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歌曲《西湖美》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8.30 MB
- 文档页数:19
《西湖美》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科:小学音乐年级:五年级下册教者: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江南文化及浙江绍兴嵊州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唱腔特点。
2、能够自然、充满感情地演唱《西湖美》。
3、学习简单的越剧表演动作,并能与歌曲完美结合表现歌曲。
重难点: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用越剧的表演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教材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体验越剧1.教师播放越剧《梁祝》请同学们欣赏,初步感受中国戏曲之一越剧的特点和魅力。
2.教师简介越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有第二国剧之称,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具有江南灵秀之气。
3.体验越剧: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越剧的基本动作女生学习花旦步、立掌、缓掌、小五花、拱掌男生学习小生步、虎口掌、按掌、摊掌、拱掌在《西湖美》的音乐中学生随老师表现越剧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对歌曲《西湖美》有初步的感受。
二、感受歌曲引出课题1.播放歌曲《西湖美》听听歌曲与越剧有什么联系?2.师生交流这首歌曲就是运用了越剧的基本曲调谱曲的。
3.歌曲中唱到了西湖的美景,师生在优美婉转的越剧曲调中,感受西湖的美景,并感受歌曲的节拍。
4.四四拍节奏练习X 0 xx 00 xxxx 0 x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练习节奏,并在歌曲《西湖美》的伴奏下做节奏练习,同时加入打击乐曲锣、鼓、钹、响板为歌曲伴奏。
三、学唱歌曲1.练习演唱基本旋律① 1 2321 1—② 35 2321 1—③ 35 2321 11 6指导学生用LU模唱体验感受一字多音2.教师弹奏旋律,指导学生哼鸣演唱。
3.教师弹奏旋律,指导学生在心里唱。
4.教师弹奏旋律,指导学生轻声演唱。
5.指导学生,用越剧的感觉演唱歌曲。
四、体验表演演绎升华1.边唱歌边表演请同学用学过的越剧动作表现并演唱歌曲《西湖美》。
2.请全体同学演唱歌曲,邀请部分同学表演。
小结:越剧曲调的歌曲《西湖美》我们就唱到这,希望同学们能将中国戏曲传承和发扬。
西湖美-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西湖•学习一首有关西湖的歌曲•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2.能力目标•能够唱出《西湖美》这首歌曲•能够感受音乐传达的情感和美感•能够简单地理解歌曲中一些基本的音乐构成要素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美景色的热爱和认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性认知和欣赏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西湖美》这首歌曲,体味风景如画的西湖之美•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旋律、节奏、和弦等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西湖之美,并且理解音乐中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学内容1.热身活动:唱一首熟悉的歌曲,如《小星星》等。
2.学唱《西湖美》这首歌曲。
3.分析歌曲的基本信息,如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以及和弦。
4.找到歌曲中那些最能体现西湖之美的语句,让学生写下来。
5.让学生试着自己编一段类似的旋律来表达自己对西湖之美的感受。
2.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选择一首熟悉的歌曲,如《小星星》,让学生跟着唱,预热一下唱歌的气氛。
步骤二:学唱《西湖美》1.教师先唱一遍歌曲。
2.教师分段教唱,让学生跟着学唱。
3.教师指挥全班一起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整体感。
步骤三:分析歌曲基本信息1.教师放一遍歌曲,让学生听一听。
2.教师让学生一起说出歌曲的歌词,分析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教师教唱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学唱。
4.教师敲打鼓点,让学生一起感受歌曲的节奏感。
5.教师简单介绍一下歌曲中的和弦。
步骤四:找出精彩的语句1.教师放一遍歌曲,让学生听一听。
2.教师让学生用笔记下觉得最精彩的句子,并且简短做些评论。
3.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写下的内容,并且让全班一起学唱那些特别好的句子。
步骤五:编写自己的旋律1.教师简单讲解一下旋律的构成要素,如高低、长短、连续性等。
2.教师给学生播放一张西湖美丽风景图片,让学生自己编写一段旋律,传达自己对于西湖之美的感受。
西湖美-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五大名胜之一——西湖;
2.学习唐风的《临安春雨初霁》;
3.掌握该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4.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二、教学内容
1.了解西湖风景名胜区;
2.听唐风的《临安春雨初霁》;
3.学习该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4.个性化创作。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介绍西湖、杭州和杭州的特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听唐风的《临安春雨初霁》
播放该曲,并请学生认真聆听,体悟唐风的音乐特点。
3. 学习该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1.基本节奏的学习:
要求学生单独击打击鼓,并配合唐风的旋律,体会基本节奏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2.基本旋律的学习:
唐风的《临安春雨初霁》是以古琴曲《阳春白雪》为蓝本创作的,属于古风音乐。
在学习时,老师要分拆旋律中的各个音符,一一讲解唱法和演奏细节。
4. 个性化创作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创意和心情,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作,可以加入口琴、钢琴等乐器的配合,或加入新的节奏元素。
四、教学重点
学习唐风的《临安春雨初霁》,掌握该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听、说、唱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此课时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唐风的音乐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如何指导学生自由发挥。
六、巩固
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再次演奏创作的曲子,让同学互相欣赏和交流自己的成果。
七、拓展
可以介绍更多的古风音乐和乐器,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更多类似的音乐作品。
也可以邀请乐手来校展示演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兴趣。
《西湖美》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江南文化及浙江绍兴嵊州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唱腔特点。
2.能够自然、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西湖美》。
二、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越剧。
2.唱好歌曲《西湖美》。
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根据越剧基本曲调填词的作品,表现了西湖的美景。
音乐很短小,音乐节奏比较密集,具有戏曲的鲜明特点,有很多一字多音的处理方式。
整首作品风格鲜明,旋律优美动听,音乐风格清秀、婉转,充满了江南的灵秀之风。
越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
发源于浙江嵊州,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曲调:七字句的排列格式有两种。
一种按照二、二、三顺序排列。
另一种是按照三、二、二进行的。
带冠七字句是剧情需要,在七字句前面加三个字。
十字句的排列格式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三四三”顺序排列的。
这与带冠七字句相似。
当原有的句式不能充分反映剧情时,越剧的唱句还采用六字句、九字句甚至更自由、更灵活的句式。
同时,越剧唱句节奏感鲜明,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很有味道,比较讲究韵律。
所谓韵律,就是上下句的下句要押韵。
在一段唱词中,偶句的末一个字以同一韵脚贯穿。
在一段唱词中,偶句的末一个字以同一韵脚贯穿。
曲调和板式:四宫腔尺调腔弦下腔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教学过程(一)体验越剧、创设情境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视频片断。
1.学生欣赏视频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3.简单讲解越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
发源于浙江,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现在设定是女子越剧为主的演出。
七字句:按照“二二三”格式创作。
尺调腔: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二黄的过门来创造。
教学设计《西湖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西湖美》,能够用连贯的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通过学习了解我们国家丰富的戏曲种类,能够对戏曲产生兴趣,愿意了解戏曲。
二、重点难点歌曲学唱的音准,和如何连贯柔和的演唱时教学中比较难把握的。
三、教材分析《西湖美》这一课是由越剧的基本曲调编写的歌曲,戏曲风格鲜明,歌曲中有很多一字多音的曲调,那么把握音准是学唱的难点,同时因为我们地处北方,那对于江浙的地方方言其实并不了解,通过视频中的对话让学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这样对歌曲风格的清秀,婉转有更好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视频导入师:我们在音乐课上已经接触过我们国家的一些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了,那老师带来了三段视频,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辨别这些选段的戏曲形式。
(播放视频分别是《贵妃醉酒》《谁说女子不如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师:视频看完了,那你们知道第一个片段是哪种戏曲形式生:京剧师:没错这个片段,是京剧的代表片段《贵妃醉酒》我选取的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片段。
第二个片段呢?生:豫剧师:你是怎样判断的?生:(语言的发音、唱腔中特别的上下滑音)师:(鼓励发言学生)第三个片段,你们接触过么,能分辨么?生:(猜得出猜不出都正常,猜出问判断的依据,猜不出问发音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觉得是什么地方的戏曲,是南方还是北方)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流行于江浙等南方地区的戏曲——越剧2、学习新课1)介绍越剧(背景音乐西湖美伴奏)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主要流行在:江、浙、沪等广大南方地区。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众多,是我国五大戏种之一。
(出示图片)越剧和京剧一样演员也分行当,越剧有六种行当,比京剧多两种,还记得京剧的行当么?生:生旦净丑师:越剧将生和旦又分出了层次分小生、小旦和老生老旦,它的剩下两种行当是小丑和大面。
第三单元《西湖美》第三课时《西湖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西湖美》是一首根据越剧基本曲调填词的作品, 表现了西湖的美景。
歌曲四四拍, G大调, 一段体结构, 篇幅短小, 起承转合四个乐句。
音乐节奏比较密集, 2321这几个骨干音多次重复, 凸显了地方戏曲—越剧的戏曲特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一字多音, 教学中要注意对一字多音的处理。
整首作品风格鲜明, 旋律优美动听, 音乐风格清秀、婉转, 充满了江南的灵秀之风。
二、学情分析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 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 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江南文化及浙江绍兴嵊州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七字句及唱腔特点。
2.引导学生准确的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并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西湖美》的演唱, 并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学简单越剧基本动作, 体会歌词的念白韵律特点。
四、教学重点五、学唱越剧基本曲调填词歌曲《西湖美》, 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一字多音。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越剧《梁祝》之《十八相送》片段, 思: 越剧的演唱特点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吧!先来让大家欣赏著名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的片段, 感受越剧的音乐特点。
(播视频片段)生:观看视频师:欣赏了《十八相送》的片段, 我们来了解下越剧的历史吧。
(出示PPT)越剧: 中国第二大剧种, 发源于浙江嵊州, 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 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剧种特色, 以女演员的表演为主。
唱歌《西湖美》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江南文化及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会由越剧填词的歌曲《西湖美》。
【教学重点】:在越剧欣赏中能学唱越剧调填词歌曲《西湖美》。
【教学难点】:能用越剧语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练声连音练习模唱练习2、复习《太湖美》二、感受西湖1、在太湖美的歌声中继续我们的天堂之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告别苏州,又将去哪里呢?学生回答。
2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吗?请谈一谈对西湖的印象。
学生交流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观看课件(背景音乐西湖美)4、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5、历代的文人雅士来到西湖禁不住诗兴大发,留下千古名句,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有关西湖的诗句)6、配乐朗诵西湖美歌词三、体验学唱1、初听范唱2、复听歌曲3、听旋律,注意间奏4、填词演唱5、重难点教唱6、集体演唱四、越剧欣赏1、怎样让歌曲唱出越剧的味道呢?同学们了解越剧吗?2、学生交流自己品出来越剧味道,师小结简单介绍越剧特点。
3、在歌曲《西湖美》中找一找越剧的影子,从歌词的字数、间奏来体会歌曲的戏曲特点,学生交流。
4、师生运用吴侬软语学唱歌曲,配伴奏音乐5、学生表演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师小结!师生再见!唱歌《西湖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西湖美》,让学生了解越剧的演唱特点。
2.对比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对答”片段。
3.通过看插图,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看大戏》2、学唱《西湖美》(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越剧的特点。
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具有江南灵秀之气。
(3)播放《西湖美》图片,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景色描述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