用。
每个字吐6次为一遍,6个字36次为一轮。
健康人一天做一轮即可,治病可根据病情每天吐2到4论。
按此相生顺序为什么有利于健康呢?因为木生火,肝气可以生心气,念嘘音可通肝之气,念呵可通心之气,以此类推,肝藏血可以济心血,肝的功能正常可以加强心脏之功能。
火生土,即心气生脾气,心阳可以化生脾阳,使脾的运化功能健全,消化吸收正常,所以人的心情愉快,心阳正常,食欲好、消化好。
土生金,即脾气生肺气,是指脾胃功能好,不但能消化食物营养身体,还可以化水湿,有祛痰健肺的作用,往往消化好时不易患感冒咳嗽。
金生水,肺气生肾气,肾气也能生肺气,金和水还可以互生,肺气应下纳于肾,临床上肺气虚者常滋补肾气以养肺气,肾气虚者常从脾胃求之或先补肺后补肾。
水生木,肾气生肝气,肾为肝之母,肾精可以滋养肝阴,水涵木可以防止肝阳上亢,如高血压患者要多滋养肾气。
马礼堂六字诀养生法1、起势(1)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
整套功法从预备式开始。
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
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以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
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臂心空、腹松、腰脊松、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
微觉轻微摇摆,松弛如肉之欲坠,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2)呼吸法: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
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注意不要有憋气感。
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
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
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
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
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3)调息: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使小臂外旋,转至手心向上,随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过眉毛,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手指相对,然后似按球状由胸前徐徐下落至腹前,两臂自然下垂,恢复预备式。
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腭(也可采用顺腹式呼吸)。
2、嘘字功发音:嘘读需(xu)。
口型:两唇微合,嘴角横绷,略向后用力。
两手放于大腿急脉穴处,手心向内,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随即放开。
两手由肝经之急脉穴处起,手背相对向上提,经章门、期门上升入肺经,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展开,手心向上。
两眼反视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意念领肝经之气由足大趾外侧之大敦穴起,沿足背上行,再沿大腿内侧上达小腹入肝,从肝脏穿过横膈膜而上注于肺,经手臂内侧之前缘达手大拇指内侧的少商穴;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前下转为拇指尖相对,其余四指指尖向下顺腹前按摩徐徐而下,垂于体侧。
六字诀功法及图解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吕氏春秋》的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
《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
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
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也提出了六字诀治病方法。
他谈到: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
何谓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
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
颂日: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
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六字诀定式动作第一式嘘字诀第二式呵字诀第三式呼字诀第四式四字诀第五式吹字诀第六式嘻字诀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
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预备式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呼吸法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
调息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
一、嘘字功平肝气嘘,读(xū)。
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中医药养生功法六字诀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其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史源流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
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
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
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
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
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
六字诀与脏腑的关系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
“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
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
医道养生:中医养生六字诀(长生六字诀)六字诀是我国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法,药王孙思邈曾奉它为长寿之法,每日练习。
它通过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6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以抵抗疾病侵袭,防止衰老。
练“六字诀”讲究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发音。
呼气要缓慢、深长、均匀,以加大肺活量。
同时,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双膝微屈,全身放松。
每个字念6遍,然后调息一次。
中医养生六字诀多念“嘘”字,护肝六字诀中的“嘘”字功是护肝的重要方法之一。
“嘘”字能调动肝脏中气机,散肝中气滞、血瘀,又能助肝疏泄,故有“嘘以散滞”、“嘘去痰积”、“春嘘明目兼扶肝”之说。
其性疏散通行,气血流通则诸邪自退,故能“去肝家邪热,兼去四肢壮热、眼昏、酱肉、赤红、风痒等症。
“唯其性升而疏散,故不宜用于肝气升发太过之症。
其祛邪之力强,伤耗真气也巨,肝藏血,主五化之“生”,为周身阳气生发之脏,其气虚即头晕目眩,精神短少,又主藏魂,肝虚则魂无所养,而生畏恐或神魂不明之症。
肝主疏泄有助牌运化之功能,虚则木不能疏土而见胃腹顽胀不消,服行气之药,初有效及后复作反见更虚更胀,更甚于从前。
也有胃酸减少属于肝阳气虚者。
肝又主条达,助周身气机之通畅,若虚则见病人大虚之状反不受补药,犯之则作满闷、滞火,即中医“虚不受补”之症其为肾之子,又能为肾行元阳于周身,虚则肾阳不布,四肢厥冷。
肝又主筋,虚则筋失阳气之养,而见好转筋,手足指趾易痉挛或关节易脱臼。
肝热则目赤,胁肋灼痛,昏沉好睡,恶梦纷纭,肝气郁则胸闷、胁肋胀或少腹胀痛,胸腹窜痛。
宜呼以去之。
肝寒则少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为巅顶冷痛疝气病中的“寒疝”也是寒凝肝脉所致,宜吸以去之。
常练养肝“嘘字功”,不仅可以养肝明目,还有助于治疗眼疾、肝虚、肝火旺、消化不良,以及缓解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状。
对因肝郁气滞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六字诀养生法六字诀养生法在我国古代已经流传一千六百多年,属于吐纳法的一种,是我国古代对呼吸导引养生法论述最广泛最久远的功法。
最著名的二千多年前的《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和同时代“行气玉佩铭”所记载的导引法全文,可以认为是其早期产生的源头。
六字诀的习练顺序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中五行与脏腑对应理论,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的。
肝属木,木旺于春,四季以春为首,所以先练嘘字诀;心属火,木能生火,所以次练呵字决;脾属土,土为火所生,所以再练呼字诀;练完呼字诀再练呬字诀以调肺,肺属金,为脾土所生;肾属水,而金又生水,所以接下来练习吹字决以补肾,这样人体的五脏之气都得到了补养。
三焦主司一身之气,最后加练嘻字诀调理三焦,可以使全身气血畅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嘘字功平肝气嘘(xū),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
再做第二次吐字。
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二、呵字功补心气呵(hē),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
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
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三、呼字功培脾气呼(hū),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
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
坐卧式六字诀养生法·正宗马礼堂养气功坐卧式六字诀养生法·正宗马礼堂养气功站立式的六字诀,对年老体弱不便持久站立者,会感到困难,所以特编出坐卧式的六字诀。
临床实践效果良好。
六字诀卧练法和站式六字诀在作用和效果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更加适合体弱多病的同志练习,一般练功者,临睡前在床上练习也十分方便。
六字诀卧练法练习时,作功者需仰卧于硬板床上,其要领和站式相同。
要做到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呼吸自然。
枕垫高以能目视足尖为宜。
两手自然放松,置于身体两侧,如“坐卧式六字诀的预备式”所示,坐卧式六字诀的预备式口型、吐音、腹式呼吸及经络循行均同于站立式。
读字时呼气同时收腹、提肛、缩肾、敛臀;吸气时小腹自然隆起,舌尖顶上腭,做到呼有意、吸无意。
每个字作六次,然后作一次调息。
调息动作同站立式。
一、嘘字功养肝肝开窍于目。
发音:嘘(xū)读需。
口型: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牙齿露有微缝。
动作:呼气念嘘字,两手由急脉穴起,手背相对向上提,经章门、期门上升入肺经之中府、云门,向上翼两臂如鸟张、向左右展开,手心向上;同时足跟下蹬,足尖翘起,两跟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尽吸气时,两臂划弧徐徐下落,两手重叠于丹田之上,气沉丹田,小腹逐渐隆起,两足放松,恢复原状,如Figure 3.30, “坐卧式六字诀的嘘字功姿势”所示。
坐卧式六字诀的嘘字功姿势稍事休息。
重复六次。
经络走向:意领肝经之经气由足大趾外侧大敦穴起,沿腿内侧上行经章门、期门等穴后,一支上行联系眼球,一支入肺系过中府、云门至大拇指内侧的少商穴。
自觉气感可达拇指端。
肝属木,木喜条达。
这一动作可以舒肝郁、平肝气,治疗各种肝病及眼疾。
二、呵字功养心心开窍于舌。
发音:“呵”(kē音平)读科。
口型:口半张,舌顶下齿,腮稍用力后拉。
动作:两手由体侧经腹前提至胸前,掌心向上,呼气念呵字,两手如捧物状由冲门穴处起。
经腹胸渐向上抬,至膻中穴处两掌向内翻转至手心向下,大拇指对准腋下之极泉穴,翻掌向上托至目外眦,同时足跟下蹬,足尖翘起。
中医养生“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运气养生是中医一直推行的养生方法之一,春节万物复苏,是最适宜养生的季节。
调理好“肝、心、脾、肺、肾、三焦”的春季健康,就能守护好一年的健康。
中医用“嘘、呵、呼、呬、吹、嘻”6个不同字的发音口形吐气,造成胸腹部不同压力,对这六大部位做养生,保证健康。
中医养生“六字决”: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
它是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六个汉字的标准口型及相应脏腑关系如下表所示:嘘xū:肝牙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呵hé:心舌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呼hū:脾喉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脾经疾患。
呬shī:肺齿口干咽痛、痰多等肺经疾患。
吹chuī:肾唇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嘻xì:三焦牙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呼吸调整。
吐字发声前,呼吸调匀;第二阶段,深呼吸,这是胸式呼吸;第三阶段,吐字发声呼气,此时要以饱满、绵长、徐缓的发音来配合逆腹式呼吸。
在吐字发声前的深呼吸阶段,可以伴随练习提肛运动。
六字诀每个字的发音是6次,整套练习就是36次吐字呼吸,整套练习约15分钟,期间也伴随着做了36次的提肛运动。
注意:六字诀并非人人都适合。
若练习过程中出现烦躁、颤抖、心慌等不适时,就说明不适合练习六字诀,应马上停止练习。
六字诀词条已锁定六字诀[1]是在呼气的同时,结合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读音进行锻炼的气功功法。
又称“六字气诀”、“六字延寿诀”、“祛病延年六字诀”和“六字呼吸法”等。
如为了季节养生或治疗,可采用季节用字法,春季做嘘字以清肝明目,夏季做呵字以清心火,秋季做呬字以润肺金,冬季做吹字以滋肾水,一年四季做呼字,以利于脾胃运化。
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图文教程八段锦定式动作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弯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八段锦练法“四意”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首先要掌握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间、循序渐进等基本要领,旨在使周身关节放松,疏通经络,强化下肢功力。
待功法习练要领掌握后,再进入“以意行气、以气运形”的用意阶段。
否则,急于用意,往往欲速则不达,顾此失彼。
下面谈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四种用意方法。
一、点、线之意。
首先要领会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的基本之意。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多是以“点”、“线”内外旋转的互化构成。
行功运势、各种动作运行线路,皆由若干“点”构成抛物线,即旋转弧线,由弧线合为圆,再由圆转化为点—线—旋转弧线—圆,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就人体内部结构而言,可理解为点、线、圆结构。
肩两端的肩髃与大椎穴三点连成一条水平线;百会、人中、中丹田、会阴穴构成前中心竖直线;尾闾、命门、大椎、玉枕再至百会构成后中心竖直线,前后两条竖直线(即任、督二脉)连接起来构成弧线圈;水平线与竖直线相交构成了人体内的自交叉平衡线;就弧线圈而言,可理解为“三平一竖”四大圈。
三平一竖四大圈的分工,肩圈可主人体平衡,腰圈可主人体旋转,胯圈可主人体进退,丹田之立体圈可主人体发力。
无论方位如何变化,体内交叉线务必保持中正平衡。
二、旋转之意。
行功中指、掌、臂、胯、腰、颈等各部关节,始终处于旋转缠绕绞拉之中。
旋转方式多为内旋、外旋,至于其他形式无不由此变通。
其一是指、掌、臂的旋转,八段锦每式几乎都运用此动作,它是通过旋转性动作实现健身作用的。
如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中的左臂内旋左拳变掌(旋之一),左臂外旋(旋之二),肘关节微屈;同时,左掌向左旋掌缠绕(旋之三),变掌心向上后握固。
此式就有三个旋转缠绕的动作。
又如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一: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旋之一)上穿经面前,随之臂内旋(旋之二)上举至左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旋之三)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