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建筑钢材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57
建筑材料A第六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传统建筑材料?A. 木材B. 石材C. 钢材D. 塑料答案:D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骨料的种类B. 水泥的标号C. 搅拌的均匀性D. 养护条件答案:B3. 钢材的屈服强度通常指的是:A. 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B. 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力C. 材料达到最大应力时的应力D. 材料开始发生弹性变形时的应力答案:A4. 下列哪种材料不适用于制作屋顶瓦?A. 陶瓷B. 金属C. 木材D. 玻璃5. 以下哪种材料的热导率最低?A. 铝B. 铜C. 泡沫塑料D. 混凝土答案:C6. 玻璃的透光性主要取决于:A. 玻璃的厚度B. 玻璃的化学成分C. 玻璃的颜色D. 玻璃的表面处理答案:B7. 以下哪种材料的耐久性最好?A. 木材B. 石材C. 混凝土D. 塑料答案:B8. 以下哪种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最好?A. 木材B. 钢材C. 混凝土D. 不锈钢答案:D9. 以下哪种材料的隔音效果最好?B. 钢材C. 混凝土D. 泡沫塑料答案:D10. 以下哪种材料的耐火性能最好?A. 木材B. 钢材C. 混凝土D. 玻璃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其______天的标准养护抗压强度来划分的。
答案:282. 钢材的抗拉强度通常比其屈服强度______。
答案:高3. 木材的含水率过高会导致木材______。
答案:变形4. 玻璃的热稳定性较差,因此不适合用于______。
答案:高温环境5. 泡沫塑料的密度较低,因此其______也较低。
答案:重量6. 石材的硬度较高,因此常用于______。
答案:地面铺装7. 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强,因此在建筑结构中可以承受较大的______。
答案:变形8.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较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添加______。
答案:防水剂9. 木材的抗腐蚀性能较差,因此在户外使用时需要进行______处理。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1.土木工程材料应具备哪些基本性质为什么答:土木工程材料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土木工程材料具有相应的不同性质,如用于土建结构物的材料要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因此,选用的材料应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又如根据土建结构物各种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选用的材料应具有防水、绝热、吸声、粘结等性能。
对于某些土建结构物,要求材料具有耐热、耐腐蚀等性能。
此外,对于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材料,如路面材料,要求材料能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冰冻等引起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及反复冻融等的破坏作用。
2.材料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些层次不同层次的结构中,其结构状态或特征对材料性质有何影响3.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有差别4.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与散粒材料的填充率和空隙率有何差别5.材料的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及抗冻性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6.什么是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材料导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7.脆性材料与韧性材料有什么区别8.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有几种9.试验条件对材料强度有无影响影响怎样为什么10.什么是材料的强度等级、比强度强度等级与强度有何关系与区别11.说明材料的脆性与韧性、弹性和塑性的区别。
12.说明材料的疲劳极限、硬度、磨损及磨耗的概念。
13.什么是材料的耐久性材料为什么必须具有一定的耐久性14.建筑物的屋面、外墙、基础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15.当某种材料的也隙率增大时,下表内其他性质如何变化16.某岩石试样经烘干后其质量为482g,将其投入盛水的量筒中,当试样吸水饱和后水的体积由452g增为630g。
饱和面干时取出试件称量,质量487g。
试问:(1)该岩石的开口孔隙率为什么(2)表观密度是多少17.称取堆积密度为1500kg/m3的干砂200g,将此砂装入容量瓶内,加满水并排尽气泡(砂已吸水饱和),称得总质量为510g,将些瓶内的砂倒出,向瓶内重新注满水,此时称得总质量为386g,试计算砂的表观密度。
简述建筑钢材的特点建筑钢材是指用于建筑结构中的钢铁材料,由于其具有许多优点,如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抗腐蚀性及持久性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以下是对建筑钢材特点的1200字以上的简述:首先,建筑钢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高强度。
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如混凝土或木材,钢材的抗拉强度和刚度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这使得建筑师可以设计更薄、更轻的结构,从而节省材料和减轻建筑物的总重量,同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建筑钢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
钢材可以在制造过程中被轧制、拉伸和弯曲,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
此外,钢材还可以通过焊接来连接,这使得钢结构可以组装成复杂、多维的形式。
这种可塑性和可焊性使得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更加灵活和高效。
第三,建筑钢材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由于钢材可以通过镀锌、涂层或钢材本身的合金化处理来增强其抗腐蚀能力,使其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性能。
这种抗腐蚀性能使得钢结构可以用于沿海地区、潮湿环境以及化学工厂等具有高湿度和腐蚀性的场所。
另外,建筑钢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由于钢材具有高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其结构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和安全。
相比之下,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和木材,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老化和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这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可能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和安全隐患。
此外,建筑钢材还具有可回收性和可持续性。
钢材可以被回收和再利用,这降低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并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由于钢材的寿命较长,可以减少建筑物的废弃和拆除,从而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总结起来,建筑钢材的特点包括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抗腐蚀性及持久性。
这些特点使得钢结构具有许多优点,如轻巧、灵活、稳定和耐久性,使其成为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同时,建筑钢材的可回收性和可持续性也使其符合可持续建筑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材料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311106总学时数:40(理论学时数:32;实验学时数:8)总学分数:2.5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专业:工程力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材料的组成、生产、结构、性能和应用为主线,系统讲授石灰与石膏、水泥、水泥混凝土与建筑砂浆、建筑钢材、石油沥青等常见土木工程材料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和应用建立全面认识。
牢固掌握材料基本性质对性能的影响,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应用以及相关的质量评定和性能检测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学会根据性能要求合理选用材料,并能初步利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材料在实际应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1.1 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1.2 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1.3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现状;1.4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任务基本要求: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概念和分类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2.2 材料的力学性质;2.3 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了解材料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和评价方法重点掌握: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性能的影响第三章石膏和石灰3.1 建筑石膏;3.2 建筑石灰基本要求:了解建筑石膏和建筑石灰的组成、生产和水化凝结硬化过程重点掌握:石灰熟化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特点、石膏凝结硬化过程特点、石灰石膏的主要性能特点和应用第四章水泥4.1 水泥的概念和分类;4.2 硅酸盐水泥;4.3 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4.4 其它水泥基本要求:了解水泥的分类、常用品种;水泥的组成和生产;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其它水泥品种和应用重点掌握:水泥水化反应特点和凝结硬化影响因素;水泥的技术品质指标;不同水泥品种的性能差别和应用难点:水泥性能分析和选用第五章混凝土及建筑砂浆5.1 混凝土概述;5.2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5.3混凝土的技术性质;5.4 混凝土外加剂;5.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6建筑砂浆基本要求:了解混凝土的分类、组成材料及其基本作用;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评价方法;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和作用机理;建筑砂浆的种类和主要技术要求重点掌握:组成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技术性质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混凝土外加剂的合理选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步骤难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六章建筑钢材6.1 钢材的冶炼;6.2 钢材的技术性质;6.3 建筑用钢基本要求:熟悉钢的冶炼过程、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和评价指标、钢材的牌号划分方法重点掌握:钢材的选用依据和原则;钢材牌号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七章沥青和沥青混合料7.1 石油沥青;7.2 防水材料基本要求:掌握石油沥青的组丛、结构、技术性能和评价指标;常用防水材料重点掌握:石油沥青的牌号划分和选用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本课程实践环节开设:水泥试验、砂石实验、混凝土实验、石油沥青试验等四个实验,通过试验操作练习,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掌握鉴定、检验材料技术性能和评定质量的方法;验证已学有关材料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使学生熟悉规范要求,具有设备操作、数据整理、结果分析及试验报告撰写的能力。
建筑钢材的种类和用途建筑钢材是一种专门用于建筑行业的金属材料,它在房屋建筑、桥梁航道、机械设备和民用工业等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
钢材种类众多,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下面将介绍建筑常用的钢材种类和用途。
1.普通碳素结构钢普通碳素结构钢是钢铁行业中最为通用的一种钢材,它主要由铁、碳、锰等几种元素所组成,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机械性能,主要用于制造钢结构、机械零部件和铁路轨道等。
常用的普通碳素结构钢有国标Q235和Q345,其抗拉强度分别为235MPa和345MPa。
2.合金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是一种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的钢材,如铬、锰、硅、钼等。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制造高强度螺纹钢、大型轴承、汽车零部件和航空航天零部件等。
3.耐磨钢耐磨钢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的钢材,主要用于制造建筑机械、矿山设备和切割工具等。
耐磨钢种类繁多,常见的有NM360、NM400、NM450、NM500等。
4.不锈钢不锈钢是指含有铬、镍等元素,具有耐腐蚀性的钢材。
它除了具有普通碳素结构钢的机械性能外,还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美观性等特点。
不锈钢种类多样,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用途分为数十个系列,其中最常用的是304和316不锈钢。
5.高速切削钢高速切削钢是一种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钢材,主要用于制造切削刀具。
它通常由硬质合金钢和粉末冶金钢两种合金钢材组成,常见的品牌有M2、M35、M42等。
以上就是建筑常用的五类钢材,不同种类的钢材有着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因此也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建筑行业中,尤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材种类,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绪论一、填空题: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和。
2、目前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的标准主要有和。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填空题:1、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和。
2、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用吸水率表示,表示方法有和两种。
3、材料内部的孔降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和。
4、材料的吸湿性用表示。
5、材料的变形特征有和两种类型。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材料的吸湿性与材料的成分和构造无关。
()2、材料的抗冻性仅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3 、对冬季室外温度低于一10℃的地区,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不用进行抗冻检验。
()4 、材料的软化系数越大,其耐水性能越好。
()5 、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冻性越好。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坑在话号内)1、当材料的润湿边角θ为( A )时,称为亲水性材料。
A 、>900B 、<900 C、002、当材料的软化系数(A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A、>0.85 B 、<0.85 C、=0.753、含水率为5%的砂200 g,其干燥后的质量是()g。
A 、190 B、199 C、2104、材料的耐水性可用()表示。
A、亲水性B、软化系数C、抗渗性四、名词解释:1、密度2、弹性五、计算题:某石材的密度为 2.78g/cm3,孔隙率为 1.5%,今将该石材破碎为碎石,测得碎石的堆积密度为1565kg/m3。
试求该石材的表观密度和碎石的孔隙率。
第二章无机胶凝材料一、填空题:1、生石灰加水后,生成氢氧化钙,称为,这一反应过程叫生石灰的熟化过程,也叫生石灰的消解。
2、硅酸盐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分为三类、和。
3 、水泥俗称,是一种多组分材料,既可以在中硬化,又可以在中硬化。
4、水泥的品种很多.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铝酸盐水泥、等多种系列水泥。
5、混合材料是指磨细水泥时掺人的矿物材料,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水泥生产时颗粒越细越好。
建筑材料理论(下)发布于2005-04-21 被读6787次【字体:大中小】作者:姚志刚第六章建筑砂浆建筑砂浆和混凝土的区别在于不含粗骨料,它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
按其用途分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按所用材料不同,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石膏砂浆和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等。
合理使用砂浆对节约胶凝材料、方便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砂浆的技术性质一、新拌砂浆的和易性砂浆的和易性是指砂浆是否容易在砖石等表面铺成均匀、连续的薄层,且与基层紧密黏结的性质。
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含义。
(一)流动性影响砂浆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用水量以及细骨料的种类、颗粒形状、粗细程度与级配,除此之外,也于掺入的混合材料及外加剂的品种、用量有关。
通常情况下,基底为多孔吸水性材料,或在干热条件下施工时,应选择流动性大的砂浆。
相反,基底吸水少,或湿冷条件下施工,应选流动性小的砂浆。
(二)保水性保水性是指砂浆保持水分的能力。
保水性不良的砂浆,使用过程中出现泌水,流浆,使砂浆与基底黏结不牢,且由于失水影响砂浆正常的黏结硬化,使砂浆的强度降低。
影响砂浆保水性的主要因素是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砂的品种、细度和用水量。
在砂浆中掺入石灰膏、粉煤灰等粉状混合材料,可提高砂浆的保水性。
二、硬化砂浆的强度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有:当原材料的质量一定时,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和水泥用量。
此外,砂浆强度还受砂、外加剂,掺入的混合材料以及砌筑和养护条件有关。
砂中泥及其他杂质含量多时,砂浆强度也受影响。
第二节砌筑砂浆一、砌筑沙浆的组成材料(一)胶凝材料用于砌筑沙浆的胶凝材料有水泥和石灰。
水泥品种的选择与混凝土相同。
水泥标号应为砂浆强度等级的4-5倍,水泥标号过高,将使水泥用量不足而导致保水性不良。
石灰膏和熟石灰不仅是作为胶凝材料,更主要的是使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二)细骨料细骨料主要是天然砂,所配制的砂浆称为普通砂浆。
建筑材料(学分4,学时6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性质为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为学习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结构设计等专业课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试验技术基础。
本课程教学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掌握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技能。
(1)在材料性质方面:①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质及技术要求;②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③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④了解各主要性质间的相互关系;⑤初步学会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
(2)在材料应用方面:①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②熟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③了解材料使用方法的要点;④学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基本内容:绪论;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建筑钢材;墙体材料。
第0章绪论 2学时1.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3.本课程的内容、任务与学习方法;4.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内容:1.重点: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难点: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6学时1.材料的两种组成类型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组成的表示方法;2.材料结构的三个层次、六种宏观结构的类型及特征,无定形材料与晶体材料之间性质的差异,微观结构下不同晶体的性质特征;3.孔隙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4.体积密度、密度及表观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其测定方法;5.握孔隙率、开口孔隙率与闭口孔隙率的定义、公式及计算方法;6.堆积密度、空隙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7.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的概念,重点掌握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水饱和度的定义、计算式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8.材料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对材料的影响;9.导热性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
道路建筑材料第四、五、六章复习题第四章&第五章沥青&沥青混合料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高级沥青路面所用沥青的胶体结构应属于 C 。
A、溶胶型B、凝胶型C、溶—凝胶型D、以上均不属于3、沥青混合料中最理想的结构类型是 A 结构。
A、密实骨架B、密实悬浮C、骨架空隙D、以上都不是4、在沥青混合料中,应优先选用 B 。
A、酸性石料B、碱性石料C、中性石料D、以上都不是5、粘稠石油沥青三大性能指标是针入度、延度和A。
A、软化点B、燃点C、脆点D、闪点6、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稳定度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A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稳定度影响不大。
7、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流值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B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流值影响不大。
8、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空隙率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C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空隙率影响不大。
9、A级道路石油沥青适用于 A 。
A、各个等级公路的所有层次。
B、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下面层及以下层次C、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各个层次D、三级以上公路各个层次10、SMA表示 D 。
A、热拌沥青混合料B、常温沥青混合料C、沥青表面处理D、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11、工程上常用 A 确定沥青胶体结构。
A、针入度指数法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法C、环与球法D、溶解—吸附法12、用标准粘读计测液体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 A 。
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1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含量常以 D 的质量比的百分率表示。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第二章材料第2.0.1条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以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规定,当有可靠根据时可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
第2.0.2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环境温度以及构件所处部位等不同情况,选择其牌号和材质,并应保证抗拉强、伸长率、屈服点、冷弯试验、冲击韧性合格和硫、磷含量符合限值。
对焊接结构尚应保证碳含量符合限值。
第2.0.3条抗震结构钢材的强屈比不应小于1.2,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伸长率应大于20%,应有良好的可焊性。
第2.0.4条承重结构处于外露情况和低温环境时,其钢材性能尚应符合耐大气腐蚀和避免低温冷脆的要求。
第2.0.5条采用焊接连接的节点,当板厚等于或大于50mm,并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作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的规定,附加板厚方向的断面收缩率,并不得小于该标准 Z15级规定的允许值。
第2.0.6条结构采用的钢材强度设计值,不得小于表2.0.6的规定。
第2.0.7条钢材的物理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GBJ 17)第2.2.3条的规定。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钢材的牌号、等级和对Z 向性能的附加保证要求。
第2.0.8条钢结构的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手工焊接用焊条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的规定。
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相匹配。
二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 14957),或《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14958)的规定。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0.8规定采用焊焊条的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