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996.50 KB
- 文档页数:35
14《中国外资》 2009年第10期观 察OBSERVATION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将是世界能源领域革命的开始,其结果是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由此催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转变。
8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拨款24亿美元,以补贴新型汽车电池及部件开发商,并协助发展新一代的节能汽车。
奥巴马表示,该措施不仅将促进就业,还将帮助美国确立在新一代汽车研发上的领先地位。
他很希望美国可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
新能源汽车目标100万辆2009年2月, 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其中新能源为主攻领域之一,重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
奥巴马能源政策的蓝本——《美国新能源》报告,也阐明了其能源政策的要义:大力发展新能源,结束美国对石油进口的高度依赖,实现能源独立,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并创造就业岗位。
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奥巴马计划用3年时间将美国的风能、太阳能和地热发电能力提高一倍。
政府将大量投资绿色能源——风能、新型沙漠太阳能电池板和绝缘材料及核能等。
其他还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核能、风电和太阳能设备等。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奥巴马表奥巴马的新能源梦想■ 作者:顾列铭示,他将促使政府和私营行业大举投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减少美国的石油消费量。
具体措施包括,以7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动用4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来支持汽车制造商,力争到2015年实现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
而奥巴马政府此次拨款24亿美元中,通用汽车将获得逾2.4亿美元,福特将获得9270万美元,其中6270万美元提供给其密歇根州的电力传动部件工厂,克莱斯勒将获得7000万美元用于开发研制先进的油电混合动力皮卡和小型货车。
最大的单笔补贴授予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后者将获得近3亿美元用于为混合及电力车型生产电池部件,公司目前正在福特的支持下于密歇根州建立电池厂。
世界各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走向——浅谈新能源汽车(二)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乃至中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都高度重视,并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以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从商业的角度讲,谁主宰了新能源车,谁就拥有了尚方宝剑,谁就将主宰汽车业的明天)。
美国:2007年1月24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宣布了替代能源和节能政策,提出美国应努力在未来十年之内将汽油使用量降低20%,这样美国就能将从中东进口石油的量削减四分之三,其中有15%(350亿加仑)是通过利用可再生燃料以及其它替代燃料实现的。
2007年4月,布什政府公布了标准,以鼓励在美国的机动车燃料中混入可再生燃料。
基于这一标准,2007年要求美国汽车能耗的4%必须是可再生燃料,比如由谷物提炼的乙醇,总量大约为47亿加仑。
这一标准值将逐年上升,至2012年将达到75亿加仑;同时政府也对生产燃料乙醇制定了优惠政策。
近几年美国政府在研发领域的投入重点开始转向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某些代用燃料汽车。
2008年混合动力汽车销售32万辆,占美国汽车总销量比例2.3%左右。
虽然美国是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混合动力车在美国的汽车销量占有比例相当低。
2008年12月,14家美国电池和先进材料企业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支持下,成立了先进交通运输用电池生产国家联盟,以提高美国车用锂离子电池制造实力。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通过制定进一步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通过政府采购节能汽车、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减税、设立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资助项目、投资促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进一步推动汽车产品朝着“小型化”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绿色经济再造美国:奥巴马能源大战略解构美国东部时间1月20日上午10点,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将正式宣誓就职。
奥巴马接手的白宫正处多事之秋,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是否能带领美国人走出困境,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可以肯定地说,奥巴马确实面临一个重建美国经济的历史时机,但重建的切入点在哪里,路径怎样安排,其效应终究如何?这些都是摆在奥巴马面前的严峻挑战。
为此,我们今天特刊发本报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的署名文章,尝试帮读者解构奥巴马的重建战略。
如果说IT是上下游产业链巨大的产业,那么比它产业链还大的产业就是能源;如果说IT产业昨天曾经将美国送达全球力量的顶峰,那么今天可以将美国送达世界经济制高点的产业就是能源产业;如果说美国要以全球化的手段制造当代世界价值最大化的产业,可以说昨天是IT产业,今天就是能源产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智能能源产业。
肩负危机重建的历史使命,开阖美国百年来的创造梦想,奥巴马政府能源变革的本质注定了是一场跨产业、跨越式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
这是作者对奥巴马能源变革战略历史行动的一个根本判断。
奥巴马能源变革初期战略的解构1.绿色经济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力引擎中国和美国有一点是相似的,这就是都喜欢用红色作为喜庆的主色调,但是,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将在2009年1月20日的就职典礼中反其道而行之,为了突出自己节能减碳、降低污染的绿色能源环境气候一体化的振兴经济计划,奥巴马团队将以绿色作为这一盛会的主题色彩。
总统就职委员会发出的观礼邀请函,将可能取材于再生纸制品,一些庆祝活动的迎宾地毯将以绿色来取代一贯使用的红色,奥巴马就职演说的重头局部也将突出能源为主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
绿色是美元的代表色,绿色经济也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力。
奥巴马目前已公布的经济振兴计划将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即:大规模地改造联邦政府办公设施,提高其节能水平;大规模地投资公路、桥梁等根底设施建设;大规模地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示X学校;在美国各地推广普与先进的宽带,提高少年儿童的网络应用;改良美国医院的设施。
奥巴马绿色新政的全球战略含义作者:刘军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摘要:在以欧盟为主导的京都议定书体制中,美国在战略态势上陷于被动。
金融危机重创了欧盟,全球气候秩序的政治博弈重心向太平洋转移。
围绕后京都议定书体制的博弈,奥巴马绿色新政追逐积极的减排措施和新能源开发政策,带有借此垄断新世纪全球技术体系、主导世界气候秩序的大战略企图。
2009年2月24日,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的施政演说,因充满“愤怒、悲伤、失望和重新唤起希望”的情绪表现,被国际社会称为演绎美国新政的“四重奏曲”。
在这个旨在唤醒美国人拓荒斗志的四重奏曲中,奥巴马将新能源战略置于重新唤起希望的最终章。
由此,他的一揽子危机对策也被冠以“绿色新政”的美名,成为全球政治家广为引用的新名词。
一、绿色新政的国际战略意义奥巴马的绿色新政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全球气候政治博弈形势准确把握的结果。
事实上,早在2008年的竞选公约中,奥巴马就曾提出新时期美国的气候战略,主张对新能源进行长期投资,主导新一代全球产业竞争力;针对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焦点“中期减排目标”,强调以1990年为基准年,到2020年实现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按二氧化碳计算)零增长。
与欧盟提出的高指标不同,奥巴马延续了布什政府的现实主义战略思想,正面、大胆地提出了削减10%的中期目标;而作为长期目标,奥巴马则提出到2050年削减80%的更高指标,超出了欧、日在2007年八国峰会上提出的“减半共识”。
作为战略推进手段,奥巴马主张通过长期战略投资,大力发展太阳能、原子能、生物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重新夺回“世纪技术”主导权。
在近期的施政演说中,奥巴马重新确认了竞选公约中提出的气候战略,并作为综合景气对策,明确提出了绿色新政的思想。
特别是2009年2月26日,奥巴马签署并发表了“美国中期财政预测”和“2010年会计年度预算基本方针”,描绘了美国气候战略的政策框架,给绿色新政添加了具体内涵。
美国能源政策的发展与变化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能源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调整,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美国能源政策的主要变化和发展历程。
一、20世纪初至1940年代在本世纪初期和20世纪40年代期间,美国的能源政策主要是针对能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方面进行规策。
该政策实践的核心宗旨便是通过增加能源的产量进行扩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
可以说,初期的美国能源政策是“重工业,重化石燃料”的。
在1920年代末,美国成为了全球石油生产和消费的领导者,迅速发展成了依赖石油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1935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公共采矿法》,并成立了美国内勒特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研究美国石油生产能力,并提出了行政规范和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更多的石油开采。
二、1950年代至1970年代随着美国国家生产力的增长,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时美国政府关注的重要方面。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技术上进行了大力投资。
此时美国能源政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并且政策重点转向了调控和管理上。
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的发生,美国开始意识到石油作为能源资源不稳定的性质。
而且,石油的生产和使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采购大量石油以稳定价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也重视了对清洁能源技术的支持和投资,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
三、1980年代至1990年代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重点关注的依然是能源供给侧的政策调整。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采取了一些环境保护领域的政策。
在成立环境保护署之后,美国出台了力度比较大的环保法规,如《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保护环境逐渐被看作一个和经济和社会成长同等重要的事情。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能源政策越来越体现出了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两个方面的重要性。
奥巴马执政以来的经济政策与美国经济刘元玲2012-12-27 10:01:34 来源:《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美国的实力与地位评估》(美国蓝皮书(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刘元玲,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
内容提要: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奥巴马号召美国实行变革,发挥政府作用,拯救危机,通过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为复苏和振兴经济争取到充足的资源保障。
新医改法案的通过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将在未来几年内将得以体现。
奥巴马政府在贸易方面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反映了美国工会主义某种反全球化倾向。
奥巴马支持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以邻为壑,导致世界粮食和石油价格暴涨,扰乱了全球的金融秩序。
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立法上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成为奥巴马在国际舞台博弈中的软肋。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趋势良好,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经济振兴政策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就任美国第44届总统,开始实践其经济纲领。
他沿袭罗斯福“新政”的传统,针对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大衰退,号召美国实行变革,振兴经济,发挥政府作用,拯救危机。
与此同时扭转共和党亲资本的政策,在扶助弱势群体上做文章,并趁中期选举前民主党控制两院的有利条件,取得了立法上的若干重要成果。
首先是通过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为复苏和振兴经济争取到丰沛的资源保障。
接着他致力医疗改革,促使新医改法案在美国诞生。
2010年,金融改革法出台,目的是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约束华尔街的利欲和贪婪。
在上述的立法过程中,两党进行了激烈的博弈,由于在力量对比上,民主党并不具有绝对优势,最终的法律文本不得不做出许多明显的让步和妥协,而且在具体落实中还可能打更大的折扣。
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上,由于共和党的阻挠以及奥巴马的不坚定,在立法上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这也成为奥巴马在国际舞台博弈中的软肋。
奥巴马新能源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影响1.新能源政策的内容(1)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奥巴马的新能源计划在一方面是向石油公司收取利润税收,作为对于个人和家庭直接能源补贴,另一方面还将美国新能源发展的长期目标放在关注气候变化上。
为减少美国对于外国石油的进口依赖和应对全球变暖,奥巴马决定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对所有污染额度进行拍卖,用市场机制激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开发经济有效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污染额度拍卖得来的补贴一部分,每年约150亿美元将被用于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投资能源效率的改善,并帮助发展下一代生物燃料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这些措施将提振美国经济,并帮助美国实现减排目标。
(2)提升能源安全奥巴马新能源政策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加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商业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商业规模扩大,鼓励高能效,发展下一代生物燃料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向新的数字电网转换。
(3)能源资源多元化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要求到2012年美国电量的10%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能。
目前,核能占美国非碳发电的70%。
(4)提高汽车燃料效率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计划每年将汽车燃料经济标准提高4%。
到2015年将1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投入使用,2012年前实现美国联邦政府购买的车辆中一半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
另外,创建一个全国低碳燃料标LCFS加速引进低碳非耗油汽车。
(5)节能、节约成本和高能效到2020年将美国能源部预测的电能需求水平降低15%,为此开展的节能计划是到2030年将让消费者节省1300亿美元,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创造就业;设立国家建筑物节能目标,到2030年,所有新建房屋都实现“碳中和”或“零碳排放”;对目前的联邦能效标准进行大幅修整。
联邦政府在2008财年能源消耗达145亿美元,在减少能源消耗上联邦政府应该树立榜样,5年之内将所有联邦政府建筑能效提高40%,所有新修联邦政府建筑到2025年实现零排放;实施新刺激方案促进公共事业公司提高能效;提高国家电网的智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
奥巴马:要让新能源产业带动美国经济复苏/hqcj/2009-07/13/content_8420805.htm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奥巴马上台后,一改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表示将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以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他还承诺要通过新的立法,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之前比1990年减少80%,并拿抵税额度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
奥巴马希望实现克服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双赢。
在上任后不久,他就推出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其要点是在3年内让美国再生能源产量倍增,足以供应全美600万户用电,这是过去计划在30年内才能达到的目标。
如今,奥巴马正着力实现他的竞选承诺:在未来10年,通过投入1500亿美元进行新能源开发,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对电网改造投入110亿美元;对先进电池技术投入20亿美元;使节约的能源超过从中东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进口量;对住房的季节适应性改造投入50亿美元;到2015年新增100万辆油电混合动力车,并用3亿美元支持各州县采购混合动力车;保证美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到2012年占美国发电总量的10%,到2025年占25%。
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30年,美国电能需求量将上涨30%。
据估计,美国各大电厂所浪费的能源约等于整个日本的使用量。
另一方面,美国的汽车、热水器和工业电机仍然效率低下。
在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对光电池的改进可大大减少太阳能的成本;新的钻探技术有助于在较大地热区域开发地热能。
据分析,采用最新科技成果能够为美国节约一半的石油和天然气用量,以及3/4的电能。
在运用高科技手段发展节能产业的过程中,奥巴马还打算启动一项每年对100万个低收入家庭实行能源增效的计划,该计划是通过对居民住房采取增加绝缘材料的方法,以增强这些住房越冬御寒的性能。
与此同时,他还在考虑对那些改造低效建筑、购买高效家电的家庭提供奖励,以刺激节能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子报/2009年/7月/10日/第004版专题抢占新能源制高点重塑国家竞争力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栋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上台就面临着经济、外交、能源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奥巴马提出了新政,而能源在新政中处于一个非常核心的地位。
奥巴马政府将通过200多亿美元的退税补贴推动新能源的研发和生产,拨款320亿美元用于更新或建设与新能源相关的电力系统,拨款310亿美元用于推动实施建筑节能的措施。
超越布什时代的能源战略思维奥巴马的能源政策同布什政策相比,在战术层面有着很大的不同,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布什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是石油,努力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是其政策的重点;而选择绿色能源作为突破口,开发新能源,从根本上降低对石化能源的过度依赖,则是奥巴马的能源政策核心。
二是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旨在控制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关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而奥巴马政府则更加系统、全面,提出了“清洁能源国家战略”(CE战略),将清洁能源看做是美国未来能源的战略选择。
三是布什政府强调能源的经济效益;而奥巴马政府既强调新能源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强调新能源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意义。
四是布什政府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而奥巴马政府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下,重新考虑加入《京都议定书》,并以积极的姿态参加国际气候谈判。
五是奥巴马政府选择绿色能源作为突破口,旨在通过能源改造、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减少对石化能源的过度依赖,因此,从总体上看,奥巴马能源政策实现了对布什能源政策的超越,其能源政策的真正战略意图在于改变国际资源的分配体制,建立清洁能源结构,造就一个达数十万亿美元的新型产业,大量增加国内就业需求,拉动美国经济再次崛起,使美国再次占领全球经济的制高点。
抢占气候变化谈判道义制高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当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奥巴马政府显然要改变美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被动局面。
奥巴马绿色新政追逐积极的减排措施和新能源开发政策,以一种全新的、主动的姿态来应对气候变化,试图主导世界气候谈判的秩序,掌握气候谈判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