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77.99 KB
- 文档页数:2
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万莉;宋娟;张庆莲【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8)8【摘要】目的比较血清样本、不同抗凝血浆在常规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差异.方法对50例体检者的5种不同血液样本(血清、肝素锂血浆、枸橼酸钠血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血浆、HMF血浆)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测定15项生化指标.结果与血清组比较:肝素锂血浆组碱性磷酸酶(AL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DTA-K2血浆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5-羟甲基糖酫(HMF)血浆组除LDH-C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抗凝血浆组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均与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液标本对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几乎都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应根据WHO建议选用适宜的标本类型进行分别检测.【总页数】3页(P947-948,950)【作者】万莉;宋娟;张庆莲【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成都,610083;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成都,610083;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成都,61008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在生化项目检测中不同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比较 [J], 梁吉平;孙振涛;2.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J], 张日3.不同血液样本在常规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J], 姚维菊4.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J], 杨晓玲5.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J], 鲜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生化项目是指通过对人体血液或其他生理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筛查疾病或监测疾病进展的一种检查方法。
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可以反映人体内各种生化代谢物质的含量或活性,以及体内酶活性等生理变化。
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是指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体内生理状态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一、血常规项目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强弱,用于感染性疾病、骨髓功能障碍和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
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贫血程度和红细胞代谢情况,用于贫血的诊断和贫血类型的鉴别。
3.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反映机体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4.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凝血功能异常及凝血系统疾病的存在与方向,如出血性疾病、骨髓功能障碍和一些感染性疾病等。
二、肝功能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和ALT是评估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可以用于诊断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
2.血清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是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的指标,高值常表示胆道阻塞或肝细胞破坏。
3.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是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球蛋白是评估免疫功能的指标,二者的比值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状态。
三、肾功能项目1.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肾功能损害。
2.尿微量白蛋白:对于早期肾脏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血脂项目1.血清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是评估血脂代谢异常的指标,高值常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重要指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良好胆固醇”的作用,越高越好。
以上只是生化项目中少数举例,实际上生化项目有很多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 o1.18 No.66132投稿邮箱:sjzxyx88@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赵英(吉林长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生化检验的67例患者,对其血液样本分别放置1h 、4h 、8h 后进行生化检验,将血液样本不同放置时间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患者血液样本放置1h 与4h 总胆红素、血糖、甘油三酯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P>0.05),谷丙转氨酶指标检测结果比较(P<0.05);患者血液样本放置1h 与8h 总胆红素、血糖、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P<0.05)。
结论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短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且放置时间越长对检测结果影响越大。
在采集到患者血液样本后应立即送往检验科进行检测,避免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关键词:血液样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影响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66.107本文引用格式:赵英.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132.0 引言生化检验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能够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的具体病情,其检验结果会对相关人员诊断患者病情造成影响,因而需要确保生化检验的准确性[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对其进行诊治的任务随之加重,通常会出现收集血液样本后放置时间过长,继而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本研究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标本发生溶血后对相关指标产生的影响。
方法:共采集80份健康体检血液样本,每份样本分至2支采血管,常规存放不作处理的纳入对照组,人工溶血处理的纳入实验组,经生化检验后对比两组电解质水平、肝功能指标、心肌酶水平、血脂水平。
结果:实验组K、Ca、CL指标以及CK、CK-MB水平和AST、ALT、TP、TG、TC水平均与对照组相比后存在差异,P<0.05,其Na水平、LDL-C及HDL-C水平经对比后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在生化检验中,若是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其会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指标水平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采取防范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规避。
【关键词】标本溶血;生化检验;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是导致血液标本被拒收、降低检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抽血过快、血液流入试管泡沫较多、试管不清洁、过度振荡等有关[1]。
标本溶血会造成相关检测指标受到一定影响而使检测值出现波动,所以了解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此次研究主要围绕生化检验中的常见指标展开讨论,以了解标本溶血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时间和病例数:2021年12月-2022年11月,80例,抽选样本: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均自愿参与研究,无脏器功能疾病、血液类疾病、免疫类疾病等,排除出现凝血块的标本,男女比42:38,年龄均差为(44.9±5.6)岁。
1.2 方法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接受血液采集,共采集5ml静脉血,平均注入2支采血管。
对照组标本抗凝处理后在3500r/min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应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
实验组标本进行人工溶血处理,然后进行15min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后进行指标检测。
1.3 观察指标①电解质:分析两组电解质水平,指标包括钾(K)离子、钠(Na)离子、钙(Ca)离子、氯(CL)离子。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摘要:溶血是指红细胞因各种原因造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溶出的现象。
而这些溶出物会对白细胞、血小板、电解质、各种酶、红细胞等等产生影响。
因此,对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的分析检验结果,进而更为准确的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
关键词:溶血标本;生化;结果生化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溶血标本是常见的干扰生化检验的一个重要因素[1]。
为了研究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40名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
并将溶血前后的两个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做统计学意义上的检验。
现报告如下。
1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详细分析不同程度的标本溶血对各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为及时、准确的提供生化检验结果提供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 方法2.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的40名患者,患者的年龄介于25-40岁之间,其中男性20名,女性20名。
每人抽取两个血液样本,分别作为对比样本和观察样本。
2.2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t值的检验,并将P值小于0.05作为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2.3 检测过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试剂对样本进行检测,并就对两组标本中的相关项目进行检测,这些项目包括:血血清硒(Se),血清锌(Zn),血清镁(Mg2+,Mg),血清钙(Ca2+,C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Ⅰ(ApoA-Ⅰ),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血清黏度(SV),血清触珠蛋白(Hp),血清总蛋白(TP,TP0),血清白蛋白(ALB,A),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蛋白电泳(SPE),血清粘蛋白(SM),血浆铜蓝蛋白(CP),丙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移酶(GGT)又称为r-谷氨酰转肽酶(r-GT),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胆碱脂酶(CHE),AST/ALT,a-L-岩藻糖苷酶(AFU),血氨(AMM),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症,总胆汁酸(TBA),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肝癌的血清标志物,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等等。
比较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用于临床生化检验检测结果发布时间:2022-01-18T08:13:45.431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12期作者:王建锋[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的检验结果。
王建锋江苏省宜兴市徐舍医院 21424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的检验结果。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4月到2020年10月期间在我乡镇卫生院接受临床生化检验的受检者,共计30例,获取患者两份相同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肝素抗凝血浆检验(A组)与常规血清检验(B组),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比较两组检验方法耗费的时间,A组少于B组(P<0.05);比较两组的各项检验指标,除部分指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开展检测工作,可以大幅缩短获取检测结果的时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有着很好的保证,有必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肝素抗凝血浆;血清;检测质量;对比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算命发展,对我国的临床医学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我国的临床化学检验检测技术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进步。
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生化检测,能够获取患者准确的检验结果,从而更准确的开展对患者的诊疗工作[1]。
然而,在对患者检测时,并不是抽取患者的血液后就能够进行检测没还需要分离血清,这就会极大的延长对患者的检验时间。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多个操作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还会影响对患者的诊疗效率,极易引发医患纠纷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的检验结果。
一、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4月到2020年10月期间在我乡镇卫生院接受临床生化检验的受检者,共计30例,获取患者两份相同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肝素抗凝血浆检验(A组)与常规血清检验(B组)。
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5-26T09:32:35.56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1期作者:吴婷[导读]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吴婷(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31)【摘要】目的:评价生化检验中采用血液标本采集的检验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90例接受生化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析采集位置、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输液手臂、非输液手臂的钠、血糖、氯、尿酸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
标本溶血与非标本溶血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磷酸肌酸激酶、直接胆红素、钾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
标准送检与1小时后送检的肌酸激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对血液标本行生化检验时,因采集位置、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一致。
应从检测者的未输液手臂上采集血液,并对其进行规范操作,并在取样过程中观察血液中的溶血情况,及时送检,以确保生化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检验结果;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临床中重要的一环,是临床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主要目标是根据生化检验的各项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分析,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1-2]。
采集血样是生化检验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部位、采集方法、采集时间等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择检验科接受生化检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9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为24岁,年龄最大者为56岁,平均年龄(40.23±4.15)岁。
女性与男性各位39例、51例。
1.2方法研究使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Mindray BC-6900)进行检验,生化检验及血液样本收集共进行三次采血,采完血后,选择几项指标作生化检验,并作比较。
不同血清及血浆样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差异对比目的探究不同血清及血浆样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差异对比。
方法对87例体检血液标本的血液样本为无抗凝普通试管血清,分离胶管血清,肝素锂血浆,枸橼酸钠血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共5种样本在相同条件下同时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12项临床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查,对比分析所得的检验结果。
结果肝素锂血浆组TP,ALB,AST,ALT,TCH,TG,HDL与无抗凝普通试管血清组比较,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分离胶可以保持被分离血清成分的性状和稳定性,值得推广使用于临床生化检验。
标签:常规生化检验;血清样本;血浆样本;稳定性目前,血液检验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常规检验项目。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真空采血管已成为各大医院使用的采血工具[1]。
为确保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应保持样本血液与患者的在体血液形状与稳定性保持相对一致[2]。
为此,本实验对于不同血清及血浆样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格检查的常规体检人员87例,该87例常规体检人员均为自愿参加本实验研究。
其中男性49例,年龄在22岁—56岁。
女性28例,年龄在19一49岁。
87例体检人员在采血化验前均严格遵医嘱空腹时采血。
1.2 仪器与试剂仪器均采用东芝TBA一40RF生化仪,试剂:浙江伊利康采血管:湖南平安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87例患者所用试剂及仪器均相同。
1.3 方法1.3.1 样本采集分别采取87例体检人员的空腹静脉血各3ml于无抗凝剂的普通采血管,分离胶管,有抗凝剂肝素锂,EDTA—K2和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
没有抗凝剂的血样于37度恒水浴中放置20min后以4000r/min离心机离心3min后分离出血清。
而对于有抗凝剂的试管置于4000r/min离心机离心3min后分离出血浆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