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幼儿心理学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教育心理学》命题教师:审题人:满分值:70分用时: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2、幼儿教育心理学3、观察法4、环境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5、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说明幼儿时期在个体一生发展中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
6、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实验法、问卷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对______________的兴趣和对______________的兴趣应成为教师的核心兴趣。
8、____________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
9、幼儿思维的发展一般经历三种水平,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_____________思维、具体形象思维、____________思维。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注意:将第三大题和第四大题的答案填在表格中)三、10、事件取样是基本的观察方式之一,它是指依据观察的目的,对幼儿在一定时间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进行观察与记录。
()11、在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中,教师的非言语(如微笑、点头、抚摸、搂抱等)远比言语更容易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
()12、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幼儿处于主导地位。
()13、幼儿在三岁时便能够清晰地辨别和理解左右方位。
()14、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都遵循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和顺序,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题号10 11 12 13 14 答案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5 16 17 18 19答案题号20 21 22 23 24答案15、下列有关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幼儿园教育相辅相成。
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2*5=10)
1、第一信号系统:
2、年龄特征:
二、填空:(1*15=15)
1、心理现象包括()和()两个部分,其中()又包括()()(),而()又包括()()()几方面。
2、幼儿期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3、()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三、判断:(3*5=15)
1、条件反射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生理现象。
2、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3、婴儿期是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4、幼儿前期是正式掌握本族语言期。
5、婴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
四、简答题:(5*6=30)
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举例说明心理现象的结构
3、简要说明婴儿期言语的发展情况。
4、对幼儿前期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应注意什么?
5、影响心理个体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6、说说婴儿的记忆和注意发展水平。
五、论述题:(10*3=30)
1、说明心理的实质。
2、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心理学?
3、幼儿入园的行为表现及其原因。
滁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12-13学年度第一学期 12级 《幼儿教育心理》 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得分一、名词解释(请解释出下列列出的名词所代表的含义。
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幼儿教育心理学 2. 教育 3. 记忆 4. 学习 5. 最近发展区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2.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自由想象 3.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 D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怯C.主动对内疚D.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 4.“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C)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A.遗传B.先天因素C.环境D.生理成熟 5.“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C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和教育D.生理成熟 6.教育是一种( )传递系统。
A.废话 B.蠢话 C.感觉 D.经验 7.7.幼儿期是( )。
A.3-6、7岁B.6-11、12岁C.11-14、15岁D.14-17、18岁 8.对于孩子来说,( )是最好的引导方法。
A.压力 B.兴趣 C.惩罚 D.警告9.( )学习是人类进行社会学习的一种典型方式。
A.终身 B.继续 C.活动 D.观察10.经典条件反射最早是由苏联生理学家( )发现。
A.巴甫洛夫 B. 班杜拉 C.苛勒 D.华生 11.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是( ) A.记忆 B.认知 C.感知觉 D.思维12.( )是指只对要考察的特定行为、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即等待所选定的行为出现时才做记录,不受时间的限制。
A.时间取样B.事件取样C.轶事记录D.核查表 13.对于方位,幼儿较难掌握的概念是( )A.前后B.上下C.左右D.以上三项 14.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 )A.日常生活事件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C.天气变化D.生活制度15.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6-7岁幼儿应着重培养以下方面的记忆能力( ) A.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形象记忆 B.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形象记忆 C.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 D.无意识记、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狭义的教育是指______________中的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深化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教育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学科。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幼儿的性别认同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指导教师开展幼儿的教育工作。
2. 请简要阐述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主要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基本的认知结构。
前运算阶段(2-4岁):此阶段幼儿逐渐发展了象征思维的能力,开始进行简单的符号运算,但还无法处理复杂的逻辑问题。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幼儿逐渐具备了进行具体运算的能力,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和组织材料的能力。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此阶段幼儿逐渐具备了进行抽象思维和形式操作的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
3. 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整个人生具有重要影响,请举例说明情感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整个人生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情感发展能够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例如,如果幼儿在情感发展上遇到了困难,可能会出现自卑、自闭等问题,影响其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
例如,通过鼓励和赞美,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通过关爱和关注,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只有在情感发展得到有效培养的基础上,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环境。
4.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教育有怎样的影响?请提供相应的教育策略。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时量:100分钟题量:100分一、选择题1.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B)两大类。
A.社会环境B.精神环境C.城市环境D.局部环境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A)。
A.必备条件B.主要条件C.次要条件D.生活条件3.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A)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B.家长C.园长D.社会4.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C )原则。
A.经济性B.参与性C.开放性D.多样性5.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B)原则。
A.开放性B. 经济性C. 发展适宜性D. 参与性6. 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D)。
A.引导者、指导者B.控制者C.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D.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7.在人的要素中,(A )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A.幼儿教师B.保育员C.同龄伙伴D.家长8.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C)。
A.目的性B.优美C.教育性D.多样性9.贯彻幼儿参与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是(C)。
A.教师的引导B.教师要控制学生C.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D.创设优美的环境10.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B )。
A.购买大型玩具B.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C.安装塑胶地板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11.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A)。
A.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B.幼儿园生活环境C.幼儿园心理环境D.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12.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D)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怯C.主动对内疚D.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13.在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后,对幼儿园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D )。
A.社会环境B.学校制度C.物质文化D.精神环境14.“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观点强调的是(C)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2011~2012学期 10届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试题出题人:周文博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50分)1、()指从客观实际出发,来揭示教育过程中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A、发展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2、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在随着时间不断的发展,在教育幼儿时,我们做为教师,不能给大班的孩子上小班的课,是秉承着()。
A、发展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3、()是研究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主要是指通过对儿童的活动作品,如绘画、日记、积木造型、玩具拼装或其他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与特点的一种方法。
A、实验法B、作品分析法C、观察法D、问卷调查法4、()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A、3岁B、4岁C、5岁D、6岁5、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表现方面就是幼儿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那么以下选项不是幼儿在语法方面的发展的为()。
A、简单句→复合句B、陈述句→疑问句C、复合句→简单句D、陈述句→否定句6、下列各选项中()不是幼儿认知发展中的空间感知特点。
A、幼儿在3岁时能辨别上下方位,也明白对面人的上下方位B、幼儿在4岁时能辨别前后方位,也明白对面人的前后方位C、幼儿在5岁时能辨别左右方位,也明白对面人的左右方位D、幼儿在6岁时能准确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对于左右方位理解只明白自己的左右手和左右脚,不明白对面人的左右方位和自己是相反的7、幼儿的观察,通常是具有()特点的。
A、持久的B、对感兴趣的事才会观察C、不易被干扰的D、不易分心的8、幼儿有时候表现出不听话,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记住成人的叮嘱或要求,这句话的描述说明幼儿的记忆发展以()为主。
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形象记忆D、机械记忆9、假如给幼儿看几分钟挂有各种不同招牌的街道图片,那么,即使将图片收走,幼儿也能正确地复述所看到的一切,有的甚至还能画出所看到的招牌,尽管他们不理解招牌的语义,这个例子表明幼儿的记忆发展以()为主。
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幼儿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
幼儿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下是一份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 幼儿的发展任务是指:A. 立足于个体评估幼儿的优势和不足B. 根据幼儿在某一阶段的特点,营造适应性环境与条件,帮助发展C. 培养幼儿健康发展的方法和策略D. 评估幼儿发展水平及其成就2. 幼儿阶段,个体差异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A.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B. 谨言慎行的父母C. 优秀的教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D. 上下求索的学习态度3. 幼儿早期发展的特点是:A. 生理上依赖性高,活动范围受限制B. 情绪变化较为丰富,易受环境影响C. 语言能力逐渐增强,思维开始运用符号D. 个体差异开始明显,人际交往能力增强4. 幼儿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A. 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逐渐增强B. 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的能力增强C. 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增强D. 掌握并运用书写、计算等技能5. 幼儿的情绪发展主要表现为:A. 情绪稳定性增强,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增强B. 发生冲突时能够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C. 与人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D.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二、解答题1. 请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指幼儿在认知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认知的特点包括: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逐渐增强;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增强;掌握并运用书写、计算等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教育材料,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归纳能力;鼓励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发现,锻炼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卷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闭卷)班级__ ____姓名_ ___学号__ __ 得分___ 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来说是指岁的儿童,狭义来说是指岁的儿童。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和。
3、人的个性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个性心理特征、。
4、法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5、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中,同婴幼儿关系最为密切的,也是范围最小的系统被称为系统。
6、型教养方式能够兼具控制和关爱,父母会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也会向孩子解释原因,并征求孩子的意见,以合理、民主的方式控制孩子。
7、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人格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自我、超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学前教育中的“学”字是指哪一阶段的学校?A.大学B.中学C.高中D.小学2.我们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因为儿童在阶段的生长发育是最为旺盛的。
A.学前B.小学C.青春期D.成年期3.心理学家华生在进行儿童恐惧的产生实验研究时,以巨大的声响恐吓儿童,造成了该名儿童终生的心理阴影,这违背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哪项原则?A.科学性B.客观性C.教育性D.特殊性4.对出生以来的婴儿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形成了婴儿的观察日记,这类长期的观察属于观察类型中的哪一种?A.全面观察B.长期观察C.重点观察D.定期观察5.点红实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婴儿的额头上点一个红点,让它面对镜子,观察婴儿是否能意识到镜子中是自己的实验设计。
这一实验属于实验类型中的哪一种?A.自然实验B.实验室实验C.准实验D.真实验6.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题目作为研究工具,按照一定的程序,测量儿童的某一心理特征,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与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谈话法C.测验法D.实验法7.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能够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如明朗的颜色通常体现愉快的心情,灰暗的颜色通常体现低沉的心情。
《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题1---5章内容考试时间100分钟学生姓名:出卷人:黄艳适用班级:14幼1, 14幼2 一,选择题 (每个2分,共20分)1.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2.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B.有意注意C.定向性注意D.随意注意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A.31天B.6天C.1天D.20分钟4.( )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6.岁B.4~5岁C.3~4岁D.2~3岁5.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2岁~4岁B.2岁~5岁 C 3岁~6岁D.3岁~8岁6.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7.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8.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9.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10.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二,填空题(每个3分,共30分)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动机,______及______。
2.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3.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的活动。
4.幼儿前期的心理特征是______、______,有了独立的意识,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幼儿心理学表象注意记忆四、简答题(每个4分,共20分)1,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方法2,心理的实质3,婴儿心理的主要特征4, 4~5岁幼儿的主要心理特征5, 3~4岁幼儿的主要心理特征五、论述题(共10分)1.请论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幼儿心理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连续性B.阶段性C.个体差异性D.非连续性A.模仿性强B.想象力丰富C.情绪稳定D.语言发展迅速A.精神分析理论B.行为主义理论C.认知发展理论D.生态系统理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A.情绪不稳定B.情绪具有冲动性C.情绪具有外显性D.情绪具有持久性A.游戏活动增多B.亲子关系密切C.自我意识增强D.同伴关系疏远A.语音发展B.词汇发展C.语法发展D.语言理解能力发展A.2岁左右的语言发展关键期B.3岁左右的智力发展关键期C.4岁左右的社交发展关键期D.5岁左右的自尊心发展关键期A.因材施教B.以游戏为主C.尊重幼儿个性D.注重知识传授A.鼓励幼儿自主探索B.以教师为主导C.关注幼儿个体差异D.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幼儿心理发展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2.幼儿认知发展主要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3.幼儿情绪发展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4.幼儿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5.幼儿语言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
6.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幼儿园教育活动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幼儿自尊心的发展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2级幼儿心理学
姓名分数
1. 那种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__。
()
A.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2. “视觉悬崖”实验是用来测试幼儿的__知觉。
()
A.感知觉
B.深度知觉
C.视知觉
D.方位知觉
3.幼儿对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的感知觉是__。
()
A.视知觉
B.深度知觉
C.方位知觉
D.感知觉
4.下面说明实践锻炼可以促进感受性提高的是__。
()
A.教师进行教研活动
B.学生上课走神。
C.调琴师可以辨别每个琴键发出的声音是否正确。
D.小朋友练习吃饭
5. 下列图描述的是哪种错觉 ( )
A.形状错觉 B.方向错觉 C.大小错觉 D.空间错觉
6.下图描述的是知觉的__。
(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7.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 )
A.巴普洛夫
B.斯金纳
C.冯特
D.艾宾浩斯
8. 注意的外部表现不包括 ( )
A.适应性运动
B.呼吸的变化
C.脉搏的变化
D.无关运动的停止
9.幼儿最先掌握的方位是( )。
A.上下 B.东西南北 C.左右 D.前后
10.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1.影响人的心理个体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
A.脑的成熟
B.遗传素质
C.实践活动
D.教育
12.2—3岁的幼儿处于下列言语发展的哪一个阶段()
A.单词句
B.多词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13幼儿从事新活动时,往往还惦记着前一个活动而出现注意分散现象体现了。
()
A.无关刺激过多
B.目的要求不明确
C.注意不善于转移
D.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14.下列不属于无意注意的有()
A.飞鸟
B.流星
C.教师比较乱,老师突然降低声音
D.幼儿能长时间的进行游戏
15.下面感觉中属于内部感觉的是__。
()
A.视觉
B.听觉
C.运动觉
D.触觉
二.填空(1*20分)
1.感觉就是人脑对__________感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___的反映。
2. __________是指一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3.注意的功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__________的反映。
5._________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
6. 按知觉对象的性质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过程、过程和过程。
8.“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说的是感觉的__________。
9.视知觉具有以下功能:、、背景辨别和对象再认。
10.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注意不善于转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10分)
1.人的感受性是一成不变的。
()
2.一切光波都可以刺激到视觉感受器。
()
3.各种感觉在儿童出生后逐步产生,最先产生的是视觉()
4.知觉的理解性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
()
5.好动、注意力分散的儿童一定患有多动症()
6.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可维持10分钟左右()
7.先天性色盲带有遗传特征,女多于男。
()
8.时间知觉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
9.小班幼儿能够辨别大前天和大后天以及更远的时间概念。
()
10.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镜子反映镜像是一回事。
()
四.名词解释。
(5*3分)
1.无意注意
2.注意
3.多动症
4.注意的广度
5、注意的分配
五.简答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5分)
1.幼儿入园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2.为防止幼儿注意分散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采取哪些措施?
六.论述题(12分)
让幼儿自己看一副内容的图画,他们难以直觉图画的内容。
假如教师提醒一下“看看图画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幼儿很快就会知觉出图画中的人物;问:(1)这是运用了那个感知觉规律?
(2)感知觉规律还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