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3单元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度量 习题课件 角的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课题角的度量单元三学科数学年级四学习目标1、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无关。
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练习导入。
写出下面图形中各部分的名称。
记作: 读作:二、教师谈话:今天来研究度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
学生独立填写。
通过练习,巩固以往学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讲授新课一、学习量角器。
1、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1)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2)教师总结:①重叠法:用重叠的方法,可以知道∠2大。
但是大多少不知道。
②用三角板上的角来量一量,比一比。
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2比∠1大多少。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做单位来量。
2、讲解角的度量单位。
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动手比一比。
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1)出示图片: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叫做1度(记作1°)(2)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讲解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二、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
1、教师讲解:测量∠ 1。
边讲解边演示。
2、提出要求:请你自己动手两处∠ 2的度数,注意读数是里圈还是外圈。
3、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4、议一议:测量角的步骤有那些?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重合。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二、课堂练习。
1、量出下面钟面时针和分针所成角的度数。
时间:( ) 时间()学生观察聆听。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钟面上的时间是2时,此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
A .20°B .30°C .60°D .90°2.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
A .3°B .30°C .300°D .3000°3.把一张长方形纸ABCD 的一角折起来,使C 与AB 重合,∠1的度数是( )。
A .30°B .45°C .50°D .60°4.将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3次再打开,不可能出现( )°角。
A .45B .135C .75D .905.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是( )。
A .120°B .75°C .150°D .100°二、判断题6.射线能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长,所以直线比射线长。
( )7.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比直线短。
( )8.已知∠1+∠2=180°,如果∠1是钝角,那么∠2一定是锐角。
( )9.线段是直线上的一部分,可以测量长度。
( )10.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三、填空题11.如下图由一副三角板拼出来的,已知120∠=︒,那么2∠=12.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 的角,记作 。
13.3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较小角是 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14.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3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15.两个锐角的和比一个直角大40°,其中一个锐角是65°,另一个锐角是。16.9时30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较小的角)是度。
17.用一副三角板拼角,右图的拼法可以得到一个°的角;用一副三角板两个角,可以拼出的最大的角是°,它是角(填角的种类)。
第2课时角和角的度量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9页下半部分~41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了解角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3.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1度角及一些常见度数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总结概括量角的基本步骤,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能发现并数出图形中的角,通过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案例一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活动角、教师用量角器。
学具:量角器、直尺或三角板、两根小棒。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通过“画一画”理解角的概念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初步认识了角。
在黑板上画一个角。
关于角,你都知道什么了?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有直角、锐角和钝角,角的大小只和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等等。
师: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
能画一个角吗?画的时候想一想步骤。
生画角,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然后请生交流汇报。
生: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线。
师及时提问:那两条线你觉得属于我们上节课学的那种线呢?(射线)师:仔细观察这个角,思考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学生概括,然后看书,在书上找出角的概念,接着看黑板上的角,全班齐说角的概念。
)板书:从一点引出的每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描出其中的两条射线)。
2.角的各部分名称我们已经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那个点A就是角的什么?(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角的什么?(两条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课程。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整个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角的度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角的度量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度量方法:讲解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测量不同角度的角,并进行角的比较。
《角的度量》知识点1.直线、射线、角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如下图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4.角的大小比较: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1°,角大小的测量借助量角器,如下图。
测量方法:量角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
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
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这里我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分清内外圈,紧跟0刻度;0刻度在外圈就看外圈的刻度。
0刻度在内圈就看内圈的刻度。
牢牢记住不忘记。
注意: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5.角的分类: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6.画角步骤:以画65°的角为例(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角的度量》练习题一.填空。
(26分)1. 线段有()个端点,直线()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2. 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
3.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所形成的角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