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33.00 KB
- 文档页数:20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第四章相平衡第五章化学平衡第六章电化学第七章表面现象第八章胶体分散系统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一)有关状态函数的概念第一章中提到的状态函数有:第二章中提到的状态函数有:1、若物系为1 mol 的物质,则下列各组哪一组所包含的量皆属状态函数?()A、U、Q p、C p、CB、Q V、H、C V、SC、△U、△H、Q p、Q VD、U、H、C p、G2、若物系为1 mol 的物质,则下列各组哪一组所包含的量皆属状态函数?()A、U、Q p、C p、CB、Q V、H、C V、CC、U、H、C p、C VD、△U、△H、Q p、Q V3、下列各量中,()是为零。
A、Δf Hθm(C,金刚石,298.15K,pθ)B、Δf Hθm(H2O,l,298.15K,pθ)C、Δf Hθm(N2,g,298.15K,pθ)D、Δf Hθm(N2,g,350K,pθ)4、下列各量中,()是为零。
A、Δf Hθm(C,石墨,298.15K,pθ)B、Δf Hθm(H2O,l,298.15K,pθ)C、Δf Hθm(I2,g,298.15K,pθ)D、Δf Hθm(N2,g,273.15K,pθ)5、热力学第一定律△U=Q+W的形式表达式时,其条件是( )A.任意系统工程B.隔离系统C.封闭系统D.敞开系统6..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A、CO2(g) + CaO(s) → CaCO3 (s)B、21H2(g) + 21I2(g) → HI(g)C、H2(g) + Cl2(g) →2HCl(g)D、H2(g) + 21O2(g) →H2O(g)7.、下列反应中,反应的Δr Hθm等于生成物的Δf Hθm的是()。
A、N2(g) + 3H2(g) 2NH3(g)B、Ag(s) + 21Cl2 (g) AgCl(s)C、21H2(g) + 21Br2 (g) →HBr(g)D、NH3(g) + 21Cl2(g) →NH4Cl (s)8、对状态函数的描述,()是不确切的?A、它是状态的单值函数,状态一定它就是具有唯一确定的值。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
其核心表述为: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
(一)基本概念1、系统与环境:系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环境则是系统之外的一切。
根据系统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敞开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2、状态函数:只取决于系统的状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体积、内能等。
3、热和功:热是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功则是除热以外,其他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ΔU = Q + W其中,ΔU 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 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 表示系统对外所做的功。
当 Q 为正,表示系统吸热;当 W 为正,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三)应用1、恒容热:在恒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Qv =ΔU。
2、恒压热:在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Qp =ΔH,其中ΔH 为焓变。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描述了热现象的方向性。
(一)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二)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三)熵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对于孤立系统,熵总是增加的,这就是熵增原理。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ΔS ≥ 0(五)熵变的计算1、简单物理过程的熵变计算。
2、相变过程的熵变计算。
三、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绝对零度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这为计算物质在其他温度下的熵值提供了基准。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一)偏摩尔量在多组分系统中,某一广度性质不仅取决于温度、压力,还取决于各组分的浓度。
偏摩尔量就是在恒温恒压下,在一定浓度下,系统的某一广度性质随某一组分物质的量的变化率。
(二)化学势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和限度的强度因素。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1、蒸气压下降: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2、凝固点降低: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第一章气体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是其自身的固有性质,其值只与温度有关。
T↑,饱和蒸汽压↑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液体,当蒸气的压力略高于外压时,液体开始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液体饱和蒸气压越大,沸点越低。
降低外压,其沸点也随之降低。
易液化的气体临界温度较高NH3, 难液化的气体临界温度较低H2,He理想气体不能液化,真实气体才可以V随P变化不大:凝聚相,液体很难压缩水平线,气液平衡,饱和蒸气压第二章热力学基本原理2.1 热力学概论和一些基本概念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3 功和过程2.4 热和热容2.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2.6 热力学第二定律2.7 Carnot循环和Carnot定理2.8 熵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9 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2.10 过程方向和限度的热力学判据2.11 热力学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1 热力学概论和一些基本概念(1) 系统与环境:系统+环境=大的孤立系统(2) 系统的(宏观)性质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强度性质不具有。
(3) 热力学平衡态热平衡、力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4) 状态与状态函数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当系统的状态发生了一个无限小的变化,状态函数 Z 的变化记为dZ ,状态函数 Z 的变化为,非状态函数不能积分,变化用δ,区别于状态函数的d.(5) 过程与途径(6) 热和功热和功是系统和环境间能量交换的两种不同形式。
都与过程相联系,即使始态和终态相同,过程不同,交换的热和功也会不同。
不是状态函数! 微小变化用δ表示,以区别于d ;某一过程的热(或功)交换用Q (或W)表示,不用ΔQ (或ΔW )。
热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一种表现。
由于温差,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的能量称为热符号Q 单位J ,系统吸热 Q > 0 系统放热 Q < 0除热外,系统与环境间传递的其他能量称为功,是大量分子(或粒子)有序运动的一种表现。
符号W 单位J ,系统得到功W > 0,系统做功W < 0热和功的特点1. 是传递的能量,一定要与过程相联系2. 不是状态函数膨胀功(体积功) We ;非膨胀功Wf :电功 表面功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的总能量(E )由T(动能)、V (势能)和系统内部的能量U 三部分构成。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热力学基本概念1.状态函数状态函数,是指状态所持有的、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也称为状态性质或状态变量。
系统有确定的状态,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系统始、终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改变为定值;系统恢复原来状态,状态函数亦恢复到原值。
2.热力学平衡态在指定外界条件下,无论系统与环境是否完全隔离,系统各个相的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则称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
热力学平衡须同时满足平衡(△T=0)、力平衡(△p=0)、相平衡(△μ=0)和化学平衡(△G=0)4个条件。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1.△U=Q+W或dU=ΔQ+δW=δQ-p amb dV+δW`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系统得功为正,对环境做功为负。
式中p amb为环境的压力,W`为非体积功。
上式适用于封闭系统的一切过程。
2.体积功的定义和计算系统体积的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和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其定义式为:δW=-p amb dV(1)气体向真空膨胀时体积功所的计算W=0(2)恒外压过程体积功W=p amb(V1-V2)=-p amb△V对于理想气体恒压变温过程W=-p△V=-nR△T(3)可逆过程体积功W r=-⎰21pVVdV(4)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体积功W r=⎰21pVVdV=nRTln(V1/V2)=nRTln(p2/p1)(5)可逆相变体积功W=-pdV三、恒热容、恒压热,焓1.焓的定义式H def U + p V2.焓变(1)△H=△U+△(pV)式中△(pV)为p V乘积的增量,只有在恒压下△(pV)=p(V2-V1)在数值上等于体积功。
(2)△H=⎰21,T T m p dT nC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 VT 变化的一切过程,或真实气体的恒压变温过程,或纯的液、固态物质压力变化不大的变温过程。
3. 内能变 (1)△U=Qv式中Qv 为恒热容。
此式适用于封闭系统,W`=0、dV=0的过程。
《物理化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XXX》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绪论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节热力学概论第二节热力学基本概念第三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四节体积功与可逆过程第五节热、热容与焓第六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第七节热化学第八节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节卡诺循环与卡诺定律第二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第三节熵函数第四节熵变的计算第五节熵函数的物理意义第六节热力学第三定律第七节吉布斯能和亥姆霍兹能第八节热力学函数间关系第九节吉布斯能和亥姆霍兹能计算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第一节多组分系统组成表示法第二节偏摩尔量第三节化学势第四节液相多组分体系两个经验定律第五节气体化学势第六节液体混合物和稀溶液组分化学势第七节稀溶液的依数性第八节分配定律第四章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第二节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第三节平衡常数计算和化学转化率第四节反应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合物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第五节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第六节其他因素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第七节反应耦合第五章相平衡第一节相率第二节单组份系统第三节双组份系统(1)第四节双组份系统(2)第五节双组份系统(3)第六章电化学第一节电化学基本概念第二节电解质溶液电导测定与应用第三节电解质溶液活度与活度系数第四节可逆电池第五节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第六节可逆电池热力学第七节电池种类第八节电池电动势测量与应用第九节电极极化和过点位第七章化学动力学第一节反应速率的表示与测量第二节反应速率方程第三节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第四节反应速率的确定第五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六节典型的复杂反应第七节溶液中的反应第八节催化反应动力学第九节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第八章表面物理化学第一节表面积与表面吉布斯能第二节弯曲表面的性质第三节铺展与湿润第四节溶液的表面吸附第五节不溶性表面膜第六节表面活性剂第七节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第九章胶体分散系统第一节溶胶的分类和基本特征第二节溶胶的制备和净化第三节动力学性质第四节光学性质第五节电学性质第六节胶体的稳定性第七节乳状液、泡沫和气溶胶第十章大分子溶液第一节大分子溶解结构和平均摩尔质量第二节大分子的溶解特征及在溶液中的形态第三节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第四节大分子溶液的光散射第五节大分子溶液的流变性第六节大分子溶液的超离心沉降第七节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第八节 凝胶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1. 下列哪些属于热力学的研究范畴( B,C )A. 体系变化的速率B.体系变化的方向判断C. 体系与环境间的能量交换D. 体系分子的微观结构★考核知识点: 热力学研究范畴参见绪论热力学研究的是体系的状态、变化方向与限度(通过体系与环境间的能量交换能判断),不考虑体系变化速率和分子微观结构。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物理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实验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物理化学,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复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等内容。
在复习时,应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基本概念和计量单位:理解物质、能量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并熟悉各种物质质量、浓度、压强、温度等计量单位。
2. 摩尔概念:理解摩尔的概念,并能够在计算中灵活运用。
3. 热力学:掌握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热容、焓、焓变等,并能够解决与热力学相关的计算问题。
4. 化学平衡: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规律,包括平衡定律、平衡常数等,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与化学平衡相关的问题。
5. 化学动力学: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够解决与化学动力学相关的问题。
第二部分:物理化学实验技巧复习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天平、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热量计等。
2. 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称量、配制溶液、加热、过滤、测量等,并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误差等,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4. 安全注意事项:了解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对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要求等,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
第三部分:物理化学习题推荐通过做一些物理化学习题,可以帮助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
推荐如下类型的习题:1. 计算题:包括物质的质量计算、摩尔计算、化学反应平衡计算、热力学计算等。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分支,其涵盖的内容繁杂广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物理化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及其与其他物理、化学现象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在物理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常见的热力学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状态函数、热力学热力学定律等。
在复习热力学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1. 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2. 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过程函数的区别;3.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4.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5. 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速度相等的状态。
在物理化学中,化学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复习化学平衡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及其表达式;2.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3. 平衡常数及其计算方法;4.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5. Le Chatelier原理及其应用。
三、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及其应用的分支学科,在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化学中,电化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复习电化学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 电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2. 电化学电势及其测量方法;3. 电解和电池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4. 红ox反应及其应用;5. 电化学中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四、表面化学表面化学是研究物质表面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在化学工业、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化学中,表面化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复习表面化学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 表面活性剂及其分子结构;2. 吸附现象及其种类;3. 表面化学电荷及其性质;4. 溶液与固体界面的吸附现象;5. 界面张力及其应用。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广阔而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点也非常繁多。
01-02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概念系统分类:①敞开系统。
这种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可以有物质的交换,亦可以有能量的交换。
②密闭系统,或称封闭系统。
这种系统与环境之间不可以能有物质的交换,只可以有能量的交换。
③隔绝系统,或称孤立系统。
这种系统与环境之间既不可能有物质的交换,亦不可能有能量的交换。
热力学性质(状态性质):⑴容量性质,又称广度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物质的量成正比;这种性质在系统中有加和性,即整个系统的容量性质的数值,是系统中各部分该性质数值的总和。
体积、质量热容等是容量性质。
⑵强度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物质的量无关;这种性质在系统中无加和性,而是整个系统的强度性质的数值与各个部分的强度性质的数值是相同的。
压力、温度、黏度、密度是强度性质。
往往两个容量性质之比成为系统的强度性质。
摩尔体积是体积与物质的量之比;摩尔热容是热容与物质的量之比,这两个是强度性质。
状态函数的三个特征:①系统的状态一定,它的每一个状态函数具有唯一确定的值。
用数学语言表达:状态函数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
②系统经历一过程的状态函数差值,只取决于系统的始末两态。
用数学语言表达: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用符号d表示,如dV、dp。
③系统经过一系列过程,回到原来的状态,即循环过程,状态函数数值的变化为零。
(以上三个特征只要具备其中一条,其他两个特征就可以推导出来。
以上关于状态函数的特征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系统的有一个量符合上述三个特征之一,可以判定有某一状态函数的存在。
)功和热: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并引起系统的能量发生变化时,这种能量的变化必须依赖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传递来实现。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传递形式可区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叫做“热”,另一种叫做“功”。
热: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造成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系统吸热为正值,而系统放热为负值。
功:除了热以外,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其他形式的能量传递统称为功。
《物理化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对隔离体系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体系的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2.经下列过程后,体系热力学能变化不为零(ΔU≠0)的是 [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3。
下列关于理想溶液的混合热力学性质正确的是 [ C。
Δmix S > 0,Δmix G 〈 0 ]4.理想气体恒压膨胀,其熵值如何变化?[ B.增加]5.在下列热力学函数中,可以用于判断过程自动与否的是[ C。
ΔG T, ]6.若反应2H2(g) + O2(g) ==== 2H2O(g) 的热效应为△r H m,则[ B.Δf H m[H2O(g)]= 0.5Δr H m]7.已知反应H2(g) + 0.5O2(g) == H2O (g)在298K、pΘ下的反应焓变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8。
某化学反应在298K时的标准Gibbs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Θ值将[B.K Θ〉1]9。
合成氨反应 N2(g)+ 3H2(g)== 2NH3(g)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系温度和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有 [ C.平衡左移,K pΘ不变]10.在一定的温度T和压力p下,反应3O2(g)⇌ 2O3(g)的以组元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 p与以组元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 y之比为 [ D。
p-1 ]11。
在373K、 pΘ下,水的化学势为μl,水蒸气的化学势为μg,则 [ A。
μl = μg]12.在α、β两相中均含有物质A和B,A和B在α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α)和μB(α),A和B在β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β)和μB(β),当两相达到平衡时应有 [ B.μB(α) = μB(β)]13.FeCl3和H2O能形成FeCl3·2H2O、FeCl3·6H2O、2FeCl3·5H2O和2FeCl3·7H2O四种水合物,该体系的组元数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为[ B.C = 2,Φ= 4 ]14。
《物理化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XXX》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绪论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节热力学概论第二节热力学基本概念第三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四节体积功与可逆过程第五节热、热容与焓第六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第七节热化学第八节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节卡诺循环与卡诺定律第二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第三节熵函数第四节熵变的计算第五节熵函数的物理意义第六节热力学第三定律第七节吉布斯能和亥姆霍兹能第八节热力学函数间关系第九节吉布斯能和亥姆霍兹能计算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第一节多组分系统组成表示法第二节偏摩尔量第三节化学势第四节液相多组分体系两个经验定律第五节气体化学势第六节液体混合物和稀溶液组分化学势第七节稀溶液的依数性第八节分配定律第四章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第二节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第三节平衡常数计算和化学转化率第四节反应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合物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第五节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第六节其他因素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第七节反应耦合第五章相平衡第一节相率第二节单组份系统第三节双组份系统(1)第四节双组份系统(2)第五节双组份系统(3)第六章电化学第一节电化学基本概念第二节电解质溶液电导测定与应用第三节电解质溶液活度与活度系数第四节可逆电池第五节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第六节可逆电池热力学第七节电池种类第八节电池电动势测量与应用第九节电极极化和过点位第七章化学动力学第一节反应速率的表示与测量第二节反应速率方程第三节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第四节反应速率的确定第五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六节典型的复杂反应第七节溶液中的反应第八节催化反应动力学第九节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第八章表面物理化学第一节表面积与表面吉布斯能第二节弯曲表面的性质第三节铺展与湿润第四节溶液的表面吸附第五节不溶性表面膜第六节表面活性剂第七节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第九章胶体分散系统第一节溶胶的分类和基本特征第二节溶胶的制备和净化第三节动力学性质第四节光学性质第五节电学性质第六节胶体的稳定性第七节乳状液、泡沫和气溶胶第十章大分子溶液第一节大分子溶解结构和平均摩尔质量第二节大分子的溶解特征及在溶液中的形态第三节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第四节大分子溶液的光散射第五节大分子溶液的流变性第六节大分子溶液的超离心沉降第七节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第八节 凝胶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1. 下列哪些属于热力学的研究范畴( B,C )A. 体系变化的速率B.体系变化的方向判断C. 体系与环境间的能量交换D. 体系分子的微观结构★考核知识点: 热力学研究范畴参见绪论热力学研究的是体系的状态、变化方向与限度(通过体系与环境间的能量交换能判断),不考虑体系变化速率和分子微观结构。
2. 状态函数的特征有( A, C )A.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B.变化值与变化途径有关C. 循环积分为零D.以上都是★考核知识点: 状态函数的性质参见讲稿章节:状态函数特征: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始终态确定,状态函数变化值一定,与具体途径无关;循环积分为零。
3. 关于节流膨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恒熵过程B. 焦耳-汤姆逊系数大于零C.恒温过程D. 恒焓过程★考核知识点: 节流膨胀过程参见讲稿章节:1 .6节流膨胀是恒焓变化过程,体系的温度和压力都可能发生变化,焦耳-汤姆逊系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绝热可逆过程为恒熵过程。
4. , 101325Pa 下的液态水向真空蒸发成相同条件下的水蒸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 , 可逆B. ,不可逆C. , 不可逆D. , 可逆★考核知识点: 不可逆相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参见讲稿章节:0G ∆=0G ∆=0G ∆<0G ∆<该过程为恒温非恒压变化过程,体系的吉布斯基能变化为零,但不能用来判断体系可逆与否,体系的赫姆霍兹能变化小于体积功,所以为不可逆。
5. Raoult定律适用于( A,C )A.理想液体混合体系中任一组分B.理想液体混合体系中的溶剂C.理想稀溶液中的溶剂;D.理想稀溶液中的溶质★考核知识点: 液体混合物中的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参见讲稿章节:Raoult定律适合于描述液体混合物中任意组分和稀溶液中的溶剂的热力学行为,Henry 定律适合描述稀溶液中溶质的热力学行为。
6. 关于化学反应平衡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体系化学势达到最小值B.体系化学势随反应进度的额变化率为零C.反应物化学势总和等于产物化学势总和D.平衡点的标准“压力商”等于标准压力平衡常数★考核知识点: 化学反应平衡的理解参见讲稿章节:化学变化朝着体系化学势减小的方向进行,到达平衡点时,体系化学势最小,此时化学势对反应进度的微分为零,反应物的化学势等于产物的化学势。
体系此时的组成为平衡组成,此时体系的标准压力商等于标准压力平衡常数。
7. 下列物理量与电解质溶液浓度无关的是( D )A.电导B.电导率C.摩尔电导率D.极限摩尔电导率★考核知识点: 电导与电导率的概念参见讲稿章节:电导、电导率都与电解质浓度有关,对于浓度不高的强电解质溶液,都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摩尔电导率仍然与浓度有关,但是其数值随浓度增大而降低;极限摩尔电导率与温度无关。
8. 常用的测量电池平衡电动势的方法是( C )A.电桥法B.万用表测量C. 对消法D.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考核知识点: 平衡电动势的测量参见讲稿章节:电池的平衡电动势只能用对消法测量,电导率的测量可以用电桥法。
9. 关于Langmuir吸附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A,C,D )A.只适合于单层吸附B.吸附速率只取决于气相压力C.被吸附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D.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考核知识点: 固体表面吸附模型参见讲稿章节:Langmuir吸附模型的理论假设10. 丁达尔现象的本质是胶体颗粒对入射光的哪种作用( D )A. 吸收B.折射C.反射D.散射★考核知识点: 丁达尔现象参见讲稿章节:丁达尔现象时颗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11.以下属于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有( C, E )A.温度B.功C.内能D.摩尔热容E.熵★考核知识点: 状态函数的分类参见讲稿章节:状态函数的分类:分为广度性质(或容量性质)和强度性质状态函数,前者与体系的物质的量有关,后者与体系的物质的量无关。
12. 封闭体系不可逆循环过程,体系熵变为( B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无法判断★考核知识点: 状态函数循环性质参见讲稿章节:1-1状态函数循环过程变化值为零。
13. 对于热化学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A,D )A.不同组分表示的化学反应进度相同B.反应进度与方程式书写无关C.化学反应焓变与方程式书写形式无关D.化学反应摩尔焓变与反应方程式书写形式无关★考核知识点:反应进度与摩尔反应焓变的定义。
参见讲稿章节:反应进度:任一反应组元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其反应计量系数的比值,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反应摩尔焓变,反应进度为1时,反应体系的焓变,也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
14.下列哪些物理量没有偏摩尔量( C,D )A.热力学能B.恒容热容C.恒容摩尔热熔D. 化学势★考核知识点:偏摩尔量的定义参见讲稿章节:只有容量性质的状态函数采用偏摩尔量。
强度性质没有偏摩尔量。
15.理想气体反应,下列哪些平衡常数与只是温度的函数( C,D )A.物质的量平衡常数B.摩尔分数平衡常数C.压力平衡常数D. 标准压力平衡常数★考核知识点:反应平衡常数的性质。
参见讲稿章节:在理想状态下,压力平衡常数和体积摩尔浓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其他的平衡常数有与体系的总压和体系的总物质的量有关。
16. 独立组分数为3的体系,其共存的相数最大为( D )D. 5★考核知识点:相律的应用参见讲稿章节:f=C-+2=5-,当自由度为零时,相数最大为517.电动势测量可以用来求( A,B,C,D )A.化学反应平衡常数B.化学反应熵变C.求难溶盐活度积D.求电解质平均活度系数★考核知识点:电动势测量的应用参见讲稿章节:电动势的测量可以用来求反应(包括一般的化学反应、解离反应、溶解过程等)的平衡常数,也可以用来求变化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焓变、熵变)和电解质的活度、活度系数等。
(二)、判断部分1.由于焓的绝对值不可知,所以化学反应焓变的绝对值也不可知。
( F )★考核知识点:焓的规定值与焓变的计算参见讲稿章节:,,焓的绝对值虽然不可知,但通过变化规律可以求得焓变的绝对值2. 某纯液体中加入某溶质形成理想稀溶液,则体系的凝固点一定下降。
( F )★考核知识,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参见讲稿章节:当溶质不参与体系的固液相变化时,稀溶液体系凝固点才下降,否则不一定。
3. 一定条件下,体系中某溶质组分在不同浓度表示方法下化学势相同。
( T )★考核知识,理想稀溶液溶质的化学势参见讲稿章节: 在不同浓度表示下,某溶质组分的化学势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标态化学势。
4. 某化学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小于零,则电化学反应正向进行。
( F )★考核知识,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参见讲稿章节:对于电化学体系,外界可以对体系做电功(非体积功),所以此时不能通过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零来判断变化方向。
对于原电池中的电化学变化,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的,电化学反应正方向进行,但在电解池中,吉布斯自由能大于零的反应也可正向进行5. 电池放电时,总电量等于正、负极反应得失电量的加和。
( F )★考核知识,法拉第定律参见讲稿章节:电池放电时,总电量与两电极通过的电量相等,而不等于量电极得失的电量。
6.理想气体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非理想气体不遵循。
( F )★考核知识,热力学第一定律参见讲稿章节: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所有封闭体系都遵守的基本定律,与体系是什么状态和理想与否没有关系。
7.恒压变化过程体系焓变可用公式为 计算 ( F )★考核知识,焓变计算参见讲稿章节:该公式使用于两种条件下的焓变计算:(1)封闭体系理想气体的简单变温过程;(2)实际气体的恒压简单变温过程。
其他情况下不能用该公式。
8. 双组份体系的三相线的自由度为1( T )★考核知识,相率及其应用参见讲稿章节:相率f=C-+29. 对于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不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 T )★考核知识,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参见讲稿章节:温度升高不利于放热反应的进行,有利于吸热反应的进行。
10. 电解池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T )★考核知识,电池的基本概念参见讲稿章节:电解池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原电池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