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报告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712.94 KB
- 文档页数:3
研学之旅报告
一、活动背景
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我校组织了一次研学之旅,从2019年8月15日至8月18日,共计4天3夜。
二、活动内容
1.参观故宫博物院
第一天,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
在故宫博物院中,我们游览了御花园、太和殿、乾清宫、保和殿等文化古迹,老师讲解了清代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和建筑风格等相关知识,加深了我们对故宫的了解。
2.学习古筝艺术
在第二天的活动中,我们前往北京国芳古筝艺术中心学习古筝艺术。
老师讲解了古筝的历史发展、基本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等相关知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筝的魅力。
3.参观长城
第三天,我们前往八达岭长城。
站在长城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的气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4.参观恭王府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北京恭王府,了解恭王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恭王府的风景园林中漫步,我们感受到了园林文化的魅力,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髓。
三、活动收获
通过这次研学之旅,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也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彼此的友谊。
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收获了美好回忆,这将成为我们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研学旅行活动开展情况总结范本金秋____月,秋高气爽。
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和充分准备后,我校决定组织八年级部分学生于____月____日到杨凌农林博览园进行研学旅行活动。
早上____点,所有的学生早早的来到学校教学楼前集合,登上了开往杨凌农林博览园的旅游大巴车。
一路上学生欢声笑语,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怀着好奇的心情,对农博园充满了向往之情。
虽然已强调纪律与安全,但第一次带学生出来,我还是感到责任的重大。
我们第一站到达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无土栽培区)。
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虽已____月,但大棚内仍百花争艳,让人赏心悦目。
园区引进种植国内外优质瓜果蔬菜、名优花卉新品质,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
先进的设施,先进的种植技术,让我们领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无穷魅力。
对农业示范园的参观,我们看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景,感受了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与众不同,受益匪浅。
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秩序地进行参观,他们认真听讲并不时拍照、做笔记。
看到学生的表现,我的心稍稍放松。
第二站我们到了杨凌农林科技大学博览院。
这里是农业主题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是集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基地。
园内建设有昆虫馆,蝴蝶园,中国农业史馆,植物馆,动物馆,土壤馆,种植资源圃等各式博物馆。
走进博览园,感觉就是进入了生物世界的大观园,各式动植物标本,活体,配上色彩明快的解说展版,现代的声光电展示技术,令人留连于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让人大开眼界。
的确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好地方,学生兴趣极高,围着讲解员不停地问,不停地做着记录,没有我所担心的混乱,没有任何学生脱离集体,秩序井然。
午餐期间,由于部分学生把书包放在车上,没有午餐,好多学生主动把自己的午餐分给那些没带午餐的学生,没有了斤斤计较,没有了是是非非,他们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在此刻充分体现出来了。
吃完午餐后,他们都能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内,班干部又及时将学生组织起来做游戏,做到了散而不乱。
研学旅行活动研究报告模板一、研究背景研学旅行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结合实地参观、体验和探究等方式,开展跨学科综合学习活动的旅行式教育。
由于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习效果,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研学旅行活动。
因此,进行研究对于推动研学旅行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模式、效果评价方法及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影响,为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相结合,以某中学的研学旅行活动为例进行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认知、参与度、兴趣和学习动力等方面的测量;实地访谈则针对活动的实施过程、学生收获和反馈以及教师评价等进行深入探讨。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研学旅行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产生了积极影响。
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参与研学旅行活动,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们普遍认为研学旅行活动能够开拓他们的眼界,增加对世界的认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责任感。
五、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学旅行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究欲望,提高学习效果;研学旅行活动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和见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学校应加大对研学旅行活动的推广和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学习的机会。
六、建议在推行研学旅行活动时,学校应注重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确保活动内容与课程目标相契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要重视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和反馈,通过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
七、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本研究仅采用了单一中学的样本,样本数量有限,因此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涵盖多个学校,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
研学旅行调查报告(优秀10篇)曲阜研学旅行报告篇一我们的一年级期末考试考完了,于是我们小队组织赴崇文塔开展“感知千年国学文化,领略三秦非遗风光”的研学旅行活动。
因为我妈妈怀小宝宝了,所以让我哥哥带我去的,早上八点钟,我们在学校门口集合等车。
上车后郭子康发给我们一些我吃的,我们就吃了起来,一会儿就到崇文塔了,开始了我们的研学之旅。
我们先去了博物馆参观,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了崇文塔的由来,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院子里放的缸,讲解员阿姨问我们这个缸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但是没有人答对,讲解员阿姨只好公布答案,这个缸其实是用来盛灭火的水。
然后,我们又去了国学馆,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了老子、孔子的故事。
接着,我们去了秦腔馆,了解了秦腔的。
历史和艺术魅力,最后,我们还去了陕商文化馆,了解陕西商人的故事。
我们逛完博物馆,我们又去捏陶泥,我用陶泥捏了好几次还是没捏好,最后,是老师帮忙才弄好的。
捏完陶泥我们又去画马勺,老师对我们说,马勺是用来给马喂水的。
我们画完了马勺,又去学习,了腰鼓,老师教我们了四个八拍,开始是慢慢的,后来就变快了。
学习完了腰鼓,崇文塔研学之旅就这样结束了。
曲阜研学旅行报告篇二期盼已久的暑假到来了,随之学校组织的研学之旅也开始了。
这是我第一次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独自一个人出远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研学之旅。
第一天我们去了西安有名的海洋馆。
在那里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鱼儿和海豚、海狮、海象的表演。
我们还看了《驼铃传奇》秀,从《驼铃传奇》秀里我知道了那时人们追寻驼队丝绸之路的危险。
第二天,上午我们便去了半坡遗址,了解了半坡人的一些打猎工具,吃饭时用的罐子,一些美丽的花纹和半坡人怎样织布的过程。
下午我们制作了一种叫“埙”的乐器,我们在听老师讲时觉得很简单,可是当我们操作起来时就感觉很难。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说时容易,做时难。
第三天,上午我们去参观了梦寐以求的西北工业大学,老师还带我们做了一个飞机模型。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
本学期,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研学旅行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成长。
以下是本次研学旅行的总结报告。
二、研学背景及目的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出校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探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研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研学行程安排本次研学旅行共分为四个阶段:1. 行前准备阶段(1)制定研学旅行方案,明确研学目标和行程安排;(2)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研学旅行安全有序;(3)对学生进行研学旅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研学兴趣。
2. 研学实践阶段(1)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2)参观科技馆,体验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4)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 研学总结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心得交流,分享研学体验;(2)评选优秀研学旅行团队和个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研学活动;(3)总结研学旅行成果,为今后的研学活动提供借鉴。
4. 后续跟进阶段(1)对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对研学旅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今后的研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四、研学成果及收获1. 成果(1)学生积极参与研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3)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4)学生锻炼了自理能力,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5)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研学旅行报告
尊敬的教师:
首先,我要感谢老师提供给我们小学生如此难得的研学旅行机会。
此次研学旅行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拓宽了眼界,让我感
受到了生活的多彩。
我们此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是五岳之一的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我们从城市里到了泰山的脚下,乘坐缆
车到山顶。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美景,因为我们在高空,眼
前的山光水色尤为壮美。
到了山顶,我们参观了泰安欣乐园、参观了镌刻在孔子衣袂上
的“仁”,从中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以及传统文化,我们在导游的带
领下,对泰山的历史沿革和宗教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天街、十八盘、金锁关、玉皇阁等著名景点。
在这里,我们亲眼见到了一流的人文环境和物质文化,也感
受到了赞叹不已的自然风景和神秘历史。
在这此次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收获了许多体验。
我感慨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感觉到自然的伟大和美丽,也更加尊重了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沿革。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旅行中的友谊和珍惜,认识到了集体和团队的重要性。
最后,我再次感谢老师,感谢这次研学旅行,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危则毁,隆则生”的道理。
我一定会用所学来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士。
此致
敬礼!。
研学旅行实践报告模板一、概述1. 主题:研学旅行的主题和目的。
2. 行程安排:简要介绍研学旅行的行程安排包括时间、地点、活动等。
3. 参与人员:列出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和老师的基本信息。
二、背景介绍1. 目的地介绍:简要介绍研学旅行的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如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
2. 主题介绍:详细说明研学旅行的主题和目的,解释为什么选择该主题和目的地。
3.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与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后续实践活动和结果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三、实践活动1. 活动一:详细描述第一个实践活动的内容、目的和过程,包括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感想。
2. 活动二:详细描述第二个实践活动的内容、目的和过程,包括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感想。
3. 活动三:详细描述第三个实践活动的内容、目的和过程,包括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感想。
四、实践成果1. 结果分析: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对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改进之处。
2. 学习收获:总结学生从研学旅行中所获得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以及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3. 照片和资料:附上研学旅行的照片和资料,以便读者了解实际情况和感受。
五、反思与展望1. 反思:总结研学旅行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改进措施:提出改进实践活动的建议和措施,以便今后的研学旅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 展望:展望未来的研学旅行,描述对下一步工作的期望和计划。
六、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
以上是一个研学旅行实践报告的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详细描述:在概述部分,需要对研学旅行的主题、行程安排和参与人员进行简要介绍。
在背景介绍部分,需要详细介绍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该目的地和主题。
还需要介绍与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和结果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在实践活动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每个实践活动的内容、目的和过程,并包括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感想。
研学游旅行报告一、介绍本次研学游旅行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而举办的。
我们选择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作为目的地,通过参观、学习和体验,使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行程安排1.第一天我们一早出发,前往目的地,途中观赏了壮美的风景。
抵达目的地后,我们首先参观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和文化传承。
下午,我们参观了一所著名的古建筑,了解了古代建筑的构造和设计原则。
2. 第二天第二天早上,我们参观了一家著名的科技公司,并参观了他们的研发中心。
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应用。
下午,我们前往当地的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考察和野外生存训练。
学生们学习到了如何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3. 第三天第三天,我们参观了一所大学,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和图书馆。
学生们与大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下午,我们前往一家传统手工艺品工坊,学习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并亲自体验了一把。
4. 第四天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当地一家知名企业,了解了他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学生们对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下午,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团建活动,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研学游旅行,学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了社会、科技和文化,培养了自己的社会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学生们还体验了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四、感想与建议这次研学游旅行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快乐,也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和探索未知。
学生们认为这次旅行安排合理,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使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和体验。
他们建议将来可以增加更多的行程,例如参观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和职业。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提高综合素质,我们研究生院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旅行活动。
此次旅行旨在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以下是本次旅行的总结报告。
二、旅行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各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体验地方文化,提高综合素质,我校研究生院决定组织一次旅行活动。
2. 旅行目的(1)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3)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
(4)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旅行行程安排1. 第一天:抵达目的地,入住酒店,进行简单的团队建设活动。
2. 第二天:游览当地著名景点,如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
3. 第三天: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所,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4. 第四天: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品尝特色美食。
5. 第五天: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6. 第六天:游览城市风光,参观现代化建筑。
7. 第七天:结束旅行,返回学校。
四、旅行活动总结1. 景点游览在此次旅行中,我们游览了多个著名景点,如故宫、长城、黄山、张家界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我国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各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2. 文化体验在旅行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所,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这些文化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 民俗风情我们品尝了各地的特色美食,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
这些民俗风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各地的独特魅力。
4. 团队协作在户外拓展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多项团队协作项目,如攀岩、漂流、定向越野等。
这些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班级凝聚力在旅行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关心,班级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