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 格式:doc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说明:本试题共4页;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另设有附加题10分,计入总分,但计入后总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山光悦鸟性,口口口口口。
《题破山寺后禅院》(2)安得广厦千万间,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的一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é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ān duo( )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2)它zhèn hàn()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3)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yáng fèng yīn wéi()的方法。
(4)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ān yī wú fèng()。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改革开放才30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B.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
C.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叹为观止....。
D.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留守儿童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与家人团聚。
B.一旦人群密集区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C.本来是出于好意,但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试卷(一)(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积累与运用(40分)一、按要求完成1--10题。
(4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迁徙.(xǐ)轩.(xuān)昂文绉绉.(zhōu)深恶.(è)痛疾B、胆怯.(què)鞭挞.(dǎ)脂粉奁.(lián)千山万壑.(hè)C、干涸.(gù)哂.(shěn)笑相媲(pì)美相形见绌.(chù)D、发蔫.(niān)苋.(xiàn)菜秫秸.(jié)秆龙吟凤哕.(huì)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油光可签粗制烂造暗然失色冥思暇想B、长嘘短叹蜿蜒起伏馈赠礼品托泥带水C、杯盘狼籍苍海桑田相辅相成莫衷一是D、晨光熹微囊萤映雪油嘴滑舌顾名思义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这段广告词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容易传诵,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B、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C、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合理,是教育工作者处理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D、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策.(用鞭子打)之不以其道潭中鱼可.(可能)百许头B、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媵人持汤.(热水)沃灌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曝沙之鸟,呷浪之鳞.(鱼)D、造饮辄尽,期.(希望)在必醉名.(名字)之者谁?太守自谓也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6、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贻误(yí)烙印(lào)田圃(pǔ)叱咤风云(chà)B.麾下(huī)吞噬(shì)粗犷(guǎng)呕心沥血(ǒu)C.风靡(mí)笨拙(zhuō)分娩(miǎn)芳草如茵(yīn)D.蕴含(yùn)妖娆(ráo)契约(qiè)含辛茹苦(rú)2 . 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它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大多呈哑铃状,上小下大,___________。
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非凡的价值。
①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 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 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D.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遭踏它。
B.哪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奖?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现实中盲目模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能力太低。
②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_____,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③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_______。
A.鉴赏触景生情混为一谈B.鉴赏触景生情混淆是非C.鉴定睹物思人混淆是非D.鉴定睹物思人混为一谈2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阴晦(huì)嗤(chǐ)笑嶙峋(xún)相得益彰(zhāng)B.栅(zhà)栏轩榭(xuān)譬如(pì)俯(fū)仰生姿C.磐石(pán) 伺(sì)候恬(tián)美奇花异葩(pā)D.摇曳(yè)枯萎(wēi)迄(qì)今风驰电掣(chè)3 . 关于《最后一课》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心理描写,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禁学法语的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D.《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他贯穿了全文,表现了主题。
4 . “凸、凹、母、臼、垂、乘”等汉字的笔画数分别是()。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解说:这句话标点正确。
B.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解说:句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C.参天大树苏州园林高尚情操宝贵意见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解说: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虬枝(qiú)辟邪(bì)恹恹欲睡(yān)秀颀B.濒临(bīn)俯瞰(kàn)惟妙惟肖(xiāo)狼籍C.匀称(chèn)遏制(è)倔强挺立(juè)锁屑D.镂空(lòu)摄取(shè )摩肩接踵(zhǒng)暄嚣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无虞轮廓不期而至耀武扬威B.俯瞰蒙眬天涯海角珊珊来迟C.凸现闲暇精打细算怏怏不乐D.漫步重负语无伦次洋洋得意4 . 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昆明的雨》作者是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小说《家》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
C.《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
D.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
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八年级语文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上的一律无效。
2.试题4页,答题卡2页,共6页。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答题前正确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并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喝.彩/喝.水梗概./慷慨.大方黯.然失色/万马齐喑.B.执拗./拗.口媲.美/麻痹.大意含.辛茹苦/颔.首低眉C.缄.默/箴.言禁.锢/忍俊不禁.弄巧成拙./咄.咄逼人D.呐.喊/接纳.憔悴./鞠躬尽瘁.怒不可遏./浑浑噩噩.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落弟标致相形见拙盛气凌人B.睥睨虐侍苍海桑田颔首低眉C.犀利狩猎郁郁寡欢莫衷一是D.牟取敦实鹤立鸡群引经据点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他受《朗读者》的影响,最近溺爱..起阅读来。
早自习读,语文课上读,晚上睡觉前也读。
朗读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B.这位演说家油嘴滑舌....,妙语连珠,赢得了大家赞许的掌声。
C.经济危机一来,很多行业都陷入了困境,尤其十分依赖市场的煤钢产业一马当先....。
D.在商界用心经营二十余年,他人脉宽广,做起生意来左右逢源....,一帆风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B.我市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大型文化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股吹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阵沉默之后,小梅看到范明这种滑稽的表情,忍不住扑哧一声匿笑起来。
B.录取情况公布了,班里的同学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那真是各得其所啊!C.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湖边垂柳却早已花枝招展,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远方来客。
D.春天到了,雨水增多,天气变暖,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地研究,后来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B.考生在考场上奋力答题,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D.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二、字词书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带着期盼,带着兴奋,我们走进了九年级的语文学习生活。
一路走来,[A]我们用心聆听了泠泠淙淙()的鼎湖山泉水奏响的滋润心田的生命交响乐;[B]欣赏了一路欢歌奔腾不息的林中小溪;领略了千峰竞秀、飞红滴翠的黄山。
[C]在那清奇峭拔的桂林山水引领下更是心潮涌动,浮想联翩……语文如茶,林林总总的文章文字,便如同名类繁多的各式茶叶,或醇香悠长,或清香灵动。
个人泡茶的偏好、手法不同,韵化出不同的滋味和色泽。
[D]正如文人们炯异的文学氛()围,多彩的情感意趣。
质朴的玻璃杯,剔透的瓷杯,淳厚的土碗,都可以用来喝茶,各有各的趣味。
品读语文也是如此,各有其味,各抒已见,不必诘()责。
3 . 文段中括号前的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ōng fēn jíB.zōng fèn jiéC.zōng fèn jíD.cóng fēn jié4 . 文段的四个划线句子中有错别字的项是()A.A B.B C.C D.D5 . 文段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用心聆听了葡湖山泉水奏响的滋润心田的生命交响乐;欣赏了一路欢歌奔腾不息的林中小溪;领略了千峰竞秀、飞红滴翠的黄山。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B.关羽约三事后降曹,曹操见关羽战袍已旧,做新战袍相赠。
但关羽把新袍穿于衣底,上面仍罩旧袍,不忘刘备所赐,是“真义士也”。
C.刘备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腰斩夏侯渊,夺得了定军山。
D.孙权谎称吴国太病危去召孙夫人。
孙夫人心急如焚,未禀报军师和刘备便要带走阿斗,关羽提剑援助赵云,二人一起救回阿斗,孙夫人自回东吴。
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辫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
昨天,它还在枝头为花蕊zhē风挡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
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
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__①__,该落时,__②__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发胀(______)zhē(______)风挡雨翩然(______)(2)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尽心竭力”“坦坦荡荡”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4)文段中两处加点的“毫不”,表现了落花____________的精神。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分岐溜达截然不同花枝招展B.倾盆废虚争先恐后恍然大悟C.畅销暮色源源不断全神惯注D.凌乱干涸见异思迁刨根问底2 .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竹篾/轻蔑别扭/告别摔碎/草率了事B.暮色/帷幕妥帖/字帖晦涩/诲人不倦C.折损/陨落星宿/露宿陡峭/悄然兴起D.契约/楔形冶炼/陶冶驿站/络绎不绝3 .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创伤/首创妖娆/百折不挠B.娉婷/驰骋旁骛/趋之若鹜C.重荷/负荷骸骨/惊涛骇浪D.涨红/涨落刻薄/恪尽职守二、现代文阅读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①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②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③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④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⑤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⑥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⑦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4 .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重大的损失。
D.阻止“提笔忘字”的现象继续恶化,就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5 .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解决“提笔忘字”更实际的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6 .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阅读《乡韵自多情》,回答下列小题。
乡韵自多情①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
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
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庆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
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
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
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
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
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
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
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述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
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
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
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
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
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⑦乡亲乡韵自多情。
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剧。
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
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7 . 根据第③段内容。
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8 . 第⑤段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9 . 第⑥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10 . 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三、句子默写11 . 岳阳楼记(范仲淹)(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
(2)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劝说君主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把孟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运用比喻与对偶的手法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微波与无风时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描写花草茂盛,充满生机活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成长路上,时而阳光,时而风雨。
无论是欢笑还是苦痛,我们都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泰然处之。
(9)文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③。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接连着。
②还:通“环”,环绕。
③贾(gǔ):通“价”,这里指报酬。
12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2)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3)往见伯乐(_________)(4)去而顾之(_________)13 . 下列加点的“而”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视之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执策而临之D.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14 . 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 用文段中原话填空:(乙)文介绍这匹骏马“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印证了(甲)文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五、诗歌鉴赏16 . 古诗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