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试卷(1)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7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1.测得邻苯二甲酸pKa1=, pKa2=,则Ka1,Ka2值应表示为:( B )A. Ka1=1×10-3, Ka2=3×10-6;B. Ka1=×10-3, Ka2=×10-6 ;C. Ka1=×10-3, Ka2=×10-6;D. Ka1=1×10-3, Ka2=×10-6;…2.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 B. ;C. ;D. ;3.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B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 )A. 随机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5.下列有关NaHCO3在水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C )A. [H+]+[HCO3-]+[Na+]=[OH-];B. [H+]+[Na+]=[OH-]+[CO32-];C. [H+]+[H2CO3]= [OH-]+[CO32-];D. [HCO3-]+[Na+]=[OH-]+[CO32-];—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高;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高;)C. 反应的pH愈大,EDTA酸效应系数愈大;D. 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与酸效应无关;7.当被滴定溶液中有M和N两种离子共存时,欲使EDTA滴定M而N不干扰,则在%的误差要求下滴定反应要符合: ( C )A. KMY/KNY104;B.KMY/KNY105;C.KMY/KNY106;D. KMY/KNY108;~8.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A. 当Al3+、Zn2+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B. 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C. 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D. Bi3+、Fe3+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9.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 = 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
分析化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系统误差;用部分风化的H2C2O4·H2O标定NaOH引起系统误差;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随机。
2.万分之一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0.0001g,其相对误差为%100001.0⨯±m若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2%,称量时至少要称取质量0.1 g。
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4.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Cl和H3BO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
(H3BO3的p Ka1=9.42)5.写出NH4Ac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HAc]+[H+]=[OH—]+[NH3]6.0.10mol/L乙酸钠(p Ka=4.74)的pH=8.87 。
7.0.10mol/L NH3·H2O和0.10mol/L NH4Cl水溶液的pH=9.26。
8.六次甲基四胺的p K b = 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范围是5.15±1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 HIn=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pH=5±1 。
10.用0.100mol/L HNO3滴定同浓度的NaOH的pH突跃范围为9.7~4.3。
若HNO3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突跃范围为8.7~5.3 。
11.用KMnO4滴定-242OC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自动催化反应。
12.于20.00mL0.100mol/L Fe2+(1mol/L H2SO4)溶液中分别滴入19.98mL和20.028mL Ce4+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0.86 为和 1.26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6(VVFeFeCeCe68.0;44.1'0/'0/2334==++++ϕϕ)。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分析化学试卷一一。
填空(每空1分,共35分)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1) NH4H2PO4: [H+]+[H3PO4]=[OH-]+[NH3]+[HPO42-]+2[PO43-]2) NaAc-H3BO3: [H+]+[HAc]=[H2BO3-]+[OH-]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F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H2B]=[HB-];pH=6.22时[HB-]=[B2-],则H2B的pKa1=1.92,pKa2=6.22.5.已知Φ(Fe3+/Fe2+)=0.68V,Φ(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0.1000 XXX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1.06V,电位突跃范围是0.86-1.26V。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为99:1.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I2+2S2O32-=2I-+S4O6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XXX灵敏度以符号S表示,等于M/ε;XXX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1.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A)A. F检验B. t检验C. u检验D. Q检验2. 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C)A.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3. 可用下法中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D)A.进行对照试验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仪器校准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4.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D)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5.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C)A.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B.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C.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D.精密度是表示测定值和真实值的符合程度6.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7. 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A.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 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C. 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D. 偶然误差是由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8.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C)A.进行仪器校正B.作对照实验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作空白实验9. 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 6 % - 30. 3 % = 0.3%为(A)A.绝对误差B.绝对偏差 c.相对误差 D.相对偏差10. 下列数据各包括两位有效数字的是( ),包括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A.pH=2. 0; 8.7X10-6B. 0.50%; pH=4. 74C.114.0; 40. 02 %D. 0.003 00:1. 05211. 在定量分析中,对误差的要求是(D)A.越小越好B.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C.等于零D.接近于零12. 从精密度高就可以判断准确度高的前提是(B )A.随机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 c.操作误差不存在 D.相对偏差小13. 考察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B)A.仪器校正B.对照试验C.空白试验D.增加实验次数14. 2.0L溶液表示为毫升,正确的表示是(D)A.2000ml B.2000.0ml C.20×102ml D.2.0×103ml15. 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是(C)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B.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C.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16. 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以下步骤中错误的是(D)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B.计算出可疑值与邻近值之差C.计算舍弃商Q计D.查表得Q表,Q表≥Q计舍弃可疑值17. 用千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结果应记录为(C)A.0.3g B.0.30g C.0.304g D.0.3040g18. 217.64+4.5+0.3234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应取(B)A.一位B.两位C.三位D.四位19. 0.0213×13.56×5.37469的运算结果应该取几位(C)A.1位B.2位 C .3位D.4位20. 砝码被腐蚀引起的误差属于(C)A.方法误差B.试剂误差C.仪器误差D.操作误差21. 由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吻合造成的误差属于(D)A.偶然误差B.仪器误差C.操作误差D.方法误差22.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用减重法称取试样0.1000g,则乘凉的相对误差为A.0.20%B.0.10%C.0.2%D.0.1% ( D )23.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B)A.回收试验B.多次平均测定取平均值C.空白试验D.对照试验24. 在标定盐酸浓度时,某同学的4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18mol/L,0.1017mol/L,0.1018mol/L,0.1019mol/L,而准确浓度为0.1036mol/L,该同学的测量结果为(C)A.准确度较好,精密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精密度较好D.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25. 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B)A.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相对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26. 2.0L溶液用毫升表示,正确的表示方法是(C)A.2000mlB.2000.0mlC.2.0*103mlD.20*102ml27. 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A)A.Rd≤0.2%B.Rd≥0.2%C.Rd≥0.02%D. Rd≤0.02%28. 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量范围的要求是(A)A.0.01-0.1克B.0.1-1克C.0.001-0.01克D.0.00001-0.0001克29. 滴定分析是属于(C)A.重量分析B.电化学分析C.化学分析D.光学分析30. 鉴定物质的组成属于(A)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常量分析D.化学分析31. 测定0.2mg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按取样量的范围属于(D)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超微量分析D.微量分析32. 用pH计测定溶液的酸度,属于(D)A.定性分析B.滴定分析C.结构分析D.仪器分析33.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是(B)A.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概率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区间范围34.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以下步骤中错误的是(D)35.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B.计算出可疑值与邻近值之差C . 计算舍弃商Q计D .查表得Q表,Q表≥Q计,舍弃可疑值35. 37.增加重复测定次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可以减少(D)A.系统误差B.仪器误差C.方法误差D.偶然误差36. 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213.64+4.4+0.3244的计算结果应为(B)A.218.3 B.218. 4 C.218. 36 D.218.364437. 准确度与精密度之间的关系是(B)A.准确度与精密度无关B.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准确度才高C.精密度高则准确度一定高D.消除偶然误差后,精密度好,准确度才38. 称取0.2g食盐试样,测得其中氯化钠的含量为0.1%,此分析过程属于(C)A.微量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B.常量分析和常量组分分析C.常量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D.微量分析常量组分分析39.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中,哪一步必须具有代表性(B)A.制定计划B.科学取样C.处理试样D.分析测定40. 下列关于偶然误差遵循的正太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C)A.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小B.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C.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基本相等D.数值固定不变41. 下列哪项更能反映个别偏差较大的数据对测定结果重现性的影响(D)A.相对误差B.绝对偏差C.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42. 下列哪项不能有效消除系统误差(D)A.对照试验B.空白实验C.校准仪器D.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43. 由于沉淀不完全造成的误差属于(C)A.偶然误差B.操作误差C.方法误差D.仪器误差44. 不加试样,按测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的试验称为(A)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回归试验D.平行试验45. 在下列情况下,引起偶然误差的是(D)A.砝码腐蚀B.加错试剂C.指示剂变色不敏锐D.电流不稳46. 14.如果待测组分的实际组成不确定,则最好用哪种形式的含量来表示分析结果(D)A.氧化物B.元素C.分子式D.氧化物或元素47. 下列符号代表试剂的级别正确的是(C)A.GR:分析纯B.AR:优级纯C.CP:化学纯D.LR:生物试剂48. 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 )A.3.125B.3.10000C.pH=10.00D.3.125049. 用20毫升移液管移出的液体体积应记录为(C)A.20mlB.20.0mlC.20.00mlD.20.000ml50.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滴定时用去标准溶液20.00ml,则相对误差是(C )A.±0.001%B.±0.01%C.±0.1%D.±1.0%51. 测定0.1mg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按取样量的范围是(D )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超微量分析D.微量分析52. 用有效数字规则对下式进行计算0.0213+13.56+5.37469的运算结果应该取几位有效数字(D)A.1位B.2位 C .3位D.4位53. 试样的采取原则应具有(B)A. 典型性B. 代表性C. 统一性D. 不均匀性54. 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B )A.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相对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55.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4位的是(B)A.pH=10.04 B.6.532 C.0.0200 D.1.0×10356.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是(A)A.四舍六入五留双B.四舍六入C.四舍五入D.四舍五入六留双57. NaOH溶液的浓度为0.2040mol/L,它的有效数字为(D)A.一位B.两位C.三位D.四位58. 下列不属于能减少测量中的系统误差的方法是(D)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校准仪器D.多测几次59. 在分析工作中要减小测定的偶然误差可采取方法(D )(A)空白试验(B) 对照试验(C) 校准仪器(D)多次平行试验60. 由于指示剂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属于(B)A.偶然误差B.方法误差C.操作误差D.仪器误差61. 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D)(A)<0.1%(B)>0.1%(C)<1%(D)>1%62. 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D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63. 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B)(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64. 下列(D)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65.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 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66. 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D)A. 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无法确定67. 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B )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68.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A.0.1gB.0.2gC.0.05gD.0.5g69.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C )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70. 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D)A.<0.1%B.>0.1%C.<1%D.>1%71.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72. 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B)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3. 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C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74.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75. 偶然误差具有(C)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76. 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B)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77. 下列(D)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78.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减小测量误差,减小系统误差,减小偶然误差79.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80.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点正态分布,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等81.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有哪些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条件,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准确度才高82. 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2)称量过程中天平受震动;参考答案:略83. 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定铁含量得如下数据:23.70%、23.73%、23.81%、23.60%、23.72%,它们的平均值是。
平均结果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相对平均偏差为:___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____。
2.配制0.1mol/LHCl溶液250mL,应量取浓HCl mL,加mLH2O。
3.配位滴定中,滴定不同的金属离子需要不同的最低pH,这最低pH又称为。
4.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称量某样品0.6754g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为。
5.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的Ca2+、Mg2+,共存的Fe3+、Al3+离子干扰测定,若加入使之与Fe3+、Al3+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则Fe3+、Al3+干扰可消除。
6.若溶液中既存在酸效应,又存在配合效应,则条件稳定常数lgK´MY=。
7.酸效应系数表示的是未参加主反应的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与能参加配合反应的EDTA的浓度之比。
8.标定EDTA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9.标定溶液常用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
10.选择指示剂应根据。
11.滴定度T Fe/KMnO4 =0.001234g/mL,其表示的是。
12.已知H2C2O4为二元弱酸,其分布系数δH2C2O4=,δC2O4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的下列物质溶液()。
①(NH4)2SO4(K NH3=1.8×10-5)②邻苯二甲酸氢钾(K a2=2.9×10-5)③苯酚(K a=1.1×10-10) ④NH4Cl(K NH3=1.8×10-5)2.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是()。
①H2C2O4·2H20②CaCO3③无水Na2CO3④邻苯二甲酸氢钾3.已知0.01250mol/LAgNO3溶液25.00ml正好与28.00mLKCl溶液反应完全,则KCl 溶液的浓度是()mol/L。
分析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
滴定管可估读到±0。
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滴定剂体积()mL(A)10 (B)20 (C)30 (D)40 3.用0.1000mol·L-1NaOH滴定0。
1000 mol·L-1HCl时,pH突跃范围为4。
30—9.70若用1.000 mol·L-1NaOH滴定1。
000 mol·L-1HCl 时pH突跃范围为( )(A) 3.3~10.7 (B) 5。
30~8。
70;(C) 3。
30~7.00 (D)4.30~7。
004。
测定(NH4)2SO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A)NH3的K b太小(B)(NH4)2SO4不是酸(C)(NH4)2SO4中含游离H2SO4(D)NH4+的K a太小5。
金属离子M与L生成逐级络合物ML、ML2···MLn,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MLn]=。
[L]n(B) [MLn]=Kn-[L](C)[MLn]=βn。
n[L]; (D) [MLn]=βn。
[L]n6。
在pH=10.0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αZn(NH3)=104.7,αZn(OH)=102.4,αY(H)=100。
5,则在此条件下,lgKˊZnY为(已知lgK ZnY=16。
5)()(A) 8。
9 (B)11。
8 (C) 14。
3 (D)11.37。
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
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A)0。
09V (B)0。
27V (C)0。
36V (D)0.18V8。
测定某试样中As2O3的含量时,先将试样分解并将其所含的砷全部沉淀为Ag3AsO4,然后又把Ag3AsO4完全转化为AgCl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对所得到的AgCl沉淀进行称量,若以AgCl的量换算为试样中As2O3的含量,则换算因素为:()(A)M(As2O3)/M(AgCl)(B)M(As2O3)/6M(AgCl)(C) 6M(As2O3)/M(AgCl) (D)M(As2O3)/3M(AgCl) 9。
《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20分。
1、根据“四舍六入五留双”的修约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保留五位有效数字:7.28355→7.2836B、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7.4551→17.45(正确答案)C、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005→2.00D、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4.446→14.45E、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5.0250→15.02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单选题] *A、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B、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C、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正确答案)D、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E、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骨钙3、下列各项所造成的误差那一项属于系统误差() [单选题] *A、滴定管的读数15.05ml记为15.50mlB、滴定时温度有变化C、称重时天平的平衡点有变动D、用1:10的HCl代替1:1的HCl(正确答案)E、滴定过程中有溶液溅出4、下列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操作简便、快速B、应用范围广C、准确度高D、可测痕迹量组分(正确答案)E、相对误差可达到0.1%5、强碱滴定强酸时,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范围将() [单选题] *A、增大0.5个pH单位(正确答案)B、增大1个pH单位C、增大1.5个pH单位D、增大2个pH单位E、不变6、将pH=1和pH=14的两种强电解质溶液按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为() [单选题] *A、1B、7C、7.5D、13E、13.65(正确答案)7、配制HClO4-冰醋酸溶液要加入计算量的醋酐,其目的是() [单选题] *A、增大样品溶解能力B、增大样品的酸碱性C、除去HClO4冰醋酸中的水分(正确答案)D、增大突跃范围使终点敏锐E、增强溶剂的区分(均化)效应8、在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过程中采用的缓冲溶液是() [单选题] *A、醋酸-醋酸盐缓冲溶液B、磷酸-磷酸盐缓冲溶液C、硼酸-硼酸盐缓冲溶液D、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溶液E、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正确答案)9、EDTA在什么酸度下主要以Y4-的形式存在() [单选题] *A、pH<2.0B、pH=2.7-6.2C、pH=2.0-2.7D、pH=6.2-10.2E、pH>10.2(正确答案)10、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常用下列何种基准物质() [单选题] *A、重铬酸钾(正确答案)B、铬酸钾C、草酸D、碳酸钠E、高锰酸钾11、引起酸差的溶液,其pH() [单选题] *A、pH<1(正确答案)B、pH>1C、pH>9D、pH<9E、pH<212、能级跃迁所需能量最小的是() [单选题] *A、σ→σ*B、σ→π*C、π→π*D、n→σ*E、n→π*(正确答案)13、激发光、荧光、磷光三者的波长关系正确的是() [单选题] *A、λ激发光>λ荧光>λ磷光B、λ激发光<λ荧光<λ磷光(正确答案)C、λ激发光=λ荧光=λ磷光D、λ激发光>λ磷光>λ荧光E、λ磷光>λ激发光>λ荧光14、在一般的质谱图上出现非整数质核比的峰,它可能是() [单选题] *A、分子离子峰B、碎片离子峰C、亚稳离子峰(正确答案)D、同位素峰E、同位素峰或碎片离子峰15、红外光谱上的特征区的波数范围是() [单选题] *A、4000~1300cm-1(正确答案)B、3000~1300cm-1C、2000~1300cm-1D、1375~720cm-1E、1300~400cm-116、在CH3CH2CH3 的高分辨NMR谱上,CH2质子的吸收峰分裂为() [单选题] *A、三重峰B、四重峰C、六重峰D、七重峰(正确答案)E、八重峰17、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中,检测出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m/z为115,化合物含有() [单选题] *A.偶数个氮原子B、奇数个氮原子(正确答案)C.任意数目的氮原子D.没有氮原子E、都不对18、对称峰的拖尾因子符合要求的范围是() [单选题] *A、0.85~1.15B、0.90~1.10C、0.95~1.05(正确答案)D、0.99~1.01E、0.2~0.819、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单选题] *A、外标法B、内标法C、内标对比法D、归一化法(正确答案)E、外标一点法20、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性指标是() [单选题] *A、峰面积B、保留时间(正确答案)C、半高峰宽D、峰高E、标准偏差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定量分析中,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偶然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分析化学测试卷一。
选择(40分)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 C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B。
反应必须完全C。
反应速度要快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K2CrO4指示剂法,在溶液pH=12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Cl—试样,会产生正误差B。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C。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D。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5.重量分析法测定0。
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
6,PbSO4=303。
26,Pb=207。
2).A。
82。
4%B。
93。
1%C。
62。
07% D. 90.8%6.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B。
不确定 C. 无误差D。
偏高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7.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CaCl(OCl)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比为( B )A。
2:1 B. 1:2C。
1:1 D. 3:1 8.磷酸的pKa1=2.12,pKa2=7。
21,pKa3=12。
66。
当用0。
200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
100mol/L盐酸和磷酸混合溶液时,可产生明显的滴定突跃最多为( B ).A. 1 个B。
分析化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系统误差;用部分风化的H 2C 2O 4·H 2O 标定NaOH 引起系统误差;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 随机 。
2.万分之一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0.0001g,其相对误差为%100001.0⨯±m若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2%,称量时至少要称取质量 0.1 g 。
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 直接配制法 和 间接配制法 。
4.用0.10mol/L NaOH 溶液滴定0.10mol/L HCl 和H 3BO 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
(H 3BO 3的p Ka 1=9.42)5.写出NH 4Ac 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 [HAc]+[H +]=[OH —]+[NH 3] 6.0.10mol/L 乙酸钠(p Ka =4.74)的pH= 8.87 。
7.0.10mol/L NH 3·H 2O 和0.10mol/L NH 4Cl 水溶液的pH= 9.26 。
8.六次甲基四胺的p K b = 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 范围是 5.15±1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 HIn =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pH=5±1 。
10.用0.100mol/L HNO 3滴定同浓度的NaOH 的pH 突跃范围为9.7~4.3。
若HNO 3和NaOH 的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 突跃范围为 8.7~5.3 。
11.用KMnO 4滴定-242O C 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 自动催化 反应。
12.于20.00mL0.100mol/L Fe 2+(1mol/L H 2SO 4)溶液中分别滴入19.98mL 和20.028mL Ce 4+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 0.86 为和 1.26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6(V V Fe Fe CeCe68.0;44.1'0/'0/2334==++++ϕϕ)。
分析化学试卷一答案一、填空(共15分每空1分)1.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若Na2CO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2.标定EDTA时,若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10。
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5。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4.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是0。
1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位有效数字。
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
5.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使AlY-与F-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式为AlY-+6F-+2H+== AlF63-+H2Y2-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吸耳球,溶液上升至标线以上,迅速用食指按紧上口。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二、选择(共10分每题1分)1.用SO42-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入适当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的更完全,这是利用何种效应?( E )A.盐效应;B.酸效应;C.络合效应;D.溶剂化效应;E.同离子效应.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选用下列哪种还原剂?( A )A.二氯化锡;B.双氧水;C.铝;D.四氯化锡.3.用下列哪一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A.Na2S;B.Na2SO3;C.Na2SO4;D.Na2S2O3.4.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高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生什么结果?( B )A.偏高;B.偏低;C.正确;D.与草酸中杂质的含量成正比.5.不含其它干扰性杂质的碱试样,用0.1000M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时,用去HCl20.00ml,加入甲基橙后,继续滴定至终点又用去HCl10.00ml,此试样为下列哪种组成?( A )A.NaOH, Na2CO3 ;B.Na2CO3 ;C.Na2CO3 , NaHCO3 ;D.NaHCO3 , NaOH .6.EDTA在PH<1的酸性溶液中相当于几元酸?( E )A.3;B.5;C.4;D.2;E.6.7.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滴定时所用滴定剂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多少ml?(D )A.10ml;B.10.00ml;C.18ml;D.20ml.11.配制0.1M的NaS2O3标准液,取一定量的Na2S2O3晶体后,下列哪步正确?( B )A.溶于沸腾的蒸馏水中,加0.1gNa2CO3放入棕色瓶中保存;B.溶于沸腾后冷却的蒸馏水中,加0.1gNa2CO3放入棕色瓶中保存;C.溶于沸腾后冷却的蒸馏水中,加0.1gNa2CO3放入玻璃瓶中保存.8.使用碱式滴定管滴定的正确操作方法应是下面哪种?(B )A.左手捏于稍高于玻璃近旁;B.右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球的近旁;C.左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球的近旁.9.欲取50ml某溶液进行滴定,要求容器量取的相对误差≤0.1%,下列容器中应选哪种?( D )A.50ml滴定管;B.50ml容量瓶;C.50ml量筒;D.50ml移液管.10.需配0.1MHCl溶液,请选最合适的仪器量取浓酸.( A )A.量筒;B.容量瓶;C.移液管;D.酸式滴定管.三、简答(共30分每小题5分)1.用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多少?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开始滴入的KMnO4紫色消失缓慢,后来却消失很快?写出该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综合化学试题及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2主族的元素是:A. 氢B. 锂C. 钠D. 氟答案:C. 钠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第3周期第2主族的元素是钠。
2.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无机盐的是:A. 氯化钾B. 硫酸铜C. 纯净水D. 碳酸钙答案:C. 纯净水解析:无机盐是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纯净水不含任何离子,因此不属于无机盐。
3.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A.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B. 氯气和氧气C. 甲醇和乙醇D. 乙酸和醋酸答案:A.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解析: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氧化形成的酸性物质所致。
4. 下列物质不属于聚合物的是: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苯乙烯D. 纯净水答案:D. 纯净水解析:聚合物是由重复单体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纯净水不是由重复单体单元构成的聚合物。
5. 燃烧是一种: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无变化D. 酸碱中和反应答案:A. 化学变化解析: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
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不平衡的化学方程式称为________方程式。
答案:初等2.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_______表示。
答案:箭头3. 氧化铁(III)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Fe2O34.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CO25. 化学式NaCl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氯化钠三、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原来的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而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2H2O。
在这个反应中,氢气和氧气是原来的物质,经过反应生成了水,产生了化学变化。
2. 请解释什么是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答案:酸性溶液是指溶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高于碱性物质的浓度,pH值小于7。
碱性溶液是指溶液中碱性物质的浓度高于酸性物质的浓度,pH值大于7。
分析化学(一)试卷1. 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为() [单选题] *A. 绝对误差(正确答案)B. 相对误差C. 绝对偏差D. 相对偏差2. 下列术语不能表示精密度的是() [单选题] *A. 平均偏差B. 相对平均偏差C. 相对误差(正确答案)D. 相对偏差3. 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19%,0.19%,0.20%,0.21%,0.21%乙组:0.18%,0.20%,0.20%,0.21%,0.22% [单选题] *A. 甲、乙两组相同B. 甲组比乙组高(正确答案)C. 乙组比甲组高D. 无法判别4. 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单选题] *A. 越小越好B. 等于零C.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正确答案)D. 略大于允许误差5. 终点误差的产生是由于() [单选题] *A.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符(正确答案)B. 滴定反应不完全C. 试样不够纯净D. 滴定管读数不准确6. 下列不正确的叙述是() [单选题] *A. 系统误差是可以测定的B. 随机误差是偶然发生的C.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D. 随机误差给分析结果带来的影响是一定的(正确答案)7. 下列各措施可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单选题] *A. 校准砝码B. 进行空白试验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正确答案)D. 进行对照试验8. 测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导致系统误差的是() [单选题] *A. 砝码未经校正(正确答案)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C. 实验温度突然发生变化D. 容量瓶定容时有溶液溅出9. 下列数据中不是三位有效数字的有() [单选题] *A. 61.5B. 0.203C. 7.90D. 15×104(正确答案)10. 下列数据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修约结果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1.25修约为1.3(正确答案)B.1.35修约为1.4C. 1.454修约为1.5D. 1.6456修约为1.611. 0.0234×4.303×71.07÷127.5的计算结果是() [单选题] *A. 0.055891B. 0.056C. 0.05589D. 0.0559(正确答案)12. 算式(30.582-7.44)+(1.6-0.5263)中,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是() [单选题] *A. 30.582B. 7.44C. 1.6(正确答案)D. 0.526313. 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 [单选题] *A. 精密数字B. 准确数字C. 可靠数字D. 有效数字(正确答案)14. 某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5010 mol/L,它的有效数字是() [单选题] *A. 5位B. 4位(正确答案)C. 3位D. 2位15. 测定某铁矿石中硫的含量,称取样品0.2952g,下列分析结果合理的是() [单选题] *A. 32%B. 32.4%C. 32.42%(正确答案)D. 32.420%16. 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 [单选题] *A. 方法误差B. 试剂误差C. 仪器误差(正确答案)D. 操作误差17. 下列数据中,“0”不是有效数字的是() [单选题] *A. 0.86(正确答案)B. 3.402C. 6.00D. 9.8018. 标定NaOH时,平行三次实验,测得其浓度(mol/L)分别为0.1010、0.1012、0.1011,则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 [单选题] *A. 0.0007%B. 0.007%C. 0.07%(正确答案)D. 0.7%19. 检验方法是否可靠的办法() [单选题] *A. 校正仪器B. 加标回收率(正确答案)C. 增加测定的次数D. 空白试验20. 使用分析天平用差减法进行称量时,为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在0.1%以内,试样质量应() [单选题] *A. 在0.2g以上(正确答案)B. 在0.2g以下C. 在0.1g以上D. 在0.4g以上1. 器皿不洁净,溅失试液,读数或记录差错都可造成偶然误差。
1分析化学试卷此试卷共5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1小时,请按时提交答卷。
若超时则记为违规,卷面成绩作废。
1、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单选题] *A、银电极B、银-氯化银电极(正确答案)C、甘汞电极D、标准氢电极2、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产生的机理() [单选题] *A、离子之间的交换B、离子的扩散C、A、B均是(正确答案)D、A、B均不是3、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应选择的方法是() [单选题] *A、永停滴定法B、电位滴定法C、直接电位法(正确答案)E、电导法4、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与待测离子的浓度() [单选题] *A、成正比B、的对数成正比C、成反比D、符合能斯特方程式(正确答案)5、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常采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用纯化水浸泡玻璃电极B、用标准缓冲溶液浸泡玻璃电极C、进行两次测定法(正确答案)D、进行温度补偿6、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为了消除液接电位对测定的影响,要求标准溶液的pH与待测溶液的pH之差为() [单选题] *A、3B、<3(正确答案)C、>3D、47、若用一级微商法确定电位滴定的化学计量点,则化学计量点的电池电动势的变化特征是() [单选题] *A、电动势的变化最大(正确答案)B、电动势的变化最小C、电动势的变化为零D、电动势的变化较小8、若用二级微商法确定电位滴定的化学计量点,则化学计量点的电池电动势的变化特征是() [单选题] *A、电动势的变化最大B、电动势的变化最小C、电动势的变化为零(正确答案)D、电动势的变化较小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光的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B、有色溶液越浓,对光的吸收也越强烈C、物质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D、光的能量与波长成正比(正确答案)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属于() [单选题] *A、原子发射光谱B、原子吸收光谱C、分子发射光谱D、分子吸收光谱(正确答案)11、在符合光的吸收定律条件下,有色物质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单选题] *A、增加增加增加B、增加减少不变C、减少增加减少D、减少不变减少(正确答案)12、相同条件下,测定甲、乙两份同一有色物质溶液的吸光度。
1.将0.089gMg 2P 2O 7沉淀换算为MgO 的质量,计算下列换算因数(2M (MgO )/M (Mg 2P 2O 7))时应取 ( )A .0.3423B .0.342C .0.34D .0.32.从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表明:标准偏差在±2σ外的分析结果,占全部分析结果的( )A .69.3%B .95.5%C .99.7%D .4.5%3.欲配制250mL 0.008000 mol/LK 2Cr 2O 7溶液,应称取K 2Cr 2O 7 (M (K 2CrO 7)=294.2g/mol) ( )A .0.5884gB .0.5gC .0.6gD .2.3536g4.以NaOH 滴定H 3PO 4(K a1=7.6×10-3;K a2=6.3×10-8;K a3=4.4×10-13)至生成Na 2HPO 4时溶液的pH 为( )A .10.7B .9.8C .8.7D .7.75.用0.1mol/LNaOH 滴定0.1mol/LHCOOH (p K a =3.74)。
对此滴定适用的指示剂是( )A .酚酞(p K a =9.1)B .中性红(p K a =7.4)C .甲基橙(p K a =3.4)D .溴酚蓝(p K a =4.1)20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84634201定量分析化学(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6.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aOH时的突跃范围是9.7~4.3。
用0.01mol/LHCl 滴定0.1mol/L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 )A.9.7~4.3 B.8.7~4.3C.9.7~5.3 D.8.7~5.37.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
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体积为V1,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体积为V2。
大连工业大学 2008~2009学年 第一学期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A )共3页第1页 说明:“阅卷总分”由阅卷人填写;“复合总分”由复核人填写,复核总分不得有改动。
装 订 线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阅卷总分 复合总分得分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0.01mol·L -1的某酸HA 溶液的pH=4.0,则该酸的解离度为1%。
( )2、加入正催化剂,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均降低同样的倍数,因此正逆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相等。
( )3、在分析测定中,测定次数 n 一定时,置信区间越小,则置信度越高。
( )4、体系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时,状态函数(如H 、S 、U 、W 和Q 等)的变化值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完成该变化所经历的途径无关。
( )5、反应2AgI(s) + S 2- = Ag 2S + 2I -的化学平衡常数K θ = K sp θ(Ag 2S)/ (K sp θ(AgI))2。
( )6、难溶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使其溶解度降低,因而溶度积K sp θ也相应减小。
( )7、只要比较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即可说明任意状态下氧化还原能力的相对大小,以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 )8、已知原电池(-)Pt ∣H 2(100kPa)∣H +(1.0mol·L -1) ‖Cu 2+(1.0mol·L -1)∣Cu (+)在298.15K 时测得此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0.3419V ,则E θ (Cu 2+/Cu)= 0.3419V 。
( )9、某三元酸Ka 1=10-3, Ka 2=10-5,Ka 3=10-12。
用NaOH 溶液滴定时,能与三个质子作用。
( )10、当任意氧化还原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其电极电势一定满足E eq =112212()()n E n E n n θθ++。
《化学分析》考试试题(1)一、填空题(共30’,每空1.5’)1、判断下列误差属于何种类型:(1)用分析天平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属于 误差;(2)进行仪器分析实验时,室内气温变化对仪器性能的影响,属于 误差。
2、浓度为C mol L -1的Na 2S 溶液的物料平衡方程(MBE )为 ;电荷平衡方程(CBE )为 ;质子平衡方程(PBE )为 。
3、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应该是几位有效数字:A 213.64 + 4.402 + 0.3244, 位;B 6851033101161051---⨯⨯⨯⨯... 位;C pK a = 12.35, 求K a = ?, 位。
4、影响水溶液中,弱酸弱碱滴定突跃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和 。
5、 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 和 。
6、用沉淀法测定Ba 2+和-24SO 含量,测Ba 2+时,用稀H 2SO 4溶液作沉淀剂,则沉淀剂宜过量 ; 而测定-24SO 时,用BaCl 2溶液作沉淀剂,则沉淀剂宜过量 。
7、已知柠檬酸的pK a1~pK a3的值分别为3.13, 4.76, 6.40,则其共轭碱的pK b2 = ; pK b3 = 。
8、已知在1 mol L -1HCl 介质中,V Fe Fe 68023.=++θϕ,V Sn Sn 14024.=++θϕ,则下列滴定反应:+++++=+422322Sn Fe Sn Fe 平衡常数为 ,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
9、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以 作滴定指示剂,以 为滴定标准溶液。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共15’,每小题1.5’)1.下列物质中,可以有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 NaOHB 浓HClC K 2Cr 2O 7D KMnO 42. 欲配制pH = 4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用下列何种弱酸(或弱碱)和它的盐来配制:( )A NH 2OH (K b = 1×10-9)B NH 3·H 2O (K b = 1×10-5)C HAc (K a = 1×10-5)D HCOOH (K a = 1×10-4)3.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使用灵敏度为0.1 mg 的分析天平,用递减法称取试样时,至少称取: ( )A 0.1 gB 0.2 gC 0.05 gD 0.5 g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 系统误差小;B 偶然误差小;C 平均误差小;D 相对误差小。
《化学分析》考试试题(1)一、填空题(共30’,每空1.5’)1、判断下列误差属于何种类型:(1)用分析天平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属于误差;(2)进行仪器分析实验时,室内气温变化对仪器性能的影响,属于误差。
2、浓度为Cmo l L-1的N a2S溶液的物料平衡方程(M B E)为;电荷平衡方程(C B E)为;质子平衡方程(P B E)为。
3、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应该是几位有效数字:A213.64+4.402+0.3244,位;B位;Cp K a=12.35,求K a=?,位。
4、影响水溶液中,弱酸弱碱滴定突跃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和。
5、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和。
6、用沉淀法测定B a2+和含量,测B a2+时,用稀H2S O4溶液作沉淀剂,则沉淀剂宜过量;而测定时,用B a C l2溶液作沉淀剂,则沉淀剂宜过量。
7、已知柠檬酸的p K a1~p K a3的值分别为3.13,4.76,6.40,则其共轭碱的p K b2 =;p K b3=。
8、已知在1m o l L-1H C l介质中,,,则下列滴定反应:平衡常数为,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9、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以作滴定指示剂,以为滴定标准溶液。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共15’,每小题1.5’)1.下列物质中,可以有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N a O H B浓H C l CK2C r2O7DK M n O42.欲配制p H=4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用下列何种弱酸(或弱碱)和它的盐来配制:()AN H2O H(K b=1×10-9)B N H3·H2O(K b=1×10-5)CH A c(K a=1×10-5)DH C O O H(K a=1×10-4)3.如果要求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使用灵敏度为0.1m g的分析天平,用递减法称取试样时,至少称取:()A0.1g B0.2g C0.05g D0.5g4.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A系统误差小;B偶然误差小;C平均误差小;D相对误差小。
5.A g2S的K s p=1×10-48,其在纯水中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A B C D6.在p H=3的H A c溶液中,当C H A c=0.2m o l L-1时,H A c的分布分数为;当C H A c=0.3mo l L-1时,H A c的分布分数为,则与的关系为:()A=B>C<D无法判断7.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措施是:()A进行量器校准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对照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8.E D T A酸效应系数的正确定义表达式为:()A B C D9.A和B分别为强酸、强碱溶液,p H分别为2.0、8.0,两者等体积混合后,p H 为()A5.0B2.3C2.0D8.010.C a2+、M g2+混合溶液,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措施达到分别滴定的目的:(l o g K C a Y=10.69,l o g K M g Y=8.4)()A氧化还原掩蔽法B控制溶液酸度C沉淀掩蔽法D络合掩蔽法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15’,每题5’)1、判断下列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被强碱强酸滴定情况,若能滴定,说明可选用的酸碱指示剂:A0.1m o l L-1N H3·H2O(K b=1.8×10-5)B0.1mo l L-1H2C2O4(K a1=5.9×10-2,K a2=6.4×10-5)2、在Z n C l2溶液中,加入少量N H3·H2O,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加过量N H3·H2O后,沉淀全部溶解,加入络黑T(E B T),生成红色后,用E D T A滴定至蓝色:A对上述现象做出解释;B写出各步的化学方程式。
3、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怎样防止或减小碘量法的分析误差。
四、计算题(共40’,每题10’)1.为了验证测定钙方法,准确称量纯样品溶于水中,为使配制样品与实际样相似,加入一系列组分,然后用水准确稀释到500mL。
当用验证方法分析时,每次吸取50.0m L试样溶液(其中准确含C a为400m g),经几次测定,得到以下结果(单位mg):398,396,398,392,393,401。
对该样本进行计算:(1)分析结果的平均值;(2)分析结果的极差(3)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4)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5)分析结果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2.计算0.100m o l L-1N a A c溶液的p H值(H A c:K a=1.80×10-5)。
3.1×10-2mo l L-1E D T A滴定等浓度的C a2+,若在p H=5.0条件下,可否准确进行滴定?若要准确进行C a2+滴定,允许的最低p H值为多少?K C a Y=10.69p H5.05.25.45.65.86.06.26.456.075.695.334.984.654.34p H6.46.66.87.07.27.47.64.063.793.553.323.102.882.68p H7.88.08.28.42.472.272.071.874.称取P b3O4试样0.1000g,加入H C l溶液后,释放出氯气。
此氯气与K I溶液反应,析出I2,用0.01000m o l L-1的N a2S2O3溶液滴定,用去25.00m L,求试样中P b3O4的质量分数。
(M P b3O4=685.6g mo l-1)《化学分析》考试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30’,每空1.5’)1、(A)系统(B)偶然2、M B E:[H2S]+[H S-]+[S2-]=CC B E:[N a+]+[H+]=[H S-]+2[S2-]+[O H-]P B E:[H+]+[H S-]+[H2S]=[O H-]3、A5B2C24、弱酸的酸常数或弱碱的碱常数;弱酸弱碱浓度5、条件稳定常数;被测金属离子的浓度6、50~100%;20~30%7、9.24;10.878、K=2.0×1018;9、K2C r O4;A g N O3二、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共15’,每小题1.5’)1、C2、D3、B4、A5、D6、A7、D8、B9、B10、C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15’,每题5’)1、答:A因为C K b>10-8,所以,可以用强酸,如H C l直接滴定;可选用甲基红作指示剂;2,B C k a1>10-8,C k a2>10-8,且<10-5,所以,两级H+一起被强碱如N a O H滴定,产生一个滴定突跃,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3,2、答:AZ n2+Z n(O H)2(白)B Z n2++2O H-=Z n(O H)2Z n(O H)2+4N H3=+E B T=Z n-E B TZ n-E B T+Y=Z n Y+E B T2, 3、答:主要误差来源有(1)I2的挥发:(2)I-被氧化。
2,主要措施:使用碘量瓶;1,加入过量的K I使I2形成络离子;1,置于暗处,并防止剧烈摇动。
1,四、计算题(共40’,每题10’)1、解:(1)2,=396mg(2)2,(3)2,(4)2,(5)2,2、解:A c-:2,因为c K b>20K w,>500;2,4,p O H=5.14p H=8.872,3、解:l o g K C a Y=10.695,故不能准确进行滴定。
若要准确进行滴定,允许最低p H值为:查表,可知允许最低p H值为7.65,4、解:P b3O4+8H C l=C l2+3P b C l2+4H2OC l2+K I=I2+2K C lP b3O4~C l2~I2~24,6,《化学分析》考试试题(2)一、填空(共30’,每空1.5’)1、浓度为Cmo l L-1N a2C2O4水溶液的物料平衡方程(M B E)为;电荷平衡方程(C B E)为;质子平衡方程(P B E)为;;2、判断误差类型:A以含量为98%的金属锌作基准物质标定E D T A溶液浓度,属于误差;B读取滴定管数据时,最后一位数值估计不准,属于误差;3、判断下列数据或计算式的有效数字位数:A某分析样品的质量m=0.1000g,位;B某溶液[H+]=0.001mo l L-1,位;C213.64+4.402+0.3244,位。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 C l的共轭碱是;5、络合滴定中,当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一定时,被测金属离子C M的浓度越大,则滴定突跃;当被测金属离子C M的浓度一定时,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则滴定突跃越大;6、在沉淀重量法中,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和。
7、在分析工作中,某分析人员多次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好,则说明其分析工作的好;如果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实值接近,则表明其分析结果的好。
8、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其所用的酸性介质通常为;使用的指示剂为。
9、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以作滴定指示剂,以为滴定的标准溶液,可用于测定A g+、C l-、B r-、I-、S C N-等。
10、用H C l标准溶液滴定N a3P O4至甲基橙变色,其终点产物为。
二、选择填空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共15’,每小题1.5’)1.酸碱滴定常用的N a O H、H C l标准溶液,其使用浓度通常配制成:()A1mo l L-1B10m o l L-1C0.1m o l L-1D0.01m o lL-12.用K M n O4法测定某H2O2含量,应采用下列哪种滴定方式:()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间接滴定法D置换滴定法3.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品,滴定管的初始读数为0.25±0.01mL,终止读数为32.25±0.01m L,则用去H C l溶液的准确体积为:()A32mL B32.00mL C32.00±0.01mL D32.00±0.02mL4.某H C l溶液的浓度为1.00×10-8m o l L-1,则此H C l溶液的p H值为:()A8.00B6.98C5.00D10.005.在一定酸度的水溶液中,C a C2O4沉淀溶解度计算公式为:()A BC D6.某一元有机弱酸的酸常数p K a=12.35,则该有机弱酸共轭碱的碱常数p K b为:()A12.35B1.65C6.17D6.807.在p H=3的某一元弱酸溶液中,当C H A=0.2mo l L-1时,A-的分布分数为;当C H A=0.4m o l L-1时,A-的分布分数为,则与的关系为:()A=B>C<D都有可能8.络合滴定中,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的正确定义表达式为:()A BC D9.下列各指示剂中,单色指示剂是:()A甲基红B酚酞C甲基橙D酚红10.间接碘量法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A蓝色出现B黄色变蓝色C蓝色变黄色D蓝色消失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15’,每题5’)1、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10m o l·L-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H F(K a=7.2×10-4)(2)(C H2)6N4(K b=1.4×10-9)(3)C H3N H2(K b=4.2×10-4)2、以p H=10时,用E D T A滴定溶液中M g2+,采用络黑T(E B T)为指示剂为例,说明络合滴定指示剂的作用原理(E B T在p H=10时显蓝色,M g-E B T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