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及岩石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845.86 KB
- 文档页数:4
河东煤田北部典型砂岩体沉积演化特征李勇;汤达祯;许浩;孟艳军;曲英杰【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3(033)002【摘要】河东煤田北部是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为理清含煤地层中砂岩体的发育情况和天然气成藏潜力,基于区域地层对比、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相等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石炭二叠系太原组的晋祠砂岩、桥头砂岩和北岔沟砂岩3套典型砂岩体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探讨了砂岩体沉积演化过程,建立了砂岩体沉积模式.最终获得以下认识:①3套砂岩体垂向厚度大,具正粒序旋回,古流向由北向南,波及范围渐次增大;晋祠砂岩、桥头砂岩由太原期海退时低弯度曲流河沉积形成,属陆表海背景下快速侵入的河流相沉积,北岔沟砂岩为山西期陆相河流沉积,形成的砂岩体分布区域更大.②该区地势在晋祠砂岩和桥头砂岩沉积时期由北高南低,过渡为南高北低,又过渡为北高南低,构造隆升和沉降幅度反复变化;海侵期间形成的泥炭沼泽在全区发育,形成覆盖全区的煤层,具一定的填平补齐作用.③3套砂岩体与煤层相互叠置,地层中泥岩和石灰岩广泛发育,为致密砂岩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生储盖条件,使得该区具备良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总页数】6页(P22-27)【作者】李勇;汤达祯;许浩;孟艳军;曲英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山西省河东煤田临县三交区块北部2号煤层煤质特征分析与评价 [J], 卫玮2.河东煤田北部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 [J], 徐良才;邹勇军;郭英海3.河东煤田北部主采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林龙斌4.山西省河东煤田北部河曲县境内煤炭资源勘查中煤层对比分析 [J], 常乐5.山西省河东煤田北部河曲县境内煤炭资源勘查中煤层对比分析 [J], 常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柳林煤炭柳林,位于我国著名的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东缘的河东煤田腹地。
全县储煤面积约8 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储量达100亿吨。
近年来,全县狠抓了多种经济成分煤炭企业的创办,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煤炭的对外开放力度,使煤焦产业蓬勃发展为第一大主导产业。
县境内的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的太原组和山西组,平均总厚151.5米。
经普查勘探初步查明煤的总储量为269 688.63万吨,而且均是埋藏在小于500米深的矿产资源分区的第Ⅲ区。
其中,柳林精查区总量为87 580万吨,青龙普查勘探区为1 82 108.64万吨,全县远景储量80~90亿吨。
太原组地层出露在成家庄、青龙城至张家社大沟中,地层厚80~104米,平均97米左右。
柳林精查区(以下简称柳区)为80.96~101.51米,平均98.08米;青龙普查勘探区(以下简称青区)为89.14~103.95米,平均95.60米。
岩层主要由灰黑色的砂岩、页岩、煤层和石灰岩组成。
一般规律是:中下部以砂岩和页岩为主。
煤层主要赋存于本组中部的上部,其中除4#(丈八新编号8号)煤层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和5#(石口尺八新编号7号)、6#(脑四尺新编6号)、3#(新炭新编9号)、2#(底四尺新编10号)煤层为局部可采外,其它的煤层均不可采。
四层石灰岩中以作用为4#煤层顶板的L3石灰岩层位相当稳定,平均厚6.13米,而且含燧石结核,是良好的找煤标志层。
山西组本组地层出露不多,主要在大庄、田家坡、麻塔则、吉家塔、屈家沟和锄沟等地的沟内出现。
地层厚40~69米,平均52米(柳区厚39.48~54.46米,平均47.77米;青区厚42.89~68.9l米,平均55.94米)。
主要由灰黑色砂岩、页岩和煤层组成。
一般规律是,底部的煤层为主采煤层,上部则不可采。
山西组的岩性变和厚度变化较大,尤其是其底部的分界砂岩很不稳定,与下伏太原组的分界往往以8#(八尺,新编号5号)煤层之下找一层砂质页岩为山西组的底界。
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相
郭荣华;宋要斌
【期刊名称】《吕梁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5)003
【摘要】本文运用野外实测剖面和新的地层划分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河东煤田离柳矿区苏村-毛港剖面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进行详细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根据岩相组合及沉积结构、构造特征可识别出本区自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早期发育的沉积相包括:障壁滨海-泻湖相、潮坪相、海滩相、三角洲相、碳酸盐岩台地相以及陆上火山喷发相.研究发现泥舌穿刺结构、鲕绿泥石和海绿石的出现及沉积相特征表明本区中-上二叠统的沉积相属海陆交互相而非陆相.
【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郭荣华;宋要斌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矿业工程系,山西离石033001;吕梁学院矿业工程系,山西离石03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34.4
【相关文献】
1.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石炭-二叠系地层沉积岩石学特征与潜在矿床 [J], 郭荣华;宋要斌;黄志诚;侯艳斐
2.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及岩石特征 [J], 宋要斌;郭荣华;张盈盈;
潘志栋;
3.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及岩石特征 [J], 宋要斌;郭荣华;张盈盈;潘志栋
4.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相 [J], 郭荣华;宋要斌;
5.河东煤田离柳矿区枣林沟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及岩石学特征 [J], 高恒亮;王凯文;韦祖宁;胡沛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东煤田离柳矿区三交一号井田地质特征及煤层赋存规律
刘燕
【期刊名称】《华北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8(0)6
【摘要】文章主要对河东煤田离柳矿区三交一号井田的井田地层、构造、含煤性、煤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基本阐明了离柳矿区三交一号井田的地质特征及煤层赋存规律.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刘燕
【作者单位】山西金瓯土地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4
【相关文献】
1.河东煤田庞庞塔井田水文地质特征与安全开采 [J], 马鹏程
2.山西省河东煤田三交矿区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初步探讨 [J], 白敢
3.山西省河东煤田隰县谙正井田地质特征研究 [J], 段三亮;李朴
4.河东煤田三交3号井田上煤组分布规律探讨 [J], 张军营;张富强;王仲平
5.山西省河东煤田三交矿区地质特征与煤层甲烷赋存规律的探讨 [J], 张延庆;焦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东煤田离柳矿区枣林沟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及岩石学特征高恒亮;王凯文;韦祖宁;胡沛青【摘要】为进一步探明河东煤田离柳矿区沉积地层和岩石学特征,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显微岩相学方法研究了离柳矿区枣林沟地层和岩石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石炭系厚约14. 5 m,仅存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下段C2t;二叠系厚度超过112m,包括太原组上段P1t、山西组P1-2s、下石盒子组P2x和上石盒子组P2-3s(未见顶).可见该区沉积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并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碳酸盐岩和铁质岩.铁质岩主要组成矿物为褐铁矿,碳酸盐岩仅见于太原组上段.%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edimentary strata and li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Liliu mining area in Hedong coalfield, field measurement section and microlitholog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atigraphic and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iferous in this area is about 14. 5 m thick, only the C2b of the Benxi Formation of the Carboniferous and the C2t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The thickness of the Permian is more than 112 m, including the P1t of the upper Taiyuan Formation, the P1-2s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and the P2x of the Lower Shihezi Formation and upper Shihezi Formation P2-3s (not seen its top). It's concluded that the sedimentary strata in this area are mainly of the Permian and lots of terrigenous clastic rocks with a small amount of carbonate rocks and iron rocks. The main constituent mineral of iron rock is limonite. Carbonate rock is only found in the upper part of Taiyuan Formation.【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9(019)003【总页数】6页(P34-39)【关键词】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岩石学特征;离柳矿区【作者】高恒亮;王凯文;韦祖宁;胡沛青【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3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产地,富含多种矿产资源,素有“半盆油、满盆气,遍地是煤”的说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1—3]。
柳林地区煤层气开采动态及单井产量主控因素分析刘云亮;张培河【摘要】Liulin area is one of the hot places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preliminarily realized the commercial CB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BM well production data of Liulin area, the gas dy-namic of CBM wells was analyzed, and according to the output the gas wells statistics were made, the proportion of the middle production wells is high, accounting for 42.9%, the high gas production wells is 28.6%, and the low and very low gas production wells is 28.5%. Analysis of the CBM wells drainage curve, three types of CBM wells production modes were summed up, they are single peak, peak- stable and low-peak - peak - stable.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gas content, permeability, thickness of coal seam, coal seam depth,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geological factors on CBM wells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geologi-cal factors on gas wells productivity wa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ous factors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CBM wells was set up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high yield of CBM wells in Liulin area is not con-trolled by a single factor, but depends on the advantageously match of a variety of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combined action.%柳林地区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初步实现了煤层气商业化开发。
第2期 西 山 科 技 N o.2 2002年4月 Xishan Science&Techno logy Apr.2002 问题探讨河东煤田中段煤炭开采对柳林泉的影响杨银宝 王海生 李金庄① (148地质勘探队)(山西地质研究所)(地测中心) 摘 要 分析了柳林泉域的周边界线、地层和含水特征,地质构造控水特征,水动力流场,探讨了煤炭开发对柳林泉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矿区 泉域 煤炭开发 保护1 柳林泉域及其水文地质特征1.1 泉域边界泉域北界为湫水河和蔚汾河分水岭,黑茶山以东为太古界和元古界变质岩系,地表分水岭和地下分水岭一致。
黑茶山以西为大面积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和第四系松散岩,局部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地表分水岭和地下分水岭具有不一致性,即为移动(或可透水)的边界。
东界为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与汾河分水岭,其北部为太古界和元古界,东南及南部为寒武奥陶系,地表分水岭和地下水分水岭一致。
南界为三川河与屈产河分水岭,东部为寒武奥陶系,西部为石炭二叠系,地下水分水岭则成为可移动边界。
西界寒武奥陶系埋藏于石炭二叠系之下,埋深600m~1000m岩溶发育程度减弱,地下水流缓慢,成为相对阻水(或弱透水)的边界。
泉域面积为5100km2,其中岩溶水盆地面积约2300km2,可溶岩裸露面积约830km2,覆盖面积约530km2,碎屑岩及松散岩面积约900 km2,在泉域的西部柳林县城东约3km处的三川河谷中为泉水排泄区,即著名的柳林泉,以散泉的形成出露,大小泉点上百个,出露标高790m~801m(见图1)。
1.2 泉域水文地质特征1.2.1 泉域地层构成及含水层特征该泉域东和东北部为太古界和元古界变质岩系,北部紫金山分布有燕山期偏碱性岩。
东南和南部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
西部和西南部为石炭二叠系碎屑岩,下部(石炭系)夹有薄层或中厚层石灰岩。
西北部和北中部为第四系松散岩(黄土)覆盖见图1。
含水层特征如下:1-地层界线 2-正断层 3-逆断层 4-向斜5-背斜 6-等水位线 7-地下水流向 8-地表水分水岭9-泉域界线 Q-第四系 T-三叠系 CP-石炭二叠系∈0-寒武奥陶系 Pr Ar-太古界元古界 η-偏碱性岩图1 柳林泉域岩溶水文地质图①作者简介:杨银宝 男 1967年出生 1990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 工程师 太原 030053 1)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及燕山期岩浆岩裂隙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