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精)
- 格式:ppt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章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及发展一、历史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背景1、客观原因:(1)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19世纪中后期,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到了《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在政治上,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列强之间已经达成了扶植中国清政府作为自己进一步侵化工具的共识,采取“以华制华”的方针,而清政府在遭到了列强的屡次打击之后,已经完全妥协投降,成为帝国主义的驯服的走狗。
在经济上,凭借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在1900年以后的几年间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特别是对路权、矿权的掠夺。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掠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巨额的赔款更是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2)清政府的“新政”清政府的新政其结果并不如他所料,反而进一步暴露了他统治的黑暗,这就成为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爆发的内因了。
思考:清政府的新政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本质?从背景角度看,1901至1904年间所实行的新政,是在《辛丑条约》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的情况下实行的。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剧,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清朝统治者岌岌可危。
这种形式使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统治者要“乔装打扮”,寻找与资产阶级的妥协,于是开始实行所谓的新政。
从内容角度看,新政的实行对外是为了取悦于列强,以表明清政府绝不是一个顽固守旧的政权,而是一个能适应帝国主义要求的政权,以此来博得列强的信任。
换得帝国主义对其政权的支持,同时也以此来寻求同资产阶级的某种妥协,从而遏止革命,摆脱国内危机。
《辛丑条约》虽然是清政府摆脱了来自国外的危机,但是国内危机却显然是更加严重了。
不但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下层广大群众只能感到处埋伏着待燃的火种,而且属于上层社会的一些阶级、阶层,包括各地的士绅、中小地主、商人、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清朝政治的不信任感也空前的增长了,为了使这些阶级、阶层感到这个政权还有希望,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弹起三年前也就是1898年光绪皇帝弹过的变法调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又称“光荣革命”,此次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的结束。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原因,希望你喜欢。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1.英国经济的发展,富裕阶层、新贵族的成长,使他们要求政治上当权,经济上发展市场经济。
2.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发展,激化了一些新生的社会矛盾。
客观原因1.专制统治阻碍发展。
2.新贵族和富裕阶层势力的壮大。
3.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4.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被关闭多年的议会)1649年1月27日,法庭判处查理一世死刑。
它标志着英国封建专制的结束,资产阶级共和国时代的开始。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是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主要人物介绍克伦威尔克伦威尔(1599—1658),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出生于亨丁顿郡的新贵族家庭,17岁进入剑桥大学,后在伦敦学习法律。
1628、1640年,他两次当选为议会议员,在1640年的新议会中,他参加起草了《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1642年,查理一世掀起内战后,克伦威尔一直站在议会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
1645年,议会通过《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他便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英国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即“新模范军”。
新军总司令名义上是费尔法克斯,但实际上克伦威尔掌握全权。
1645年6月的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取得了第一次内战的胜利。
1648年春,王军发动第二次内战。
8月,克伦威尔率领新军击溃了王军。
9月,又俘获国王查理一世。
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17世纪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② 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
③ 农场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场和牧场。
④资产阶级的组成:①工厂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
②新贵族(保留贵族头衔,从事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的经济活动)3、导火线:(1639年)苏格兰人民起义4、革命过程(1)新议会的召开:1640年,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2)内战的爆发: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年)(纳西比战役1645年,议会军击溃王军主力,最著名的一次战役也是革命期间的转折性战役)(3)处死国王:1649年1月,查理一世。
(4)克伦威尔的统治:1649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领袖(1653~1658)就任护国主,建立护国主政府。
(5)封建统治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上台。
(6)1688年宫廷政变:玛丽,荷兰执政者威廉被立为新的国王,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外逃。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胜利结束。
(7)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确立。
《权利法案》的内容:1)不经意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2)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3)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5、意义(1)国内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为英国随后的的工业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础。
(2)国际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因此它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①复杂性,曲折性②宗教色彩③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目的1.“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
2.新航路的开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拓展点)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
表现: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牧场和农场。
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型资产阶级成长起来。
有些贵族虽然保留了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
3.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表现及影响:(拓展点)表现: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不可违抗。
影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社会矛盾激化。
4.根本原因:17世纪,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易错微析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易错:17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当时的英国推行封建专制统治,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由此可见,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例题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严重的民族矛盾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损害。
英国的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此题选D。
例题2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目的1.“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
2.新航路的开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拓展点)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
表现: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牧场和农场。
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型资产阶级成长起来。
有些贵族虽然保留了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
3.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表现及影响:(拓展点)表现: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不可违抗。
影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社会矛盾激化。
4.根本原因:17世纪,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易错微析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易错:17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当时的英国推行封建专制统治,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由此可见,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例题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严重的民族矛盾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损害。
英国的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此题选D。
例题2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怎样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方法提示】
规律:革命根源+矛盾激化的表现+思想动员(可选)+人民斗争+资产阶级领导+导火线1.根源=“……(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此规律的详情请点击:中学历史教学空谷规律一
2.矛盾激化表现:往往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独断专行等激化了矛盾
3.思想动员为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4.人民斗争使革命时机成熟
5.资产阶级顺应潮流,发动并领导革命
6.某一突发事件直接引起革命,成为革命导火线
【举例说明】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根源: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矛盾激化:查理一世独断专行,实行无议会统治,征收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3.人民斗争:农民和城市贫民不断起义,使革命时机成熟;
4.资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顺势发动人民革命;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指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起止时间:1640年(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1688年(1688年宫廷政变)。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主要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6.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7.发展过程:①内战: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②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③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④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
8.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9.结果: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10.历史意义: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B.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C.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
[主要领导人:华盛顿]4.经过: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
⑤军事胜利: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投降,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对抗阶段结束;⑥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5.历史意义: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6. 对华盛顿的评价(1)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3)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知识点归纳高一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强调基础知识点的记忆,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知识点十分重要。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知识点一、历史背景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1)表现①政治上,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控制清政府。
②经济上加紧掠夺航运、铁路等权利,扩大投资设厂。
③军事上,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日本的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
(2)影响:造成了中国主权的大量丧失和社会的贫困落后,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打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清政府实施“新政”(1)目的: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2)内容: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
(3)影响:新政不但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3.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的发展,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4.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风起云涌(1)表现①各地抗捐抗税斗争、农民武装起义此起彼伏。
②资产阶级发起的收回利权运动迅速在各地展开。
(2)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使人民群众感到反侵略的迫切性,并加深了对清政府卖国政策的憎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表现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1)原因:20世纪初,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
(2)主要传播方式①接受西方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翻译西方书籍: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
③创办进步报刊: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
(3)影响①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出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