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性与必然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相互区别和对立的两种趋势,又是辩证统一的:1、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
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2、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偶然现象中贯穿着必然性的规律。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和偶然性也可相互转化。
基本概念: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性趋势。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一定如此的趋向,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根据、本质的原因。
偶然性表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的趋向。
偶然性产生于客观事物的外在条件、非本质的原因。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并起着不同的作用。
详细信息:从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的方面来反映事物间不同类型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必然性是指现实中由本质因素决定的确定不移的联系和唯一可能的趋势;偶然性是指现实中由非本质的、互相交错的因素决定的以多种可能状态存在的联系。
客观世界的一切过程都是受因果关系制约的,在影响事物运动变化的诸因素中,有本质的原因和非本质原因的区别。
本质的、根本性的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过程有确定的、稳定的方向,决定着该事物在给定条件下只能以唯一的方式存在并以唯一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即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又有非本质的、次要的原因复杂交错的作用,因而使总体上确定不移的过程在具体环节上又表现出非确定的、不稳固的特点,即现象事件的偶然性。
特定的偶然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以另外的方式出现。
必然与偶然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法五大范畴之必然和偶然
1.偶然和必然的含义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比如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这就是必然性;但是价格又会受到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具体的当天价格是多少,这是偶然的;再比如每个人出生就会死亡,这是必然的;但是何时、何地、何种方式死亡,又带有偶然性。
2.偶然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①两者是对立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它们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②两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形式和补充;偶然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偶然和必然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充实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通过偶然掌握必然。
宣称“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必然和偶然的例子必然和偶然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两种情况。
必然是指某种事情或结果的发生是由于客观规律或先决条件的存在,而偶然则是指某种事情或结果的发生是偶然、无法预料的。
下面以必然和偶然为题,列举一些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两种情况。
1. 必然: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的规律所决定的,每天都会按照固定的时间和方向发生。
2. 偶然:在一次摇奖活动中,抽中了一等奖。
这是由于参与抽奖的人数众多,每个人中奖的概率很低,因此中奖是一种偶然的结果。
3. 必然:种子发芽成为植物。
这是由于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种子能够发芽并成长为植物。
4. 偶然:在一次车祸中,司机幸运地没有受伤。
这是由于车祸发生时,司机的位置和车辆的碰撞方式等因素的偶然性导致的。
5. 必然: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
这是由于水的分子结构和物理特性决定的,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分子会发生相变。
6. 偶然:在一次旅行中,碰巧遇到了一位老朋友。
这是由于旅行地点和时间的巧合,使得两人能够偶然相遇。
7. 必然:夜晚的天空中会出现星星。
这是由于星体的自然运行轨道和地球的自转,使得夜晚能够看到星星的存在。
8. 偶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户外派对的计划。
这是由于天气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使得原本计划好的活动被迫取消。
9. 必然:猫会追逐老鼠。
这是由于猫的天性和猎食本能所决定的,猫会被老鼠的快速移动吸引并追赶。
10. 偶然:在一次考试中,学生偶然发现了试卷上的答案。
这是由于试卷的设计和监考教师的疏忽,使得学生能够偶然看到答案。
以上是关于必然和偶然的一些例子,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生活中这两种情况的存在。
必然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偶然则是无法预料的。
我们在面对这两种情况时,应该理解并接受它们的存在,同时也要学会从中找到适应和应对的方法。
2016考研政治复习之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来源:文都图书
辩证法是考研政治复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研政治中必考的知识点,所以同学们需要给予很高的重视。
下面就以必然性和偶然性为例来谈谈二者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②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以上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任燕翔老师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主观题应试宝典》,内容丰富,解析详尽,相信可以帮助大家稳步提高成绩。
事物发展往往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作文事物发展往往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有时候顺水推舟,有时候却要逆流而上。
比如,咱们小时候学走路,那可是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
但要是哪天你不小心摔了一跤,那可就得自己爬起来了,这就是偶然性在作祟。
说到必然性,就好比咱们每天起床后得刷牙洗脸,这是一天中必不可少的程序。
不刷牙,牙齿就黄了;不洗脸,脸上就油了。
这就像是生活给你定下了规矩,让你必须遵守,否则后果自负。
偶然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就像那次考试,你明明复习了那么多,结果还是考砸了,这不是偶然是什么?还有那些意外的机遇,你可能正打算放弃的时候,它却偏偏出现,让你抓住了。
所以啊,我们得学会平衡必然性和偶然性。
该坚持的要坚持,该灵活的要灵活。
就像做饭一样,既要有固定的步骤,又不能死板地按照菜谱来,那样做出来的菜可能并不好吃。
有时候,我们还得学会顺其自然。
就像种树一样,你不能强求每棵树都长成参天大树,但你可以期待它们茁壮成长。
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强迫事情按照我们的计划发展,但我们可以享受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确幸。
事物的发展既有它的必然性,也有它的偶然性。
我们不能只盯着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必然性和偶然性当我们深入地观察和研究因果联系时,就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必然性就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的不可避免、一定如此的趋向,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在根据、本质的原因。
例如,种瓜得瓜,磨擦生热,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要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等等。
与此相反,某一偶然的现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外在的,非本质的原因而产生的,它对这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说来,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
例如,某一株农作物在它整个生长期中是否会遇到冰雹的灾害,社会主义革命在某个国家正好在哪一天取得胜利等等。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则相反,它不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趋势,一般说来,它对整个事物的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虽然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置情形,但它们之间绝不是互不相关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统一。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包含着必然性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性的方面。
这种矛盾现象是由于事物联系的复杂性。
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而产生的。
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是由它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这种必然趋势的实现,又因为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许多偶然的联系而发生多种多样的摇摆和偏差。
地球上的北温带区,从一月到七月,气温逐渐增高,是一个确定不移的趋势,这是由太阳光对该地区从斜射到直射的变化这一根本原因所决定的。
但是,在总的过程中,某一天的气温是否一定比前一天高,就具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是由当时的云层分布、气流的个别特点等复杂条件的影响所造成的。
气温上升这个总的必然趋势,是在无数偶然的波浪起伏的复杂变化中实现的。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胜利的持久战,总的过程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是必然的,它是由敌我双方矛盾的根本特点及其变化的总趋势以及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所决定的。
必然与偶然的经典例子
必然与偶然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统计学、物理学等学科中的重要概念。
下面列举几个经典例子来帮助理解必然与偶然。
1. 抛硬币的实验:抛硬币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正面或反面。
因此,每次抛硬币的结果具有必然性。
但是,具体是正面还是反面的结果是偶然的,不能被预测或控制。
2. 火车站候车人数:假设一个火车站一天的候车人数为1000人,但具体是哪些人前来候车是偶然的,没有办法预测。
因此,候车人数的总量具有必然性,但局部的分布是偶然的。
3. 排列组合问题:例如从10个人中抽取3个人的组合方式一共有120种,这是具有必然性的。
但是,具体哪三个人被抽中,是偶然的,不能被预测或控制。
4.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
由于生命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已经在宇宙中存在,因此生命的起源具有必然性。
但是具体生命的起源地点和时间是偶然的,可能会受到很多随机事件的影响。
总之,必然与偶然是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现实生活和自然科学研究中也经常被使用。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马克思博士的论文《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探讨了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偶然因素和必然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通过对19世纪德国历史的研究,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
马克思首先指出,历史是被人创造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历史的发展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的趋势,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们不断追求物质生活和生产力的提高,这种追求将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
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历史中一些重大的变革事件中,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等。
历史发展中也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
马克思指出,偶然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非必然因素,它是社会中无数个个体的行为和选择的结果。
他举了德国历史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偶然性的作用。
他讲述了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将王位传给威廉·二世的事情。
这个决策的结果导致了德国历史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兴起。
这些事情的发生并非必然,它是由无数个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决定的,因此具有偶然性。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偶然因素和必然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偶然因素虽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它并不能完全改变历史的必然趋势。
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来实现的。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尽管偶然因素会给历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曲折和起伏,但历史的必然性最终会得到实现。
马克思认为,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对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的发展。
他强调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在必然性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偶然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偶然性与必然性一、定义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偶然的东西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二、偶然性的产生事件的发生是受多方面因素控制的,只有所有因素都具备了,事件才发生。
符合乘法原理,表达为:∏==ni i 1因素事件的发生以最简单的情况(2个因素)为例,有:21因素因素事件的发生⨯=设因素1确定,因素2不确定。
这样,当因素2不具备(因素2=0)时,事件不发生(事件=0);当因素2具备(因素2≠0)时,事件就发生(事件≠0)。
事件对于因素1来说,就是偶然性的,当因素1具备了,但是事件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
事件的偶然性决定于因素2,因素2是否具备。
当因素2具备的次数多时,偶然性趋于必然性。
当因素2永远具备,只要因素1出现,事件就必然发生,这就是必然性。
对于多因素事件,与2个因素事件同理。
因素越多,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
因素过多,就成了不可能事件。
例如:种子在适宜的温度、适度条件下,必然发芽。
这是必然性。
历史事件的发生就是偶然性的,只有几个条件凑到一起才恰好发生,时机未到,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偶然现象的存在根源在于:条件的同时满足具有偶然性。
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由偶然性产生的原因看,偶然性与必然性不存在下列关系:1、必然性导源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所谓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基本性质的矛盾),而偶然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引起的。
因为事件的发生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有内部根本矛盾事件不会发生,所以内部矛盾决定必然性是错误的。
同样,单有外部矛盾,事件也不会发生,所以偶然事件不能归因于外部矛盾。
所以把必然事件归因于必然因素、偶然事件归因于偶然因素是不合理的,是循环论证的体现。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同等重要。
2、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而偶然性则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只能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科学研究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谈谈灵感和机遇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
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
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
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整体表现出,由此为自己开拓道路,没瓦解偶然性和单纯
必然性,偶然性就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足,偶然性背后暗藏着必然性并受到其制约,没瓦解必然性的单纯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重大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就是阐明事物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就是由事物
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确认持守的发展趋势。
偶然性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由非本质联系引
发的不能确认的现象,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
比如,社会主义在向共产主义过渡阶段的过程中,自身必须不断进行改革,这就是必然性。
但每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在什么时候展开,实行何种具体内容形式,由哪些人去领导等,又具有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就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相同联系。
人物必然性和偶然性举例人物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指人物的形象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两种特点。
必然性指人物形象有着不变的内容,像是精神特质,品行,外貌和性格等,这些是不变的,而偶然性指人物形象具有随时间变化、随时空变化的一种特征,它受个人的决定、态度、经历以及其它外界的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从艺术角度来看,人物必然性是一种基本的内容,它是人物形象的核心,构成了人物的精神特质、外貌、性格等本质的内容。
这种精神特质在文学中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可靠的个体形象,使读者一眼就可以明白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深入体会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观点。
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她的性格是一种坚强、淡定、温柔、乐观、宽容和理智等,这种精神特质与她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标准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构成了她的稳定的必然性形象。
偶然性则是指人物在某一时刻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的表现,这种表现是一种随机的、暂时的结果,它和必然性有着很大的区别。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由于他修炼的长歌行,在变幻无穷的神话世界中他的性格、行为、立场也在不断变化,从暴躁变得包容、从张扬变到安静、从执著变得灵活、从傲慢变得谦逊等,这种变化是充满趣味的,受到旁白描述和环境影响而暂时显现出来的,使他的形象更具有活力,更有趣。
因此,在创作人物的时候,作家需要从必然性和偶然性两个层面入手,必然性是构建一个个体形象的基础,它是把握人物本质特征的精髓;偶然性则是把表面上的细节处理得更加精彩有趣,正是这样,人物才有了生动活泼、出人意表的特点。
只有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才能构建出真实、可信和有趣的人物形象,使人物看起来更为真实,使作品更受欢迎、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总而言之,人物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构建人物形象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出现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完整,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人物内容。
论突发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突发事件是集聚的各种矛盾的爆发,突发事件以偶然性形式表现出来.但反映的是必然性的内容。
世界上无论多么随机、巧合的事件都有它产生的内在根据和具体条件,因而都存在某种必然性。
分析突发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从而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突发事件随机事件偶然性必然性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地铁沙林事件、美国9.1l恐怖袭击事件、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以及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大地震等,中国也经历了上海甲肝大暴发、1998年特大洪灾,尤其是去年的波及全球的SARS病毒等突发事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对人类生命和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认识和应对突发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事前难以预测、带有异常性质、严重危及社会秩序、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灾害性事件。
它是一种作用范围广泛,且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具有强烈冲击力和影响力的事件。
由于它的不可控制和巨大的破坏性,往往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甚至可能引发区域乃至全国、全球性的危机。
突发事件可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然性突发事件,即由不可抗力造成的人们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如瘟疫、地震等:另一种是社会性突发事件,即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局部或整体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
如矿井塌方、集体中毒、党派纷争、宗教对抗、恐怖活动、国家间的武装冲突或战争等。
当然,这两个类别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即使是纯粹自然性的突发事件,也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
比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性与节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恶果。
一、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突发事件常常令人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突发事件更是如此。
从事物变化的总体上说,突发事件是事物的内在矛盾由量的逐渐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因而具有可以认识、可以把握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某一契机的出现是事件发生的诱导因素。
按照这一思路,突发事件的突然性是应该可以得到缓冲的,但是,突发事件作为一种质的突变,是通过一定的契机诱发的。
而这种契机以什么方式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则是偶然的。
这也就决定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却是难以完全预测和把握的。
例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必产生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洋变化超常,给局部地区造成灾害。
但这种灾害在什么地方发生,受灾面积和程度有多大,则是很难预测得那么具体的。
突发事件是相互联系的诸原因交汇的结果,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一个随机事件。
它的发生包含着偶然因素,突发事件的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
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中,尚有许多人类还未熟知的领域,未掌握其规律,突发事件的发生难于预测和控制,突发事件容易进入偶然性领域。
就目前而言,科学发展的水平还达不到从根本上消除,诸如地震、火山爆发、雷电灾害等对人类及物质财产的危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人类掌握了其规律,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能最大限度的减轻或避免这类突发事件的灾害损失。
二、突发事件的必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社会多么发达,科技多么进步,它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
突发事件以偶然性形式表现出来.但反映的是必然性的内容,世界上无论多么随机、巧合的事件都有它产生的内在根据和具体条件,因而都存在某种必然性。
也许,某个人的某次违章没有出事,但长时间经常性违章,只要有诱发事故发生的条件出现,量变到质变,事故将必然发生。
也许很多人违章没有出事,而某人某次违章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巧合”,但事故存在于违章之中,只要诱发事故发生的条件成熟,事故必然发生。
今天不发生,明天将发生;不以这种形式发生,将以另外一种形式发生。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可能是不同的,但事故发生则是必然的,这就是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在人们所熟知的生产领域,人类掌握了事故的规律,但由于生产单位技术装备上的欠缺,或者安全认识不足,在管理上有缺陷,违章作业,那么事故也将防不胜防。
事故虽然是一个随机事件,但事故的发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又有其必然性。
三、突发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突发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为条件的,共处于事物发展过程中。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里含有偶然的因素,必然性只有通过大量的偶然性现象才能表现出来,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决定的。
偶然性是事物的非本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现象,它既可以发生,又可以不发生,既可以这样发生,又可以那样发生,是由事物的外部原因决定的。
一切天体,包括地球和人类社会,除了自身暂时按必然性运动以外,还要服从于亿万星球构成的大数定律、可能性的概率统计规律。
无论生命现象,还是更大量的无生命现象,如分子、原子、微观粒子世界都要无条件地囊括于更大范围的随机事件中去,受随机的统计规律的支配。
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事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看起来一些必然的发展过程,在更大发展范围内又受可能性的诸因素形成的统计规律的支配,正是这种互相交错、渗透、制约才形成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现实。
例如:一座新建的楼房因偷工减料等诸原因,影响质量而歪斜倒塌,造成事故。
这类基建工程中案例,我们会经常在电视报刊里看到。
究其原因,隐患埋藏于施工中,施工质量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结构强度满足不了楼房的荷载要求,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是事故的必然性的一面:而事故的偶然性的一面则表・106・现在事故的发生时间、场合、效果等方面,事故发生也许在今天、明天、或后天,也许在乔迁大喜之际,也许在竣工典礼之中,也许死亡一人甚至多人,也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就是事故的偶然性。
在某些条件下,一定出现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或者说,这事件具有必然性.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也称为偶然事件,或者说,这事件具有偶然性.必然与偶然,都是相对于条件而言的.事物的发展,是多层次的随机事件与必然事件相互交替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飞机失事坠落对其它许多飞机来说是偶然的,但对于自身来说,由于没有预先检修,排除故障,所以又是必然的。
又如,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对于其它污染事件来说,是偶然的。
但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本身来说,由于在思想上没有做好充分的防范,在行动上措施不力,又存有侥幸心理,是造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所以又是必然的。
四、实践意义突发事件是集聚的各种矛盾的爆发。
突发事件以偶然性形式表现出来.但反映的是必然性的内容,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社会多么发达,科技多么进步,它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
实践表明,尽管突发事件常常是通过偶然的形式出现,令人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但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在任何偶然性的背后,总是有着深刻的必然性在起作用。
也就是说.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原因和深刻背景。
一般来说,每一个突发性事件都有其各自的前提和准备过程,在突发事件的酝酿、发展、蔓延和爆发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信息被传递出来,这些蛛丝马迹为我们寻找根源提供了线索。
在这个意义上说,突发事件又是可以把握和预测的。
例如:1976年7月28日3时43分发生在唐山7.8级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前一周7月2013前后,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渔民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
在歧门河附近,光着身子气的孩子们用小网兜几个小时就兜到几十斤鱼,鱼儿简直是往网兜中跳。
7月27日唐山市郊郑庄子公社小戴庄大队大白天蝙蝠满院子飞……然而这些奇特的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忧患意识。
不论具体的突发事件属于何种领域,它之所以“突发”,事先在大自然或社会里已经存在,只是迹象还不明显而已。
因此人们对于它以前发出的那些讯号没有怎么注意到。
等到它一下子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就已经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了。
正确认识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提高安全意识,目的是要在具体工作中,减少种种隐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管理,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当我们光从这一件件以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案例前扫视而过时,无不震惊于那些事故责任者对事故隐患的侥幸、麻痹甚至麻木,他们安全意识的淡薄,对安全肤浅的认识又提醒人,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是很有必要。
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往往是因为其“突发性”,使人们措手不及,应对不力。
所以加强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作好准备,防忠于未然,甚至消灭潜在的突发事件于萌芽状态,是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首要环节。
各种各样的潜在危机是时刻存在的,随时都可能以突发事件的形式爆发。
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都易于诱发各种突发事件,因此我们更应该增强危机意识,完善和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突发事件作为一种质的突变,往往是通过一定的契机诱发的。
作为引发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导火线、种子、胚芽和触发因子,从整个社会来看,大多都是十分微小的事物。
由于它们卑微弱小,常常不被人们注意,或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或投以蔑视的目光,不屑一顾。
像农药蔬菜、激素食品、白色垃圾和无线电波等这些持续的灾害每天都在危害着人们,但并不是很明显,它们的影响也许在几年之内都看不出来。
然而,它们却是许多大事件的起因。
而且,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随时都可能产生某种涨落和不平衡现象,这些涨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放大形成巨涨落。
由于长期处于安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对可能出现的危机缺乏防范意识和综合性的研究,特别是对公众的危机教育欠缺,信息渠道不畅,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而实质上各种各样的潜在危机是时刻存在的,随时都可能以突发事件的形式爆发。
广大市民普缺乏危机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缺乏基本了解和必要的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使人们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任何一个细小的事件都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在突发事件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其发生的必然性,因此,我们不但要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教育、而且要加强对突发事件预警教育,并建立预警机制,当前,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的不足之一在于缺乏非常规状态下的教育,我们往往教导社会行为主体在社会正常运行的情形下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但却忽视教育社会行为主体在社会部分或局域处于失范或危机状态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