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1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二单元“形象分析”,具体包括第一、二章节,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古代诗歌的形象概述”,介绍古代诗歌中自然、人物、事物等形象的分类及特点;第二章“形象分析与鉴赏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捕捉、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并学会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形象的分类及特点,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认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人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形象的分类及特点,形象分析与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中形象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古代诗歌形象的分类及特点,让学生对古代诗歌形象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以一首古诗词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形象,学会鉴赏方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几个典型例题,讲解分析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一首古诗词中的形象,并进行交流讨论。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指定的古诗词。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形象分类及特点2. 形象分析与鉴赏方法3. 例题解析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静夜思》中的形象。
答案:《静夜思》中的形象主要包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作业题目:分析《登鹳雀楼》中的形象。
答案:《登鹳雀楼》中的形象包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景色,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仅唐代就留存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名篇佳作历久不衰。
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先生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
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1)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李煜《虞美人》。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区分下列诗句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还是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客观人物形象2、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客观人物形象3、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抒情主人公形象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