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工程设计大表
- 格式:doc
- 大小:870.50 KB
- 文档页数:2
青海油田E31油藏7-7井钻井设计班级:石油工程四班学号:201004010417姓名:张东旭指导老师:卢渊时间:2014年3月15日E31油田7-7井钻井设计班级:石油工程四班学号:201004010417 姓名:张东旭一. 前言1.7-7井的地理位置和构造位置;7-7井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行政区划属青海省海西州花土沟镇的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中。
在油田范围内,北部为山区,中部为戈壁,南部为尕斯库勒湖湖滩,地面海拔2850~3180m左右。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呈南北走向的背斜构造。
7-7井则位于油藏背斜构造的轴部的位置。
2.钻井目的、完钻井深、投产日期、开采层位、与周围油水井的关系见下表一。
表一二. 7-7井的地质概论1、基本数据(1) 井号:跃7-7井;(2) 井别:开发井;(3) 井位:a) 井位座标:井口纵坐标X:4227647.5米,横坐标Y:16318558.4米;b) 地面海拔:2992.67米;c) 井口地理位置:青海省海西州花土沟镇,距离北京16857293.72米;d) 构造位置:茫崖拗陷区尕斯断陷亚区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背斜构造的轴部位置;(4) 设计垂深:3540米;(5) 目的层:E31油藏各主力小层;(6) 完钻层位及完钻原则:a) 完钻层位:E31油藏I-4/6油组;b) 完钻原则:定深井底50米无油气显示完钻。
2、区域地质简介(1) 地层构造概况:圈闭要素:E31油藏为一构造完整、轴向近南北的背斜构造,南北长约12km,宽度约4km。
构造轴部较平坦,两翼不对称,西陡东缓;圈闭层位:下干柴沟组下段;圈闭面积:39 平方千米;高点埋深:3178米;闭合幅度:400米;预测油气类型: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油气藏;预测油气地质储量:3868万吨;预测含油面积:225.4平方千米;油层平均厚度:北区平均单井厚度31.6m, 南区平均单井厚度23.4m。
地质储量:3678万吨。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乌39井姓名专业班级油工61302学号3班级序号18指导教师张俊1 井身结构井身结构示意图一开钻具组合设计本井一开钻井液密度为ρd=cm3,最大钻压Wmax=100KN,钻井深度D1=500m,井斜角为0°,钢材密度取cm3,安全系数取S N=。
选择尺寸配合一开井眼直径381mm,钻头尺寸选用直径,根据钻头与钻柱尺寸配合关系,钻铤选用直径为的钻铤,钻杆选用直径为127mm的钻杆。
钻铤长度设计(1)计算浮力系数K b=1-(ρd/ρs)=1-()=(2)计算第一段钻铤长度本井选用NC61-90线密度q c=m,单根长度为的钻铤,根据中心点原则该钻铤需用长度为:L c=S N Wmax/(q c K b)=(×100)/(××1)=n==根据库存和防斜要求NC61-90钻铤实取6根,上接直径为的钻铤9根,直径为的钻铤12根,组成塔式钻具组合。
(3)钻铤参数计算钻铤总长度为:Lc= L c1+ L c2+ L c3=(6+9+12)×=钻铤总浮重为:F mc=K b cosα(L c1q c1+ L c21q c2+ L c31q c3)=×1×(6×+9×+12×)×=本井钻杆选用外径127mm,壁厚为,D级新钻杆,其线密度=m,最小抗拉挤力F y=,最小抗挤力为p c=。
(1)计算最大安全静拉力本井抗拉安全系数取S t=F a=SS t=×=(2)计算最大许用井深L p=F a/(q p K b)-F mc/(q p K b)=(×)=则:L p+L c=+=≥D1该钻杆满足本井强度要求。
(3)抗外挤强度校核计算最大外挤力P cmax=ρd (D1-L c)=××()=抗外挤系数S c=,则所需抗挤强度为:P= P cmax S c=×= Mpa<p c则该钻杆满足抗挤要求。
“开发井设计格式样本”构 造: 井 别:井 型:ххх井钻井工程设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ххх油气田分(子)公司中国石油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井号:设计单位:设计人:日期:设计单位审核人:(签字)日期: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日期:设计单位盖章油气田分(子)公司安全环保部门审核人:(签字)日期:油气田分(子)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审核人:(签字)日期:油气田分(子)公司批准人:(签字)日期:目录1.设计依据 (1)1.1构造名称 (1)1.2地理及环境资料 (1)1.3地质要求 (1)1.4地质分层及油气水层 (3)1.5邻井注入井压力情况 (4)1.6邻井产液气情况 (4)2.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4)2.1井身质量要求 (4)2.2固井质量要求 (7)2.3钻井取心质量要求 (7)2.4录取资料要求 (7)3.工程设计 (8)3.1井下复杂情况提示 (8)3.2地层可钻性分级及地层压力 (8)3.3井身结构 (11)3.4钻机选型及钻井主要设备 (14)3.5钻具组合 (17)3.6钻井液 (19)3.7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20)3.8井控设计 (22)3.9欠平衡钻井设计 (23)3.10取心设计 (24)3.11地层孔隙压力监测 (25)3.12地层漏失试验 (25)3.13油气层保护措施 (25)3.14固井设计 (25)3.15新工艺、新技术应用设计 (33)3.16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 (33)3.17完井设计 (33)3.18弃井要求 (33)3.19钻井进度计划 (34)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36)4.1基本要求 (36)4.2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36)4.3关键岗位配置要求 (36)4.4健康管理要求 (37)4.5安全管理要求 (37)4.6环境管理要求 (38)5.生产信息及完井提交资料 (39)5.1生产信息类 (39)5.2完井提交资料 (40)6.附则 (40)6.1钻井施工设计要求 (40)6.2特殊施工作业要求 (41)7.附件 (41)7.1邻井资料分析 (41)7.2邻井已钻井情况 (42)7.3邻井地层可钻性分级 (45)7.4邻井地层压力 (46)7.5邻井测温情况 (48)7.6邻井已钻井地层岩石矿物组分及储层油气水层物性 (49)1. 设计依据钻井工程设计依据: 井钻井地质设计;邻井实钻资料;有关技术规范及技术法规。
构造:井别:井号:钻井工程设计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年月日××井钻井工程设计编写单位:编写人:(姓名)职务:签名:日期:审核人:(姓名)职务:签名:日期:审批人:(姓名)职务:签名:日期:设计修改记录设计分发表××井钻井工程设计评审意见××井钻井工程设计评审人员名单××井钻井工程设计评审意见目录1.钻井设计依据 (1)1.1区块地质概况 (1)1.2地理及环境资料 (1)1.3钻井地质要求 (1)1.4钻遇地层 (3)1.5地层可钻性及压力预测 (4)1.6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7)1.7当地政府对质量、相关标准及HSE的特殊要求 (13)1.8井下复杂情况 (13)2.钻井设计 (14)2.1井身结构 (14)2.2钻井主要设备 (19)2.3各次开钻施工重点要求 (22)2.4钻具组合 (24)2.5钻井液 (30)2.6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33)2.7油气井压力控制 (35)2.8欠平衡钻井设计 (44)2.9取心设计 (47)2.10油气层保护设计 (48)2.11固井设计 (49)2.12完井设计 (57)2.13弃井要求 (59)2.14钻井进度计划 (60)2.15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62)2.16物资工具清单 (68)2.17联络表 (75)3.生产信息及完井提交资料 (76)3.1生产信息 (76)3.2完井提交资料 (76)附件:邻区邻井已钻井情况 (78)1. 钻井设计依据1.1区块地质概况1.1.1 地层构造概况1.1.2 本区块已钻井情况1.2地理及环境资料1.2.1 井位坐标:纵(x) ,横(y)1.2.2 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Oe 1.2.3 地面海拔:m;海水深:m;泥线深度:m 1.2.4 地理位置:1.2.5 构造位置:1.2.6 测线位置:1.2.7 气象资料(在预计施工期内,本地区的风向、风力、气温和雨量等有关情况)1.2.8 地形地貌及交通情况1.3钻井地质要求1.3.1 钻井目的:11.3.2 设计井深:m 1.3.3 井型:;井别:1.3.4 靶点坐标1.3.4.11.3.4.21.3.5 目的层位:1.3.6 完钻层位及完钻原则:1.3.7 完井方法:2SIPC X X井钻井工程设计1.4钻遇地层31.5地层可钻性及压力预测1.5.1 地层可钻性预测41.5.2 地层压力预测561.5.3 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预测(在下图中画出用泥浆当量密度表示的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
川东高陡褶皱带包鸾-焦石坝背斜带焦石坝构造井号:XX井井别:开发井井型:水平井钻井设计1、钻井地质设计1.1基本数据井号:XX井井别:开发井井型:水平井地面海拔 592.47m,补心高 9.0m,补心海拔 601m 计算地理位置:重庆市涪陵区江东街道办凉水村 5 组构造位置:川东南地区川东高陡褶皱带包鸾-焦石坝背斜带焦石坝构造目的层: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优质页岩气层段(对应焦页 87-3 井 3610.6-3649.2m/38.6m)设计井深:A靶点垂深:2799m, C靶点垂深:2777m, B靶点垂深:2821m;AB 段长:2074.10m;完钻井深:5160m;完钻层位: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页岩段完钻原则:钻至 B 靶点留口袋完钻完井方式:套管完井1.2钻探依据设计井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深水陆棚相沉积,邻井焦页87-3HF(导眼井)发育厚达89.6m灰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TOC平均为2.44%,优质页岩段(①-⑤小层)平均TOC为2.85%;有机质类型为Ⅰ型,热演化程度(Ro)为2.42-3.13%,有利于天然气的大量生成。
邻井焦页87-3HF(导眼井)目的层以灰黑色粉砂质、炭质泥页岩夹放射虫炭质泥页岩为主,物性分析表明优质页岩段(①-⑤小层)孔隙度为3.81-5.21%,平均孔隙度达4.48%,具较好储集性能。
邻井焦页87-3HF(导眼井)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含气量1.45-6.62m3/t,平均为3.49m3/t,其中,优质页岩段(①-⑤小层)含气量3.69-6.62m3/t,平均为5.16m3/t,具有较好的含气性。
邻井焦页87-3 HF(导眼井)优质页岩段硅质含量一般为14.6-80.4%,平均为52.84%,碳酸盐岩含量为1.7-52.5%,平均为9.95%;焦页87-3HF(导眼井)测井解释杨氏模量3.66-4.33×104MPa,平均为3.73×104MPa,泊松比为0.17-0.2,最大主应力为55.52MPa,最小主应力为48.63MPa,水平地应力差异系数为11%,有利于压裂改造。
井队:20947 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井区:红浅1井区 井号:bqHW84035 井别:采油井 井型:水平井 设计人:许得禄 日期:2008年 3月17日基础数据 井身结构 井控技术措施与要求井口 坐标 纵(X ): 5038184.90 1) 按标准设计要求安装防喷器、节流管汇、压井管汇及放喷管线。
2) 井控装置安装好后必须试压至标准设计要求压力,试压合格后方可二开。
3) 保证井控装置各闸门开启灵活、管线畅通。
4) 严格执行井控工作九项管理制度。
5) 定期进行防喷演习,各班按关井操作程序熟练操作。
6) 坚持井控坐岗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 严格执行“打开油气层审批报告”制度,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打开油气层。
8) 目的层钻进重点抓好油气层保护和防漏、防喷工作。
9) 严格控制提下钻速度,防止抽汲压力过大造成井涌、井喷,激动压力过大造成井漏。
提钻按规定灌好钻井液,下钻过程中安排中间洗井。
横(Y ): 15327877.80 海拔(m ): 327.20 井别 采油井 磁偏角 4.4︒ 井型 水平井 目的层 J 1b 4 设计 井深 补高(m): 4.6 斜深(m): 1006.16 垂深(m): 589.3 钻井 目的 提高单井日产油能力,合理高速、高效开发红浅1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J 1b)油藏。
轨迹控制技术措施与要求1) 为保证井身质量,刚开钻前30m 钻压10~20kN ,以后逐渐增加钻压,其原则为不超过钻铤浮重的80%;二开第一只钻头开始50m 要求用小于50~100kN 钻压钻进,待新井眼形成后再加至设计钻压钻进,以防套管鞋处井眼曲率过大,严格控制井斜在设计以内。
2) 直井段严格控制井身质量,钻进中加强防斜措施,钻地层软硬交界面时要注意调整钻井参数,采用吊打、均匀送钻等措施以确保井身质量。
每钻进150m 应单点测斜一次,随时掌握井眼轨迹的变化状况,造斜点以上50m 严格控制井斜在1°以内;在钻进到接近造斜点井深时用多点测斜仪测量井斜至设计造斜点井段,并将监测数据及时传送给轨迹控制施工单位。
石油工程油井钻井工程设计书第一章一、基本数据1、井位:(1) 井口地理位置:(2) 构造位置(3) 井位坐标:井口O 纵X: 4 127 560.03m 横Y: 20 630 236.82m靶点A 纵X: 4 127 325.00m 横Y: 20 630 350.00m靶点B 纵X: 4 127 225.00m 横Y: 20 630 398.16m2、井别:生产井 (油藏评价斜井)3、设计垂深: 2370.00m,A靶垂深2125.00m,B靶垂深2265.00m,A~B靶间水平距离111.99m。
4、完钻层位:沙三上。
5、钻探目的:6、完钻原则:钻7、下套管原则:表层套管:(1)直径273.1mm 钢级J55 壁厚9.65mm 表层套管,预计下入深度300m,具体要求执行钻井工程设计。
(2)水泥返高:返至地面。
油层套管:(1)直径139.7mm 钢级N80 壁厚9.17mm 油层套管,阻流环下过相当于官2-斜2井2433.60~2480.50m上油层下含油水层以下20m,具体下入深度测井后由现河采油厂地质所确定。
(2)短套管:预计下入短套管2根,具体下入深度测井后确定。
(3)水泥返高:返至最上一层油气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顶界以上200m。
二、设计地质剖面1、设计井及依据井地层分层:地层名称设计井号依据井号界系统组段官2-斜22 官7-斜49 官2-斜2底垂深(m)厚度(m)底深(m)含油井段(m)底深(m)含油井段(m)新生界第四系更新统平原组275.00 275.00 未测274.00新近系上新统明化镇组960.00 685.00 972.00 962.00中新统馆组1395.0435.001387.01398.0古近渐新东营组1760.0365.001836.01794.00 沙河街组沙一段1990.0230.002052.02006.0沙二段2165.0175.002190.02170.0沙三上2370.0(未穿)205.002440.02352.0~2382.02481.02283.4~2480.5 沙三中2596.02522.6~2525.32511.0沙三下2742.02625.0~2630.8沙四上纯上亚段2833.0纯下亚段2922.0沙四下3008.0系统代表整合代表不整合代表假整合断层2、邻井测井及钻探成果:官7-斜49井井口位于设计井井口方位:149°距离:529m。
气井二级风险井构造: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井别:评价井井型:直井庆2-11-34井钻井工程设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井号:庆2-11-34井设计单位: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工程设计室设计人:温雪丽日期: 2013年05月28日设计室技术负责人意见:(签字)日期: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意见:(签字)日期:长庆油田分公司陇东天然气项目部审核意见:(签字)日期:目录1 设计依据 (1)1.1基本数据 (1)1.2 气象资料 (1)1.3 地理简况 (1)1.4 钻井液性能要求 (1)1.5地质分层及油气水层 (3)1.6本井设计井控风险级别 (4)2 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5)2.1井身质量要求 (5)2.2 固井质量要求 (5)2.3资料录取要求 (5)2.4 钻井取心质量要求 (5)2.5分析化验采样要求 (6)2.6测井要求 (6)3 工程设计 (7)3.1井身结构 (7)3.2钻机选型及钻井主要设备 (8)3.3钻具组合 (10)3.4 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13)3.5钻井液 (15)3.6油气井压力控制 (18)3.7取心技术措施 (27)3.8 固井设计 (27)3.9 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 (32)3.10 完井设计 (35)3.11 弃井要求 (36)3.12 钻井进度计划 (36)4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38)4.1基本要求 (38)4.2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38)4.3关键岗位配置要求 (39)4.4健康管理要求 (39)4.5安全管理要求 (41)4.6环境管理要求 (45)5 完井提交资料 (46)5.1完井提交资料 (46)1 设计依据钻井工程设计依据:庆2-11-34井钻井地质设计;邻区、邻井实钻资料;有关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
1.1基本数据庆2-11-34井基础数据表1.2 气象资料井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雷雨,秋季凉爽而短促,冬季干旱且漫长,日照充足,雨热同季。
a5井钻井工程设计a5井钻井工程设计构造:XX油区XX凹陷井型:直井A5井钻井工程设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中国石油A5井钻井工程设计第43 页1. 设计依据钻井工程设计依据:A5井钻井地质设计;邻井实钻资料;有关技术规范及技术法规。
1.1 构造名称XX油区XX凹陷 1.2 地理及环境资料3.11.1 井口坐标:纵:(X) 4275165.00m ,横(Y):20416485m 3.11.2 地面海拔:50.00m 3.11.3 构造位置:XX凹陷3.11.4 地理位置:XX省XX市东500m 3.11.5 气象资料(在预计施工期内,本地区的风向、风力、气温和大风雪、汛期等情况):该地区属典型的内陆性气侯,最大风力可达10级。
四季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最低气温-28.7℃,夏季酷热,最高温度45.2℃,年平均11.3℃。
夏季气温(30℃~45.2℃),冬季气温(0℃~-28.7℃)。
干燥少雨,年降雨量15-32mm,平均25mm,蒸发量2967mm。
地面水资源缺乏,潜水面深20~30m。
雪霜多发月份12月~次年1月。
春夏两季沙尘暴频繁,无灾害性地理地质现象,同时在施工期间做好防风、防沙尘暴、防洪和防暑降温工作。
3.11.6 地形地貌及交通情况:A5井是xx年xx区块的一口xx井,位于xx XX凹陷XX 省XX市东500m,为一个xx的构造。
油田地表为戈壁滩,地势平坦,地面海拔50m。
居民有xx族和汉族,分布于公路两侧。
A5区块位于XX省XX市境内,距xx约xxkm。
交通xx。
通讯网络覆盖xx。
经勘查,A5井井口西面xx米处有一条xx走向的高压电线,井口北面xx米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排碱渠,施工期间做好安全环保工作。
1.3 地质要求1.3.1 钻井目的:了解XX构造含油气情况,扩大勘探区域,增加后备油气源。
1.3.2 设计井深:3496m 1.3.3 井别:XX井井型:直井1.3.4 目的层位:QJ 1.3.5 完钻层位:QJ 1.3.6 完钻原则:进入150m完钻1.3.7 完井方法:先期裸眼完井 1.4地质分层及油气水层层位代号底界深度,m 分层厚度,m 主要岩性描述故障提示 A 280 砾岩层夹砂土,未胶结渗漏 B 600 320 上部砾岩,砂质砾岩,中下部含砾砂岩渗漏 C 1050 450 中上部含砺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下部砺状砂岩,含砺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防塌 D 1600 泥岩、砂质泥岩、砺状砂岩、含砺砂岩不等厚互层,泥质粉砂岩防漏防斜 E 1900 300 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砺状砂岩、含砺砂岩防斜防漏F3 2650 750 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防斜F2J 2900 250 泥岩夹钙质砂岩,夹碳质条带煤线,中部泥岩夹煤层、下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防斜、塌、卡F2K 3150 250 泥岩为主,泥质粉砂岩,中粗砂岩,砂砾岩间互F1 3500 350 泥岩、泥质砂岩、下部灰褐色泥岩防漏、喷、卡QJ 3650 (未穿) 150 深灰,浅灰色灰岩为主,间夹褐,砖红色泥岩防漏、喷、卡 2. 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2.1 固井质量要求开钻次数钻头尺寸mm 井段m 套管尺寸mm 套管下深m 水泥封固井段m 人工井底深度m 测井项目固井质量要求一开Φ375 0-400 Φ273 400 0-400 380 / 合格二开Φ241 400-3496 Φ177.8 2523 1950-2523 2503 变密度合格2.2 录取资料要求2.3.1 地质、钻井液、录井要求岩屑录井钻井液密度、粘度测定井段m 间隔距离取样一次m 井段m 间隔时间取样一次h 2279 - 井底每米取样一包2279- 井底每八小时测一次泥浆全套性能,每20m测一次泥浆密度,粘度及氯根含量,遇含油层井段根据实际情况应加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