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概念衍化及其内涵本质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466.43 KB
- 文档页数:6
新形势下提高军队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水平的几点思考摘要:装备保障是指军队为满足作战及其他任务需要而在装备调配、维修、经费等方面组织实施的保障【1】。
在当前军队大抓实战化训练的背景下,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作为军事训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部队战斗力生成和保持的重要环节,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提升军队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水平,对于提高军队装备保障能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装备保障,训练,实战,信息化,战斗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军事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军事斗争已变成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更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各类武器装备,装备保障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对装备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保障需求,必须以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针对各种作战对手和相关非战争军事行动特点,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进行全方位装备保障训练【2】,才能真正提高军队装备保障能力。
一、紧跟时代发展,创新训练方法手段训练是否贴近实战,直接决定装备保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在全军大抓实战化训练的背景下,要根据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的要求,本着“什么管用就练什么”的原则,创新训练方法手段,大力加强与实战最贴近的装备保障内容训练,快速提升军队装备保障能力。
(一)重视高科技在装备保障训练中的运用随着计算机和兵棋系统的广泛开发运用,军队开展模拟仿真实战化训练已成为必然趋势,装备保障要积极适应实战化训练转型要求,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模拟仿真训练应用,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资源和成果,结合装备保障训练特点,开发装备保障模拟训练体系,积极开展计算机模拟训练,兵棋推演等演练,提高模拟训练层次和质量。
(二)重视基地化训练装备保障基地化训练,是指依托训练基地(中心)所开展的有关战役保障、装备战术保障和装备技术保障等方面的训练活动【3】,基地化训练是提高实战化训练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战略方向、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作战任务进行最大限度的实战模拟,对部队训练水平进行严格的检验评估,充分发挥集中建设的优势,使更多的部队能够得到高层次、高水平的训练,提高装备保障能力。
2021新形势下装备保障实战训练主要问题及提升策略范文作为装备保障训练的最高形式,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是贯彻强军目标、聚焦能打胜仗的有力抓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装备准备。
新形势下,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提高认识基点、破解现实难点、把准推进焦点,坚持走实战化训练路子,有效提升军事斗争装备准备的质量效益。
1对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认识 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是指以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规律为遵循,以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针对各种作战对手和相关非战争军事行动特点,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进行的各种针对性装备保障训练活动[1].目的是使装备保障训练进一步向信息化聚集,向未来实战贴近,向更加科学的练兵方式要保障力。
1.1按纲施训是前提 装备保障训练与军事训练相比,在人员编制专业种类上有着明显区别,在组训手段、考核方式上有着不同要求,必须对照大纲做、严格标准训,不能脱离大纲另搞一套。
要学习理解掌握大纲,无论是组训者还是受训者,对训练的基本原则、阶段划分、时间分配要一清二楚,对各专业工种、训练内容、标准要求要熟记于心,为机关按纲指导、分队按纲落实打好基础。
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人员编制,科学确定训练形式,采取以工代训、送学培训、单位自训、集中组训等办法,落实大纲规定的专业训练内容[2-3].保障分队要根据上级训练计划安排,按照“单兵强技能、班组抓抢修、综合练协同”的要求,重点搞好单兵、班组、分队训练内容的细化。
1.2基础训练是根基 实战化训练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现有装备训起[4].要紧贴实战需求,狠抓基础训练,一招一式苦练保障训练基本功。
专业技术人员要像练“神枪手、神炮手”那样,练动作定型、练快速定位、练基本技能,将每件装备、每个系统、每个平台的操作使用练到极致、将维修技能练得炉火纯青,练就“一口清”“一听准”“一摸准”的本领。
装备指挥人员要围绕提高能参善谋能力,打牢参谋“六会”基础,能熟练掌握所属装备技战术性能,能操作使用指挥信息系统,能准确掌握携行标准,计算需求数量,能合理预测装备受损概率和弹药器材消耗数量,达到“六会四能”要求。
部队装备保障分队实战化训练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攀升,军事实力也愈发的强大。
为了更好地让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拥有对应的实战化训练,我们应当从现代作战要就的本质出发,深入研究现代化实战训练的基本要素,要让军事化战术、技术都能得到对应的提升和应用。
作为军事训练过程中的最高形式,实战化训练不仅有着极高的针对性、检验性、指向性,能够通过实战化的训练,更好的提升军队自身的实际作战、保障能力。
对于装备保障分队的实战化训练,我们要重视战术、技术的应用,要让现代化的实战化训练落实到训练过程中去,要满足实战化训练的需求,构筑对应的实战化训练平台,合理改善实战化训练内容,最终使得部队装备保障分队的实战化训练能够满足现代化国防发展。
关键词:部队;装备保障分队;实战化训练引言: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发展需求,各国对于部队装备保障分队的建设都极为重视。
但是随着装备保障分队从部队化的单一保障能力发展到科技密集化的多元化能力,对于装备保障分队在实战中的应用也就有了对应的考验。
为了缩小训练过程与实战之间的差距,提高部队装备保障分队的作用,实战化训练的重要性也就得以体现。
但是目前装备保障分队的实战化训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实战化训练内容设定不全面、训练环境的不完善、训练方面的缺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实战化训练的中心思想,严抓训练过程中的缺失部分,将实战化训练的中心定义真正应用到装备保障分队的实战训练当中去,从而更好地推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发展。
1.实战化训练的核心思想我们要认知实战化训练的中心思想,要让实战化训练的本质真正应用到训练当中去,才能真正的让我们人民军队得以成长。
只有真正的遵循“战时怎么打,战时怎么保障,日常就怎么训练”的原则,才能真正地让部队的训练靠近实战化[1]。
让实战化训练成为我国国防力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不仅是要明确现代化科技发展下,未来战争的走向,还要通过实战化的训练让更多指战官兵明白未来战争所必备的作战能力以及保障续航能力的重要性。
关于实战化训练内容的几点思考第一篇:关于实战化训练内容的几点思考关于实战化训练内容的几点思考【摘要】在训练内容上,抓住“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从总体上回答了训什么的问题。
训练内容具有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准确性;训练内容支撑着训练体系,牵引着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发展,是决定军事训练和军队建设的层次水平的要素之一。
【关键词】实战化;训练内容;思考实战化训练内容植根于“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既要讲究“高于大纲”又要坚持“源于大纲”。
在训练内容上,抓住“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从总体上回答了训什么的问题。
训练内容具有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准确性;训练内容支撑着训练体系,牵引着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发展,是决定军事训练和军队建设的层次水平的要素之一。
一、实战化训练内容是把实战要求具体化、现实化的载体“训什么”直接来源于“为什么训”,根本上取决于打得赢,“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牵引着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
培养和提高军事技能、组织指挥能力、谋略水平、战斗意志、战斗作风、组织纪律性是军事训练的基本任务;实现实战化训练目的,要解决好军事技能的实战运用、战场适应能力和实战化状态等问题,锤炼受训对象思想认识、军事技能、行为习惯、身心状态等,全面胜任实战要求的综合素质。
从任务和目的等内在要求来看,军事训练必须注重内外兼修,“外”指的是军事技能、体能等可以直接表现出来的能力,“内”指的是意志、作风、精神等支撑和决定能力效果的素质,实战化训练中缺少了这部分素质,就不能完整体现出“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训练内容只有透过具体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向更深的层次延伸,着眼由外至内、内外结合来系统构设,才能全面深入体现出“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的要求,体现出实战化训练内容与一般性训练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尽管思想认识上对“按实战要求训练”抱有极其强烈的认同和燥热的驱动,但“要求”还是停留在思想上、口头上的主观意识,需要通过一定载体、途径才能贯彻到实践行动中,研究形成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训练内容,是其具体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刍议摘要: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必须坚持战训一致,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统筹协调和整体控制,重设与实战贴近的装备保障训练内容体系,确立符合实战要求的装备保障训练标准,构建实战化装备保障训练环境,实现装备保障训练向实战化聚焦,促进实战装备保障能力提升。
关键词:装备保障训练,实战化,内容体系,训练标准,训练环境,训练督察—1—装备保障训练,要坚持把实战化要求贯穿装备保障训练全过程、各领域,紧紧围绕人才培训向部队聚焦、部队训练向实战聚焦、能力生成向打赢聚焦,大力推进部队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改革创新,促进实战装备保障能力提升。
一、装备保障训练运筹向实战化聚焦一是深刻领会实战化训练重大意义、指导原则、本质特征、训练现实问题和实践要求,以思想认识的深化带动实战化训练的深入开展。
通过对日益“虚化”的实战化坐标重新“调焦”,对日益“淡化”的实战化景象重新“构图”,大力开展以实案实地和实打实保为基本形式的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在装备保障训练中聚焦实战化保障任务,不断增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能力。
二是坚持仗怎么打、装备保障就怎么练、人才就怎么培养,把提高实战装备保障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适应实战化装备保障训练的需求。
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深入研究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顶层谋划和总体设计,统筹推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工作整体发展。
三是围绕保障任务,以实战化装备保障为导引,由注重营区训练向注重野战化训练转变、由注重按建制训练向注重按实战编组训练转变,使装备保障训练向实战趋近。
加强保障对象导引,寻求行之有效的保障之策、灵活多变的保障谋略、逼真实用的保障行动,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加强保障环境导引,构设复杂电磁、战场感知、实体战场和心理等环境,提高训练适应性;加强保障能力导引,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具体能力,进而确定训练内容,确立训练标准,避免训练非实战所需、指标非实战要求,提高训练的实效性。
加强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思考王春光安斌来刘文聪摘要:虽然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是仍然会有战争发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作为军事大国之一,越发重视军事的实战化,本篇文章立足于装备保障实战化这一方面来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措施来改进装备保障实战化水平,希望能够使装备保障适应真实战争的需要,提高我国的军事水平。
关键词:加强;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思考对于部队进行实战化演练,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装备保障作为部队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也需要加强实战化训练,确保装备保障水平能够满足军队的发展要求,推动部队整体实力的增强。
一、改变传统思维,加强进行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力度在某种角度上,行动的展开是被思维所支配的,为此在进行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时,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1]。
(一)要树立起时刻面对战争的思维对于部队中进行后勤装备保障工作的军人进行教育,让其能够对国际和国外的复杂格局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在和平表象下存在的风起云涌,我国现在其实并不安全,形成责任意识,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刻保持警惕,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并且对其进行宣传,让后勤工作军人能够意识到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的参与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提高后勤军人各方面的能力。
(二)要有把每一场实战训练都当成战争的思维要把每一场实战训练都当成战争,在进行训练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杜绝在训练时逃避、懒散,甚至是流于形式,进行应付的情况发生。
结合时代的发展来融入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确保军人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展开后勤装备保障工作[2]。
二、采取合理的方法,更加科学的加强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展开实战训练,能够使装备保障实战训练更加的科学性,减少演练和真实战争的不同之处,以较快的速度实现进行实战化训练的目标,使装备保障军人具有应对战争的能力。
(一)分层进行训练设置进行训练的目标在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之后,后勤装备保障工作需要有信息作为支撑,和人民群众进行交流、互动等。
实战化训练基本内涵探析作者:刘忠敏涂善超杨卓来源:《卷宗》2015年第02期摘要:实战化训练,是新形势下我军使命任务拓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原则要求,绝不可机械、僵化地理解和执行,需要我们从本质内涵上认真进行理解和把握。
总体而言,实战化训练的本原性、逼真性、对抗性、多元性和实验性等特征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实战化训练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根本性问题,从一般性和普遍性的角度诠释了实战化训练的本质内涵。
关健词:实战化训练;内涵;基础理论军事训练的目的是提高人员军事素质和部队整体行动能力,培养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
从根本上说,军事训练是为了提高战斗力。
所以,瞄准实战开展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题中应有之义,“练为战”、“训战一致”历来是我军指导训练的基本原则。
当前,在军事训练中突出强调“实战化”,是应对国际和周边安全局势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我军使命任务拓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军事训练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原则要求,绝不可机械、僵化地理解和执行,应该看到,与过去相比,“实战化”在今天自有其新的、丰富的涵义。
只有对“实战化”的内涵有着深刻、准确的理解,才能在行动上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
1 本原性军事训练是一个具有鲜明指向的针对性过程。
认识实战化训练的本原性,其重要意义在于促进训练的本质回归。
军事训练是为了提高战斗力,而实战化,是统领并渗透于一切军事训练行为的灵魂,是军事训练产生、存在、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
军队需要经常性地结合新的形势,从军事训练中总结、研究军事实践尤其是战争实践,研判未来战争,寻找克敌制胜之道,提高指挥、协同、行动的能力,使自己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突出强调“实战化”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一是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实战”模糊。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发展阶段,这是国家、民族之幸。
但长期的和平环境也使我军远离实战,对实战的了解、研究更多来自于间接的认识,不可避免存在“战争迷雾”。
关于实战化训练的几点思考作者:汤岳飞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8期【摘要】实战化训练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把战斗力标准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各层次、各领域、全过程,把能打胜仗必备的指挥、行动、保障能力和战斗作风练过硬,坚持“训战一致”。
【关键词】实战化训练;教学训练改革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因打仗需要而产生,伴随作战需求而发展。
实战化训练究竟如何正确理解,外军在实战化训练方面都有哪些做法与实践。
一、实战化训练的本质内涵(一)概念对于实战化训练的理解,目前来看,表述方法很多,但都脱离不了一个核心,那就是紧盯战争特点、着眼作战需求来训练,再简单点就是六个字——作战决定训练。
也因此,实战化训练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把战斗力标准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各层次、各领域、全过程,把能打胜仗必备的指挥、行动、保障能力和战斗作风练过硬,坚持“训战一致”。
(二)基本特征——复杂性、针对性、普遍性、前赡性1.“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战场环境上。
实战化训练应与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相匹配,各个层次的训练都必须置于这个环境下进行。
认识和把握复杂训练环境,既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需要在实践中积累一定的经验。
2.“针对性”是实战化训练的本质属性。
开展实战化训练,必须针对战争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对手(对象)、针对相应的气候地域特点、针对特定的战场环境、针对客观现实条件进行。
无论是具体的指标要素,还是宏观的总体指向,都是开展实战化训练的遵循依据。
3.“普遍性”是实战化训练的基本特征。
新形势下的实战化训练,是全对象、全内容、全时空的训练,不仅作战行动和部队演习等整体训练要强调实战化,而且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保障训练、模拟训练也要突出实战化的重点关节,把实战化要求贯穿到部队训练的各层次、各要素、各环节。
我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时代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各方面的进步,其中军事实力也得到增强,装备保障作为部队中的重要部分,其保障能力若是较弱,很难在实战中与部队进行协调配合,这就需要加强我军装备保障的实战化训练。
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军的装备保障在实战化训练中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实训效果不佳,这就需要加以重视,并且要深入到的装备保障实训之中,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措施,以此提高装备保障的实训质量。
关键词: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问题对策引言:为了更快的实现强军目标,我国加大了部队实训力度,借此增强部队实战能力,使其整体的战斗力得到提升。
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作为我军实训的重要部分,该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装备保障能力,使其能够在部队实战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重视度,同时也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掌握,结合实际训练需求,采用合适的措施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出实战化训练的作用。
一、我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一)实战化训练理论研究具有滞后性理论本身在实践中具有先导作用,而理论创新则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以及牵引。
在装备保障的实战化训练中,若想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则应该通过理论对其进行科学指导,促使训练有序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前沿性比较强,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这就导致可供借鉴的成熟理论经验比较少,难以利用完善的理论对实战化训练进行科学指导,从而影响到该训练效果[1]。
(二)缺失训练对象要素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体系中,训练对象是其有机部分,明确训练对象及其要素,才能够确保训练质量。
然而,我军在针对装备保障开展的实战化训练,存在顶层设计缺失问题,而且在统筹考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训练对象要素出现结构性缺失问题,比如,应急修理队伍、动员抽组装备保障等,这些没有被纳入到实战训练对象范围之中,这就会对实战训练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加强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思考摘要:如何突出实战化维修保障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部队训练和院校任职教育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本文根据任职教学实践和部队训练实际,探讨了维修保障实战化训练新观念,对培养适应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新队伍进行了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思考。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扎实推进,部队装备保障训练迈入了崭新阶段。
"实战化"成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按照实战化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装备保障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训练内容更加符合实战需要,训练条件更加贴近实战背景,训练考评更加面向实战环境,已成为当前部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着眼军事训练转变,确立适应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新观念1.进一步强化实战意识强化实战化训练的意识,就是要在严格按纲施训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部队实际,针对战时装备保障的特点,强化协同意识,推进装备保障训练由营区向野外、静态向动态、单元向综合、平时向战时转变。
2.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要解决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视角,充分认清实战化训练的重要性。
要立足部队实际,不等不靠,积极创造条件,认真研究适应战时需要的实战化训练的方法路子,变“练为看练为比”为“练为战”突出保障工作程序和“五种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快速抢修能力、快速供应能力、野战生存能力)研练,提高实战化装备保障能力。
3.进一步强化按纲施训意识要解决修理分队重技能训练轻勤务训练、重平时保障训练轻战时综合保障演练、重安全管理轻训练落实的问题,就必须把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需要作为修理分队实战化训练的着眼点,贴近新大纲、贴近作战任务,本着融技术与勤务、基础与应用、专业与合成、平时与战时于一体的原则,加强野战化抢救、抢修训练,真正做到未来仗怎么打,现在的装备保障就怎么练,增强修理分队实战化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根据部队实际需要,培养适应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新队伍1.培养适应实战化训练需要的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参谋队伍必须首先在选拔上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