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导体存储器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2
计算机原理第四章存储系统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四章存储系统学习时间:2016年10月24日--10月30日内容:一、学习要求这周我们将学习第四章存储系统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分类,加深对半导体随机读写器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主要内容(一)存储系统概述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存储器有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之分,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处于全机中心地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称为外存储器(简称外存)通常用来存放主存的副本和当前不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每条指令所需的数据及取下一条指令的操作都不能直接访问辅助存储器,需要通过主存储器与CPU交换信息。
(二)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为主存容量、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时间。
计算机可寻址的最小信息单位是一个存储字,一个存储字所包括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主存储器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存储器的速度,一般用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来表示。
存储器存取时间(memory access time)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存储周期(memory cycle time)指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例如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通常,存储周期略大于存取时间。
(三)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大容量、高速度、低成本”,但是在一个存储器中要求同时兼顾这三方面是困难的。
一般来讲,速度高的存储器,每位价格也高,因此容量不能太大。
主存-辅存层次,满足了存储器的大容量和低成本需求。
cache-主存层次,解决了速度与成本之间的矛盾。
现代大多数计算机同时采用主存-辅存和cache-主存这两种存储层次,构成cache-主存-辅存三级存储层次,如下图所示。
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称为内存储器,包括cache和主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1 半导体存储器是由多种元件以及组件组成的,包括:
(1) 存储元件:用于空间上存储信息的元件,包括行选择元件、门电极、存取道和存储单元;
(2) 读写元件:与存储元件有关的元件,用于读取或写入存储元件中
的信息,包括数据信号电极和控制信号电极;
(3) 连接元件:用于彼此连接存储元件、读写元件和外部接口的元件,包括连接电路和接口;
(4) 功能组件:控制与调节半导体存储器工作的元件,包括电源、锁
存器和计时器;
(5) 封装元件:用于保护内部机构结构,提供与外界连接的元件,包
括封装、连接器和防火片;
2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有:
(1) 存储元件:存储元件通常包括门电极、存取道和存储单元,采用
多位或多级结构空间上存储信息;
(2) 读写元件:读写元件与存储元件有关,利用电声的静电双向效应
实现存取动作,包括数据信号电极和控制信号电极;
(3) 连接元件:连接元件用于连接存储元件与读写元件,以及外部的
接口,包括连接电路和接口;
(4) 功能组件:功能组件用于控制与调节半导体存储器的工作,包括
电源、锁存器和计时器;
(5) 封装元件:封装元件用于提供与外界连接,保护内部机构结构,常见的封装元件有封装、连接器和防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