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供水规划总体思路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5
北京城市副中心河湖环境用水配置初步构想杨毅,唐伟明,刘军梅(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8)摘要:通州区是北京市水系最发达、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也是城市上游排水流出境外的必经通道,现状河道水质均为劣Ⅴ类。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
河湖环境的打造将是通州区未来城市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据通州区水环境现状与规划目标,采用Tennant 法和槽蓄法进行了用水需求预测分析,在可供水源水量水质分析基础上,优化调度、合理配置河湖环境用水,提出了水环境改善与提升的水量水系调控对策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湖水系;水源配置;需水预测;北京城市副中心doi :10.13928/ki.wrdr.2017.01.014中图分类号:TV21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08(2017)01-0058-05收稿日期:2016-11-23作者简介:杨毅(1968—),女,高级工程师。
1基本情况1.1区域概况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市的重要门户,总面积为906km 2。
北京城市副中心为原通州新城范围,用地控制范围总面积为155km 2(如图1所示),规划以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和部分商业配套3大核心职能统筹副中心发展。
1.2水系概况通州区东临潮白河,北运河穿城而过,境内地势低凹,多河汇聚,自古有“九河末梢”之称,分属海河流域的北运河水系和潮白河水系。
其中:北运河水系流域面积为791km 2,占87%,有温榆河、北运河、通惠河、小中河、中坝河、凉水河、肖太后河、玉带河等;潮白河水系流域面积为115km 2,占13%,有潮白河、运潮减河等。
通州河网密度为1.2km /km 2,是北京市水系最丰富、河网最密集的区。
1.3水资源概况通州区多年平均(1956—2000年)降水量为573mm ,水资源总量为2.00亿m 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1.24亿m 3。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 100082)摘要:通州区农村地区供水水源为地下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需水量在逐步增加。
而对于农村地区的地下水源出现了因不断的对本地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水位下降,许多乡镇集中供水厂水源井的出水量衰减现象和砷、氟离子、菌落总数、PH值等水质指标超标现象。
目前乡镇集中供水厂的供水管网仅覆盖到水厂周边地区,尚未与市政供水管网相接,形成城乡一体化市政供水管网,没有外调水进入农村地区。
南水北调工作为我国北方水源补给项目之一,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通州区农村地区乡镇众多,集中供水厂运维、管理模式统筹不一,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程进展缓慢。
本文将结合通州区供水形式,分析农村地区供水现况及问题,提出通州区一体化供水具体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市政供水体系。
关键词:南水北调;通州区;城乡一体化供水绪论:通州区农村地区未实现城乡一体化市政供水,供水水源多为地下水。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水位下降[1],自然人均水量不足[2],加之对通州区地下水开采的限制,通州区农村地区水量缺口将加大。
目前,由于供水量不足,已经出现很多项目无法正常开工,居民用水安全无法保障的情况。
故而如何解决通州区农村地区供问题备受关注。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北方地区水源补给的重要建设项目,是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南方水源输送至我国北部,解决北方城镇化进程中水量缺口的问题。
通州区境内有现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拟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考虑结合通州区具体供水情况,加快实现通州区城乡一体化市政供水。
1 通州区供水情况1.1 全区供水情况1、供水水源及供水设施通州区现有水源为本地地下水和自南水北调通州水厂、中心城供水管网的自来水。
其中城市副中心供水水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中心城区的配水和本地地下水,其余各乡镇均使用本地地下水。
现有集中供水厂25座,另有300余座单村供水站。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通州区于家务乡水厂集中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研)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
•【字号】
•【施行日期】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通州区于家务乡水厂集中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研)的批复
经审议,同意你区实施该项目。
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通州区于家务乡水厂集中供水工程。
二、建设单位: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人民政府。
三、建设地点: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
四、建设规模:新建集中供水厂供水能力5000吨/天,占地面积0.42公顷,供水管网总长度19.8公里。
五、建设内容:
(一)新建水源井1眼,配套水源井泵房1座;新建除铁设备间1座。
(二)新建集中供水厂1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清水池2座;送水泵房1座;维修间及加氯间1座;低压配电室1座;办公用房1座;值班室及控制室1座;仓库1座;机修间1座;传达室1座;厂区围墙以及其他配套工程。
(三)新建供水管网总长度为19.8公里,管材采用PVC-U管。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正文:----------------------------------------------------------------------------------------------------------------------------------------------------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用地,协调城乡区域土地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和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我区已编制了《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规划》中相关内容公告如下:(一)批准文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京政函〔2010〕119号)。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为通州区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905.8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06年-2020 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更新时点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三)主要规划调控指标1、总量指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到2020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600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用地规模27500公顷(含城镇工矿用地19034.57公顷);耕地保有量33066.67公顷;基本农田指标为29600公顷,其中责任基本农田27733.33公顷、多划定基本农田1866.67公顷。
2、增量指标切实调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北京市自来水厂地表水水源规划研究
曹兵华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1999()3
【摘要】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进行外流域调水,国家也正在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为便于估计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进京以前城市需水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并提出对策建议,笔者结合北京市城市供水规划,对官厅、密云两大水库未来10~15年...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地表水;水源规划;南水北调;城市供水
【作者】曹兵华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01;TV212.3
【相关文献】
1.基于城市规划导向的可再生能源布局规划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规划为例 [J], 郑丽;韩玮;张敏;王永波
2.水源保护地河道生态治理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地为例 [J], 康勇
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与规划研究 [J], 苏荣辉
4.基于数值模拟的地表水体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J], 周瑞静;宋炜;倪宝峰
5.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利用中的相互影响及统一规划——对北京市地表水源工程建设的几点异议 [J], 李庆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章编号:1007-4929(2002)05-0039-002工作经验北京市通州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曹 岳(北京市通州区水资源局,北京101100)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C北京市通州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10m 3,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 3的缺水下限。
面临水资源的紧缺矛盾,必须立足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及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 水资源现状通州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秋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西北风。
多年平均降水量592mm,降水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内集中。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815.5mm,蒸发强烈。
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6亿m 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410m 3。
根据区水资源评价资料,全区可利用水资源量30032万m 3,其中地表水(包括退水)可利用量9192万m 3,地下水可利用量20840m 3。
据1998年有关资料统计,全区总需水量40100万m 3,其中城镇生活需水1975万m 3,农村人畜需水1928万m 3,工业需水4018万m 3,农业灌溉需水30516万m 3,农业其他需水1663万m 3,缺水10068万m 3。
多年来,由于需水大于供水,因此不足部分只有靠加大地下水开采量来谋求解决需水量的不足。
2 通州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2.1 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水资源的先天不足通州区水资源主要源于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4.23亿m 3,降水产生径流量0.65亿m 3,且降水特点是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因通州区地处平原,现有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调蓄能力有限,致使降雨产生径流后白白流失掉,再加上高温天气多,蒸发严重,使汛期雨水损失很大,难以控制利用。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长期以来,由于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认识不足,全区水资源没有一个严密的科学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有盲目性,使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水资源状况很不协调。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水厂投入运行
佚名
【期刊名称】《城镇供水》
【年(卷),期】2017(0)5
【摘要】历经33天的试通水运行后,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北京通州水厂一期工程(以下简称通州水厂)于8月26日投入运行。
通州水厂全部取用南水北调水源,7月24日试通水运行后,按照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增量的调度原则,日供水量由最初的3万立方米增至5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北京通州城区供水紧张的局面,大大提高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度。
【总页数】1页(P33-33)
【关键词】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运行;水厂;城市副中心;一期工程;调度原则【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35
【相关文献】
1.对财政支持供水基建投资降低成本的效果分析--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一期)工程为例 [J], 王成斌
2.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支线工程中的应用 [J], 张茜
3.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某城区水厂工艺研究 [J], 黄翠芳;陆万祥
4.焦作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套工程苏蔺水厂净水工艺设计要点及运行效果 [J], 葛继光; 郭乙霏; 凌艳芬; 郭二旺
5.衡水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的顶管施工措施探讨 [J], 潘驰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通州区城市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东联环镇级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定方案(征求意见
稿)》起草说明
一、制定依据与目的
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管理、防范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根据生态环境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北京市委生态文明委办公室关于坚决打好本市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函》等法规、政策文件的要求,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关于通州区城市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东联环镇级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定方案》(征求意见稿)。
二、主要内容
依据生态环境部新修订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结合通州区区级饮用水供水厂水源井的使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风险源、源水水质等现状状况。
初步将2016年划定的通州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进行了重新调整。
同时,新增加划定了东联环镇级水源保护区的范围。
其中,区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总面积调整为0.11平方千米,区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总面积调整为1.49平方千米。
新增加划定了东联环镇级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共10眼取
水井,以水源井为核心,30米范围内作为一级保护区,总面积0.002826平方千米。
不设二级保护区。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3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十二月八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一、水资源形势(一)水资源现状(二)“十二五”时期用水预测(三)主要问题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规划指标三、水务发展规划格局(一)水源保障格局(二)城乡供水格局(三)城乡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格局(四)城乡水环境格局(五)水资源保护格局(六)防洪排水格局四、“十二五”时期规划重点任务(一)建设七大类工程(二)重点完善八项管理(三)“十二五”规划项目及投资五、规划实施效果(一)水源短缺状况得到缓解(二)供排水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三)城乡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四)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六、保障措施(一)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三)明确投融资政策(四)完善应急保障措施(五)科技人才保障(六)加强对外合作前言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水务设施是公益性基础设施,水资源管理是经济社会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水资源天然禀赋条件不足决定本市长期缺水。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十二五”时期电力供应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1.12.16•【字号】通政办发[2011]54号•【施行日期】2011.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十二五”时期电力供应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通政办发〔2011〕5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区属机构: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通州区“十二五”时期电力供应体系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通州区“十二五”时期电力供应体系建设规划目录前言一、电网规划目标和主要技术原则(一)总体目标(二)主要技术原则二、通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三、通州区配电网现状分析(一)通州区“十一五”建设情况回顾(二)电源建设情况7(三)220KV电网情况(四)110KV电网情况(五)35KV电网情况(六)10KV电网情况四、电力需求预测(一)用电量预测(二)最大负荷预测(三)小结五、通州区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一)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二)输变电工程建设原则(三)110KV变电站选址及定容结果(四)220KV电网需求六、通州区电网建设安排(一)2011年电网建设情况(二)2012年电网建设情况(三)2013年电网建设情况(四)2014年电网建设情况(五)2015年电网建设情况七、结论与建议(一)主要结论(二)工作建议前言一、编制依据1.《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56-2006),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12月;2.《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年1月;3.通州供电公司《通州电网“十二五”规划(2009~2015)》,2009年7月;4.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工作管理规定(试行)》,2009年6月;5.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网“十一五”规划报告》(2006年6月调整版);6.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网2008~2012年滚动规划》,2008年5月;7.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网“十二五”网架规划设计》,2009年6月;8.通州供电公司《通州新城电网规划报告》,2009年1月;9.北京市电力公司《2009年北京电网运行方式报告》;10.通州供电公司《2009年通州电网运行方式报告》;11.通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城市规划情况;12.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2009年8月;13.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2007年;14.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2005年12月;15.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3月;16.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2006年3月;17.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1992年~2020年);18.《北京电网空间布局规划》,2004年3月;19.《通州新城核心区控规深化》,2010年3月;20.《运河中心区规划深化调整版》,2010年4月;21.《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2010年2月;22.《2010年-2012年老旧小区配网改造计划》,2010年4月;二、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规划范围:通州电网规划范围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用地范围,总占地面积约为906.27平方公里。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第3条规划重点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5年第146号)
4、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年)
5、《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
6、《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第4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建设用地为41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第6条规划强制性内容
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提出城市给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定,作为城市给水规划编制、审批和监督实施的基本依据。
本规划文本中加下划线部分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水资源保护调研报告关于通州区水资源现状的调研报告通州区的水资源状况如何?水环境状况如何?能否为构建创意、活力、和谐、滨水宜居新城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带着这些问题,我于4月11日至25日对通州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调研.期间,查阅了区水务局存档的有关资料,与各基层水务所进行了5次座谈了解,并到主要的河流、沟渠进行现场察看,深入田间地头、用水单位走访了许多农民和用水户.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一通州区水资源现状(一)水资源紧缺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地处永定河、潮白河河洪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总体走向为西北高、东南低,北部有些坡岗地,南部有少量盐碱低洼地,平均海拔20米,总面积906.28平方公里.在通州境内,有北运河、潮白河两大水系共13条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其中一级河道有温榆河、北运河、潮白河3条,二级河道有通惠河、小中河、凉水河、港沟河、凤河、风港减河、运潮减河等10条,年均径流总量约1.18亿立方米;全区有排灌沟渠主、干、支流共计180条,均与河道相通,全长约745公里.通州区的水资源大致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于大气降水和外来客水及经使用后的废水;地下水可分为浅、中、深三种类型.浅层地下水,是孔隙裂隙、砂姜盘砂层中的水,水质较好,水量较集中,埋深度距地表面一般10米左右,容易得到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分布较为普遍,水量较为丰富.但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易污染.中层地下水,也是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且与地表水有着紧密联系,埋深度一般距地表面30米左右,水良,水位较稳定.深层地下水,水量较为丰富,水位稳定,一般埋深度距地表面300米左右,水良,它是封闭的承压水,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不易补给.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地表水补给容易,取之方便,沿河沟、坑塘均可建固定站,也可建流动站或不建站即可取之.其优点有以下几点:1、沟河塘的水温与作物需要灌溉温度相适应,灌后不会因温差影响作物生长.2、沟河水绝大部分来自地面径流,无形中把地表一些肥料冲入水中,因此沟河水的含肥量要比一般井水含肥量高.3.沟河灌溉进水池来水面大.要比用机井灌溉水位下降缓慢或稳定,对提取单位水量来说,要省工、省时,省钱.抽水扬程低,能耗小,抽水成本低.4、在正常年份沟河水位距地面仅有2米左右,一般离心泵均能适用,在机泵的选择上,不受水泵的扬程和机电种类的限制.5、对于砂姜黑土地和红淤土质的土地来说,久旱不雨时裂缝纵横交错.在同等条件下,同时用沟河灌要比用井灌浇灌的透,浇灌的快,保墒时间长,省事、省力,工效高.6、若经常大量取用,又可通过向沟河内渗透来缓解沟河中的污染,以达到良性循环.所以说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反之,只有蒸发渗透和跑漏,久而久之到大旱时期仅存一点污水,即无法养殖,又不能饮用,臭气难闻,一污染环境,二把花了大批经费建设的涵闸白白浪费.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要想解决好农业发展和人畜饮水的需求,就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合理的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开发地下水要实行浅、中、深相结合,分层取水、互相隔离、各为一体,这将是必然趋势.要优先开发浅层地下水,积极开采中层水,慎重提取深层水.要以开采浅、中层水为主,挖掘深层水为辅,井深要科学,井距要合理,严禁集中取水和井距过小.不能说是井越深越好,越密越好,以免地下水形成漏斗或地面下沉.通州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秋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毫米,降水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内集中;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815.5毫米,蒸发强烈.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410立方米.根据通州区水资源评价资料,全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0032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总量平均为1036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为14452万立方米,地表水入渗补给量为278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水入渗补给量为3610万立方米,年可开采量约为2亿立方米.据1998年有关资料统计,全区总需水量为40100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需水1975万立方米,农村人畜需水1928万立方米,工业需水4018万立方米,缺水10068万立方米.多年来,由于需水大于供水,因此不足部分只有靠加大地下水开采量来谋求解决需水量的不足.1980—2019年,通州区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据全区地下水观测井资料,1980年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8米,2019年地下水平均埋深为7.61米.事实上,由于地表水资源的短缺,加上地下水多年超量开采,地下水亏损严重,致使水井出水量逐年减少,根据核算,供水量逐年减幅为7%左右.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的需水量以9.3%左右递增.因此,通州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口逐年加大.(二)水污染严重目前,通州区境内所有河流水质均为劣质V类.受其影响,河流两侧的浅层地下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超标现象.经过对北运河和凉水河沿岸40眼水井的水质监测显示,其中20眼深水井水质较好,基本能达到地下水Ⅲ类,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而20眼浅层井水质均达不到该标准,其中部分水井的部分指标已达Ⅳ类、V类水标准.二、水资源短缺及造成污染的原因(一)通州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1.自然地理条件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先天性原因.通州区水资源主要源于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23亿立方米,降水产生的径流量0.65亿立方米,且由于降水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内降水集中,区域内地处平原,现有水利设施对降水资源调蓄能力有限,致使降雨产生径流后白白流失掉;再加上高温天气多,蒸发严重,使汛期雨水损失很大,难以控制利用.2.人为因素是导致全区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认识不足,没有对全区水资源做一个严密、科学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有盲目性,使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水资源的状况很不协调;由于水的价格长期偏低,导致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如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废水排放量较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比偏低,蒸发渗漏损失大;服务行业中洗车、洗浴、娱乐项目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浪费的水量也很惊人,用饮用水冲洗车辆、冲厕所、绿化等现象还存在.(二)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原因1.入境客水污染,使通州的水环境被动承担负面效应.通州地处九河下梢,承担着全市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任务,连续11年的干旱虽然使降雨明显减少,但是通州河流的来水量却不减反增,说明承接上游污水的比重明显提高了.在通州境内的13条河流中有11条均为北运河水系支流,北运河水系是北京市最重要的一条排污河道,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70%的污水经北运河水系进入通州后出境.据监测,北运河通州段水体在起点北关闸入口处就已为劣V类.因此,通州水污染严重的现状是由其水环境功能和所处地理位置决定的.2.境内再次污染,使负面效应再次放大.尽管入境客水已经为劣V类,但是通州区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也要通过这些河道排放出境,进一步加重了污染.(1)工业废水和养殖废水污染.全区工业企业年产污水占全区污水总量的33.75%,主要集中在潞城食品园区、东方化工区及张家湾工业园区,尤其是区内的118家化工企业,年产污水400余万吨,这些污水携带难以自然降解的有害物质直接或经简单处理后排放,污染河道;全区有各类养殖场约180个,其中位于河道1000米范围内的有27个,养殖污粪水基本未经处理直接入河,导致部分河段水质黑臭.(2)生活污水和种植污染、垃圾污染.目前,通州主城区未纳入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主要集中在通惠河北部,该区域现住人口12万人(常住人口6.7万人),日产生活污水5万吨,直接排入通惠河后进入北运河;种植污染主要于种植用农药、化肥,在雨水淋洗和传统灌溉的过程中流向河道或渗入地下,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另外,由于在一些村镇对医疗、生活垃圾等无害化处理的能力有限,倾倒在河道、废弃坑塘里未经处理的垃圾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渗入地下,也会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3)污水处理能力不够.目前,通州区城区生活污水主要由碧水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乡镇有污水处理厂5座,农村污水处理站25个,覆盖率比较低;工业污水主要由4座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或由企业自身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简单处理,由于企业环保意识及监督执法力度不够,导致多数工业污水处理不达标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三、通州区水资源现状带来的主要问题水是生命之源,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和水污染状况的加重,对通州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影响,特别是水污染问题更是显得日益突出,它会威胁生命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制约经济发展.(一)地表水的直接污染,制约了滨水生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多河富水尤其是运河特色是通州新城滨水宜居功能定位的重要支撑,地表水严重污染,使滨水要求难以实现,没有清洁的水环境,就难以让通州新城具有吸引力.(二)地下水的间接污染,制约了宜居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目前,区内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已对浅层地下水造成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全区的饮用水安全.饮水安全是民生问题,是群众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问题,一旦受到威胁,其它便利、舒适的生活和社会人文环境就失去了基本支撑.(三)水资源的紧缺和重度污染,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阻力,直接影响优质经济资源的入住,对发展区域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四、对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的思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牵扯着千家万户、方方面面,水是决定人们生存的关键物质,因此要千方百计为水所想,为水所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新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强化水法制意识,不断开展对水法和水利法规及我市制定的有关发展利用、保护水资源条例的教育和宣传活动,要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采取各种形式,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使广大干群提高对水资源危机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分层和分散取水,以保持水资源的正常供给.(三)要加强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管理.采用行政的、工程的、经费的及法律等手段,鼓励、强制性节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因地适宜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要达到建设规划化、级别系列化、模式多样化、配套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供水商品化的格局,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四)以水污染治理为突破,构建循环水务,开发再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1.紧抓全市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的契机,以北运河为水污染治理的主战场,实现全区水体还清的目标,流域内主要河段达到不黑不臭无水花,基本解决地表水受污染的问题.2.加强对重点工业区污染源的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规模畜禽养殖粪污实现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的目标;主要河段1公里内无垃圾堆放;污水处理厂出水可用于乡村水环境、农业灌溉及一般工业用水.。
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水系利用工作探讨
蔡殿卿
【期刊名称】《中国防汛抗旱》
【年(卷),期】2018(028)011
【摘要】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区域内的沟渠均建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功能以灌溉、防汛为主,随着通州区功能定位的转变,区域内的河道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区域内水资源调配体系尚不健全,水质较差,自净能力不足,未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系统,难以实现区域内水系连通、水体循环流动.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区域内外水网的分析,结合西集镇现代发展需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给出西集镇区域内水网的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建议,可为西集镇开展区域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借鉴.
【总页数】5页(P56-60)
【作者】蔡殿卿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北京10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7
【相关文献】
1.北京市通州区西小马庄A-1地块规划设计 [J], 李凯
2.充分利用人文自然优势建设西部旅游集镇--甘肃省天祝县天堂集镇规划分析 [J], 杨斌
3.利用水系沉积物高程定量恢复古地貌的技术方法——以鲁西白彦地区白彦砾岩为例 [J], 程光锁;于学峰;杨斌;胡戈;李兆营;周军;刘卫东;罗文强;马祥县
4.北京市通州区西集中心幼儿园 [J],
5.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腾退拆除西联国际石材交易市场 [J], 本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