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

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

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
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

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

南京途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热线:4008-585-600

优谱佳UHPLC+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 UHPLC+设计理念贯穿纳升液相、常规液相和快速液相整个范围

? 基础型和标准分析型系统的最大压力创立了高效液相的新标准—620bar ? 双三元液相系统—为常规分析设计,增加产率并拓展色谱分析技术应用范围? 变色龙色谱软件—智能化、专业化、人性化

? Viper和nanoViper接头系统—可手动安装拆卸,适应超快速液相范围并保证零死体积。

RSLCnano系统

? 提供20 nL/min到50 μL/min的纳升/毛细管/微升流速范围

? 柱最高耐压可达800bar

? 连续直流输送

? 上样泵可提供从10 μL/min到2.5 mL/min的流速

RSLC系统

? 二元或四元系统都可用于超快速液相和常规液相的应用

? 更广的压力—流速范围兼容超快速、超高分离度的分析应用

? 系统最高耐压1000bar

? 可提供高效双三元RSLC系统

标准分析型系统

? 为常规液相应用提供最佳性能和可靠性

? 620bar耐压和100Hz的数据采集频率均兼容超快速液相应用

? 可根据不同应用灵活配置

? 最高流速可达10mL/min,满足全方位应用需求

基础型系统

? 满足常规应用需求且更加耐用

? 分析结果一致可靠

? 提供620bar耐压和高达100Hz数据采集频率,全面兼容UHPLC应用

? 自动进样器与柱温箱整合,可提供样品和色谱柱温控功能

检测器选项

? 提供多种光学检测器选择-紫外/可见,荧光和示差折光检测器

? 创新型Corona通用电喷雾式检测器

? 高灵敏度库仑电化学检测器

? 支持AB、布鲁克和赛默飞质谱检测器

软件与备件

? 变色龙软件—直观的仪器控制,先进的数据处理

? D-Library数据库提供应用搜索支持

? Viper与nanoViper手旋接头系统,真正零死体积,简化安装拆卸过程

? 色谱柱加工制造—包括整体柱技术和先进的多基质键合技术

UltiMate? 3000 RSLCnano 系统

目前,RSLCnano系统研发的重点是提高样品通量。UltiMate? 3000 RSLCnano 系统采用稳定、连续的直流输送方式,可实现样品的不间断分析。UltiMate? 3000 RSLCnano系统流速-压力范围广,即使在纳升级别针对最复杂的酶解肽段样品时,仍可保证最高的分离度和最快的分析要求。是唯一可以同时满足分离速度、分离能力和灵敏度高要求的系统。涵盖纳升、毛细管和微流水平的分离能力以及强大的双梯度泵为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灵活性。UltiMate? 3000RSLCnano支持更高水平工作流程,如自动化离线二维分离(该技术采用了双泵、双切换阀以及自动进样器的微量组分收集功能)。

UltiMate? 3000 RSLC系统

RSLC系统将HPLC推向了高性能、高灵活性的新境界。精密的设备、先进的数据处理和优质化学试剂可从容应对所有色谱性能挑战。UltiMate? 3000 RSLC 可选择二元、四元以及双三元泵,提供了行业内最大程度的灵活性,可用于常规液相和超快速液相等大量应用。UltiMate? 3000双三元RSLC系统可为我们带来超高的样品处理量和先进便捷的样品自动化处理功能。多维LC具有极佳的选择性和分离度,超快速液相和常规液相应用之间的自动切换更增加了仪器的使用频率。配合变色龙软件可为您的实验检测带来无限可能!

标准分析型系统

HPLC是色谱实验室中最基础的工具。但根据应用的不同,对系统功能的要求会有很大差别。UltiMate? 3000标准分析型系统专门设计用来满足当前应用需要和未来挑战。可支持所有常规应用并兼容超快速的功能,让超快速液相不再遥不可及。

双三元在线SPE技术分析生物体液样品

UltiMate? 3000双三元系统灵活性强,可明显增加样品处理量,并带来先进的自动化处理技术:

? 并联和串联LC带来2倍的样品处理量

? 可实现两个应用间的自动切换,简捷方便

? 在线SPE-LC可实现样品的在线富集和预分离

? 完全兼容超快速液相性能,可减少运行时间并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基础自动型系统

基础自动型液相系统是进行常规应用的最佳选择:其可靠性高,灵活性强,同时也完全兼容超快速液相。ACC-3000自动进样器柱温箱整合部件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将进样器与功能强大的柱温箱融为一体。

? 完全满足常规检测需求,更经济

? 620bar的耐压能力和高达100Hz的数据采集率保证了超快速液相兼容性

? 关键连接点减少从而减少了易损部件

? 可选择多种检测器

自动进样器与柱温箱单元

UltiMate? 3000自动进样器为进样的可靠性、准确度和精密度提供全方位保障,从纳升到毫升级别均可达到极低的交叉污染率。馏分收集器包含简单样品收集和高端收集-再进样过程(例如自动化离线二维液相应用)。

光学检测器

UltiMate? 3000光学检测器包含紫外-可见吸收、荧光、示差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满足不同分析的检测需要。高数据采集频率、多波长检测和3D 紫外光谱可很好的兼容超快速液相,更好的满足分析和分离要求。

电喷雾式检测器

Corona电喷雾式检测器(CAD)是一款通用型检测器,可检测任何非挥

发性和部分半挥发性物质,并能兼容梯度。C o r o n a Ul t r a 提供高达100Hz 的数据采集率,能完全兼容UHPLC的应用。Corona CAD是常规HPLC系统的理想选择。

库仑电化学检测器

Coulochem? III电化学检测器用于可氧化还原物质的分析。它的安培、库伦、脉冲安培检测和循环伏安法都有着出众的检测效果。随着高灵敏度6011双电极电化学检测器同时推出的高效库伦分析池,可与超快速液相全面兼容。质谱检测器

MSQ Plus是目前市面上最小型、最灵敏的四极杆质谱检测器,可使用变色龙软件支持。另外,戴安公司液相色谱也可连接其它质谱,通过DCMSLINK?插件,可由质谱软件X c a l i b u r( T h e r mo F i s h e r Scientific),Analyst?(AB Sciex)和HyStar?(Bruker Daltonics)来进行仪器控制。

首创的通用型接头系统

使用Viper和nanoViper接头系统可避免使用常规接头带来的种种问题,完美的连接保证最佳的色谱性能。

? 零死体积,耐高压,手动安装拆卸。可用于纳升/毛细管,微流和分析型液相系统

? 兼容各种类型和品牌的阀及色谱柱

? 同样兼容不锈钢流路和石英毛细管

所有RSLC和双三元系统都配有创新的Viper连接系统,让您拥有最佳,最便捷的液相系统。NanoViper 接头是RSLCnano系统和Acclaim PepMapRSLC

纳升色谱柱的标准附件。

功能强大的色谱管理软件

我公司变色龙色谱管理软件拥有众多智能化功能,可简化操作,轻松满足操作者需求。精心设计的人性化用户界面可引导使用者高效地进行序列方法的建立以及数据处理。使用革命性的eWorkflow功能,只需几步选择操作就能得到完整的样品序列与分析方案。

变色龙软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保证了整个数据显示、解析和报告过程的高效准确。从样品到最终检测结果—变色龙7软件将此过程大大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D-Library数据库

D-Library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应用数据库,它采用web2.0技术,使用更方便。在用户界面上,可根据不同标准搜索,例如分析物、基质、市场、柱子类型、仪器类型或运行时间等,用户可快速找到液相和离子应用方法。内置的RSS feed 可以及时告知用户最新应用方法。一旦找到合适的应用D-Library就会给用户提供相应的变色龙软件方法文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色谱”一词是由俄国科学家斯威特提出的。色谱法是基于补充物质在相对运动物的两相之间分布时,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微小的差异而使混合物相互分离的一类分离或分析方法。发展与上世纪初,飞速发展于五十年代,有超过30位科学家家因为它而获得诺贝尔奖,其有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有众多的应用领域。 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柱色谱: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

气相色谱: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的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正比。当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时,就是气相色谱图了。气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量复杂组分物质的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

Agilent 129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Agilent 129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Ⅰ目的:制定Agilent 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能正确规范地操作液相色谱仪。Ⅱ范围:适用于Agilent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Ⅲ规程: 1 开机 1.1 打开计算机,进入 Windows画面。 1.2 打开 1290INFINITY HPLC 各模块电源。 1.3 待各模块自检完成后,双击“Instrument 1 Online”图标,化学工作站自动与12001290INFINITY HPLC 通讯。 1.4 从“View”菜单中选择“方法和运行控制”画面,点击”视图”菜单中的“样品视图“系统视图”,使其命令前有“√”标志,来调用所需的界面。 1.5 点击泵下面的瓶图标,选择‘瓶填充‘如下图所示,输入溶剂的实际体积和瓶体积。也可输入停泵的体积。点击“Ok”。 1.6 从菜单“视图”中,选中“在线信号”,选中“信号窗口1”,然后点击“改变…” 钮,将所要绘图的信号移到右边的框中,点击“确定”。(如同时检测二个信号,则重复选中“信号窗口2”) 2 排气 2.1 首先在方法编辑中,泵的参数设置部分,选好需要排空的通道(保证是开的) 2.2 点击仪器状态视图中泵的图标,选择控制,出现如下图 2.3 勾上吹扫,并且输入流速,

时间,比例就可以 purge 泵头。排空的时候阀会自动切换,无需人为介入。 2.4 当我们发现泵头里面有气泡出不来的时候,选择预备---开。然后点击确定。此时泵会用很强烈的方式朝外泵液体,并持续20 次自动停止。 3 编辑数据采集方法 3.1 开始编辑完整方法: 从“方法”菜单中选择“编辑完整方法…” 项,如下图所示选中除“数据分析”外的三项,点击“确定” ,进入下一画面。 3.2 方法信息:在“方法注释”中加入方法的信息(如:This is for test!)。点击“确定” ,进入下一画面。 3.3 进样方式选择根据自动进样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 3.4 泵参数设定:在“流速”处输入流量,如 1.5ml/min,停止时间:10 min。在“溶剂B”处输入70.0,(A=100-B) ,也可“插入”一行“时间表” ,编辑梯度。在“压力限”处输入柱子的最大耐高压,以保护柱子。 3.5 自动进样器参数设定: 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如图所示,进样体积1.0ul ,标准进样”----只能输入进样体积,此方式无洗针功能。“洗针进样”----可以输入进样体积和洗瓶位置,此方式针从样品瓶抽完样品后,会在针座旁边中洗针。 3.6 柱温箱参数设定: 在“温度”下面的空白方框内输入所需温度,如:40度。并选中它,点击“更

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规范操作

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规范操作 1. 目的:明确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规范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此负责。 4.操作规程: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1个溶剂二元输送泵(分主/A泵和副/B泵)、手动进样阀、柱温箱、检测器、化学工作站和电脑等组成。 准备 4.2.1使用前应根据待检样品的检验方法准备所需的流动相,用合适的μ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20min。 4.2.2 根据待检样品的需要更换合适的色谱柱(柱进出口位置应与流动相流向一致)和定量环。 4.2.3 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也可在平衡系统时配制),用合适的μm滤膜过滤。 4.2.4 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连接正常 将待测样品按要求前处理,准备HPLC 所需流动相,检查线路是否连接完好,废液瓶是否够用等。 开机: 4.3.1 打开计算机,进入中文Windows XP画面,并运行CAG Bootp Server程序。4.3.2 打开1200 LC 各模块电源。 4.3.3 待各模块自检完成后,双击[Instrument 1 Online]图标,化学工作站自动与1200LC 通讯,进入的工作站画面如下所示。 4.3.4 从[视图]菜单中选择[方法和运行控制]画面, 点击[视图]菜单中的[显示顶部工具栏],[ 显示状态工具栏],[系统视图],[样品视图],使其命令前有[√]标志,来调用所需的界面。 4.3.5 把流动相放入溶剂瓶中。

4.3.6 打开冲洗阀。 4.3.7 点击[泵]图标,点击[设置泵…]选项,进入泵编辑画面。 4.3.8 设流速:5ml/min,点击[确定]。 4.3.9 点击[泵] 图标,点击[控制…]选项,选中[启动],点击[确定] ,则系统开始冲洗,直到管线内(由溶剂瓶到泵入口)无气泡为止,切换通道继续冲洗,直到所有要用通道无气泡为止。 4.3.10 点击[泵] 图标,点击[控制…]选项,选中[关闭],点击[确定]关泵,关闭冲洗阀。 4.3.11 点击[泵]图标,点击[设置泵…选项],设流速:min。 4.3.12 点击泵下面的瓶图标,如下图所示(以单元泵为例),输入溶剂的实际体积和瓶体积。也可输入停泵的体积,点击[确定]。 数据采集方法编辑 4.4.1开始编辑完整方法:从[方法]菜单中选择[编辑完整方法…] 项,如下图所示选中除[数据分析]外的三项,点击[确定],进入下一画面。 4.4.2方法信息 4.4.2.1在[方法注释]中加入方法的信息(如:测试方法)。 4.4.2.2 点击[确定],进入下一画面。 4.4.3 泵参数设定 4.4.3.1 在[流速]处输入流量,如1ml/min,在[溶剂B]处输入,(A=100-B) ,也可[插入]一行[时间表] ,编辑梯度。在[压力限]处输入柱子的最大耐高压,以保护柱子。 4.4.3.2 点击[确定],进入下一画面。 4.4.4 柱温箱参数设定 4.4.4.1 在[温度]下面的空白方框内输入所需温度,如:40度。并选中它,点击[更多>>] 键,如图所示,选中[与左侧相同],使柱温箱的温度左右一致。 4.4.4.2 点击[确定],进入下一画面。 4.4.5 检测器参数设定:检测波长:一般选择最大吸收处的波长。样品带宽:一般选择最大吸收值一半处的整个宽度。参比波长:一般选择在靠近样品信号的无吸收或低吸收区 域。参比带宽:至少要与样品信号的带宽相等,许多情况下用100nm作为缺省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过滤流动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0.45um)。 2).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 3).打开HPLC工作站(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色谱仪),连接好流动相管道,连接检测系统。 4).进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单,点击manual,进入手动菜单。 5).有一段时间没用,或者换了新的流动相,需要先冲洗泵和进样阀。冲洗泵,直接在泵的出水口,用针头抽取。冲洗进样阀,需要在manual菜单下,先点击purge,再点击start,冲洗时速度不要超过10 ml/min。 6).调节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动相,可以先试一下压力,流速越大,压力越大,一般不要超过2000。点击injure,选用合适的流速,点击on,走基线,观察基线的情况。 7).设计走样方法。点击file,选取select users and methods,可以选取现有的各种走样方法。若需建立一个新的方法,点击new method。选取需要的配件,包括进样阀,泵,检测器等,根据需要而不同。选完后,点击protocol。一个完整的走样方法需要包括:a.进样前的稳流,一般2-5分钟;b.基线归零;c.进样阀的loading-inject转换;d.走样时间,随不同的样品而不同。 8).进样和进样后操作。选定走样方法,点击start。进样,所有的样品均需过滤。方法走完后,点击postrun,可记录数据和做标记等。全部样品走完后,再用上面的方法走一段基线,洗掉剩余物。 9).关机时,先关计算机,再关液相色谱。 10).填写登记本,由负责人签字。 注意事项: 1).流动相均需色谱纯度,水用20M的去离子水。脱气后的流动相要小心振动尽量不引起气泡。 2).柱子是非常脆弱的,第一次做的方法,先不要让液体过柱子。 3).所有过柱子的液体均需严格的过滤。

wa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简介 UPLC原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相色谱用户对液相色谱技术的 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需要“更快地得到更好的结果”。因 此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 LC?)概念的提出也 就十分自然;简单的说:UPLC是用HPLC的极限作为自己的起 点,把分离科学推向一个新领域。 沃特世公司引入UPLC的概念是由研究著名的van Deemter 方程式及其曲线开始。 由van Deemter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颗粒度越小柱效越高;其次,不同的颗粒度有各自 最佳柱效的流速;最后,更小的颗粒度使最高柱效点向更高 流速(线速度)方向移动,而且有更宽的线速度范围。所以 降低颗粒度不但能提高柱效,同时还能提高分析速度。 使用更高的流速会受到色谱柱填料耐压及仪器耐压的 限制。反之;如果不用到最佳流速,小颗粒度填料的高柱效 就无法体现。 此外;更高的柱效需要更小的系统体积(死体积)、更快的检测速度等一系列条件的支持,否则小颗粒度填料的高柱效同样无法充分体现。 因此;要真正创建一个全新的分离科学领域- UPLC,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幅度提高色谱柱的性能:第一要解决小颗粒填料的耐压问题,第二要解决小颗粒填 料的装填问题,包括颗粒度的分布以及色谱柱的结构。 2. 高压溶剂输送单元(超过15,000psi) 3. 完善的系统整体性设计,降低整个系统的体积,特别是死体积,并解决超高压下的耐 压及渗漏问题。 4. 快速自动进样器,降低进样的交叉污染 5. 高速检测器;优化流动池以解决高速检测及扩散问题 6. 系统控制及数据管理,解决高速数据的采集、仪器的控制问题 新型的色谱填料及装填技术 UPLC分离只有在新型的、耐压而且颗粒度分布范围很窄的1.7μm颗粒填料合成出来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色谱柱技术应该涵盖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填料的合成,以得到高质量的填料颗粒,包括:耐高压、耐酸碱等等。其次是颗粒的筛选,选出颗粒度分布尽可能窄的填料。最后是装填技术,以保证既能堵住颗粒不使其外流,又不至于引起反压的大幅升高。 沃特世公司的ACQUITY UPLC?BEH色谱柱使用了更严格的筛分技术,使1.7μm填料的分布很窄,并且使用了全新筛板(专利申请中)及其它色谱柱硬件(柱管及其连接件),在超过20,000psi的压力下装填。沃特世公司为此安装了一条新的色谱柱装填生产线及新的测试设备。因此;ACQUITY UPLC色谱柱的性能及质量比目前的HPLC柱有了质的飞跃。 基于1.7 μm小颗粒技术的UPLC,与人们熟知的HPLC技术具有相同的分离原理。不同的是:UPLC不仅比传统HPLC具有更高的分离能力,而且结束了人们多年来不得不在速度和分离度之间忍痛割舍的历史。使用UPLC可以在很宽的线速度、流速和高反压下进行高效的分离工作,并获得优异的结果。(见下图)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仪器校验报告

* Waters自动进样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 仪器校验报告 型号: 编号: 校验报告编号: 目录 1校验报告的起草说明.................................... ?............... (2) 1.1起草说明及目的................................. ?.......... ? .. (2) 1.2认可范围 (2) 1.3运行项目及认可标准 (2)

2校验报告的起草与批准 (3) 2.1校验报告的归属.................................................... . 3 2.2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信息一览表 (3) 2.3待校验色谱仪各部件序列号......................................... .. (4) 3 .运行确认-------------------------------------------------------------------------------- 4 3.1目的--------------------------------------------------------------------------------- 4 3.2认可范围----------------------------------------------------------------------------- 4 3.3运行前准备--------------------------------------------------------------------------- 4 3.3.1 环境条件----------------------------------------------------------- ------ 4 3.3.2标准样准备--------------------------------------------------------- ------ 4 3.4运行测试项目及认可质量标准---------------------------------------------------------- 4 3.5试验方法及结果:--------------------------------------------------------------------- 5 3.5.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及流量稳定性检查 -------------------- ------------------------ 5 3.5.2柱温箱的检定------------------------------------------------------- ——6 3.5.3进样精密度检测--------------------------------------------------------------------- 7 3.5.4最小检测浓度----------------------------------------------------------------------- 8 3.5.5检测器噪声稳定性检查 -------------------------------------------------------------- 8 3.5.6检测器样品浓度响应线性检测 ------------------- --------------------- ------- 9 3.5.7进样体积线性检测 ------------------------------------------------------------------- 10 3.5.8检测器波长准确度 ------------------------------------------------------ 10 3.5.8.1重铬酸钾溶液检定----------------------------------------------------------------- 10 3.5.8.2咖啡因测试 ---------------------------------------------------------------------- 10 3.5.9 A/B通道梯度测试------------------------------------------------------------------- 11 3.5.10C/D通道梯度测试 ------------------------------------------------------------------ 12 3.6运行确认结论-------------------------------------------------------------------------- 14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仪器校验报告 1校验报告的起草说明 1.1起草说明及目的 根据国家《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根据仪器的不同配置要求,为了确保仪器使用正常,确保产品检测的准确性,对仪器的不同配置进行相应部件的确认

安捷伦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安捷伦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 1)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7 画面。 2)打开Agilent 1290 Infinity HPLC 各模块电源。 3)待各模块自检完成后,双击“LC1290(联机)”图标,化学工作站自动 与Agilent 1290 Infinity HPLC 通讯。 4)从“视图”菜单中选择“方法和运行控制”、“系统视图”,使其命令前 有“√”标志来调用所需的界面。 5)右键点击泵下面的瓶图标,选择“瓶填充”,输入溶剂的实际体积和 瓶体积。也可输入停泵的体积。点击“确定”。 6)从菜单“视图”中,选中“在线信号”,选中“信号窗口1” 二.排气 1)首先在泵模块单击右键,在方法编辑中,泵的参数设置部分,选好需 要排空的通道(保证是开的)。 2)右键点击仪器状态视图中泵的图标,选择控制。 3)勾上清洗,并且输入流量、时间、比例,开启“泵”、“清洗”功能, 点击“确定”,就可以排空管道。排空的时候阀会自动切换,无需人为介入。 4)当我们发现泵头里面有气泡出不来的时候,选择开启“注入”,然后 点击确定。此时泵会用很强烈的方式朝外泵液体,并持续20 次自动停止。 三、编辑数据采集方法 1)从“方法”菜单中选择“编辑完整方法”,在方法编辑选项仅选择“仪 器/采集”,点击“确定”,进图下一画面。 2)在“方法注释”中加入方法的信息,点击“确定”,进入下一画面。 3)选择进样方式,默认为“HipAls”。 4)设定泵参数:在“流量”处输入流量,输入溶剂比例,也可“添加” 一行“时间表”,编辑梯度。 5)设定自动进样器参数、柱温箱参数、DAD检测器参数(可以开启光学 单元温度控制、可以设定8通道信号等)。 6)保存方法 四、样品测定 1)从“运行控制”菜单中,选择“样品信息”选项,输入操作者名称、 在“数据文件”中选择“手动”或“前缀/计数器”、在“样品参数” 中填入“样品位置”、“样品名称”。 2)点击“确定”,在“仪器”菜单选择“系统开启”。 3)等仪器准备好,基线平稳,从“运行控制”菜单中选择“运行方法”, 进样。 五、数据处理 1)从“视图”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进入数据分析画面。

(完整)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等五大部分组成(图3-1-2)。分析前,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流动相,开泵,冲洗柱子,待柱子达到平衡而且基线平直后,用微量注射器把样品注入进样口,流动相把试样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组分依次流入检测器的流通池,最后和洗脱液一起排入流出物收集器。当有样品组分流过流通池时,检测器把组分浓度转变成电信号,经过放大,用记录器记录下来就得到色谱图。色谱图是定性、定量和评价柱效高低的依据。 图3-1-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示意图 1.高压输液系统 高压输液系统由溶剂贮存器、高压泵、梯度洗脱装置和压力表等组成。 (1) 溶剂贮存器。溶剂贮存器一般由玻璃、不锈钢或氟塑料制成,容量为1~2L,用来贮存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流动相。 (2) 高压输液泵。高压输液泵(图3-1-3)是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关键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将溶剂贮存器中的流动相以高压形式连续不断地送入液路系统,使样品在色谱柱中完成分离过程。 由于液相色谱仪所用色谱柱径较细,所填固定相粒度很小,因此,对流动相的阻力较大,为了使流动相能较快地流过色谱柱,就需要高压泵注入流动相。对泵的要求:输出压力高、流量范围大、流量恒定、无脉动,流量精度和重复性为0.5%左右。此外,还应耐腐蚀,密封性好。高压输液泵,按其性质可分为恒压泵和恒流泵两大类。恒流泵是能给出恒定流量的泵,其流量与流动相粘度和柱渗透无关。恒压泵是保持输出压力恒定,而流量随外界阻力变化而变化,如果系统阻力不发生变化,恒压泵就能提供恒定的流量。

图3-1-3 恒流柱塞泵 (3) 梯度洗脱装置。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程序连续改变它们之间的比例,从而使流动相的强度、极性、pH值或离子强度相应地变化,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分析时间的目的。梯度洗脱装置分为两类: 一类是外梯度装置(又称低压梯度),流动相在常温常压下混合,用高压泵压至柱系统,仅需一台泵即可。 另一类是内梯度装置(又称高压梯度),将两种溶剂分别用泵增压后,按电器部件设置的程序,注入梯度混合室混合,再输至柱系统。 梯度洗脱的实质是通过不断地变化流动相的强度,来调整混合样品中各组分的k值,使所有谱带都以最佳平均k值通过色谱柱。它在液相色谱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所不同的是,在梯度洗脱中溶质k值的变化是通过溶质的极性、pH值和离子强度来实现的,而不是借改变温度(温度程序)来达到。 2.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口、注射器和进样阀等,它的作用是把分析试样有效地送入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六通进样阀是最理想的进样器,其结构如图3-1-4。 图3-1-4 六通进样阀装置 3.分离系统 分离系统包括色谱柱、恒温器和连接管等部件。色谱柱一般用内部抛光的不锈钢制成,如图3-1-5。其内径为2 ~ 6mm,柱长为10 ~50cm,柱形多为直形,内部充满微粒固定相,柱温一般为室温或接近室温。 图3-1-5 常见色谱柱外形

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图文操作手册

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的图文操作手册 一、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二、功能和用途: 1、功能:本仪器采用高压梯度通过高压输液泵分别独立精确控制流量、调整 溶剂浓度比例,实现高效率、高精度混合;即配备了可提供全波长三维信息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全新的光路设计与有效的梯形狭缝池设计保证了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也配备了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好的荧光检测器; 还配备了具有高灵敏度、检测范围更广的蒸发光检测器。 2、用途:本仪器可以高效地分离分析高沸点、热不稳定的有机及生化试样;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有响应;荧光检测器可以检测产生荧光的物质,对如多环芳烃、维生素B、黄曲霉素、卟啉类化合物、农药、药物、氨基酸、甾类化合物等有响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碳氢化合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脂肪酸和氨基酸、油和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不含发色团的化合物有响应。

三、操作步骤: 1、色谱柱的安装 本仪器配备了SPD-M20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F-10AXL荧光检测器和Varian380-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样品分析前首先要确定用什么检测器,然后把色谱柱连接到所需的检测器上。 2、开机 a、首先打开UPS,然后依次打开DGU-20A3真空脱气机、LC-20AT溶液 传输单元(泵)、CBM-20A系统控制器、所选用的检测器、自动进样器 SIL-20A,CTO-20A柱温箱电源打开。(HPLC组件的电源开关大都在仪 器的右下角) b、将两个泵上部中间的黑色旋钮逆时针旋转90~180度,按purge键进行自 动脱气,一般设置为3分钟;然后按自动进样器软键盘的purge键,对 自动进样器上的样品进行脱气,一般为25分钟。 c、双击Lc solution图标。输入用户名Admin,点击OK。单击系统配置的 图标,出现系统配置的对话框。单击自动配置,仪器自动将能找到的仪 器配置,也可以用图示中的蓝色和红色箭头分别添加和去掉配置的仪 器。需要注意的是,仪器优先选择自动进样器,如果需要手动进样,需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概述

此帖与GC版的对应,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和了解LC 主要内容包括: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概述 2.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知识介绍(1——13楼) 3. 高压液相色谱HPLC发展概况、特点与分类 4. 液相色谱的适用性 5.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概述 以高压液体为流动相的液相色谱分析法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其基本方法是用高压泵将具有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的样品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信号或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分析结果。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样品不需气化,只需制成溶液即可)、色谱柱可反复使用的特点,在《中国药典》中有5 0种中成药的定量分析采用该法,已成为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不同可分为液-液色谱法和液-固色谱法;按色谱原理不同可分为分配色谱法(液-液色谱)和吸附色谱法(液-固色谱)等。 目前,化学键合相色谱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在液-液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相,不易流失是其特点,一般认为有分配与吸附两种功能,常以分配作用为主。C18(ODS)为最常使用的化学键合相。 根据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不同,液-液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当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时称正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极性物质的分离分析;当流动相

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时称反相色谱法,主要用于非极性物质或中等极性物质的分离分析。 在中药制剂分析中,大多采用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系统组成: (一)高压输液系统 由贮液罐、脱气装置、高压输液泵、过滤器、梯度洗脱装置等组成。 1.贮液罐 由玻璃、不锈钢或氟塑料等耐腐蚀材料制成。贮液罐的放置位置要高于泵体,以保持输液静压差,使用过程应密闭,以防止因蒸发引起流动相组成改变,还可防止气体进入。2.流动相 流动相常用甲醇-水或乙腈-水为底剂的溶剂系统。 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脱气,否则很易在系统的低压部分逸出气泡,气泡的出现不仅影响柱分离效率,还会影响检测器的灵敏度甚至不能正常工作。脱气的方法有加热回流法、抽真空脱气法、超声脱气法和在线真空脱气法等。 3.高压输液泵 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以完成流动相的输送任务。对泵的要求是:耐腐蚀、耐高压、无脉冲、输出流量范围宽、流速恒定,且泵体易于清洗和维修。高压输液泵可分为恒压泵和恒流泵两类,常使用恒流泵(其压力随系统阻力改变而流量不变)。 (二)进样系统 常用六通阀进样器进样,进样量由定量环确定。操作时先将进样器手柄置于采样位置(L OAD),此时进样口只与定量环接通,处于常压状态,用微量注射器(体积应大于定量环体积)注入样品溶液,样品停留在定量环中。然后转动手柄至进样位置(INJECT),使定量环接入输液管路,样品由高压流动相带入色谱柱中。 (三)色谱柱 由柱管和填充剂组成。柱管多用不锈钢制成。柱内填充剂有硅胶和化学键合固定相。在化学键合固定相中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又称ODS柱或C18柱)、辛烷基硅烷键合硅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 1.开机前先将流动相过滤和超声:水流动相用混合滤膜(0.2μm)过滤,有机流动相用有机滤膜过滤,之后超声脱气15-20分钟。(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流动相里的杂质,以免杂质进入色谱柱堵塞色谱柱;超声的目的是排除流动相里面的气体,以防气体进入色谱柱损害色谱柱,影响柱效能) 注:试验过程中由于只有0.45μm的混合滤膜,第一次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于是过滤水时同时使用两张混合滤膜过滤水流动相。 2.超声结束后,将流动相放置到规定位置(1号泵接水流动相,2号泵接有机流动相),开机逐个排气(先启动泵,排气结束后再打开检测器)。 3.排气结束后,关闭所有排气阀。先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基线走稳之后,再打开水流动相(注意:水流动相和有机流动相流速之和为1ml/min),继续走基线,直到基线平稳。 注意:实验结束后,再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冲出色谱柱内残留的样品物质,预防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样品的残留物质沉积在色谱柱内,导致下次使用难以冲出,色谱柱柱压偏高,基线不稳,出现大量鬼峰。(不同规格的色谱柱其所允许的最大流速之和不同) 4.走基线时,应将进样阀处于Load状态,用注射器进样时应快速进样,进样后将进样阀立即扳回到Inject状态,此时液相系统开始进入采样状态。采样结束后,可在数据分析里面查看分析结果并可进行编辑,也可以在脱机状态下查看样品的分析结果并编辑。 二、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过滤时有时会出现流动相漏液。可能的原因是滤膜放置不正确(有点偏)和接头有点错位,导致流动相从缝隙中漏出。 注意:操作时,应先向滤瓶内倒入少量流动相,观察是否漏液并开始过滤,若未漏液,再向滤瓶中添加流动相。 2.超声时,瓶外液体的液面应高于瓶内流动相的液面,否则流动相内的气体可能无法排出液体,气体仍然残留在流动相内,以致开机排气时无气泡排出。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doczj.com/doc/773690191.html,好好学习社区

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定。 2.职责 检验员: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进行周期检定。 QC主管:监督检查检定规程执行情况。 3.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3.1.输液系统 3.1.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2%;流量稳定性误差:<±2% 3.1.2.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管进样):RSD≤1.5% 3.1.3.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管进样):RSD≤1.5% 3.2.紫外检测器性能 3.2.1.可调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示值误差:<±2nm;重复性误差:<±1nm 3.2.2.基线漂移:≤5×10-3(AU/h);基线噪声:≤5×10-4(AU) 3.2.3.最小检定浓度(静态):4×10-8g/ml(萘的甲醇溶液) 4.检定条件 4.1.环境温度为10~30℃,8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低于65%。 4.2.电源电压:220±22V,电源频率:50±0.5Hz。 4.3.检定设备 4.3.1.秒表:分度值小于0.1s。 4.3.2.分析天平:最大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1mg。 4.3.3.容量瓶 4.3.4.微量注射器 4.3. 5.标准物质和试剂 5.检定方法

5.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 R的检定。 将仪器的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联接好,以甲醇为液动相,按表1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地收集10~25分钟,称重,按下式计算Ss和S R。 Ss=(Fm—Fs)/Fs×100% S R=(Fmax—Fmin)/F×100% 式中Ss为流量设定值误差(%); Fm=(W2—W1)ρt·t为流量实测值; W2: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 W1:容量瓶的重量(g); Fs:流量设定值(ml/min); ρt: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 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S R:流量稳定性误差(%); 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 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 F:同一组测量中的算术平均值(ml/min)。 5.2.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的检定 将仪器联接好,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用进样阀的定量管注入适当的标准溶液(萘或联苯)或稳定的待分析样品溶液,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连续测量5次,按下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RSD= [Σ(Xi—X)2]/(n—1)×1/X×100% 式中,RSD为定性、定量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 Xi为第i次测得的保留时间或峰面积;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 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 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 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 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 通过检测器时, 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也叫高压液相色谱(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速液相色谱(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分离度液相色谱(high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等。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种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侧物所含有的物质。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高效液相色谱从原理上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差别,它的特点是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发展历史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技术参数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技术参数 原装进口 1. 工作条件 1.1 电源:220V,50Hz 1.2 操作环境 15?C-28?C 1.3 湿度:20-80% 2.技术参数 *2.1 二元高压泵结构:四压力传感器,数控直线驱动色谱双泵。四个压力传感器能够准确的监控泵系统的压力,并对泵做出相应调整,保证流量精度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需在投标文件中提供泵结构示意图予以证明并加盖仪器制造商公章,并标明四压力传感器示意图位置和真实位置)。 2.1.1 泵类型:数控直线驱动色谱双泵 2.1.2 泵输出压力:≥20000 psi *2.1.3 泵驱动马达:≥4 2.1.4 柱塞杆与马达联接方式:刚性直连 *2.1.5 泵压力传感器数量:≥4 2.1.6 1-4路溶剂任意混合 2.1.7可配内置溶剂选择阀,扩展到9路溶剂 #2.1.8 真空脱气:六通道在线真空脱气机 #2.1.9 流量:最小流量范围≥0.0100,最大流量范围≤2.000mL/min,以0.001mL/min 为增量 *2.1.10 最大操作压力:≥17,800psi(须提供厂家英文官方原版指标及应用证明文件,并加盖仪器制造商公章。 #2.1.11 梯度模式:线性、步进、凹线、凸线四种类型 2.1.12 柱塞清洗:自动,可编程 2.1.13 流量精度:+/-0.02min SD,(全流速范围内),不随反压变化 2.1.14 流速准确度:±1.0% 2.1.15 梯度准确度:± 0.5%,不随反压变化 2.1.16 梯度精度:±0.15%RSD,不随反压变化

#2.1.17缓冲盐浓度和pH值调节:自动配置缓冲盐浓度和自动调节pH值2.1.17.1配置方式:自动比例混合 2.1.17.2计算方式:梯度曲线 2.1.17.3 pH精度: ±0.01 2.2 自动进样器系统 2.2.1密封在线针进样 2.2.2 耐压: 18,000psi 2.2.3 进样模式:任意体积直接注射进样 2.2.4 样品瓶数:≥90 位 2.2.5 进样精度:<0.3%RSD #2.2.6 样品交叉污染度:<0.001% 2.2.7 进样体积:0.1-50μL,以 0.1μL 为增量 2.2.8 进样线性度:>0.999 2.2.9 自动进样循环时间:<30 秒 2.3 柱温箱及色谱柱 2.3.1 温度范围:室温以上 5℃-90℃,增量:0.1℃ 2.3.2加热方式:电加热 2.3.3 预热方式:主动式 2.3.4 色谱柱颗粒度:≤1.7 um 2.3.5 色谱柱与柱温箱上带有使用信息记录装置 2.4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2.4.1波长范围:190~700nm 2.4.2波长准确度:±1nm 2.4.3测量范围:0.0001~4.0000AUFS 2.4.4基线噪音:6.0×10-6 AU, 2.4.5基线漂移: ≤5.0x10-4AU/hr/℃ 2.4.6线性范围:2.5AU 2.4.7吸收范围:0.0001 to 4.0000 AUFS 2.4.8光源:氘灯,寿命2000小时

(完整word版)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及其性能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及其性能 (1)紫外吸收(UV)检测器 UV检测器是目前HPLC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它是依据光吸收原理,以适当的光路和电路,输出一个与试样组分浓度成正比的紫外一可见光吸收信号,其结构与一般光度计相似。其流通池是组分流过的光学通道,池体积一般为8μl,内径小于lmm,长度10mm左右。这种检测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对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分离。紫外吸收检测要求被检测样品组分有紫外一可见光吸收,而使用的流动相无吸收,或在被测组分吸收波长处无吸收。一般选择在欲分析物有最大吸收的波长处进行检测,以获得最大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在没有最大吸收时,可采用末端吸收。检测波长的选择除取决于待测物质的成分和分子结构外,还必须考虑流动相组成、共存组分干扰等因素。特别是各种溶剂都有一定的透过波长下限值,超过这个波长,溶剂的吸收会变得很强,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吸收强度。表1列出了HPLC中一些常用的溶剂透过波长的下限。 (2)光电二极管阵列(IJDA)检测器 PDA检测器又称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de array UV detector,DAD),这种检测器以光电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元件,可进行多通道并行检测,在一次色谱测量中,可同时获得时间、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机处理,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三维图谱,也可作出任意波长的吸光度一时问曲线和任意时间的吸光度一波长曲线。DAD的光路与紫外检测器不同,光源发出的光聚焦后先通过检测池,通过检测池的透射光由全息光栅色散成多色光,不同波长的色散光按波长顺序聚焦在阵列元件上,每个元件对应一定的纳米数。当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时,光电二极管产生讯号。由于色散过程及透射光的检测是全波长范围的,可在瞬间检测流经检测池的全吸收光谱,得到三维色谱一光谱图。计算机化的数据处理,还可进行色谱峰光谱相似性比较、峰纯度检测及利用谱图库对掣定样品进行检索等,为定性、定量分析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①多通道多波长检测可以同时得到多个波长的色谱图,每个成分均可在最佳波长下检测定量。 ②光谱相似性比较在HPLC中,两个物质出峰时间一致并不能完全说明为同一物质,通过色谱峰紫外光谱一致性比较,可提高测定的可靠性。 ③峰纯度检测对色谱峰峰顶、上、下3个点的光谱进行比较,完全吻合意味这是1个单组分峰,不吻合则表示为未分离峰。并可计算出纯度系数PI,PI值在0~1之问,越接近1,表示峰纯度越好,PI可由计算机自动计算。 ④光谱检索与比较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得到的光谱图可分类存储到光谱库中,当测定类似成分时,可调出相关谱图,进行检索和比较,也可通过比较光谱相似系数比较相似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综述

题目: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综述 院 部 生命科学院 学科门类 生物仪器分析 专 业 生物技术一班 学 号 1111431017 姓 名 王伟康 指导教师 陈金武 2014年6月15日 装 订 线

摘要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由于对复杂样品中的分析物具有极高的分离效率而成为最有效的分离方法。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和具有高分离效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法相结合已引起了国内外分析化学家的极大兴趣。本文简单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的特点、发展史、检测原理、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发展历史原理应用 ABSTRACT At presen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becom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separating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analysis method of complex samples with high. Luminescence analysis method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with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chemical with high sensitivity of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method has aroused great interest of chemis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chemiluminescence HPLC detection principle, development history,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 words: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evelopment history;Principle;Applic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