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2
早教班活动教案5篇其实教案的编写过程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前准备教案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早教班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早教班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点、线、面的概念;2、初步学习辨别红、黄、蓝色彩;3、初步尝试用肢体绘画。
教学重点:1、深入浅出地解释点,线和面的概念;2、引导幼儿联想常见的几何物品,观察实物;3、引导幼儿完成简单的几何图形。
材料:水粉(三原色)大白纸,点线面图案,报纸,各种小积木。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色彩1、鼓励幼儿用手指和颜色做朋友。
教师先用手指蘸颜料印在纸上,引导幼儿模仿印点。
并认识红色。
2、我们把所有的红点连在一起(用笔把红点连起来)看一条长长的红线就出来了,它可以无限延长。
3、老师在幼儿印好的点上任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启发幼儿兴趣。
(如:毛毛虫、蚂蚁、汽车等图案)二、不同的点1、出示报纸。
(想想怎样才能把它立起来?)在纸印上颜色每人一张报纸,引导幼儿用力把它团起来。
2、把团好的纸团蘸上蓝色,印在纸上。
看看印出来后是什么样子的?3、我们再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试试。
4、老师在幼儿印好的颜色上,随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眼睛、花、大树等)引发幼儿兴趣。
三、欣赏点、线、面图案引导幼儿说出所看到的图案。
(小人、字母、轮船、飞机等)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幼儿了解到其实美术很简单用大小不同的点,颜色不同的点都可以完成一幅画。
四、有趣的点画1、画出树的轮廓,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来把树叶填满。
鼓励幼儿尝试。
指导语:我们要像大师一样一点点地画2、欣赏作品马萨尔《弗里德里希的航船》3、把画中不同的点找出来,画在纸上。
数一数一共有几种点。
作品介绍:马萨尔法国画家,喜欢用点来作画。
他的妈妈是个刺绣女工。
也许是因为从小看多了绣针跳上跳下的点,他也喜欢上了跳动的点。
早教班活动教案篇2一、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6日二、活动地点:浦东新区新场幼儿园三、参加对象:0—3岁幼儿和家长四、设计思路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接受各种环境的敏感期,他们对周围提供的信息会全部吸收,即所谓的吸收性心智。
一、活动名称:《孝经》启蒙教育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孝经》的基本内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
2. 培养幼儿的孝心,学会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3. 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三、活动准备:1. 《孝经》文本2. 相关图片或视频3. 小卡片、笔等教具4. 音乐、故事等辅助材料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孝道的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孝道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孝道吗?为什么孝道很重要?(二)基本教学1. 教师简要介绍《孝经》的作者、内容等。
2.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孝经》中的经典语句,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 教师结合图片或视频,讲解《孝经》中的故事,如“卧冰求鲤”、“子路负米”等。
4.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孝经》中的故事。
2. 幼儿分享自己在家中如何孝顺父母、关爱家人的事迹。
(四)总结与延伸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记录下来。
五、活动反思:1.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孝经》内容进行讲解,使幼儿易于理解。
3. 在互动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4.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幼儿在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活动评价:1. 幼儿对《孝经》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
3. 幼儿在课后作业中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早教国学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培养他们的孝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1、打招呼:hello 小朋友们上午好,我是你们的某某老师,欢迎小朋友来到某某老师的音乐课堂,让我们先打个招呼HELLO SAY HELLO,下面呢,我们要唱HELLO歌喽,某某老师先来做示范,小耳朵要仔细听,当某某老师唱到HELLO的时候,我们要伸出我们的小手挥一挥手,打个招呼,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我们SAY HELLO TO 某某SAY HELLO TO 某某我们SAY HELLO TO 某某SAY HELLO TO 某某某某老师的自我介绍做完了,下面哪位小朋友可以先到老师的旁边来自我介绍呢?小朋友一个一个全部自我介绍完2、集体舞:自我介绍做完了,小朋友都非常的棒,接下来是我们的集体舞时间,请小朋友和家长起立,我们一起拉手围成一个圆圈,我们唱的很简单,请家长和我们一起唱哦!让我们来到松树林,松树林,松树林,让我们来到松树林,在这个清新的早晨。
舞蹈结束,请大家带着宝贝回到舒适的位置坐好。
3、节奏型训练:音乐《骑着我的小白马》,教具大龙球,我们来进行节奏型训练,某某老师先来做示范,家长朋友们仔细看哦,示范完以后带家长一起做全程打节奏。
4、听力训练,每节课三分钟,好啦,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做听力训练,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听这是谁的叫声(放音乐)。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出来这是谁的叫声?某某某,对啦,这是某某的声音,某某是怎么叫的?学一下,对,我们一起来学一下某某怎么叫,好,我们再来听一下,某某是怎么叫的,哇,某某的叫声是不是这样叫的呀?(模仿一下)。
下面呢,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认真听,这是谁的声音呀?(模仿一下)这是某某的声音,对啦,某某是怎么叫的呢(模仿).小朋友会不会呀?(一起模仿).5、音乐律动:(站起来跳舞成绕场走)音乐:拉个圆圈走走。
此处的音乐可与节奏性训练的音乐互换。
6、节奏性训练:(乐器).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节奏性训练,看xx老师手里有什么(碰一下告诉该了)它是xx.碰在一起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小朋友要一边听歌,一边根据老师的节奏来进行xx的演奏,接下来,请先看老师的示范,开始示范、老师的示范完成了.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演奏(全程喊节拍1.2.3.4.1.2.3.4…)重夏3-4遍。
早教课程教案流程【篇一: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9-21个月)】爱心三班 a 亲子教育活动目标 (19 个月一 21 个月〉一、相识礼仪通过相识礼仪引导宝宝学会在同伴面前自我表述姓名、性别 , 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 以多种方式与同伴进行问候 , 交流。
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 , 激发宝宝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学会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二、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活动毡过热身运动发展宝宝走、跑、跳、投掷等基本动作。
通过大量的感统器材以及感统训练活动 , 发展宝宝的前庭平衡和四肢协调能力 ,为宝宝的触觉提供丰富的刺激。
激发宝宝参与运动和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培养勇敢、活泼、开朗三、综合认知活动在综合认知活动中 , 扩大宝宝的眼界 , 促进宝宝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培养良好的秩序感 , 专注栏 , 促进观察,注意的记忆能力的发展,拥有信痪的情绪情感及形成良好的个性。
四、音乐感知通过音乐感知 , 使宝宝感知 2/4 拍、 l!4 拍的音乐节奏 , 能欣赏简单的音乐 , 学会表现歌曲乐曲的能力如跟着节奏一拍一拍地做动作 , 用身体表现乐曲。
认识一些小乐器并会使用 , 能用小乐器表达音乐感受。
促进语言、音乐智能发展。
五、语言节奏通过语言节奏 , 激发宝宝学习模仿成人说话、说儿歌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 增强对词语及简单语言的理解 , 会做词物对应。
学会简单的交际用语 , 比如您好、再见、请进、请坐等。
学会注意倾听及简单地表达。
七、课程线索本期课主要的课程线索是以教授宝宝生活常识为主 , 1 岁半到 2 岁宝宝 , 开始萌生了初步的自我意识 , 开始喜欢与周围的人接触、交往 ,这个时期是培养宝宝自己动手 { 故事的兴趣 , 发展基本生活技能 , 学习生活常识的最佳时期。
我们会在每节课增加常识类的环节 ,比如礼貌用语、地理知识等。
教学活动流程一、课前说明 :所需时间 : 3 分钟具体方法 : 将本节课的活动名称写在彩虹桥上。
亲子早教活动方案15篇亲子早教活动方案1通过这样的活动,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拉近两者的距离,让孩子在活动中快乐游戏快乐玩耍,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活动目标增进亲子感情;感受儿歌的节奏;练习跳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优美、舒缓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1. 教师示范念儿歌,请家长带着宝宝拍手念儿歌。
2. 宝宝和家长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游戏。
“小青蛙,呱呱呱,肚子饿了,呱呱呱。
一跳跳,二跳跳,三跳跳,四跳跳”:家长托着宝宝的手臂原地一句一跳;“抓到害虫吃饱了”:家长抱起宝宝转一圈;“嘘——滑下来”:家长快速将宝宝滑落。
四、指导要点1. 家长托宝宝手臂跳时注意握紧宝宝双臂。
2. 宝宝从家长身上滑落时,家长注意用双手拖住宝宝的后背,以免宝宝摔伤。
五、亲子游戏小荡床六、活动目标发展大脑平衡觉;感受在空中摇摆的快乐。
七、活动准备床单。
八、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床单,向家长讲解玩法,并请一名家长上前示范。
2. 家长分别站在床单两端,将床单打开,让宝宝平躺在里面,家长抬起床单四角随儿歌有节奏地摆动。
3. 教师蹲下与宝宝说“再见”,鼓励宝宝下次再来。
提醒家长带领宝宝到户外自由活动。
九、指导要点摆动时家长动作幅度要适宜。
十、附儿歌《小荡床》小床单,真奇妙,宝宝躺着笑一笑。
妈妈摆,爸爸摇,乐得宝宝哈哈笑。
亲子早教活动方案2活动主题温暖社区行,亲子运动会活动时间9:30——11:00活动地点活动主旨帮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让科学的早期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而组织的。
活动着力体现三大特点:互动性——构筑孩子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互动的平台和友谊的桥梁;趣味性——让孩子爱游戏,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过程性——我们更关注幼儿、家长、教师在活动中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
同时,借助活动平台推广红黄蓝亲子园的品牌,提高家长的认知度,获得适龄名单促进新报。
参与人员非会员25组家庭(8个月——1岁五组必须会爬)主持人控场营销指导老师工作老师招募方式电话邀约物品准备购物袋、雨伞、抽奖号码牌、宣传单、发声玩具、海洋球、计时器、篮子、彩虹伞、蜡笔、婴幼儿玩具、兑奖券、餐具套装、现金抵用券、活动流程1、开场舞;(红包抽奖尾数9)2、热身指导活动;3、相识问好;4、8——12个月爬行赛5、1——3岁宝贝向前冲6、抽奖②(红包尾数6)7、彩虹伞8、介绍红黄蓝并抽大奖详案:负责人开场舞音乐《宝宝之歌》《竹兜欢乐跳》热身指导活动背景音乐《小跳蛙》1、家长小朋友围坐一圈,老师带领给宝宝进行按摩操(3分钟)相识活动让家长和小朋友尽快融入到活动氛围当中音乐《》由指导教师带领所有家庭围坐成圆圈,请每一个家庭来介绍自己的宝宝(尽可能让宝宝自我介绍),让大家相互认识。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一些家长耽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耽心是不必要的。
一起看看幼儿园早教课程教案!欢迎查阅!一、朋友多多目标:1、让宝宝能在大人面前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
2、熟悉环境,老师熟悉宝宝。
指导家长:请家长鼓励宝宝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等,增强薄薄的自信心,消除目生感。
活动准备:磁带一盘活动过程:1、老师边敲鼓边唱《坐下歌》示意家长带宝宝肃静地坐到垫子上。
2、老师向家长介绍点名游戏的名称、目标和指导。
3、放音乐,分别请小宝宝斗胆地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等,家长对每一位宝宝都要赋予鼓励。
二、纸杯乐目标:1、发展薄薄的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2、学习揉团的技能,锻炼宝宝的手指灵便性。
指导家长:请家长用老师的方法交宝宝学会团球,在把纸球用手指塞入纸杯乐的洞洞里。
准备:纸杯小筐小方形颜色皱纹纸每人一份。
进行:1、向家长交待亲子游戏的名称、目标和指导。
2、教师示范,并向家长和宝宝讲清动手操作的步骤。
3、请宝宝自己领取一份东西,动手操作,家长在身边指导。
4、把自己成功的作品向大家展示。
三、我爱我的幼儿园目标:培养宝宝喜欢音乐,理解歌词,会跟着老师边唱边做摹仿动作。
指导家长:请家长在老师的示范下,带动宝宝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准备:磁带进行:1、向家长交待歌曲的名称、目标和指导。
2、让宝宝先听一边音乐,引起宝宝的兴趣。
3、教歌词,在教歌曲。
4、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做动作。
四、小荡椅目标:1、通过摇摆发展宝宝的大脑平衡。
2、让宝宝感受空中摆动的快乐。
指导家长:宝宝在滚动练习中,家长需摆布手相对上下交替进行,注意宝宝的安全。
进行:1、向家长交待亲子游戏的名称、目标和指导。
2、向家长示范亲子游戏的玩法。
3、老师教家长和宝宝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重点强调宝宝在床单里滚动的安全。
4、反复玩两遍即可结束。
五、吹泡泡目标:1、让宝宝学会听老师指令做动作。
2、发展宝宝的跳跃动作。
早教活动方案早教活动方案集合15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早教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早教活动方案1指向:练习拧的动作,发展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促进手眼协调的准确性。
准备:人手1份各种带盖的大、小瓶子3~4个(瓶子在大小上要有所区别),瓶中分别装上小铃铛、弹性球、小石子、彩色皱纹纸纸团。
过程: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玩具托盘。
2、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和游戏方法。
教师拿起一个瓶子说:“宝宝看,瓶子,瓶子。
”然后将瓶子一一取出,按照从右到左(镜面示范)的顺序摆放好,引导宝宝观察瓶子的不同,并逐个指着瓶子用夸张的语调说:“大大的瓶子、小小的瓶子、高高的瓶子、矮矮的瓶子。
”“老师在瓶子里装了不少好东西,先来听一听。
”拿起一个装有小铃铛的瓶子放到耳边摇摇,使瓶子发出声响吸引宝宝。
然后慢慢拧开瓶盖,将瓶中的东西倒在手掌心让宝宝观察:“啊,原来是小铃铛!”将小铃铛放回瓶中,并拧好瓶盖。
3、引导宝宝自己动手拧开瓶盖看看瓶子里的“好东西”。
教师:“其他的瓶子里装了什么好东西,宝宝想知道吗?请你自己来拧开瓶盖看一看,看完后别忘了把好东西再藏回小瓶子里。
”提示家长:鼓励宝宝独立操作,引导宝宝倒出瓶里的东西,并说出名称;操作完后提醒宝宝将小物品放回小瓶;看护宝宝不将小铃铛等细小的物品放入嘴、鼻孔里等。
4、家长协助宝宝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宝宝自主操作,教师逐一观察,对家长和宝宝给予适时的指导。
5、15~20分钟后播放収玩具音乐,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活动材料。
早教活动方案2家长们:十二月是圣诞节倒计时月,圣诞节是很多西方国家的公共假日,这天全家人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美餐,也是孩子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西方的圣诞节,体验与父母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培养幼儿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将举行xx年樱桃班圣诞节亲子派对。
早教工作制度及流程一、早教工作制度1. 宗旨本机构致力于为0-3岁婴幼儿提供优质的早教服务,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关注孩子个性发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2. 工作原则(1)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兴趣和需求,充分发挥孩子潜能。
(2)家长参与,增进家长对早教的认知,形成教育合力。
(3)专业引领,不断提升早教服务质量,确保教育效果。
(4)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早教渠道,满足家庭多样需求。
3. 工作内容(1)课程设置: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和发育需求,设置涵盖语言、认知、社交、情感、体能等多方面的课程。
(2)教学方法:采用游戏化、情境化、互动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兴趣,提高孩子参与度。
(3)家长沟通: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分享早教心得,解答家长疑问,增进家校合作。
(4)亲子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5)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定期专业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工作流程(1)课程报名:家长根据孩子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报名。
(2)课程安排:根据报名情况,制定课程表,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3)教学实施: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早教教学。
(4)家长反馈:定期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5)课程评价:对已完成课程进行评价,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参考。
(6)家长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早教服务的认可程度。
二、早教工作流程1. 入学手续(1)家长带孩子来机构进行参观,了解环境及课程设置。
(2)填写入学申请表,提供孩子基本信息。
(3)缴纳学费,领取入学通知书。
2. 课程安排(1)根据孩子年龄和兴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课程。
(2)制定课程表,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3)通知家长课程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
3. 教学实施(1)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早教教学。
(2)注重孩子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创设互动、趣味、安全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兴趣。
亲子早教课优秀教案早教课程提供丰富的社交环境,帮助孩子学会分享。
与学习其他技能一样,宝宝在发展社交能力时也需要不断尝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亲子早教课优秀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亲子早教课1活动目标:1、培养宝宝表达的勇气和能力,使宝宝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2、初步认识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并学会简单数数。
3、通过与亲人、同伴一起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验玩圈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呼啦圈若干、圈圈玩具若干;2、音乐《你好!》、《郊游》、《阳光男孩阳光女孩》活动过程:一、问候时光。
1、宝宝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我姓赵,宝宝们可以叫我“赵老师!”旁边这位是贡老师,“贡老师,您好!”2、今天就由赵老师来和大家玩游戏。
我们来打个招呼“你好,你好!”你们也伸出小手“你好,你好!”我们来握握手“你好!”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圈。
3、现在我们都认识了,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动一动吧。
(播放音乐《你好你好》)二、运动时光。
1、宝宝们,动一动以后,身体暖和了没有。
下面请宝宝到老师这一人拿一个垫子找个地方坐下来。
2、今天,赵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出示呼啦圈)圈宝宝你好!谁来和它打个招呼?(培养宝宝敢于主动表达的勇气)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圆圆的呼啦圈你们想不想要,想要的就到赵老师这来拿呼啦圈。
(教师分发呼啦圈)3、拿到球的宝宝,跟妈妈两个人像赵老师和贡老师一样面对面的站好。
然后宝宝将呼啦圈竖起来,对好对面的妈妈用力一推,“咕噜咕噜”呼啦圈滚到妈妈那去喽!。
4、宝宝们真能干,呼啦圈滚得稳稳当当的,现在我们就来比比赛,看哪个宝宝的呼啦圈滚得又快又稳,第一个滚到对面妈妈那里。
贡老师做裁判,宝宝们一定要记得把你们的呼啦圈竖直哦。
(播放音乐,优先者奖励笑脸花)5、宝宝们,快拿着你们的呼啦圈到老师这边来,妈妈们跟着贡老师到对面的那条直线上去。
6、现在请妈妈们把呼啦圈竖起来,滚给你们的宝宝,宝宝们要接妈妈滚过来的呼啦圈呀!7、宝宝们累了没有,我们把呼啦圈送回家,坐到垫子休息一下吧。
早教课程流程一、课程、班级划分课程7—15个月启蒙课程(50分钟)16—24个月启智课程(50分钟)班级划分7—9个月豆豆班10—12个月芽芽班13—15个月苗苗班16—18个月蕾蕾班19—21个月朵朵班22-24个月果果班二、流程启蒙课程爬行、行走 (5分钟)问好、唱名字(7分钟)童谣时间(3分钟)体操时间(10分钟)展示时间 (12分钟)游戏时间(10分钟)妈妈宝宝亲子舞蹈(3分钟)启智课程走线时间(4分钟)问好、唱名字(6分钟)体操时间(8分钟)展示时间 (20分钟)游戏时间(12分钟)三、问好歌嘿,宝贝你好高兴见到你,我们挥手挥挥手、挥手问候你----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宝贝你,让我们相聚-------- 四、7—9个月豆豆班(一)、进教室地面爬行时间:让宝宝在教室的地面爬行要求:老师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教家长正确的爬行方法地面干净、整洁准备:小玩具、爬行音乐(二)、问好、唱名字:1、老师按顺序请妈妈带宝宝到前边代宝宝介绍名字2、老师带领全班妈妈宝宝为她们唱名字,唱到最后,家长把宝宝举起来,让宝宝意识到大家在唱自己的名字,逐渐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3、要求老师热情,情绪饱满4、配课老师伴奏(三)、童谣时间:4节课换一个《小白兔》《找朋友》《煮水饺》小白兔,白又白,找呀找,找朋友烧开锅,煮水饺,两只耳朵竖起来找到个好朋友煮了一锅小元宝。
、爱吃萝卜爱吃菜,敬个礼,握握手,小元宝,蘸蒜酱,蹦蹦跳跳真可爱。
我们是好朋友。
宝宝吃了长的壮。
方法:1、宝宝跨坐在妈妈的腿上,和家长同向,家长按节奏边颤动双腿边说儿歌2、老师可按从慢到快的顺序带领练习,可做2—3遍3、老师要求家长吐字清楚、注意普通话目的:培养宝宝的节奏感,与家长的配合能力,为宝宝的语言储备创造氛围,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延伸:在家中,每天坚持带宝宝做此训练,儿歌可更换。
(四)、体操时间注意事项(1)带领家长做体操时,教师要投入,用自己的愉快情绪调动家长的情绪,及时观察、指导和提示。
(2)家长给宝宝做体操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和宝宝有眼神、表情和语言的交流(3)每次坐完体操后,妈妈要亲吻宝宝,给宝宝以鼓励。
(4)每节课做完体操后,老师要提示家长回家后的延伸,要坚持每天给宝宝做体操,每天2次,每次2—3分钟。
准备:体操音乐、娃娃、摇响玩具体操1、小脚够一够目标:增加宝宝下肢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增进母子感情讲解示范:(1)、老师用仿真娃娃进行示范,引导家长坐在地垫上,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令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把宝宝头朝上平放在地垫上。
(2)、老师提示家长,动作轻柔,避免拉伤宝宝的韧带,并用表情与宝宝交流。
(3)、家长双手拿着宝宝的小脚,随节拍用宝宝的双脚去够宝宝的小嘴、小鼻子。
两拍一动,左右脚交替进行。
体操 2、提臀操目标:培养宝宝的平衡能力帮助母亲产后的形体恢复讲解示范:(1)家长坐在地垫上,教师用仿真娃娃进行示范,引导家长平躺,双腿曲起,双脚平放在地垫上,宝宝坐在妈妈的身上,妈妈拉住宝宝的双手。
(2)、妈妈收紧臀部做上抬及下放的动作,两拍一动,“一二”把臀部收紧抬起,“三四”把臀部放松还原。
注意:妈妈要保护好宝宝,避免宝宝从妈妈身上掉下来体操3、提腰操目标:增加宝宝腰部的灵活性锻炼宝宝腰背部力量,为爬行做准备讲解示范:(1)、准备动作:教师引导家长坐在地垫上,逐渐将宝宝从坐姿过渡到平躺在地垫上。
(2)、妈妈手心朝上伸到宝宝要下后五指交叉,随节拍用手轻轻托起包包的腰,两拍一动,“一二”抬起,“三四”放下。
抬起时,宝宝的头和脚不要离开地面。
体操4、扭一扭目标:增加宝宝腰、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为爬行做准备讲解示范:(1)、准备动作:教师引导家长坐在地垫上,逐渐将宝宝从坐姿过渡到平躺在地垫上,妈妈双手握住宝宝的膝盖,使宝宝腿部弯曲。
(2)、提示家长动作要轻柔,以免伤到宝宝。
(3)、分解动作::“一二”把宝宝的左腿搭在右腿上向右侧推动,使宝宝髋部也向右转动。
“三四”还原成平躺,然后反方向做一次。
注意:做完体操,家长要给宝宝做放松动作,轻轻的捏一捏宝宝的腿。
体操5、蹬车操目标:增强宝宝下肢的灵活性和力量通过被动动作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讲解示范:(1)、老师用仿真娃娃进行示范,引导家长坐在地垫上,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令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把宝宝头朝上平放在地垫上。
(2)、妈妈双手手心贴着宝宝的小脚,让宝宝的膝盖弯曲做蹬车的动作,左右交替,随节拍两拍一动。
体操6、跳一跳目标:增强宝宝下肢的灵活性和力量讲解示范:引导家长坐在地垫上,双手托住宝宝腋下,帮助宝宝练习曲膝蹲跳,妈妈的动作要与宝宝的力量一致,随节拍两拍一跳。
注意:给宝宝做体操时,动作不要太大以免伤到宝宝宝宝生病时,要停止做体操(五)彩虹伞时间目标:刺激宝宝视觉,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培养宝宝胆量。
准备:彩虹伞过程:1、环节衔接:放《收玩具》曲,请家长带宝宝一起送还玩具,配课教师在教室的另一区域迅速铺好彩虹伞,引导宝宝过来,准备组织彩虹伞活动。
2、导入:请宝宝和家长围绕彩虹伞走走,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坐好。
3、彩虹伞游戏:(1)藏猫猫:每个宝宝坐在彩虹伞的一个彩格处,家长拎起彩虹伞边缘,先与宝宝藏猫猫,再抖动伞边。
(2)、花儿开:打开彩虹伞,让宝宝坐在彩虹伞中间,全体家长拉着彩虹伞边缘,跟着教师的口令一起向前合拢,用彩虹伞围住宝宝,然后向后退,边做边念“花儿花儿开,花儿花儿闭”反复几遍。
(3)钻山洞:两位老师拉着彩虹伞直径两端站立,让彩虹伞形成“山洞”状,家长抱着宝宝有顺序的从一端进,另一端出,大家一起边念儿歌边钻山洞。
“钻山洞,钻山洞,山洞长长像条龙,这边近,那边出,山里山外两头通。
”(4)、爬过彩虹伞:将彩虹伞折成80厘米左右宽的长条形,铺在地上,家长把宝宝放到彩虹桥的一头,然后,拿着摇铃来到彩虹桥的另一头,边摇铃边对宝宝说:“宝宝快快爬,爬到妈妈这里来”当宝宝爬到后,家长亲亲宝宝,以示表扬。
(5)、找妈妈:目标:让宝宝理解客体的永久性,缓解奋力焦虑。
玩法:家长把宝宝放在彩虹伞中间,当着宝宝的面,拉起彩虹伞的边缘,遮住自己的脸:“宝宝,妈妈呢?快快来找妈妈。
”让宝宝爬过去找妈妈,当宝宝找到妈妈,抱抱,亲亲宝宝。
五、10—12个月爬行练习:钻爬和爬斜坡方法:把花花龙或斜坡放于教师中间,家长保护,老师逗引,引导宝宝从花花龙里爬进爬出,从斜坡下到上进行攀爬。
1—6节钻爬7—12节爬斜坡节奏童谣:每3—4节课换一个《三条鱼》《小老鼠》《爱清洁》一条鱼,水里游,找朋友;小老鼠,上灯台,清水流,哗啦啦,两条鱼,摇摇尾,点点头;偷油吃,下不来,肥皂泡,白花花。
三条鱼,真快活,做朋友。
喵喵喵,猫来了,小毛巾,擦呀擦,叽里咕噜滚下来。
爱清洁,好娃娃。
方法:1、宝宝跨坐在妈妈的腿上,和家长同向,家长按节奏边颤动双腿边说儿歌2、老师可按从慢到快的顺序带领练习,可做2—3遍3、老师要求家长吐字清楚、注意普通话目的:培养宝宝的节奏感,与家长的配合能力,为宝宝的语言储备创造氛围,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延伸:在家中,每天坚持带宝宝做此训练,儿歌可更换。
(四)、体操时间注意事项(1)带领家长做体操时,教师要投入,用自己的愉快情绪调动家长的情绪,及时观察、指导和提示。
(2)家长给宝宝做体操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和宝宝有眼神、表情和语言的交流(3)每次坐完体操后,妈妈要亲吻宝宝,给宝宝以鼓励。
(4)每节课做完体操后,老师要提示家长回家后的延伸,要坚持每天给宝宝做体操,每天2次,每次2—3分钟。
准备:体操音乐、娃娃、摇响玩具体操1、划船操目标:训练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加宝宝上肢和背部的力量。
讲解示范:(1)、老师用仿真娃娃进行示范,引导家长坐在地垫上,双腿并拢伸平,宝宝坐在妈妈大腿上,要背部紧靠妈妈胸腹前;教师语言提示家长,动作要轻柔,以免伤到宝宝。
(2)、分解动作:家长双手握住宝宝双手做划船的动作,“一二”向前划,同上身体向前倾,“三四”向后划,上身尽量向后仰。
(3)、引领练习:听音乐带领家长和宝宝一起做,做完体操后,家长给宝宝放松一下手臂。
体操 2、飞机操目标: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刺激大脑前庭觉,为语言发展做准备。
讲解示范:(1)、家长坐在地垫上,教师用仿真娃娃进行示范,引导家长曲膝平躺于地面,宝宝面对家长,坐于家长的脚面,腹部紧靠家长的小腿,家长双手抓牢宝宝的双手。
(2)、分解动作:飞机起飞时,家长张开宝宝双臂,小腿上下摆动(两拍一动),模仿飞机飞翔的样子。
飞机降落时,家长牵着宝宝的双手,小心缓慢的放下宝宝。
(3)、引领练习:听音乐带领家长和宝宝一起做,做完体操后,家长给宝宝放松一下手臂。
体操3、提拉操目标:增加宝宝手臂、腕部和腰部的力量,为行走做准备。
讲解示范:(1)、准备动作:教师引导家长跪在地垫上,宝宝在家长前方平躺在地垫上。
(2)、分解动作:教师用仿真娃娃示范,随节拍拉起宝宝。
第一个八拍的前四拍,把宝宝拉坐起,后四拍拉站起。
第二个八拍的前四拍,让宝宝坐下,后四拍让宝宝躺下。
(3)、引领练习:听音乐带领家长和宝宝一起做,做完体操后,家长给宝宝放松一下手臂。
体操4、俯卧操目标:增强宝宝上肢、颈部、腰部背部的力量,为行走做准备。
讲解示范:(1)、准备动作:教师用娃娃示范,教师引导家长使宝宝俯卧在地上,手肘撑地。
家长跪在宝宝身后,双手握住宝宝的脚踝,随节拍上提拉。
在提拉的过程中,宝宝的双手仍然撑在地上,一二向上抬起,三四放下。
(2)、提示家长动作要轻柔,以免伤到宝宝。
体操5、拉锯操目标:让宝宝感受到一种反作用力,培养自己控制身体的能力。
增加腰背部的力量。
讲解示范:(1)、老师用仿真娃娃进行示范,引导家长坐在地垫上,把双腿并拢伸直,宝宝坐在家长的小腿上与家长面对面。
(2)、家长拉着宝宝双手前倾或后仰,让宝宝感到整个身体被推拉,使宝宝的全身前后大幅度运动。
上身前后运动的幅度可逐渐增大,两拍一动。
(3)、提示家长动作要轻柔,以免伤到宝宝。
体操6、荡秋千目标:训练宝宝的前庭觉及平衡能力,增进亲子感情。
讲解示范:教师用娃娃示范,引导家长和宝宝面向前方,宝宝与家长同向,家长用一只手托住宝宝小屁股,另一只手揽住宝宝胸前,随音乐象荡秋千一样摇动宝宝,摇摆幅度慢慢加大。
注意:语言提示家长做体操时注意保护好宝宝。
六、13—15个月行走练习:推车行走方法:把手推车放在教师的蒙氏线上,按距离摆放好,引导宝宝推车行走。
节奏童谣:每3—4节课换一个《小蟋蟀》《小星星》《大白鹅》小蟋蟀,爱唱歌,一闪一闪亮晶晶,大白鹅,大白鹅,躺石缝,睡草稞儿,满天都是小星星。
不脱衣服就下河。
一蹦一跳到处跑,挂在天空放光明,荡起水花一片片,夏天到了乐呵呵。
好像许多小眼睛。
好像白莲一朵朵。
方法:1、宝宝跨坐在妈妈的腿上,和家长同向,家长按节奏边颤动双腿边说儿歌2、老师可按从慢到快的顺序带领练习,可做2—3遍3、老师要求家长吐字清楚、注意普通话目的:培养宝宝的节奏感,与家长的配合能力,为宝宝的语言储备创造氛围,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