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3
中青年冠心病早期发现要点和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58―01我们这里地处边疆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受民族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如喜好喝烈性酒,偏向肉食等,这些都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日趋年轻化,临床上常常见到二十多岁就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即使及时抢救过来,但是以后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些后果都是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认识和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患者施以宣传教育,重视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和注意事项,预防、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根据这些年来我的实践,整体化护理的经验,现将我们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早期发现的要点,总结如下:1 医学工作者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冠心病,提出了发现早期冠心病的要点。
1.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1.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能自行缓解者。
1.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1.4饱餐、寒冷时出现胸痛者。
1.5夜晚睡眠枕头低位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感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坐位或站位方能缓解。
1.6性生活或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部不适。
1.7听到噪音便感到心慌,胸闷者。
1.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动过速或过缓者。
1.9好发季节,春季在3至4月,冬季在11月至元月。
为早期发现冠心病,3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定期作出以下检验:至少查一次血压,一次血糖,如有异常,应考虑心电图检查,若需要进一步检查,医生会安排一项运动试验,以测出踩运动平板时的心电图。
大多数患者得了冠心病后第一反应是治疗,这种积极的治疗态度是我们所提倡的,然而只注重治疗,忽视生活中冠心病的注意事项,必然会对治疗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会抵消部分治疗效果。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及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入选102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中青年患者,其中男性 96例(94.2%),女性6例(5.8%),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其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及其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102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68%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
结论冠心病预防应从青年人开始,尤其对那些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总胆固醇水平及吸烟者应重视早期干预。
【关键词】中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392-02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目前已公认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体力劳动,饮食习惯,吸烟史,家族史,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精神压力等,另外有研究表明,血清Ox-LDL已成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因素[1]。
本研究旨在中青年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认识,并分析其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促进其身心健康,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入选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冠心病的中青年(<=55岁)患者,102例均符合200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阵发性或持续性心前区痛,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50%以上,或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2]。
年龄(40±11),病情稳定,能进行语言或文字交流,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次调查。
1.2 方法由研究者本人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85.0%。
调查项目为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包括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吸烟史定义、高血脂的危害、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水平、高胆固醇的危害、正常体重的范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否按时服药及复查、出院注意事项等。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高俊俊;靳艳
【期刊名称】《护理管理杂志》
【年(卷),期】2017(017)007
【摘要】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健康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为(130.32±24.24)分,条目均分为(2.57±0.49)分.婚姻状况、病程、维护健康动机、社会支持是影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制订健康教育方案要充分考虑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
【总页数】3页(P460-462)
【作者】高俊俊;靳艳
【作者单位】475004,开封市,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475004,开封市,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8.1
【相关文献】
1.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张婷
2.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的研究 [J], 霍明艳;张娜;付世
杰;周青云;赵洁;高海超;丁振江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知觉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娟;王晓娟;王茜
4.中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李燕;张松雨;刘江波;王琰淏;李钢;周晓铎
5.早发冠心病患者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研究 [J], 韩全乐;刘晓堃;张琦;王金艳;刘晓明;张庆华;刘长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作者:闫建丽耿宏旭贺小武郭杏花齐帅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38例为冠心病组,同期因怀疑冠心病而在我院内科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血管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关键词]青年;冠心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8—192—04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青年冠心病是指发病年龄45岁以下的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在治疗上与老年冠心病也存在差异。
并且青年冠心病在预后、劳动力丧失、医疗费用、生活质量等方面对患者的影响也更大。
了解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对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青年冠心病13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心肌梗死确诊为青年冠心病,临床资料完整。
另选择怀疑冠心病而在我院内科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血管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1.2方法比较两组基线特征、临床血生化指标等。
基线特征包括性别、年龄、BMI、MAP、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
生化指标包括CK、cTnT、BNP、TC、TG、LDL-C、HDL-C、血糖、糖化血红蛋白、Fib、D-二聚体、hs-CRP、TBIL、DBIL等。
糖尿病、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相关的诊断指南标准;冠心病家族史主要为一级亲属中存在冠心病患者;吸烟史为每天吸烟1支及以上,连续1年级以上,近3个月内仍吸烟者;饮酒为每天摄入酒精100g就以上,持续1年。
BMI为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25及以上为肥胖。
简述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近年来我国青年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拟初步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较,为探索早发冠心病机制提供方向与思路。
标签:青年;冠心病;临床特点近年来,冠心病史青年群体频繁发生的一种病例之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速度处于一直上升趋势,并且死亡率开始出现增长势态,并且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患者增长幅度也比较大,结合我国心血管病报告统计来说,2009年和2006年这两年相比,60岁患者,尤其是男性心肌梗死患者,上述两个年龄组死亡率增长分为1.5倍比1.4倍。
为了能够对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为冠心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主要对部分≤40岁青年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的特点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让部分人员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至少存在一支冠状动脉官腔内径狭窄≥50%被进一步的诊断为冠心病,年龄≤40岁的患者属于青年组。
在一定程度上随机抽取同期≥60岁的冠心病患者为老年组。
对着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资料进行相应的收集和整理,其中包含病史以及诊断、实验室相关一系列的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比较。
1.2统计学分析测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过程中的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SPSS 8.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分析,P<0.05为差异统计学具有一定意义。
2 结果2.1入选患者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6.7±3.7)岁和(67.8±6.1)岁(P<0.01)。
青年组比老年组男性比例更高,为94.0%比73.7%(P=0.01)。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两组相比青年组患者单支病变更多(56.2%比20.9%,P=0.01),二支病变(20.3%比33.6%,P=0.05),三支病变(23.5%比45.5%,P=0.01)显著低于老年组。
冠心病有哪些类型冠心病可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猝死五种类型。
其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常见。
冠状动脉从正常到狭窄再到完全闭塞是一个病变发展的过程。
如果冠状动脉只是轻微阻塞或狭窄,对心脏的供血就会减少。
病人的心脏供血减少,心功能下降。
如果患者没有发现任何不适症状,即无症状心肌缺血。
当心脏供血进一步减少时,随着心脏血管的狭窄,病人会出现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即心绞痛;当供血心脏某一部分的血管分支完全阻塞时,这一部分心脏组织会因血液流动和营养缺乏,称为心肌梗死;当大面积心肌梗死或多发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脏不能正常泵血时,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下面便是关于这五种类型的相关介绍。
一、心肌梗死1、年轻人的发病原因。
导致年轻人出现心肌梗死,主要是以下原因:第一,平时的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而且吃的比较油腻,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肥胖,尤其是过度饮食。
对于这种情况,很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第二,就是平时的生活不规律,长期的熬夜,大量地吸烟饮酒,应酬比较多。
长期以往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斑块形成。
一旦发生血管的破裂,就有可能会出现急性的心肌梗死。
第三,就是合并一些危险因素,比如有家族性的冠心病病史,而且有原发性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这些情况。
因为目前这些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所以说如果年轻人合并这些危险因素的话,那么有可能也会早期就会出现冠心病。
一旦某些诱发因素,比如说熬夜、紧张、劳累、情绪激动就有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形成急性心肌梗死。
2、老年人的发病原因。
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所以可导致其患病的原因相对较容易在生活中出现,且较为严重。
最容易导致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原因是冠心病。
第一缺乏体力活动:脑力劳动者冠心病患病率是高体力劳动者的2.6—3.8倍,身体缺乏体力活动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能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活动量愈大,冠心病的危险性愈小,而引发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就会降低。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38例为冠心病组,同期因怀疑冠心病而在我院内科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血管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50%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等,分析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
结果青年冠心病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发病率,吸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青年冠心病患者cTnT、BNP、TC、LDL-C、Fib较高,而TBIL、DBIL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青年冠心病男性发病率较高,患者大多合并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具有较高的cTnT、BNP、TC、LDL-C、Fib水平。
标签:青年;冠心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青年冠心病是指发病年龄45岁以下的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在治疗上与老年冠心病也存在差异。
并且青年冠心病在预后、劳动力丧失、医疗费用、生活质量等方面对患者的影响也更大。
了解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对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青年冠心病13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心肌梗死确诊为青年冠心病,临床资料完整。
另选择怀疑冠心病而在我院内科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血管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50%,临床上无心肌缺血证据,也不能判断为心肌梗死者82例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排除近期有创伤史、外科手术史、急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
冠心病组男125例,女13例,年龄36~45岁,平均(41.1±3.9)岁;对照组男55例,女27例,年龄34~45岁,平均(40.8±4.1)岁。
1.2方法
比较两组基线特征、临床血生化指标等。
基线特征包括性别、年龄、BMI、MAP、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
生化指标包括CK、cTnT、BNP、TC、TG、LDL-C、HDL-C、血糖、糖化血红蛋白、Fib、D-二聚体、hs-CRP、TBIL、DBIL等。
糖尿病、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相关的诊断指南标准;冠心病家族史主要为一级亲属中存在冠心病患者;吸烟史为每天吸烟1支及以上,连续1年级以上,近3个月内仍吸烟者;饮酒为每天摄入酒精100g就以上,持续1年。
BMI为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
25及以上为肥胖。
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2×舒张压)/3,70~105mm Hg 为正常。
所有研究对象采集空腹肘静脉血用于血生化检查以及凝血项目检测,检查仪为西门子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凝血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青年冠心病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发病率,吸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2.2两组血生化指标比较
青年冠心病患者cTnT、BNP、TC、LDL-C、Fib较高,而TBIL、DBIL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年轻化的趋势。
临床上将发病年龄低于45岁的冠心病称为青年冠心病,具有自身特点。
饱餐、精神紧张、吸烟、劳累、饮酒等是青年冠心病常见的诱因,患侧撑场突然发病,可无征兆,病情凶险,大多发病即为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猝死率。
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青年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吸烟率。
青年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的疼痛,较少表现为无痛型,而老年冠心病病前的诱因相对较少,无痛型相对较多,与老年人神经系统及功能减退,对疼痛敏感下降有关。
青年冠心病冠脉造影单支病变最常见,其中左前降支病变最多见,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次之,侧支循环较少。
这与老年冠心病不同,后者多支病变较多见,这与老年患者长期有心绞痛病史有关。
青年冠心病常常以急性心肌梗死作为首次发病,无侧支循环建立,而有效的侧支循环能够减少心内膜下心肌坏死,预防发生室壁瘤。
青年冠心病常常发病急,来不及建立侧枝循环,并且梗阻多为前降支,因此一旦发生闭塞,坏死的组织较多,容易发生室壁瘤。
部分青年冠心病患者可冠脉造影正常。
青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斑块富含脂质泡沫细胞,而纤维组织少,容易破裂,形成冠脉血栓,发生心肌梗死,堵塞部位血栓自发性溶解,或者溶栓治疗导致溶解而再通,因此会出现造影正常的情况。
另外,也可能与冠脉痉挛有关,多种原因导致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冠脉内皮损伤,冠脉痉挛,形成血栓,经溶栓扩冠治疗,痉挛消失,血栓溶解,在造影时可正常。
治疗上,药物或者外科治疗青年冠心病的远期疗效相对较差,而行PTCA、冠脉支架治疗近期及远期的临床疗效均较好。
在本次研究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吸烟率。
研究显示吸烟是导致青年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可导致血中CO升高,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脂肪酸在内皮下堆积,减少前列环素,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吸烟还会促进血小板粘附,激活血小板,缩血管物质释放,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内皮细胞损伤,诱发形成血栓。
烟草烟雾中含的尼古丁、自由基等氧化物、CO,促进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LDL-C过氧化增加,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导致全血粘度增加,促进动脉硬化。
吸烟还会通过氧化自由灭活NO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