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试题(个人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C)A 阶级斗争理论B 社会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 D辩证法理论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容 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C)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C)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B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2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ABD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D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第一章: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BA.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是机械唯物主义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C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C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6.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B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 D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A 主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0.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围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围是指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D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1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15.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A 主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7.“我思故我在”是 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9.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D.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20.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 C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2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社会存在的不包括 B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B.社会形态C.人口因素D.地理环境2.社会形态是A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3.关于生产力的说法,正确的是CA.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B.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D.生产力具有抽象性的特点4.社会意识DA.在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水平都很高B.在经济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水平都很低C.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5.道德CA.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B.是永恒不变的C.具有历史性D.是靠国家强制力潜在保证其实施6.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A.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B.劳动者占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C.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D.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7.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核心是CA.指导思想B.统治阶级C.国家政权D.人们群众8.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AA.经济利益B.指导思想C.政治地位D.阶级地位9.“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表明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D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它是否能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1.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12.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D)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13.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14.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C)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B.货币增值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D.世界货币的出现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C)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17.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
A、以实践玮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好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看法是( C )。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1、C2、A3、A4、D5、C二、不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干脆理论来源是( ACD )。
A、德国古典哲学B、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法国启蒙思想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E )。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阶级斗争学说E、剩余价值学说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E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好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
C、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
a.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3.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4.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和目标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5.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原理
a.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原理是怎样的?
6.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理论观点
a.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怎样的?
b.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的观点和路径是什么?
7.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方法论
a.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有哪些重要原则?
8.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
a.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特点和路径是怎样的?
9.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体系的比较和对话
a.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理论体系的异同点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民族主义等思潮的关系如何?
10.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前景展望
a. 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启示和指导是什么?
b.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和前景如何展望?。
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答案)C.英国经验主义哲学D.法国启蒙哲学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自然属性的总和B.社会关系的总和(答案)C.精神属性的总和D.理性与感性的统一3.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A.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案)C.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D.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关系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答案)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5.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答案)D.资本主义社会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答案)B.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C.纯粹主观的活动D.纯粹客观的活动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答案)B.议会制C.三权分立制D.联邦制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知识与技能相结合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9.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这一观点属于:A.历史唯心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答案)C.机械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10.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巩固无产阶级政权B.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答案)C.实现全民民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与时俱进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C.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发展性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工业革命B.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1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主义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f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A.科学性与革命性B.实践性C.发展性D.人民性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的矛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实现共产主义C. 实现个人自由D. 实现社会公平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承答案:A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是通过?A. 个人奋斗B. 社会革命C. 教育改革D. 宗教信仰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A. 个体劳动B. 集体劳动C. 雇佣劳动D. 自由劳动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市场失灵B. 资本积累C. 资源枯竭D. 技术落后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C. 维护封建制度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体现了?A. 唯心史观B. 唯物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传统答案:A, B2.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答案:A, C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经济B. 按劳分配C. 阶级斗争的消失D. 国家消亡答案:A, B4.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共产主义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 B, C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按劳分配D. 按需分配答案:A,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A3.A4.B5.C6.B7.C8.A9.D10.A11.A12.C13.D14.A15.C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 __世界观__ 和 __方法论__ 的结晶。
2. 人类的社会历史是__阶级__ 区分、__生产力__ 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历史。
3.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揭示了__资本主义__ 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基本规律。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核心理论是__剩余价值__ 理论。
5. 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__穷苦无权__ 阶级,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__奴役__ 的国际解放。
6.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任务是__领导__ 无产阶级__革命__和社会主义建设。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__绝对能动__ 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8.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商品经济和__剥削__ 的社会形态。
9.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__历史唯物主义__ 。
10. 马克思主义指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__生产关系__ 的矛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简要阐述其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实事求是原则、阶级斗争原则、群众路线原则、独立自主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是指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实际为依据,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阶级斗争原则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无产阶级必须进行阶级斗争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群众路线原则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原则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独立自主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利益。
2.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哪些重要批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剥削和压迫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以及其存在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私人占有制、商品经济和剩余价值的产生与剥削,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由剥削阶级统治多数劳动人民的社会形态。
选择题1.我们从对小麦的品尝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制度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A.小麦具有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B.小麦具有使用价值,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C.小麦具有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D.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A2.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的()的联系。
A.本质B.暂时C.偶然D.稳定E.必然A|D|E3.规律作为客观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
A.客观性B.抽象性C.稳定性D.普遍性E.重复性A|C|D|E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体现有()。
A.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E.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A|B|C|D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的错误。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D.不可知论C6.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是()。
A.机械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诡辩论C7.驳斥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指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D.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D25.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A.辩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B26.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认为世界()。
A.是由理念的产物B.有两个本原C.是个人心灵的产物D.是神的产物C2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士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
这是()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D28.被称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的哲学家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康德A29.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都认为()。
A.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世界是静止不变的C30.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认为()。
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2.关于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答案)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关D.生产力的发展是自发的,不受社会条件制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商品B.货币C.生产关系(答案)D.分配关系4.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以下哪一方面?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B.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C.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D.人的自然属性的充分发展(答案)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C.所有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的(答案)D.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答案)C.人类的精神活动D.人类的本能活动7.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中,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无关系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决定8.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B.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答案)D.指引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指明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试卷上作答。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试卷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哪个文化?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近代英国哲学D.近代法国哲学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什么?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什么?A.发展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什么?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什么?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7.“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什么?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具有什么性质?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谁?A.XXXB.XXXC.XXXD.XXX1.“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复习整理试卷格式:一、简答题(20分,2题)二、辨析题(30分,2题)三、材料分析(25分,1题)四、论述题(25分,1题)P20 学习马克思到底学什么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P28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内容)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P32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无不运动的物体,但不否定相对静止。
(老师如是说~)物质世界的运动的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P34-39页看看……………………看看,看看……………………P41 P42(二)事物的永恒发展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老师如是说)P4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对立、统一两面都要看到。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其核心内容有:(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a.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可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c.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两者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a.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马克斯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答案:C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B. 工人如何反抗资本家C.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根源D. 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答案:A3.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共产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答案:A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交换价值C. 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D. 商品的稀缺性答案:C5.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什么?A. 唯一动力B. 基本动力C. 次要动力D. 无关紧要的因素答案:B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表现在哪些方面?A. 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分离B. 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分离C. 工人与劳动过程的分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主要分析了什么?A. 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B. 资本的自我增值过程C. 资本的集中和垄断过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马克思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高度发展阶段D. 垂死阶段答案:C9.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什么?A. 无产阶级专政B. 社会主义革命C. 共产主义社会D. 资产阶级民主答案:C10.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什么?A. 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B. 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C. 社会意识的独立存在D. 与经济基础无关的独立体系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形式包括哪些?A. 绝对剩余价值剥削B. 相对剩余价值剥削C. 超额剩余价值剥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C. 劳动生产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3.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包括哪些?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思想斗争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积累的结果是导致什么?A. 资本的集中B. 资本的垄断C. 工人阶级的贫困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马克思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帝国主义的特征包括哪些?A. 资本输出B. 瓜分世界C. 金融资本的统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史学习读本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9 三(1)
1.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得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理论意义P28 三(1)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这个定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指出了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法的实质和核心P28 三(2)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而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理论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P42 三(2)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唯一性。
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即任何时间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6.为什么说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P42 三(3)
7.根据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P43 三(4)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绝对真
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不可分割,任何真理都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绝对真理只能通过相对真理而存在,它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而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真理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运动的普遍规律,并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不能被驳倒的,因而具有绝对性.所以,
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它的一些个别原理和结论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和范围,随着条件的变化会被新的原理所代替.所以,它又具有相对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概括新理论,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8.运用理论和时间关系的原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着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P132 四(1)
(1)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3分)理论对实践
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2)党中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纠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今后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9.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P61 三(3)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高度民主、社会和谐的重要杠杆。
(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
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以改革开放为手段的经济建设必须牢牢站在这个立国基石上,才能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10.为什么说商品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P85 三(1)
1.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两者不可兼得。
即商品生产者要
求获得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2.其对立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资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
11.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P85 三(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它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2.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以及两者划分的依据和意义P85 三(3)
13.简述货币与资本之间的主要区别P138 三(2)
货币在本质上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一定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资本则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首先以货币的
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货币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流通的形式、性质和内容上,都是不同的。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起点是商品,媒介是货币,终点则是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而资本流通的起点则是货币,媒介是商品,终点则是增值了的货币。
资本的流通,就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
14.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实质P101 三(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产生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主义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
15.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是什么P117 三(1)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第一,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第二,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合理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第三,初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
历史局限性:第一,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第二,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第三,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