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离析情况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6
沥青路面离析的探究与防治摘要: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集料的规格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差别导致的集料离析、温度离析和机械施工操作误差又是导致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成因。
通过试验研究与施工现场监测得出防治沥青路面离析的措施,并建设性的提出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沥青路面;集料;温度离析;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目前,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超过35万公里,但几乎所有的路面都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不得不进行大中修,甚至翻修改建,早期病害或损坏更是常见,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沥青路面的不均匀性,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造成路面不均匀性的首要原因。
虽然引起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集料离析、温度离析和机械施工不当造成的离析。
1 集料离析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是造成沥青混合料不均匀的重要因素,离析现象经常重复发生,是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的顽症。
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时,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集中于铺筑层的某些位置,使沥青混合料不均匀,混合料的实际级配与设计级配不符。
沥青用量与级配不匹配,使粗集料偏多的离析部位压实困难,残留空隙率大而渗水;使细集料偏多的部位表面构造深度不合要求,高温性能下降。
不管是粗集料偏多,还是细集料偏多,均导致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结构性能产生下降,导致路面出现一些早期破坏,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
1.1集料的控制目前公路行业使用的集料只有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而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各地仅有一些手工作坊似的个人石料场,且各家生产设备性能不同,筛孔尺寸也各不相同,质量管理标准和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出场的石料标准不统一。
但于石料生产场家一直以来是卖方市场,质量标准很难有大的提升或改观,给沥青路面施工组织带来的较大的先天性困难。
为此,当沥青拌和场采购石料时,为保证原材料均匀,需要采用合适的堆料方法。
大料堆对大颗粒粒料很敏感,通常供给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的材料是分级堆放的,每一料堆的材料颗粒尺寸比较均匀,可以减少离析现象。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探讨沥青混合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是混合料积灰失效,形成石子和沥青颗粒离散等,主要原因有:
一是混合料配比不当,混合料中各成份配比不合理,导致混合料结构紊乱,积灰失效,出现离析现象。
二是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过低或加入沥青量不适当,使混合料缺乏粘度,积灰失效,出现离析现象。
三是搅拌时间不足,不能形成均匀的混合料,未达到积灰发挥作用,积灰失效,出现离析现象。
解决离析现象,首先要按照施工规范科学合理配比混合料,按要求调节温度和加入沥青量分步搅拌,将混合料调制成稠度符合要求的悬浮液,颗粒间联结牢固无空隙,使其更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使砂砾间粘附力提高,防止离析掉落;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完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以防止离析现象发生。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产生离析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给道路使用和维护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产生离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1. 施工质量不过关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合理,或者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就可能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出现离析情况。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施工人员如果不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也容易产生离析问题。
2. 材料质量不过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选用的沥青或者骨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现象。
3. 施工环境影响施工环境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在降雨天气或者高温天气下进行施工,就容易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问题。
4. 设计和施工配合问题如果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不合理,或者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之间存在误差,也容易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
1. 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在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
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为施工温度过高而导致离析现象。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在选用沥青和骨料时,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要求供货商提供质量合格证明。
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控制配合比例,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硬化时间和强度符合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4. 完善设计和施工配合在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因素,确保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配合。
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对策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离析的问题,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保障道路的安全和通行畅顺。
沥青混凝土离析成因和解决对策通过分析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离析的原因和离析对道路的破坏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处理措施,以提高沥青路面质量。
标签:沥青路面;离析;原因;对策一、离析造成的危害及破坏机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如出现离析现象,路面的所有初期病害如车辙、推移、泛油、裂缝等都会发生,其发生的机理为:沥青面层一些区域粗集料较为集中,而另一些区域细集料比较集中,使混合料变得不均匀,级配组成及沥青用量与设计值不一,致使路面出现较差的结构和纹理特性。
通常粗集料较为集中的部位往往空隙率过大、沥青含量偏少,沥青与集料脱落,如有水渗入,在行车和动水压力重复作用下,就会导致沥青剥落使路面产生严重的水损坏现象,进而形成坑槽;细集料较为集中的路面部位则往往沥青含量偏多,空隙率较小,将导致路面的永久变形,出现推移、泛油等多种路面病害,为路面的使用寿命埋下可怕的祸源。
二、离析的表现形式目前,我国普遍采用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凝土结构,在面层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主要表现为:(一)端部离析:它在路面上形成规则的翼状离析,是最常见的离析形式。
(二)带状离析:通常出现在摊铺机的中央,也有位于边缘或其它部位。
上、中、下面层均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三)接缝离析:发生在两台摊铺机之间,由于混合料的多少或温度差异引起压实不均,形成离析。
(四)块状离析:一般呈等距离分布,由于摊铺机的不连续出料或不停的收斗,形成规律的离析。
(五)随机性离析:由于原材料的变化、筛孔的堵塞、拌合楼中的混合料波动过大、碾压不及时等都可能造成随机性离析。
表现为路面局部会出现许多大粒径料或小粒径料集中分布。
三、造成离析的原因(一)原材料一方面路面碎石来自不同的料场,各个碎石场生产的同一规格碎石其实际尺寸不一,碎石制造工艺也不同,集料的不均匀性致使沥青混合料级配不合理,产生离析。
另一方面,当原材料从采石场运送到拌合场堆放时,由于堆料高度原因,大骨料滚落在料堆的底部,形成原材料粗集料的第一次集中离析,这种离析现象会使拌和机在冷料上料时不易控制不同料仓的上料比例。
2021年第01期90中国高新科技土木交通 | CIVIL ENGINEERING & TRANSPORTATION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产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 文 / 张生智摘要:公路工程中,路面施工所用材料多以沥青混凝土为主。
受到一系列复杂原因的影响,此类路面施工中容易出现离析问题,若未给予控制将导致工程寿命下降。
文章主要以离析病害为例,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多种角度出发,探讨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预防措施离析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的质量。
常见的离析现象主要体现在级配离析、温差离析等方面。
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病害进行控制,对工程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数量的增加,该病害预防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建设领域的工作重点。
因此,为了改善施工效果需要对离析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1.离析的常见原因掌握离析产生的原因是对其进行控制的主要途径。
因此,本节从不同的离析入手,对常见原因进行了分析。
1.1级配离析对于级配离析而言,需要从混合料、集料等方面出发,对离析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混合料是公路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历生产、运输以及摊铺等过程。
上述过程中任何一个流程出现失误,都会导致离析发生。
一旦发生这一病害,且未及时发现,在施工后,公路路面便会出现空隙减小的现象。
一旦公路投入使用,车辆在公路上通行时,路面很容易出现车辙等痕迹。
其次,集料配比不合理是导致集料质量无法达到要求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离析问题发生的关键。
此外,如果没有对集料进行良好地存储,出现混乱混合、隔离不良等问题,也会增加离析发生的风险。
1.2温差离析对于温差离析而言,需要从混合料温度对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混合料在生产完成后,无法立即被应用到公路工程中,暂时不使用的材料会由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存储。
在存储期间,外界的环境温度便会对材料质量产生影响。
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分析和解决方法探讨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常由于路面质量引起路面的早期损坏,沥青路面的离析就是其中的一种弊病。
本文根据在SUP-25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所出现的离析现象进行分析,找出了解决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离析现象,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标签:沥青路面离析施工解决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震动小、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随着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其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且超大超重车辆日益增多,使我国高速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通车几年后早期损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沥青路面的不均匀性—离析造成的。
以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SUP-25为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沥青路面的离析现象和解决方法。
1 离析造成的危害沥青路面的离析,通常分为温度离析、骨料离析和碾压离析。
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中各部分温度出现明显差异;骨料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中大粒径骨料从混合料中分离出来,处于明显的不均匀混合状态。
这些离析会造成路面表面不均匀,以一块是大料一块是细料或呈一片、呈一条带等现象出现,对路面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一旦路面表面产生离析现象,离析处往往会缺少细集料,造成离析面上粗集料与粗集料接触,只有少数接触点粘有沥青,随着时间的延长,沥青会老化剥落,使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减弱,如有水渗入孔隙,在行车的动水压力重复作用下,就会导致沥青剥落使路面產生严重的水破坏现象,相反,在细集料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条带状离析,在高温季节还可能发生车辙的危害。
实际施工中,我们在离析地点进行了取芯检测,在粗集料集中点检测压实度严重不足;通过对摊铺时离析表面的沥青混合料抽提检测,发现粗集料偏多、细集料很少、油石比偏小,检测的级配和油石比与设计值相差很大。
同时对离析点进行现场渗水检测,离析(粗集料集中)严重的地点渗水很大,这就为路面的使用寿命埋下了可怕的祸根。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18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工程管理1工程概况本工程属宁(南京)-连(连云港)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路线全长286km 。
设计行车速度100km /h 。
路基宽度24.50m ,其中中间带3.0m (含路缘带2×0.5m ),行车道为2×3.75m ,硬路肩为2×2.5m (含路缘带2×0.5m ),土路肩2×0.75m 。
其中淮阳市境K78+400~K 98+143段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处承建。
1.1行车道及路缘带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即4c 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层+5c 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c m 热拌沥青碎石+1c m 砂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二灰碎石,底基层采用二灰上。
1.2沥青路面面层配合比设计宁连路K78+400~K98+143段沥青路面面层,AC-16Ⅱ、AC-30Ⅰ、AM -30、AC-5Ⅰ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 T J 032-94)进行设计的,其中试验是根据《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 TJ 052-93)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TJ T058-94)进行的。
沥青新加坡70#重交通沥青用于AC-16Ⅱ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克拉马依70#重交通沥青用于AC-SOI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M -30沥青碎石,AC-5Ⅰ砂粒式沥青混凝土。
矿料采用:碎石采用大石山通宇公司生产的1-3碎石,瓜子片(0.5~1.5),米砂(0.2~0.7);黄砂采用新沂产的河砂;矿粉采用洪泽水泥厂的矿粉。
2问题的提出1996年3月18日至23日,我们在K87+400~K 87+750段施工时,发现在沥青碎石铺筑时沥青混合料出现严重离析现象,其离析位置具有规律性。
沥青路面离析情况探究沥青路面离析情况探究摘要: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现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egrega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Key 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segregation;中图分类号:U416前言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就是指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平时看到的粗骨料集中的离析仅为离析最易觉察的类型,也是较普遍的类型。
沥青混合料离析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
级配离析即粗集料区域内过分集中或细集料区域内过分集中,更科学地说现场级配超出了级配允许控制范围的区域都是级配离析,细集料的离析区域是施工控制和监理检查中往往容易忽视的离析,粗集料的离析是离析类型中现场较易发现的。
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及摊铺中受天气、施工机械影响,由于热量损失而出现温度差异的状况。
1、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现状沥青路面离析就是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比如沥青含量、集料组成、添加剂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
沥青混合料离析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
级配离析出现时,沥青路面上一些区域粗料集中,另一些区域细料集中,使得混合料变得不均匀,级配及沥青用量与设计不一致,导致路面呈现出较差的结构和纹理特性。
一些区域细料集中、孔隙率小,可能会出现泛油、车辙;另一些区域粗料集中、孔隙率太大,可能会导致路面水损坏。
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及摊铺中受天气、施工机械影响,由于热量损失而出现温度差异的状况。
混合料的温度离析,会导致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温度较低的区域,路面的空隙率较大、纹理深度也较大,这些区域的路面易出现早期损坏。
温度离析造成的后果与级配离析一样严重,都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研究表明,严重离析的路面使用寿命可能会减少50%以上。
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一些早期损坏,如松散、网裂、坑洞、局部严重辙槽、局部泛油、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密切相关。
2、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分析2.1末端离析末端离析是现场最常见的离析现象,主要是由于摊铺机收斗引起的,在路面上形成规则的、间隔一致的翼状离析。
离析处摊铺机中央区域细料多,比较密实;摊铺机两侧粗料集中,细集料、沥青含量少,空隙率较大,表面纹理很深。
特别是采用一台摊铺机施工的中、下面层,供料车的末端离析现象比较普遍。
如果上面层粒径小(AKl3、AKl6 等)、且采用两台摊铺机施工,则供料车末端离析现象不明显。
2.2 接缝离析接缝离析在中、上面层两台摊铺机梯形摊铺施工中较为常见,由于采用两台摊铺机施工,路中央的纵向热接缝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
接缝处摊铺的混合料过多或过少,都会产生离析现象,甚至会形成“桥”的效应,影响接缝两侧的压实。
如果两台摊铺机的摊铺厚度不一致,则接缝处厚度小的一侧不容易压实。
由于纵向接缝处位于行车道,轮载作用的次数多,因此应高度重视。
2.3 随机性离析因设备故障、摊铺机停机、拌和楼生产的混合料波动过大、碾压不及时等都可能造成随机性离析。
低气温施工随意停机或保温措施不够也往往会形成这种离析形态。
2.4 温度离析温度离析主要在供料车卸完料、摊铺机收斗时出现,上一车的剩料与下一车表面的冷料混合在一起摊铺,由于冷料粘度大,集聚在摊铺机螺旋送料器中央,摊铺后便在摊铺机中央形成明显的温度离析带。
温度离析的另一种形式为两幅摊铺机衔接不好或碾压不及时,先摊铺的混合料没有及时碾压而在接缝两侧形成温度差异。
温度离析在料车上就已经产生,供料车刚开始卸料时,有些混合料表面的温度已较低。
3、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预防和处理措施3.1 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3.1.1原材料。
混合料离析同原材料稳定性密切相关,如果所用材料变异性大,导致混合料级配经常变化,就达不到配合比设计要求,因此对占混合料质量90%以上的矿料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要控制原材料的料源,要保证料源:出自固定的堂口;经过反击式破碎加工的;同目标配合比取样料源一致。
料源的确定主要是考察其加工方式和产量,确定料源之后再取样作配合比试验。
原材料进场后的堆放应满足:必须在硬化的、具有良好排水系统的地坪上;各品种材料应用墙体隔开,以免混杂;细集料应采取覆盖措施,潮湿的细料将影响拌和机产量和混合料质量。
原材料的取用,尤其是粗集料的取用应保证粗细均匀,生产过程中不允许装载机贴地装料、上料。
3.1.2混合料拌和过程,应注意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这两个技术参数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在生产配合比验证中需要反复试验并最终确定,生产过程中不应随意变动。
时刻留意各热料仓进料、下料情况是否均匀。
除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采用手动放料的方式,手动放料极易导致混合料不均匀,使现场摊铺出现块状离析。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摊铺现场的机械故障、移机等原因而压料,拌和机生产不可能保持固定产量,因此在生产配合比调试验证阶段,必须做出各种集料的速度与拌和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便于在必要的时候降低和提高产量都有据可查。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一般情况下,在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使级配在规定的级配范围内,并接近要求级配范围的中值。
这一过程也应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反复验证并在得到最终确定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
在级配曲线中对混合料均匀性影响较大的是中部颗粒数量和粉尘含量。
因此,规范要求在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就对4.75、2.36和0.075mm 的通过率做出特别要求,即必须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
4.75mm和2.36mm这二档集料过少,将影响面层表面的均匀性,过多则难以压实。
而通过0.075mm的主要是矿粉,矿粉过多则使沥青混合料中有效沥青含量减少,表现为混合料外观发暗、无光泽,压实后表面不均,细料过多,而且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其他技术指标。
3.2 避免沥青混合料在装料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拌和温度过高,连续式拌和均易产生离析。
当拌和料被放入运输车时,将有一部分骨料流向车厢的侧面,造成粗细集料集中现象。
同时热量损失在运输车厢周边立刻出现,在改性沥青路面中,由于要求温度高,这样的现象就越明显。
在热拌混合料运输中,尤其是运距越长,越会造成车厢底、侧及顶面温度降低;卸料时料在顶面温度低的料落在摊铺机受料斗的两侧,当料车卸完料以及受料斗中料堆接近消失时,两侧冷料向内落下,被输送带送到后面的分料室,并被整平,整平板不可能使较冷的混合料与高温混合料一样固结。
在摊铺层上就会出现离析小面积,由于每一车料都可能产生这种由于温度差异而造成的离析破坏,周期性的破坏现象也就更加明显,摊铺后路面材料和温度的离析将直接造成压实后路面材料空隙率的不均匀。
使用转运机。
当工程的摊铺量少于1000t、宽度小于3.3m的加宽段时,可免于使用转运机。
除此之外,热拌沥青混合料需要经由转运机二次搅拌之后再进入摊铺机。
工程师通过立刻测量摊铺机摊铺的面层的温度,来评估转运机的工作效果。
至少每45S,要对自卸卡车上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温度测试,包括装车和卸车时混合料的温度量测。
由于沥青转运设备具有二次搅拌作用,是混合料集料分布和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地避免了材料和温度的离析,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整体工程质量,防止了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3.3 对摊铺作业的要求在摊铺机状态良好的前提下,影响摊铺质量的主要操作参数包括两个方面:行驶速度和夯锤频率。
行驶速度的快慢和均匀性好坏直接影响到摊铺的质量,速度过快会造成布料不均匀即级配离析;太慢则会使液压系统不稳定导致速度不恒定,从而引起摊铺初始密度不稳定,烫平板浮力发生变化,导致压实后路面产生小波浪。
夯锤频率则要随行驶速度变化相应变化,保证摊铺后的初始密实度基本一致。
在满足以上两点的前提下还应保证梯形摊铺时两台摊铺机工作参数的一致性,料高2/3左右,施工时应有备用摊铺机。
3.4 碾压工艺和工序的合理设置沥青混合料完成摊铺工序后应及时碾压,为了保证碾压效果,应科学合理地配置碾压机具、优化组合碾压工序,保证现场碾压有条不紊地实施,重点要保证现场碾压顺序,即初压、复压和终压区不同的机具和工艺要求均符合试铺段确定的技术方案,同时合理的碾压工序设置亦有利于消除铺面离析。
碾压温度的控制是沥青面层各项技术指标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的关键:对于沥青混合料而言,温度控制是前提,从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开始,沥青混合料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建立在温度控制的基础上的,即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得出的技术结论。
因此,为了保证沥青面层质量,温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从拌和机对原材料和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到每车料出厂温度、到现场的温度、摊铺前温度和摊铺后铺面温度、碾压时初压、复压、终压不同阶段的温度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不同的温度,采用不同压实机具,有助于提高沥青面层的压实度和减少表面离析现象。
为防止表面温度失温过快和保证混合料温度的均匀性,胶轮压路机洒水装置应要求必须雾化或用拖把擦轮。
碾压机具:胶轮压路机在温度适当的时候采用,利用胶轮压路机对热沥青混合料的揉搓作用消除摊铺过程中的部分离析。
碾压工序:对于沥青面层碾压工序而言,胶轮压路机在适当温度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的揉搓作用,除消除面层部分离析外,更主要的是对沥青混合料的重分布和均匀性起到一定效果,而振动压路机的振动压实则从根本上保证了沥青面层的压实度。
3.5 施工过程中离析处理针对面层离析部位,通过钻孔取芯测得相关的技术数据(如压实度、空隙率等)进行分析,有关技术指标与标准相差不多的地方,可以再喷涂粘层油后进行上一面层的施工。
有关技术指标与标准相差较大时,可进行局部处理,具体做法是烘热至120℃左右,补洒略细的混合料,碾压成型。
对于大面积的严重离析,则应坚决铲掉重铺,以保证沥青面层质量。
参考文献:[1]雷黎珍.沥青路面摊铺离析的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2]诸启贤.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及控制对策[J].科技资讯,2010.17.------------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