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ipo造假案例分析【篇一:ipo造假案例分析】(4)2012年7月17日,因有媒体质疑其造假上市,公司及其保荐机构南京证券向证监会提交了终止发行上市的申请,证监会根据相关规定,已决定终止对新大地发行上市申请的审查,并要求中介机构对媒体报道涉及的问题进行核查,同时请地方证监局进行核查。
监管部门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进行处理。
(5)2012年8月28日,证监会对新大地立案稽查。
(6)2013年5月31日,证监会通报对新大地查处结果,拟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已进入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阶段。
下一步,证监会将依照法定程序,作出正式处罚决定)。
二、违规事实1、招股书财务数据造假新大地通过资金循环、虚构销售业务、虚构固定资产等手段,在2009-2011年年度报告中虚假记载。
虚增2011年利润总额2,042.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8.52%;虚增2010年利润总额305.82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11.52%;虚增2009年利润总额28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16.53%。
注:财务造假数据图表年度虚增利润总额(万元)实际利润总额(万元)虚增比例2009年度280.001414.5719.79%2010年度305.822349.6413.02%2011年度2,042.362167.3094.23%针对新大地造假,媒体(每经)于2012年6月28日集中提出了质疑,相关质疑包括:1、经销商身份:新大地唯一一家自营销售公司去年8月19日才在广东梅州注册成立,梅州之外没有设立任何销售分支机构,剔除6位无法确认身份的自然人外,30家经销商有将近70%都在公司所在地广东梅州,对于茶油这样的消费品,没有一张强大的销售网络,新大地巨额的收入又是如何实现的呢?2、客户身份:在新大地最近3年的前十大客户中,找不到一家大型商超卖场(仅2009年出现了唯一一家当地的小型ka卖场——梅州市喜多多超市连锁有限公司,但后者在当年仅实现57.48万元的茶油销售后便没了下文),反而是个人大户频频出现,还有一批神秘的法人客户走马灯似的换人。
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以广东新大地为例[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便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财务造假事件,财务造假是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而IPO 财务造假是指公司为了上市而进行的非法财务手段,其主要的手法有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隐蔽的非关联方利益输送、明显的关联方利益输送以及开发性支出资本化。
它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财务造假危机经营主体的自身生存,严重侵害了会计资料使用者利益,也直接影响了相关会计人员的信誉问题.本文以新天地为例,通过对其造假案例进行描述分析,指出其财务舞弊的手法,以及在审计阶段产生的失误,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以及治理建议,希望能够作为更过公司的借鉴,使财务造假现象减少甚至消失.[关键字]商品经济财务造假防范借鉴Financial fraud and audit failure — in guangdong newearth, for example[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more and more listedcompani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series of related financial fraud,financial fraud is the enterprise leaders and accounting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 in violation of state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system, the behavior of the accounting fraud and the preparation of false accounting statements。
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例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例一、案例介绍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平远县长田镇油茶工业园,始建于2004年,于2008年变更为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是油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导产品是精炼山茶油、茶皂素天然洗涤用品。
产品获得QS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有机产品认证。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梅州山区长期种植油茶的传统优势,打造出了初具规模的油茶产业体系,并形成了“五个结合”、“四个基地”、“三项举措”和“一个目标”的发展战略(简称“五四三一”战略)。
并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生产、科研、观赏、文化“四位一体”的科技型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2010年启动创业板IPO,保荐机构为南京证券,2012年4月24日,公司上市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正式发布招股说明书,登陆创业板。
二、造假动机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关于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其涉嫌虚增利润、隐瞒关联交易等现象。
首先,主营业务收入严重不足支付生产成本。
其次,有机肥耗用的茶粕远远低于技术工艺最低标准。
第三,新大地最近3年前十大客户涉及到的22家客户中,居然有近十家客户被查出包括关联交易、可能存在虚假交易等问题。
同时,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核心客户和最大的茶油客户,梅州市曼陀神露山茶油专卖店2010年曾为黄运江的侄女黄双燕所持有,但在招股说明书上却虚假记载。
而且,赵合宇作为新大地的验资签字注册会计师,同时担任新大地第三大股东大昂集团的总裁。
由于大昂集团持股633.46万股,因此则因为新大地的上市将获得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财富增值,存在重大利益冲突。
新大地的这些乱象,造假情节非常严重、手段丰富。
为了募集资金则虚增收入,隐瞒关联交易,而新大地募集资金则是为了年产2000吨精炼茶油的项目、营销渠道的建设项目,以及茶粕综合利用的项目建设。
3 案例描述来自: lwddwl23.1 案例背景3.1.1 证券市场背景创业板市场作为新兴的股票市场,是伴随着证券市场进展的产物。
从世界范围来看,较多数资本市场进展成熟的国家,主板市场(Main Board)之外的资本市场都接踵成立,达到来自于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进行特殊融资的目的。
这种新兴市场,学术界将其称为创业板市场(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创业板市场的名称,不同的国家或地域存在不同的叫法,如:美国称为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也确实是公共熟悉的NASDAQ股票市场;在欧洲,称作新市场(Euro NewMarket);在英国,称作另类投资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而我国内地设立的创业板市场,一开始称作“高科技板块”,也称“高新技术板市场”,再后来那么称作“二板市场(The Second Board)”,最终称为“创业板市场”,培育进展较快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该市场的目的。
2020年10月30日,我国的创业板正式上市。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设立,我国股票市场体系将进一步被完善,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进一步提高。
我国股票市场的要紧效劳对象是已进入成熟期的大中型企业,股票市场融资体系长期排斥的是具有较高进展潜力企业。
拥有高科技或新商业模式、具有较高的进展潜力,是这种企业的共有特点,那个群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最具有活力,它们在中国经济进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创业板市场的成立符合我国的国情,对增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进展,我国股票市场体系的完善产生踊跃阻碍,提供了融资渠道给正在进展的新兴企业。
自主创新是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的自我定位,所做的制度安排要尽力知足创业型企业实现投融资需求和对风险治理的要求。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将经济进展方式转变的提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推动,城乡与区域和谐进展的计划、经济质量的整体提升的推动,对节约能源资源、爱惜生态环境,经济持续进展能力的提高,作为其长期的进展目标。
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例、案例介绍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平远县长田镇油茶工业园,始建于2004年,于2008年变更为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是油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导产品是精炼山茶油、茶皂素天然洗涤用品。
产品获得QS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F认证、有机产品认证。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梅州山区长期种植油茶的传统优势,打造出了初具规模的油茶产业体系,并形成了“五个结合”、“四个基地”、“三项举措”和“一个目标”的发展战略(简称“五四三一”战略)。
并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生产、科研、观赏、文化“四位一体”的科技型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2010年启动创业板IPO,保荐机构为南京证券,2012年4月24日,公司上市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正式发布招股说明书,登陆创业板。
二、造假动机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关于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其涉嫌虚增利润、隐瞒关联交易等现象。
首先,主营业务收入严重不足支付生产成本。
其次,有机肥耗用的茶粕远远低于技术工艺最低标准。
第三,新大地最近3年前十大客户涉及到的22家客户中,居然有近十家客户被查出包括关联交易、可能存在虚假交易等问题。
同时,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核心客户和最大的茶油客户,梅州市曼陀神露山茶油专卖店2010年曾为黄运江的侄女黄双燕所持有,但在招股说明书上却虚假记载。
而且,赵合宇作为新大地的验资签字注册会计师,同时担任新大地第三大股东大昂集团的总裁。
由于大昂集团持股633.46万股,因此则因为新大地的上市将获得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财富增值,存在重大利益冲突。
新大地的这些乱象,造假情节非常严重、手段丰富。
为了募集资金则虚增收入,隐瞒关联交易,而新大地募集资金则是为了年产2000吨精炼茶油的项目、营销渠道的建设项目,以及茶粕综合利用的项目建设。
一、蓝田股份1、造假污点据中国证监会1999年10月公布的查处结果,蓝田股份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数额作相应缩减,隐瞒内部职工股在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在沈阳产权交易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事宜。
据此,中国证监会当时对蓝田股份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
随后,从1999年到今年的3年间,蓝田股份三度申请配股,均未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核准。
去年9月21日,证券监管部门再次到蓝田股份进行调查。
2、市场质疑市场质疑之一:看不到野藕汁卖,何来上亿元的利润。
蓝田股份年报显示,公司的蓝田野藕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5亿元之巨。
在一般人的眼里,全国应该到处都卖蓝田野藕汁、野莲汁,而且很热销,但是全国很多地方的投资者表示,并没有看到这种热销场面,甚至在当地市场根本没有见到过野藕汁,看到的只是中央电视台连篇累牍的广告。
市场质疑之二:资料显示,蓝田股份有约20万亩大湖围养湖面及部分精养鱼池,仅水产品每年都卖几个亿,而且全都是现金交易。
然而,鱼网围着的20万亩水面到底装了多少鱼?没有人能说清楚,也就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存货了。
再与同样地处湖北的武昌鱼以及相距不远的湖南洞庭水殖相比,其高出几倍的毛利率非常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蓝田股份从来也没有给投资者一个合理、详细的解释,只是以蓝田是高科技生态农业、利润就是高来解释。
市场质疑之三:对于蓝田股份的“业绩神话”,近年来一直有很多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在分析。
比如,有人分析认为,2000年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占资产百分比是同业平均值的约1/3;而存货占流动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约3倍;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多;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造假案例分析造假案例分析IPO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录................................................................................................................ ...... ..... 1一、背景介绍............................................................................................................... 1媒体关注的焦点二、(3)三、新大地的会计责任................................................................................................... 4四、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5)五、对案例的思考(一)外部治理之媒体的监督 (5)....................................................................................... 5(二)控股股东带来的代理成本........................................................................................... 5(三)法律法规之上市审核制............................................................................................... 6(四)公司治理之内部控制(6)(五)对执业质量的思考................................................................................................................ ...... ......... 8参考文献:一、背景介绍茶皂素系列产主营如下:日,11月6年2004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沐浴液化妆品及生物有机肥洗发护发、油茶苗培植及油茶基地开发;品研发及山茶油加工、销售;生产、一路过关斩将,却在中介机构的护航下,虽然其在业内默默无名,货物进出口。
基于财务舞弊GONE理论的新大地财务造假动机案例分析及审计启示作者:应里孟阳杰来源:《商业会计》2016年第09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内部控制信息化对外部审计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4YJC79014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浙江数字化审计质量管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JDXX01YB);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市公司IT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量化评价、影响因素与价值效应”(项目编号:LQ13G020011);浙江省“十二五”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会计学);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4年院级教改项目◇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9-0014-04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IPO过程中的招股说明书的粉饰情况进行分析,并以2012年曝光的新大地公司IPO财务造假案为例,总结了相关的IPO过程中招股说明书财务造假的手段。
根据GONE舞弊理论分析新大地公司造假上市的动机,进而据此针对审计方面提出了一些防范对策。
关键词:新大地财务造假审计启示2012年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大地)是创业板第一家因媒体的质疑和揭露而被曝出造假上市的公司,这家公司自封“两市茶油第一股”这样的头衔,在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过会之后,也难逃IPO被终止的命运。
其造假手段从虚增利润到少计成本,从虚构交易到隐瞒关联交易,从虚增固定资产到少计提折旧,无所不用其极。
本文通过对新大地财务造假上市的案例剖析,指出该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虚假披露。
并针对公司能利用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造假手段成功过会的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一些关于审计合谋和审计师选择的建议。
一、新大地财务造假手段剖析(一)虚增利润,夸大毛利率。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新大地公司最近3年的茶油毛利率分别高达60.66%、43.50%和36.19%,见表1。
大华所在新大地造假案中的审计责任大华所在新大地造假案中的审计责任[引言]在当今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的财务报告成为投资者、股东和监管机构判断企业真实情况的重要依据。
然而,一些企业不按照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财务报告造假,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而审计师作为财务报告的监督者和保证者,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本文将以大华所在新大地造假案为例,探讨审计师在此种案件中的审计责任。
[1. 案件背景]新大地公司是一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在华尔街上市。
然而,该公司在2019年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涉嫌财务造假,其净利润被夸大了数亿美元。
此案引起了广泛关注,投资者因对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怀疑而遭受重大损失。
[2. 审计师的责任]作为新大地公司的审计师,大华会计事务所承担着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责任。
审计师的主要责任是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对于新大地公司,审计师应当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全面、严谨的审计,并向股东和投资者提供一个可信的财务报告。
[3. 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师在履行审计职责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
针对新大地公司造假案,审计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发现财务造假:1) 对关键性账户进行全面审计:审计师应特别关注涉及收入、成本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账户。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应通过检查相关证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来确认这些账户的准确性。
2) 进行内部控制评估:审计师应对新大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减少发生财务造假的风险。
3) 进行随机抽样:审计师可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新大地公司的交易进行检查。
通过抽样检查,审计师能够发现一些异常交易或错误记录,从而揭示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4. 审计工作中的挑战]虽然审计师在发现财务造假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面临许多挑战。
企业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掩盖财务造假的痕迹,使得审计师难以发现问题。
1. “百年老店”东芝再陷财务造假 2015年07月从2015年初至今,日企高层因为各种原因,频频出来道歉,先是东洋橡胶,再到丰田汽车,如今东芝的老大们也齐刷刷的低头鞠躬;有140年历史的东芝, 2008年以后被指持续地做假账,让企业凭空多出了1518亿日元的利润;东芝的问题最集中地表露出了日本企业目前的困境;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证券监管机构在接到来自东芝内部的举报后,从今年2月开始暗中调查该公司会计违规问题;日本证券监管机构认定,东芝未能实时计入亏损,涉嫌违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受到强大外界压力的东芝公司不得不聘请由专业律师和会计师组成的第三方团队,对该公司进行独立审计;日本NHK援引未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话说,外聘的第三方机构发现,东芝财务造假是“系统性的”,在质询了公司内部大约200名管理层人员之后,审计机构指出,东芝在很多业务上都涉嫌财务造假,如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半导体业务以及个人电脑业务;审计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东芝应该下调过去5年的营业利润15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而此前日本共同社的一篇报道认为,东芝公司虚报的集团营业利润总额很可能超过1700亿日元,是该公司此前公布的3倍548亿日元;2.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案之一:世通公司WorldCom财务造假案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根据SEC以及美国总检查长办公室向法院递交的起诉书,世界通信会计造假的动机是为了迎合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1、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亿美元;2、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亿美元;3、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通可谓劣迹斑斑;除了在线路成本方面弄虚作假外,世通还利用收购兼并进行会计操纵;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In- process R&D进行报表粉饰,是美国上市公司惯用的伎俩;其做法是:尽可能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作为一次性损失在收购当期予以确认,以达到在未来期间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减值损失的目的;4、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世通一方面通过确认31亿美元的未完工研发支出压低商誉,另一面通过计提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未来期间的利润;5、借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大肆进行巨额冲销世通最终将收购MCI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世通在这5年中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为此,世通以会计准则变化为“契机”,利用巨额冲销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如何计提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的减值准备,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请安永Ernst&Young根据142号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评估,拟在第二季度确认一次性商誉减值损失150~200亿美元,估值差异幅度高达50亿美元;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世通聘请美国评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对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账面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已一文不值,拟在查清所有会计造假问题后,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两个着名的评估机构,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对世通商誉所做的价值评估,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确实令人瞠目;3. 新大地财务造假案新大地是一家主营业务为良种油茶苗的培育与推广及油茶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通过体外资金循环的方式成为了创业板历史上财务造假第一股并载入中国财务造假案的史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事食用油加工业业务的企业除了西王食品和金健米业的毛利率维持在22%和15%左右之外,其余的企业毛利率均在6%上下波动;然而我们故事的主角新大地,茶油09年至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和%,有机肥10年和1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和%,三年平均综合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这高的离奇的毛利率背后是体外资金循环虚增的收入和成本核算的异常;有机肥在10年进入市场的时候毛利率是%,而在11年其毛利率提高至%;而在10年至11年期间,有机肥的销售量完成了%的增长,这已经不能用经济学常识去解释的了;试想一下,商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把价格压低打进市场,但是新大地的有机肥在完成惊人的销售量增长同时,还保持着高额的毛利率和毛利增速;说这个违背经济学常识,是因为适用于撇脂定价法的商品一般都是受专利保护、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而有机肥显然不满足以上条件;对于销量增长如此快的企业,其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却不足3%,不禁让人对其销售增长产生怀疑:新大地将银行贷款、私下的股权转让协议收到的资金和以采购原材料和在建工程的名义耗费的资金转移至其关联方和控制的账户,把自有资金转移至体外;然后再通过销售的名义,把体外的资金汇入本公司,虚增利润;这种财务造假手法高超的地方在于,现金流量表的总量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审计师在对银行实施函证程序的时候,并不能发现异常情况;但是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内部结构而言,则是完全打乱;新大地以在建工程的名义把自有资金转移出体外和把银行贷款的钱转移至体外,再通过销售的名义把资金汇回本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减少,但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增加,最后的结果是营业收入增加而现金流总体没有发生变化;。
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例
一、案例介绍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平远县长田镇油茶工业园,始建于2004年,于2008年变更为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是油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导产品是精炼山茶油、茶皂素天然洗涤用品。
产品获得QS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有机产品认证。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梅州山区长期种植油茶的传统优势,打造出了初具规模的油茶产业体系,并形成了“五个结合”、“四个基地”、“三项举措”和“一个目标”的发展战略(简称“五四三一”战略)。
并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生产、科研、观赏、文化“四位一体”的科技型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2010年启动创业板IPO,保荐机构为南京证券,2012年4月24日,公司上市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正式发布招股说明书,登陆创业板。
二、造假动机
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关于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其涉嫌虚增利润、隐瞒关联交易等现象。
首先,主营业务收入严重不足支付生产成本。
其次,有机肥耗用的茶粕远远低于技术工艺最低标准。
第三,新大地最近3年前十大客户涉及到的22家客户中,居然有近十家客户被查出包括关联交易、可能存在虚假交易等问题。
同时,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核心客户和最大的茶油客户,梅州市曼陀神露山茶油专卖店2010年曾为黄运江的侄女黄双燕所持有,但在招股说明书上却虚假记载。
而且,赵合宇作为新大地的验资签字注册会计师,同时担任新大地第三大股东大昂集团的总裁。
由于大昂集团持股633.46万股,因此则因为新大地的上市将获得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财富增值,存在重大利益冲突。
新大地的这些乱象,造假情节非常严重、手段丰富。
为了募集资金则虚增收入,隐瞒关联交易,而新大地募集资金则是为了年产2000吨精炼茶油的项目、营销渠道的建设项目,以及茶粕综合利用的项目建设。
新大地以真实销售客户的名义虚增收入,而最终在报表上看到的是现金流量表的最终结果不变,也就是最终银行存款结果没有造假,但现金流量表三大结构几乎异位,如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入被虚增、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入被虚减、筹资性现金流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入被虚减。
由于,目前我国对企业IPO过程中的会计造假行为处罚较轻,造假成本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造假有了较大的空间。
其次,在企业进行IPO的过程中,一些中介机构不
遵守法律法规的参与导致财务造假现象的产生。
部分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相关的职业素质不高,并没有真正的做到独立、全面、真实的对企业进行管理,不能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
再或者,中介机构和企业一起进行财务造假来欺骗相关的监管人员及投资者。
同时,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审核体系也是使得会计造假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企业内部出现管理问题也会造成财务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